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839-2011(2015) 海堤工程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规范.pdf
《DB33 T 839-2011(2015) 海堤工程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839-2011(2015) 海堤工程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规范.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40 P58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T 839 2011 海堤工程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n blasting replacement method for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seawall engineering 2011 - 10 - 09 发布 2011 - 11 - 09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39 201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基础资料 . 3 3.1
2、水文气象 . 3 3.2 地 形测量 . 3 3.3 地质勘察 . 4 3.4 石料勘查 . 4 4 设 计 . 6 4.1 一般规定 . 6 4.2 上部结构 . 7 4.3 软基置换处理设计 . 8 4.4 龙口置换设计 . 8 4.5 稳定分析 . 10 5 施 工 . 11 5.1 一般规定 . 11 5.2 施工组织 . 11 5.3 施工程序 . 12 5.4 施工工艺 . 13 6 质量检验和评定 . 15 6.1 一般规定 . 15 6.2 施工质量检验 . 15 6.3 施工质量评定 . 15 7 建设管理 . 17 附录 A 整体稳定计算方法 . 18 附录 B 爆炸处理参
3、数计算方法 . 21 附录 C 爆填堤心石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和爆炸处理软基工程检验单 . 23 附录 D 海堤标准断面参考图例 . 25 附录 E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28 DB33/T 839 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浙江省水利厅 2007年度科技项目计划 (项目编号为 SI0703)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 2009年第二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浙质标发 2009 189号 )的要求,由浙江省围垦技术中心、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及宁波科宁爆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本标准共 7章 17节 114条和 4个附录,内容
4、包括总则、术语、基础资料、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建设管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主编单位 (地址:杭州市中山北路 588号东风大厦 13F,邮编: 310014),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副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 编单位:浙江省围垦技术中心 副主编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宁波科宁爆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参 编单位:浙江中水工程技术咨询中心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温州市水利局 温 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 洞头县农林水利局
5、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利军 吴保旗 朱小敖 华伟南 江礼茂 陈 玲 袁文喜 陈秀良 潘桂娥 郑 烨 庄峥嵘 林登荣 蒋昭镳 方子杰 沈林杰 DB33/T 839 2011 III 引 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 规范和指导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在浙江省海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促进海堤工程技术的进步 。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 2.0.2、 4.3.6、 5.1.4、7.0.4条款及附录 B中“爆炸处理参数计算方法”与“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专利号:ZL 03119314.5)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的持
6、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 江礼茂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科学园 708楼 401室,邮政编码 100101。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DB33/T 839 2011 1 1 总 则 1.0.1 为 规范和指导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 在浙江省海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促进 海堤工程 技术的进步,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石料来源有保障、工程建
7、设影响范围内不存在环境制约因子的海堤工程,防波堤、促淤坝、丁坝等其它类似工程建筑物可参照使用。 1.0.3 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应用时应根据工程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建筑材料及经济、社会环境情况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1.0.4 在海堤等工程建设中应用该项技术时,应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点,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和管理方便。 1.0.5 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海堤工程建设除要求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 1.0.6 本规范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 (JTS 204);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SL
8、 389);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SL 435) 。 DB33/T 839 2011 2 2 术 语 2.0.1 爆炸置换法 采用炸药爆炸的方法一次或数次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地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软土置换成抛石体 (或石渣、 砂石等混合物,预先抛填在 软土地 基表面, 下同 )的 一种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 2.0.2 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 简称 “ 爆炸挤淤置换法 ” ,通过控制堤身抛填高度 、宽度 、 进尺及爆炸参数,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对地基和抛石体的综合作用效果,使抛石体在自重荷载及炸药爆炸产生的附加动载作用下,将抛石体 “ 挤压 ” 入软土地基中;经过 一次或数次爆炸置换作用, 最终形
9、成设计要求的抛石断面结构的一种施工工法。 2.0.3 爆破排淤填石法 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软土地基中埋放药包群,起爆瞬间在淤泥中形成空腔,抛石 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从而使抛石体 一次到达 硬土 层达到泥石置换目的的一种施工工法。 2.0.4 爆填堤心石 在设计海堤上预先抛填并经爆炸置换法处理的 抛石体 之总称,是 一个由 抛 石混合料组成的松散体结构,包括爆炸置换作业后形成的涂面以下基础 抛 石混合体与涂面以上兼作堤身 抛 石混合体之和。 2.0.5 落底式结构 爆填堤心石基础落在基岩、砂性土、老黏土等硬土层上时的海堤断面结构型式。 2.0.6 悬浮式结构 爆填堤心石基础全
10、部落在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层中时的海堤断面结构型式。 2.0.7 土石 混合过渡层 将爆填堤心石与未被置换土层接触面间的 土石混杂区域统称为土石混合过渡层,简称混合过渡层。 DB33/T 839 2011 3 3 基础资料 3.1 水文气象 3.1.1 采用 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 的工程建设应具备的水文资料包括水位、潮汐、波浪、流速、流向、泥沙等。 3.1.2采用 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 的工程建设应具备的气象资料包括工程当地气温、风况,雨、雾、雪等。 3.2 地形测量 3.2.1各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资料要求应符合表 3.2.1的规定。 表 3.2.1 各设计阶段的 地形 测图要求 图 别 建筑物类
11、别 设计 阶段 比例尺 图幅范围及断面间距 备 注 地形图 海堤 项目建议书 1:1000 1:20000 横向自堤中心线向两侧带状展开不小于 200 m; 纵向应闭合至自然高地或已建 海堤。 如临水侧为侵蚀性滩岸,应扩至深泓或侵蚀线外 。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1:1000 1:10000 交叉 建筑物 1:100 1:500 包括建筑物进出口及两岸连接范围 。 初步设计宜取大比例尺。 纵断面图 海堤 竖 向 1:50 1:200 初步设计宜取大比例尺。 横向 1:1000 1:5000 横断面图 海堤 1:50 1:500 每 100m 200m 测一断面,测宽200m 600m。 初步
12、设计断面间隔宜取下限。曲线段断面间距宜缩 短 。 3.2.2 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区域地形图应满足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比例一般为 1:10001:2000;爆炸区域地形图应满足药包布置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2.3 地形测量成果中应完整反映出爆炸施工安全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点、油气站、文物、军事设施、码头、航道(锚地)、桥梁、水产养殖场、水上旅游区及海底设施的位置和重要性等有关信息。 3.2.4 遇 深泓 、潮流沟 或侵蚀 性 岸滩 等特殊地形区域 , 地形图测量应加 大比例尺 ;断面测量间距应适当加密,比例适当加大。DB33/T 839 2011 4 3.3 地质勘察 3.3.1 采用 爆炸置换
13、法处理的海堤等建筑物地基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勘察精度要求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勘探成果必须能分别满足各阶段的应用要求。 3.3.2 地质勘察应按照经设计确认的勘察工作大纲进行,重要的地质勘察成果应经评审通过。 3.3.3 地 质勘察应重点揭露出软土层的厚度、下卧持力层埋深等地层特征参数,各软土层土工试验成果应包括土常规参数和灵敏度等关键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3.4地质勘察应根据勘察方案与地区经验采取地质钻孔 取样试验与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等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3.5 各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要求应符合表 3.3.5的规定,表中未规定部分可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SL
14、 188-2005)进行。 表 3.3.5 各设计阶段的 地质勘察 要求 设计阶段 勘探孔位 勘探孔间距和数量 孔深 备注 项目建议书 规划拟建海堤轴线上或建筑物中心位置。 孔距控制 1000m左右。 每一条海堤或每一个建筑物宜至少有一个勘探孔。 一般为建筑物高度的 3 5 倍。 可行性研究 拟建海堤轴线上及堤轴线两侧控制地基处理范围内; 建筑物中心及附属建筑物基础范围内。 每一条海堤或每一个建筑物至少有两个钻孔及相应的静力触探孔等; 钻孔间距海堤纵向一般为 500m1000m,横向一般为 50m 100m;其它以建筑物中心点为基点,纵横向均控制50m 100m。 一般为建筑物高度的 3 6
15、倍或深至持力层止。 在陆海连接处、岛礁周围或地形突变处等地层条件复杂范围内应适当加布钻孔。 初步设计 推荐和比较方案海堤轴线上及堤轴线两侧控制地基处理范围内; 建筑物中心及附属建筑物基础范围内。 每一条海堤或每一个建筑物至少有两个钻孔及相应的静力触探孔等; 钻孔间距海堤纵向一般为 100m 300m,横向一般为 30m 100m;其它以建筑物中心点为基点,纵横向间距均控制 20100m。 一般为建筑物高度的 3 6 倍或深至持力层止。或根据设计需要确定。 在陆海连接处、岛礁周围或地形突变处等地层条件复杂范围内应适当加布钻孔。 如临水侧为侵蚀性滩岸或陡坡应深至基岩面。 施工图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
16、勘。 同初步设计。 同初步设计。 同初步设计。 3.3.6地质勘察应同时查明地表浮泥厚度和特性及其变化情况。 3.4 石料勘查 3.4.1 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 海堤工程必须进行石料勘查。 3.4.2 石料勘查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相对应,划分为普查、初查、详查阶段,在招标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可视需要进行补充勘察与复查。 3.4.3 石料勘查要求 1 项目建议书 普查阶段 DB33/T 839 2011 5 对拟选石料场应根据天然露头草测 1/10000 1/5000综合地质图,还宜布置少量勘探和取样试验,初步确定材料层质量。 2 可行性研究 初查阶段 初步查明石料场岩层结
17、构及特性、夹层性质及空间分布、剥离层 (无用层 )厚度及方量,可用材料(有用层)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 等;块石料应实测 1/20001/1000料场地质剖面,应编制 1/50000 1/25000料场分布图, 1/5000 1/2000 料场综合地质图 (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 3倍 )。 3 初步设计 详查阶段 应详细查明石料场岩层结构及特性、夹层性质空间分布、剥离层 (无用层 )厚度及方量,可用材料(有用层)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块石料应实测 1/20001/500料场地质剖面,应编制 1/50000 1/10000 料场分布图, 1/20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839 2011 2015 海堤 工程 爆炸 置换 处理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