GB 17120-1997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pdf
《GB 17120-1997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7120-1997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7120-1997 前吉本标准是参考B420386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进行制定的.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B4203-86有较大差异:一提出了机器的设计必须符合GB5083和GB/T15706.1、GB/T15706. 2规定的设计原则的要求;一提出了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必须符合GB5083和GB/T15706.1、GB/T15706.2以及本标准规定的要求:一一增加对防护罩的强度要求,增加对激光发射等危险的防护要求s一一增加对高速旋转零部件应作静或动平衡试验的要求;一增加对大型机器的飞轮制动器的制动时间的要求s规定摩擦离合器与摩攘制萄糖的进排气控制,必须采用双联电磁气阀,一一增加对摩擦
2、离合器一制动器机嚣一般应设置制动角监控装置的要求,增加对刚性离合棉应具有能使工作部件在工作方向行程的任意位置紧急停止功能的要求,且规定该刚性离合器应是本质安全的,相应还对刚性离合器机器的制动角提出了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一一增加机器应根据需要设置超载保护装置的要求g提出了除作往复运动工作的部件行程小于6mm的和配有专用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不能减小风险的机器外,机器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操作方式,对工作危险区至少配置)种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要求p-一增加对机器专用送料装置周围应设置阻挡装置的要求,提出了机器与安全有关的机构中所采用的弹簧应是压簧的要求s-一提出了机器必须具有如型号
3、与基本参数、制造厂名称和地址、出厂年份和编号等内容的标记的要求;一一提出了机器必须带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等。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JB4203-860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徐国钩.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Metalforming macbinery一-Safetyrequirement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接压机械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基本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锻压机械。GB 1 71 20 -1 997 代替JB4203-86 本标准是
4、制定各类(系列)锻压机械(以下简称机器)安全技术条件的依据。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2893-82 安全色GB 2894一1996安全标志GB 3766-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053. 1-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 2-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 3-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4-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 5083 85 生产设备安生卫生设计总则GB/T 5
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z通用技术条件GB 6527. 2-86 安全色使用导则GB 7932-87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z基本术语、方法学GB/T 15706.2-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2技术原则与规范3定义除了在GB/T15706.1中给出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定义。3. 1 工作危险区机器上作相对运动的模具间或火焰、激光、高压水割嘴与工件间或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工作部件上所安装的工模具(包括附属装置)对工作台面在行程方向上的投影所包含的空间等完成工件加工的区域。3. 2
6、工作方向行程机器工作时,作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从全开启位置运动到全闭合位置的行程。3. 3 安全距离安全装置距工作危险区应设定的最小距离。3. 4 协同操作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01批准1998-05-01实施354 GB 17120 1997 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共同进行操作时,每人同时操作双手操纵装置,才能起动工作部件的操作方式。3. 5 安全栓在机器进行模具调整或维修肘,放在上下模具或工作部件底丽与工作台板之间,用以防止工作部件意外移动而出现危险的-种支柱。4 -般要求4. 1 机器的设计必须符合GB5083和GB/T15706. LGB/T 15706. Z规定的原则.4.2 机
7、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必须符合GB5083和GB/T15706.1、GB/T15706. 2以及本标准的规定.4.3 机器外露零部件包括安装在机器上的附属装置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4.4 机辑工作时,如存在有因被加工材料、碎块(材料、模具破裂、制件或被体等从机榕中飞出或溅出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透明的防护罩、隔板等.其强度必须能承受可以预料的负荷。4.5 机器工作时,如存在有火焰、激光、高压水发射等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分别设置隔热板和防止激光、离压水意外发射的装置等。4.6 机器必须根据自身的结构特点、工艺对象和操作方式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和阻挡
8、装置。4. 7 机器的重要零件必要时应进行探伤检查。4.8 机器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7932中有关安全的要求。4.9 机器的掖压传动系统应符合GB3766中有关安全的要求.4.10 机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 1中有关安全的要求。5 传动系统5. 1 防护罩对外露的运动、旋转零部件,-般应设置防护罩。罩与运动零部件间不得形成伤害人体的夹紧点。5.2 行程(运动)指示装置工作部件行程(运动)一般应设置指示装置。5. 3 转向指示装置机器单向旋转的零部件,如飞轮等,一般应有转向指示装置。5.4 平衡检查离速回转的零部件,如飞轮等,根据工作情况一般应透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残留不平衡量应
9、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5 飞轮盘抨操作用飞轮盘杆盘动飞轮的操作应与主传动电动机的控制系统联锁.5. 6 飞轮制动器大型机器的飞轮传动,一般应设置飞轮制动器,制动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7 惯性F降当液压传动机器作垂直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以最大速度向下运行ilif被紧慈停止时,其惯性下降值J3l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8 螺旋传动机器的缓冲器螺旋传动机器应设置缓冲器,防止当制动器失灵时滑块运动至极限上位与机身刚性撞击。5.9 锤缸、锤头连接件5. 9. 1 锻锤锤缸的顶部必须有锤籽缓冲装置。355 GB 171 2 0 -1 997 5. 9. 2 锤头与锻模,础块与锤身的连接零件(斜健
10、、垫等)在模紧时,不得破碎,模紧后不得松动。6 商合器与制动器6. 1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6. 1. 1 动作联锁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动作应联锁,其联锁应协调、灵敏、可靠。6. 1.2 双联电磁气阀控制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进、排气控制必须采用双联电磁气阀,但特殊情况除外。6.1.3 空气与液体压力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所使用的空气或液体的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其中制动器所用压力低于设计值时,工作部件行程应不能开动或立即停止。6. 1.4 制动器制动动力制动器一般不应采用气、被或电作制动动力。6. 1. 5 制动角及其监控装置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机器的制动角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且一般应设置制动角监控装置
11、。6.2 刚性离合器与制动椿6.2.1 急停功能与本质安全6.2.1.1 急停功能刚性离合器应具有能使机器工作部件在工作方向行程的任意位置紧急停止的功能,确保机器的操作安全性。元此操作安全性要求的机器除外。6. 2. 1. 2 本质安全上述6.2. . 1的刚性离合器当外部的动力消失后必须自动脱开,确保其自身是本质安全的。6.2.2 操纵机构刚性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必须结构可靠、安装正确、牢固,并应保证单次行程规范时不出现连续行程。6.2.3 制动角刚性离合器机器的制动角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7 平衡装置机械传动机器作垂直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一般应设置平衡装置。该装置应能在连杆、螺杆断裂,以及供气
12、失压、中断等不正常情况下,将工作部件(包括模具)支承着,防止其下滑,并能持续定时间。8 装模高度调节装置8. 1 联锁控制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如采用机动调节,其操纵应与工作部件操纵系统联锁。8.2 限位机构装模高度调节应设置极限限位机构。调节量的指示与标志的安装位置应正确。8.3 锁紧机构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应自锁,不能可靠自锁时应设置锁紧机构。8.4 安全栓工作部件作往复运动的机器,应根据需要设置如安全栓作用的一类装置,在机器进行模具调整或维修时,用以防止工作部件意外移动而出现危险。该类装置使用时应与主传动电动机或工作部件的控制系统联锁。356 GB 17120-1997 9 超载保护装置9.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120 1997 锻压 机械 安全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