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47.8-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8部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pdf
《YD T 1847.8-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8部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847.8-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8部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CS 33060M36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 8478-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第8部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lub interface of 2GHz TDSCDMA Digital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HSUPAPart 8:User plane protocol for DCH data streams(3GPP TS 25427 V750 UTRAN Iur and Iu
2、b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 forDCH data streams,NEQ)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 8478-2009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l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4概述241 DCH和E-DCH FP服务242期望数据传输网络层提供的服务35 DCH帧协议过程351数据传输352时间调整553 DCH同步554外环功率控制信息传输655节点同步656接收时间偏移【384Mcps aDD757 DSCH TFCI信令FDD758无线接口参数更新FDD759时间提前【384Mc
3、ps TDD7510概述7511子帧号生成7512 HARQ重传次数生成8513 HARQ错误指示8514 TNL拥塞指示86帧结构与编码961概述962编码的一般原则96,3数据帧1064控制帧167处理未知的,不可预见的和错误的协议数据2271概述2272错误检测22参考文献23刖 昌YDrr 1847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分为9个部分: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层1一第3部分:信令传输一第4部分:NBAP信令一 第5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 第6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 第7部
4、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 第8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 第9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本部分是YDfr 1847(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的第8部分,对应于3GPP TS 25427一I兀RAN Iub接口: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版本v750)。本部分与3GPPTS 2542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a)删除FDD的相关要求;b)删除HCRrDD的相关要求。YDT 18472Gk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VI技术要
5、求是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YDT 1849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b)YDT 1850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I狐)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c)YDT 1843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I狐)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一第1部分:总则一 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一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一第4部分:扩频和调制一第5部
6、分:物理层过程一第6部分:物理层测量d)YDT184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YD厂r 1 8478-2009一第1部分:MAC协议一第2部分:RLC协议e)YDT 1845(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LIPA)Uu接121 RRC层技术要求f)YDT 1847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层1一第3部分:信令传输一第4部分:NBAP信令一 第5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 第6部分:公
7、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 第7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 第8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 第9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g)YDrr 1848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YDfT 1847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与YDT 1848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测试方法配套使用。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
8、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大钧、胡海静、宋爱慧、李星、王小奇、武欣、王梅、陈君、李静、黄河、蔡文洲、陈迎、王浩然111YD厂r 18478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lub接口技术要求第8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DCH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本部分适用于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2规范性引用文件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9、HSUPA)Iub接口上用于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的Iub接口。下列文件中豹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8474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Iub接口技术要求第4部分;NBAP信令YDT18433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I,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YDT
10、 18435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YDT 1843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6部分:物理层测量3GPPTS25301一无线接口协议结构3GPPTS 25302一物理层提供的服务3GPPTS 25401一UTRAN概述3GPPTS 25402-UTRAN内的同步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传输承载由传输层提供,用于FP PDU帧协议的服务。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BER Bit E
11、rror Ratio 误比特率CFN Connection Frame Number 连接帧号1YD厂r 1 8478-2009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sumCRCI CRC IndicatorDCH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DL DownlinkDPC Downlink Power ControlD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DTX Disconlinuous TransmissionE-DCH Enhanced DCHFP Framc ProtocolFT Frame TypeLTOA Latest Ti
12、me of ArtivalPC Power ControlQe Quality EstimateRL Radio LinkSm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TB Transport Block1BS Transport Block SetTFI ransport Format IndicatorTFCI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ToA Time ofklTiValToAWE Time ofArrival Willdow EndpointToAWS Time ofAITiVal Window StartpointTPC
13、Transmit Power Control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UE User EquipmrentUL Uplink4概述循环冗余校验CRC指示专用传输信道下行下行功率控制下行共享信道非连续发射增强DCH帧协议帧类型最迟到达时间功率控制质量评估无线链路信干比传输块传输块集传输格式指示传输格式组合指示到达时间到达时间窗终点到达时间窗起点传输功率控制传输时间间隔用户设备上行SRNC选择传输信道完整的配置,并通过Iub和Iur控制平面协议通知NodeB。传输信道的参数描述参见3GPPTS 25301。在下行,NodeB把传输信道复用到物理信道上。在上行,No
14、de B把物理信道解复用到传输信道。在Iub接口,每一个与LIE上下文相关的协同传输信道集都位于一个传输承载之上,此协同传输信道集在Node B的宏分集组合的小区集内进行通信。这意味着有多少协同传输信道集、Iub DCH和EDCH数据端口,就有多少个传输承载。使用双向传输承载。41 DCH和EDCH FP服务DCH帧协议提供如下服务:一通过Iub接口传输传输块集(rBs);2YD厂r 1 8478-2009一SRNC和Node B之间传输外环功率控制消息;一支持传输信道同步机制;一支持节点同步机制。EDCH帧协议提供如下服务:一通过Iub和Iur接口,At2qode B向RNC传输MACes
15、PDUSRNC和Node B之间传输外环功率控制消息;一通过Iub和Iur接口,从SRNC向Node B传输网络拥塞指示;一在SRNC和Node B间传输HARQ信息;一支持时间调整机制。42期望数据传输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期望传输层提供的服务:FPPDU的传送。不要求顺序传输,然而时常发生的非顺序传输可能会影响性能,所以应尽可能避免。5 DCH帧协议过程51数据传输511概述当有数据传输时,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下行DCH数据帧从SRNC传送到Node B;上行DCHE-DCH数据帧从Node B传送到SRNC。需要的话,可以采用一个可选的错误检测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传输。用户数据是否采用错误
16、检测在传输信道建立时声明指定。512 DCH上行图1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上行传输有两种模式:正常模式和静默模式。SRNC在建立传输承载时选择传输模式,并通过相应的控制平面过程通知Node B。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如图1所示。一在正常模式下,不论DCH传输块的数目的多少,Node B都将为协同DCHs集中所有的DCHs向RNC发送一个UL Data Frame。一在静默模式并且传输承载上只有一个传输信道的情况下,当在一个111中Node B收到这条传输信道TFI指示为“numberofTB equalt00”时,NodeB将不向RNC发送ULDataFrame。一在静默模式及协同DCHs情况下,当Nod
17、e B收到协同DCHs集中所有的DCHs的TFI指示都为“numberofTB equalt00”时,NodeB将不向RNC发送数据帧。在任何T11内,如果Node B的层一发起CPHY-Outof-SyncIND原语,Node B将不向SRNC发送上行数据帧。YD厂r 1 8478-2009当Node B收到非法的TFCI时,不向SRNC发送数据帧。513 E-DCH上行圄2上行数据传输过程Node B把收到的MACe PDU分解到不同的MACd流,使用E-DCH UL DATA FRAME把这个MACd流数据通过各自的传输承载发送到RNC。E-DCH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如图2所示。只使用安静模
18、式,也就是只有成功收到净荷数据,才使用EDCH UL DATA FRAME发送E-DCH用户层净荷(user-plane payload)。514下行图3下行数据传输过程只要在一个传输承载上收到至少一个DLDATAFRAME在LTOA(参见3GPPTS 25402)之前到达,NodeB将认为该传输承载是同步的。下行数据传输过程如图3所示。当为某条无线链路(RL)的CCTrCH上的下行数据帧建立的所有传输承载都同步后,Node B将认为这个无线链路(RL)的下行用户平面已经同步。一旦同步,只要无线链路存在,即使增加(见5102节),替代(见5101节)或删除传输承载,Node B都将认为这个无线
19、链路的下行用户平面保持同步。当一条无线链路通过无线链路增加过程建立并与另一条被认为是下行用户平面已经同步的无线链路组合时,Node B将认为这个新建立的无线链路的下行用户平面也是同步的。在下行用户平面同步前,NodeB在下行DPCH上传送specialbursts(参见3GPPTS 25224)。当下行用户平面同步后,如果在一个1TI内NodeB没有收到有效的DLDataFrame,NodeB将认为此1内该传输信道无数据传输,并且根据下列情况执行。一对于分配给UE的任何传输信道,如果Node B没有收到有效的下行数据帧,它将会认为是DTX,并传送special bursts(参见3GPPTS
20、25224)。一如果NodeB知道某条传输信道对应于0比特的TFI值时,则这个TFI值被采用。如果TFS包含对应于“TB长为0比特”的TFI和对应于“TB个数为0”的TFI时,NodeB将认为TFI对应于“TB个数为0”。当不同传输信道的1R组合生成的TFCI有效时,数据将在Uu接口上传送。一如果Node B不知道某条传输信道对应于O比特的1R值,或对应于0比特时的1H与其他1R的组合结果是一个不可知的TFI组合时,将采用以下段落所描述的处理方法。对于每个无线帧,Node B将根据复用到该CCTrCH上的DCH数据帧的m来构造TFCI,并做相应4YD厂F 1 8478-2009的安排。如果No
21、de B收到一个未知的DCH下行数据帧组合,它将采用DTX,也就是说,挂起对应的DPCH的传输。52时间调整时间调整用来保持DCH数据流在下行方向的同步,也就是保证Node B在适当的时间收到下行帧,从而使得该数据能够在无线接口上正常传送。SRNC在所有的DCH下行数据帧中包含连接帧号CFN。如果DL数据帧在Node B定义的到达窗口外到达,Node B将发起包含测量到的对应于该下行数据帧的ToA以及CFN的TIMINGADJUSTMENT控制帧。时间调整过程如图4所示。图4时间调整过程到达窗口和到达时间定义如下:一到达时间窗终点(ToAWE):ToAWE表示一个时间点,下行数据应在该时间点之
22、前(通过Iub)到达NodeB。ToAWE定义为“最后时间点”前的毫秒数,“最后时间点”是考虑了NodeB的内部时延后,Node B对指定CFN的下行传输能够处理的最后时间。ToAWE由控制平面设置。如果数据在ToAWE之前没有到达,Node B将发送一个时间调整控制帧。一到达时间窗起点(ToAwS):ToAWS表示一个时间点,下行数据应在该时间点后(通过Iub)到达Node B。ToAWS定义为ToAWE之前一段时间的毫秒数。ToAWS由控制平面设置。如果数据在ToAWS之前到达,Node B将发送一个时间调整控制帧。一到达时间点(ToA):ToA是到达时间窗终点(ToAWE)和指定CFN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847.8 2009 GHz TD SCDMA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高速 上行 分组 接入 HSUPA Uu 接口 物理层 技术 要求 部分 专用 传输 信道 数据流 用户 平面 协议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3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