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817-2010(2014)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pdf
《DB33 T 817-2010(2014)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817-2010(2014)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pdf(9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40 A7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817 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 Specification for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and graphic expression codes of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2010 - 12 - 31 发布 2011 - 01 - 3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17 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素分类 . 2 5
2、 要素编码 . 3 6 要素表达编码 . 3 7 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扩充原则 . 6 8 要素表达代码的扩充原则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 9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几何特征码 . 39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特征码 . 40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表达代码 . 42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代码 . 85 参考文献 . 90 图 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结构 . 3 图 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表达
3、代码结构 . 3 图 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代码结构 . 4 表 1 几何特征码和图形特征码组合表 . 4 表 2 字体码 . 4 表 3 字型码 . 5 表 4 颜色码 . 5 表 5 字大码 . 5 表 A.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 . 7 表 B.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 9 表 C.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几何特征码 . 39 表 D.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特征码 . 40 表 E.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表达代码 . 42 表 F.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代码 . 85 DB33/T 817 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
4、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少勤、毛卫华、俞志强、张忠胜、陈张建、林少蓉、杨文敬。 DB33/T 817 2010 1 基础地理信息要 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在 1:500至 1:250 000各级比例尺的图形表达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 1:500至 1:250 000各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建库、更新、管理、共享、交换、制图和产品开发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23 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代码 code 依照特定模式的符号表示。 GB/T 17694 1999, 3.36 3.2 特征码 feature code 用来表示地图要素类别、级别等分类特征和其他质量、数量特征的代码。 GB/T 16820 2009, 5.25 3.3 基础地理信息 fundamental geographi
6、c 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GB/T 13923 2006, 2.1 3.4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 基础地理信息所描述的地理要素,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GB/T 13923 2006, 2.2 DB33/T 817 2010 2 3.5 要素类型 feature type 具有共同特征的真实世界现象的种类。 GB/T 13923 2006, 2.3 3.6 结构线 sketchure line 对象属性的载
7、体线。 注: 类似于常用的骨架线、中心线。 3.7 配置点 assign point 标识地 形图上不具有定位意义的符号配置点对象。 示例: 河流流向、沙砾符号配置点。 3.8 配置线 assign line 标识地形图上不具有定位意义的符号配置线对象。 示例: 台阶配置线、室外楼梯配置线。 3.9 轮廓线 outline 具有明确边界的面状要素的边界线。 3.10 范围线 area line 具有不明确边界的面状要素的边界线。 3.11 名称对象 name object 标识地形图上无实体(或图形)对象对应的地理名称注记或名称说明性注记的点、线或面对象。 4 要素分类 4.1 基础地理信息要
8、素采用线分类法,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 4.2 大类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8类;中类在上述各大类基础上划分出 44 类,见附录 A。地名要素作为隐含类以特殊编码方式在小类中具体体现。 4.3 小类、子类按照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1:250 000 四个比例尺段进行类别划分,见附录 B。 4.4 大类和中类不得重新定义和扩充。小类和子类不能重新定义,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DB33/T 817 2010
9、3 5 要素编码 5.1 代码结构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采用 7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子类码和要素码,具体代码结构见图 1。 图 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结构 a) 左起第一位为大类码; b) 左起第二位为中类码,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c) 左起第三、四位为小类码,在中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d) 左起第五、六位为子类码,在小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 e) 左起第七位为要素码,在子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 5.2 要素代码 各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见附录 B。 6 要素表达编码 6.1 要素图形表达编码 6.1.1
10、 要素图形表达代码结构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表达 代码采用 10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要素分类码、几何特征码和图形特征码,具体代码结构见图 2。 图 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图形表达代码 结构 a) 左起第一至七位为要素分类码,编码结构见 5.1; b) 左起第八位为几何特征码,用于标识要素的几何特征,代码参见附录 C; DB33/T 817 2010 4 c) 左起第九、十位为图形特征码,用于标识要素的图形特征,代码参见附录 D。 几何特征码与图形特征码应按表 1形式组合使用。 表 1 几何特征码和图形特征码组合表 类型 几何特征码 图形特征码 点 1、 2 01、 02、 03
11、、 04、 05、 06 线 3、 4 11、 12、 13、 14、 30、 40、 50、 51、 52、 53、 54、 85 面 5 00 注记 9 99 6.1.2 要素图形表达代码 要素图形表达代码参见附录 E。 6.2 要素注记表达编码 6.2.1 要素注记表达代码结构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采用 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类别码、字体码、字型码、颜色码和字大码,具体代码结构见图 3。 图 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代码 结构 a) 左起第一位为类别码,用“ 9”表示; b) 左起第二位为字体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体特征,代码参见表 2; c) 左起第三位为字
12、型码,用于标识 注记文字的字型特征,代码参见表 3; d) 左起第四位为颜色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颜色特征,代码参见表 4; e) 左起第五、六位为字大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大特征,代码参见表 5。 表 2 字体码 字体特征 字体码 粗等线体 1 中等线体 2 仿宋体 3 隶体 4 细等线体 5 宋体 6 等线体 7 DB33/T 817 2010 5 表 2 字体码(续) 字体特征 字体码 中宋体 8 表 3 字型码 字型特征 字型码 正 1 扁 2 耸肩 3 长 4 左斜 5 右斜 6 表 4 颜色码 字体颜色特征 颜色码 M100Y100 1 K100 2 K70 3 C100 4 M
13、40Y100K30 5 C100Y100 6 M100 7 表 5 字大码 字大特征 mm 字大码 8.0 80 7.5 75 7.0 70 6.0 60 5.5 55 5.0 50 4.5 45 4.0 40 3.5 35 3.0 30 2.5 25 2.2 22 2.0 20 1.8 18 1.6 16 1.4 14 1.2 12 6.2.2 要素注记表达代码 DB33/T 817 2010 6 要素注记表达代码参见附录 F。 7 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扩充原则 7.1 当附录 B 提供的要素类型仍不 能满足分类需要时,可按照 7.2 的原则扩充,但码位不应扩充。 7.2 要素的小类、子类应在同
14、级 的分类上进行扩充,扩充的小类和子类应归入相应的中类和小类,同时在 相关数据中说明。 8 要素表达代码的扩充原则 8.1 要素图形表达代码扩充原则 当附录 E提供的要素图形表达代码仍不能满足图形表达需要时,可参照 6.1扩充,但码位不应扩充。 8.2 要素注记表达代码扩充原则 当附录 F提供的要素注记表达代码仍不能满足注记分类需要时,可参照 6.2扩充,但码位不应扩充。 DB33/T 817 2010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 表 A.1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 素的大类和中类。 表 A.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 序 号 要素大类
15、要素中类 1 定位基础 测量控制点 数学基础 2 水系 河流 沟渠 湖泊 水库 海洋要素 其他水系要素 水利及附属设施 3 居民地及设施 居民地 工矿及其设施 农业及其设施 公共服务及其设施 名胜古迹 宗教设施 科学观测站 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 4 交通 铁路 城际公路 城市道路 乡村道路 道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 水运设施 航道 空运设施 其他交通设施 5 管线 输电线 通信线 油、气、水输送主管道 城市管线 6 境界与政区 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 DB33/T 817 2010 8 表 A.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续) 序 号 要素大类 要素中类 县级行政区 乡级行政区 其他区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817 2010 2014 基础 地理信息 要素 分类 图形 表达 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