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66-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子系统.pdf
《YD T 1866-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子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866-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子系统.pdf(16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CS 33 06099M 37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 866-2009800M Hz2G 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子系统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Network Technical Specification:Packet data Subsystem3GPP2 XS0011一D V10:MOD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前言“1范I司-2规范性引用文件3缩略语4概述5协议要求6业务
2、要求7功能要求8性能要求9计费要求10安全性要求11接口要求12服务质量(QoS)13网管要求14环境要求15电源与接地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间更新RADIUS计费附录B(规范性附录)流映射、处理和3GPP2对象附录C(规范性附录)带头压缩的VoIP呼叫流程样例附录D(规范性附录)主服务连接定时器附录E(规范性附录)QoS BLOB附录F(规范性附录)QoS呼叫流程YD,T 1 866-2009|=|二|=一三|=一三|=|日U 目YD厂r 1 866-2009本标准对应于“3GPP2XS0011D版本10,cdma2000无线口网络系列标准”。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根据我国技术发展需要修改内容
3、如下:1新增分组子系统接口的内容;2新增网管要求的内容;3新增环境要求的内容:4新增电源与接地的内容;5删除了分组预付费的内容。本标准是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组子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YDT 1866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子系统2YDT 1867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分组子系统本标准与YDfI18672009(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分组子系统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
4、、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侠宇、辛伟、贾川、许秀莉、黄龙贵、刘涛、张静IIYD厂r 1 8662009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子系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800Mtt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组子系统中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归属代理(HA)和AAA务器等设备的主要功能、协议要求、计费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以及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内容。本
5、标准适用于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PDSN、HA和AAA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4831983 电子设备雷击实验YDT 1872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传统终端域(LMSD)A接口YDT 1868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
6、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分组预付费YDrI15772007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YDT 15782007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A接口3GPP2 XS001 1-D版本10,cdma2000无线口网络系列标准3GPP2AS0008一A版本10,HRPD接入网接口互操作规范rruTE 212, 移动终端和移动用户的国际标识计划IETFRFC 1144 低速率串行链接压缩TCPIP头,1990年2月IETFRFc 1321 MD5信息分
7、类算法,1992年4月IETFRFc 1332 PPP因特网协议控制协议(1PCP),1992年5月IETF RFC 1334 PPP认证协议,1992年10月IETF RFC 1661 PPP协议,1994年7月IETF RFC 1662 类似HDLC封装的PPP济议,1994年7月IETFRFC 1918 专网的地址分配,1996年2月IETF RFC 1962 PPP压缩控制协议,1996年6月IETF RFC 1974 PPP Stac LZS压缩协议,1996年8月IETFRFC 1994 PPP的CHAP协议,1996年8月IETF RFc 2002 IPv4移动支持,1995年5
8、月YD,T 1866-20091FRFC 2003瑾TFRFC 2004HFRFC 2005肼FRFc 2006HFRFC2118TFRFc 215311下RFc 2205趼RFC2409IFRFC 2460皿TFRFC 246l11下RFC 246211FRFC 2463正TFRFC 2472正TFRFC 24741FRFC 2597正TFRFC 2598TFRFc 27941下RFC 28651T艘2866皿FRFc 2868IETFRFc 2874|TFRFC 29831FRFC 3012正11FRFC 3024TFRFC 311511FRFc 316211FRFC 351311FRFC
9、 3543H下RFC 35761FRFc 358711甲RFC 3736TFRFc 3775mTFRFc 3776TFRFC 4283|TFRFC42853缩略语m封装于IP,1996年10月在IP中的最小封装,1996年10月对于口移动性支持的适应性表述,1995年lO月对于使用SMIv2的口移动性支持的管理目标的定义,1995年10月微软点到点压缩协议,1997年3月PPP厂家扩展,1997年5月资源保留协议第一版功能规范,1997年9月IKE协议,1998年lO月IPv6规范,1998年10月IPv6邻近发现,1998年10月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1998年12月lPv6的ICMPv6
10、协议,1998年12月基于PPP的mv6,1998年12月口v4和Pv6头中可区分业务领域的定义,1998年12月可保证的转移PHB组,1999年6月快速前向P-B组,1999年6月移动NAI扩展,2000年3月RADIUS协议,2000年6月RADIUS计费,2000年6月对于隧道协议支持的RADIUS属性,2000年6月支持IPv6地址集合和重2编号的DNS扩展,2000年6月区分业务和隧道,2000年6月移动IPv4查询,响应扩展,2000年11月移动口反向隧道,2001年1月移动口提供者,组织特殊扩展,2001年4月RADIUS和mv6,2000年8月IPv6地址架构,2003年4月移
11、动IPv4中的注册撤回,2003年7月RADIUS的动态认证扩展,2003年7月IPv6全球单路编址格式,2003年8月IPv6的DHCP业务,2004年4月Pv6的移动性支持,2004年6月使用IPSec保护移动节点和总代理之间的移动IPv6信令,2004年6月移动IPv6(MIPv6)的移动节点识别选项,2005年1 1月移动IPv6的认证协议,2005年11月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2YD厂r 1 8662009AAA Authenticafion,Authorization,and Accounting 认证、授权、计费ACCM Asynchronous Control Charact
12、er Map 异步控制字符映射AH Authentication Header 认证报头CA Certificate Authority 证书认证CCP Cornpression Control Protocol 压缩控制协议CHAP Challenge HandshakeAuthentication Protocol 盘问握手认证协议COA Care-of-Address 转发地址CRL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废止证书列表DOI Domain of Interpretation 解析域DSA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数字签名算
13、法ESP Encalpsulating Securitv Payload 封装安全载荷FA Foreign Agent 拜访代理FAC Foreign Agent Challenge 拜访代理盘问GRE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通用路由封装HA Home Agent 归属代理1ANA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ing Authority 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KE Internet Key Exchange 互联网密钥交换IMSI Internati
14、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一2000 国际移动通信2000系统IPCP IP Control Protocol IP控制协议IPSec IP Security IP安全协议IRM International Roaming MIN 国际漫游MIN1SAKMP Internet Security Association and Key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联网sA和密钥管理协议LAC Link Access Control 链路
15、访问控制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链路控制协议M 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移动标识号M口 MobilIP 移动口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访问控制NAI NetworkAccess Identifier 网络访问标识PAP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口令认证协议PCF Packet Control Function 分组控制功能PDSN Packet Data Serving Node 分组数据业务节点PHB Per Hop Behavior 逐跳行为PL Phys
16、ical Layer 物理层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PSI PCF Session ID 分组控制功能会话标识QoS Quality ofServiceRADIUS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t ServiceRN Radio NetworkRRP Mobile IP Registration ReplyRRQ Mobile IP Registration RequestRSA Rivest-Shamir-Adleman public key algorithmSA Security AssociationSHA
17、Secure Hash AlgorithmSPI Security Parameter Index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R Usage Data Record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4概述服务质量远程鉴权拨号用户业务无线网络移动IP注册应答移动IP注册申请RSA公用密钥算法安全联盟安全Hash算法安全参数索引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记录用户数据报协议41基于简单IP的网络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基于简单IP的分组核心网络主要包括PDSN(分组数据服务节点)、RADIUS(远端认证拨号接入服务)服务器等。PDSN位于分组核心网与
18、cdma2000无线接入网之间,负责管理用户状态,转发用户数据,并为移动终端分配IP地址。RADIus服务器位于分组核心网中,主要完成认证、授权和计费的功能,代理RADnJs服务器负责转发拜访RADIus服务器和归属RADIUs服务器之间的认证和计费信息。4目标接入网络图1 具有快速切换功能的简单lP接入的参考模型YD厂r 1 8662009在参考模型中,PDSN之间的PP接口为可选接口,用于支持快速切换。42基于移动lP的网络参考模型如图2所示,基于移动IP的分组核心网络除了包括PDSN和RADIus服务器之外还应包括HA(归属代理)。HA负责向用户分配IP地址,将分组数据通过隧道技术发送给
19、移动用户,并实现PDSN之间的宏移动管理。同时,PDSN还应增)IFA(拜访代理)的功能,负责提供隧道出口,并将数据解封装后发往移动台。在参考模型中,PDSN之间的P_P接口为可选接口,用于支持快速切换。目标接入嗍崭图2具有快速切换功能的移动IP接入的参考模型尽管移动IP和简单IP业务采用的是不同的参考模型,但是分组核心网能够使用同一个PPP会话向一个终端提供移动IP业务和简单IP业务。分组核心网能够同时支持IPv4和IPv6。分组核心网能够在一个PPP会话上提供简单IPv4、简单IPv6、移动lPv4和移动IPv6业务。5协议要求51 基于简单IP的协议参考模型简单IP是用户接入的基本方法,
20、用户的IP地址由业务接入提供商动态分配,一旦用户离开特定的地理范围,用户将无法继续拥有这个IP地址。图3是简单IPv4和简单IPv6协议参考模型。图4是快速切换时简单IP接入的协议参考模型。YD厂r 1866-2009PPP空中接口移动终端PPP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移动终端 RAN 目标PDSN链路腻物理层 物理层PP接口服务PDSN 终端土机图4快速切换时简单IP接入的协议结构52基于移动IPv4的协议参考模型当用户使用移动IP的接入方式时,用户的IP地址为其归属IPN络的静态或动态IP地址,当用户离开相应归属网络时,仍可继续拥有该IP地址。图5和图6分别是移动IPv4控制和用户数据协议参考
21、模型。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IPSec,具体见后续章节。6MIP4UDPIPPPP宅中接口移动终端卜AlO空中接物理痿MIP4 IKEUDP口 IPIPSccPPP链路层AlO物理层 物理层图5移动IPv4控制和IKE协议参考模型E P4UDPIPIPSec链踏层物理层目一国空中接n移动终端V空中接口物理厦1P,口Sec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IP,IPSee链路层 链路层物王【I!层 物理层YD厂r 1 866-2009链路层物理层HA 终端上机图6移动IPv4用户数据协议参考模型在快速切换过程中,移动IPv4控制和用户数据协议架构如图7和图8所示。P4UDPPPP空中接口移动终端cdmn000
22、I A10空十接口L一 I物理层AloIPr物理层 物理层移动终端 RAN 目标PDSNMIP4 IKEUDPIP,IPSccPPP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服务PDSN图7快速切换时移动IPv4控制和IKE协议参考模型。I mo十*口L一l物理层卜物理层 物理层目标PDSN邛仃PSec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IKE MP4UDP口,IPSec链路层物理层IPIPScc链路层 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服务PDSN HA 终端主机图8快速切换时移动IPv4用户数据协议参考模型图9和图lO分别显示在快速切换过程中,控制和用户数据的协议参考模型。7YD厂r 1 866-2009A JJ信4 rP信夸口 IP,口s
23、ec钍路层 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目标PDSN冲信母链鞴层Sec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A10接口p-p接口图9快速切换中的信令协议参考模型层2透传GRE 0REIP IP九PSi:链路层 链路屠物理层 物理层服务PDSNPPPGREIP压PScc 链路层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目标PDSN p-P接口 服务PDSN图10快速切换中的用户数据协议参考模型53基于移动IPv6的协议参考模型图11、图12和图13分别显示移动IPv6在终端和HA之间控制协议参考模型,在终端和“A之间双向隧道模式用户数据协议参考模型,以及在路由优化模式下用户数据协议参考模型。8空中接U移动终端,嘶链路联物理层 物理层PDSN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866 2009 800 MHz GHz cdma2000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设备 技术 要求 分组 子系统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3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