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44-2009 WCDMA 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三阶段).pdf
《YD T 1844-2009 WCDMA 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三阶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844-2009 WCDMA 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三阶段).pdf(2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06020M 37中华人民 共禾口Y口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 844-2009WCDMAGSM(G 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三阶段)(、弟二阶段夕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Method of WCDMAGSM(GPRS)Dual Mode Digital Mobile User Equipment(Phase 3)2009-06-1 5发布 2009-09-Ol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844-2009前 言II1范围一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和符号14总体要求35技术要求36业务和功
2、能测试97射频性能测试”148从WCDMA到GSM的协议性能测试519从GSM虱JWCDMA的协议性能测试16810网络兼容性测试202参考文献206YD厂r 1 844-2009刖 置本标准主要依据3GPP R99、R4和R5的2007年12月版本的相关标准和我国已有的相关国标和行标制定,并考虑TWCDMA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和相应测试仪表设备的发展现状,吸取了以往终端检测的经验。本标准的第52节对应于“3GPP TS 25133版本v5180”的第4、5、8章,第7章对应于“3GPP TS 341211版本v810”的第8章,第8章对应于“3GPP TS 34123一l版
3、本v8I0”的第6、8章,第9章对应于“3GPP TS510101版本v780”的第20、26、4l、60章,在技术内容上保持一致。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笛、赵慧玲、李波、李明、于璐、周健咏、匡晓炬、禹忠、李锦仪、汪薇薇YD厂r 1844-2009WCDM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三阶段)1范围本标准规定TWCDMAI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以下简称双模数字终端)设备(IRE)在业务、功能、射频性能、协议性能和网络兼容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4、本标准适用于WCDIVIAGSM(GPRS)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B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厂r 1214-2006YD厂r 1215-2006YD,r 1547-2009YD,r 15481-2009YDT 1548220093GPPTS 04183GPPTS 231223GPPTS 253313GPPTS 341083GPPTS 3412313G
5、PPTS 5101013缩略语和符号900t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阶段)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测试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移动无线接口层3规范;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空闲模式中与移动台(Ms)相关的非接入层(NAS)功能无线资源控制(RRC)
6、;协议规范用户设备(uE)通用测试环境;一致性测试用户设备(tiE)一致性规范:第1部分:协议一致性规范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移动台(MS)性能规范;第1部分:性能规范下列缩略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31缩略语ARFCN Absolute Radio ARFCN Channel Number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SIC Base Stafion Identity Code绝对射频信道号广播控制信道基站识别码YD厂r 1 844-2009CFNCPICHDCCHDLDRXDTCHFDDGPRSGSMHCSHPLMNHS吼OPUNOCNSPCCPCH
7、PIMNPICHRACH眦RFRLCRRCRSCPRSSISCHS刀MSSUEULUPLMNUS【MU1RAImiANWCDMA32符号反2Connection Fresno NumberCommon P!ilot Channel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ownlinkDisconlinuous ReceptionDedicated Tramc Channel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lobal System for Mohile communicationsHierarchiea
8、l Cell StructureHom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High Speed Uplink PackctAccessInformation EementsOperator con仃oHed PLMNOrthogonal Channel Noise Simulator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ilot CbannelRandom Access Channel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dio FrequencyRadio Link
9、Con仃olRadi0 Resource ControlReceived Signa_l Code Power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Synchronisadon Channe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ystem SimulatorUser EquipmentUphnkUser controlled PLMN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I岍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Wi
10、deband Code Division MuItiple Access每个伪随机码的平均能量连接帧号公共导频信道专用控制信道下行链路非连续接收专用业务信道频分双工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层次蜂窝结构归属PLMN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信息元素运营商控制的PLMN正交信道噪声模拟器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公众陆地移动网络导频信道随机接入信道无线接入技术射频无线链路控制无线资源控制接收信号码功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同步信道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系统模拟器终端上行链路用户控伟帕q PLMN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UNITS地砸无线接入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宽带码分多址yD厂r 1 844-2009,0 总接收功率频谱密
11、度k 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k Node B天线接口处的下行信号总功率谱密度t 下行链路所接收的功率谱密度4总体要求UMTS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整个UMTS系统由用户设备(uE)、无线接入网(urRAN)和核心网(CN)构成。本标准中也把LrMIS系统成为WCDMA通信系统。WCDMAGSM(GPRS)双模数字终端工作于GSM模式下应符合的要求见YDT 12142006。WCDMAGSM(GPRS)双模数字终端工作于WCDMA模式下应符合的要求见YDT 15472009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阶段)。本标准主要针对WCDMAGSM(GP
12、RS)双模数字终端涉及WCDMAGSM(GPRS)系统间的互操作、射频和协议性能进行要求。WCDMMGSM(GPRS)双模数字终端工作于GSM模式下的测试方法见YDT 12152006。双模数字终端工作于WCDMA模式下的测试方法见YDT 15481_2009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测试和YDT 154822009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本标准主要规定WCDMAGSM(GPRS)双模数字终端涉及WCDMAGSM(GPRS)系统间的互操作、射频和协议性能的测试
13、方法。5技术要求51业务和功能要求511概述本节中涉及的内容为终端发起的、终端应该进行管理控制的或终端显示方面的基本业务和功能,其他由网络侧发起或控制的业务与功能应该满足第5章、第6章和第7章的相关要求。51_2基本功能要求5121 网络选择51211网络模式的设置a)双模数字终端应支持仅GSM网络、仅WCDMA网络和GSMWCDMA双网络等3种网络模式的选择。b)仅GSM网络模式应支持终端在网络选择时仅选择接入GSM带IJ式的网络;仅WCDMA网络模式应支持终端在网络选择时仅选择接入WCDMA$I式的网络;GSMWCDMA双网络模式应支持终端在网络选择时选择接入GSM或WCDMA制式的网络。
14、c)双模数字终端的网络模式设置生效后,开机状态下的网络选择和待机状态下的网络选择均应符合相关模式设置的要求。d)双模数字终端设置菜单应能提供上述3种网络模式的选项,菜单项的具体名称不做要求。51212开机过程中的网络选择512121手动方式选择网络3YD厂r 1 844_2009a)双模数字终端(设置该双模终端网络选择方式为手动方式)开机后,并且尝试登记到关机前所登记的网络失败后,应根据终端和SIMUSIM卡中存储的相关信息正确显示可供选择的网络。b)双模数字终端能够按用户选择搜索WCDMA网络或者GSM(GPRS)网络。c)在用户选择了一个网络而终端搜索网络失败时,双模终端应可以重新列出可以
15、选择的网络供用户再次选择。512122自动方式选择网络a)双模数字终端(设置该双模终端网络选择方式为自动方式)开机后应按照网络模式的设置并根据终端和SIMUSIM卡中存储的相关信息正确自动选择网络;b)自动选择网络的具体要求见3GPPTS 23122第4:4节。注:对于一个运营商可能拥有多个PLlVlN的情况,LIE应支持EHPLMN。51213待机状态下的网络选择a)可供选择网络列表显示的内容正确;b)当用户选择了双模终端当前正在工作的网络时,双模终端应回到待机状态;c)当用户选择了双模终端当前正在工作的网络以外的网络时,开始搜索新的网络,在捕获了新网络后双模终端应立即显示该网络的网络运营商
16、标识:d)在用户选择了一个网络而终端搜索网络失败时,双模终端应可以重新列出可以选择的网络供用户再次选择。注:对于一个运营商可能拥有多个PLMN的情况,uE应支持EHPLMN。5122紧急呼叫功能(可选)a)在双模数字终端中未插入任何SIMUSIM卡的情况下开机后,终端应可以拨打紧急呼叫;b)终端可以在任意网络(GSM网络或WCDMA网络)上发起紧急呼叫,在其中一个网络上发起紧急呼叫失败后,终端应可以尝试在另一网络上发起紧急呼叫。5123连接网络类型指示a)双模数字终端在待机状态下应在信号栏中显示目前工作在GSM网络或WCDMA网络中,当终端工作在WCDMA网络时推荐显示“3G”字样。b)双模数
17、字终端在待机状态下,当工作在GSM模式下时,应能够正确显示正在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标识;当工作在WCDMA模式下时,应能够正确显示正在提供服务的相应运营商标识。运营商信息应符合“电信条例”要求。5124菜单要求双模数字终端的菜单中应包括网络模式选择和可供选择网络列表显示。5125存储要求51251短消息a)编辑或接收的短消息应可以存储在双模数字终端的内存中或SIMUSIM卡中;b)对于终端内存中或SIMUSIM卡中存储的所有短消息,无论双模数字终端操作在GSM模式下或WCDMA模式下均应能够由用户正常读取并对其进行编辑、发送等操作。51252电话号码本4YD厂r 1 844-2009a)无论双模数
18、字终端操作在GSM模式下或WCDMA模式下,对于存储在双模数字终端内存中和当前正在使用的SIMUSIM卡中的所有电话号码本,均应能够由用户正常读取,并对其进行编辑、删除、调用(拨打电话或发送短消息)等操作;b)可添加新的电话号码到双模数字终端的内存中或SIMUSIM卡中。51253文件对于双模数字终端内存中的文件夹中存储的数据文件(如铃声、图片等),包括下载的文件和用户创建的文件,无论双模终端操作在GSM模式下或WCDMA模式下均应能够由用户正常读取并对其进行打开、删除和发送等操作和使用。513补充业务5131 GSM模式下激活和去活无条件呼叫前转a)双模用户当在GSM模式下激活了无条件呼叫前
19、转业务,在WCDMA模式下,终端在待机状态应有呼叫前转标识,当对其进行无条件呼叫前转状态查询时,查询的结果应为已启动,且前转号码为在GSM模式下激活时所设的前转号码,来电也应被前转;b)双模用户当在GSM模式下去活了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在WCDMA模式下,终端在待机状态下应无呼叫前转标识,当对其进行无条件呼叫前转状态查询时,查询的结果应为未启动,来电也应不再被前转。5132 WCDMA模式下激活和去活无条件呼叫前转a)双模用户当在WCDMA模式下激活了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在GSM模式下,终端在待机状态应有呼叫前转标识,当对其进行无条件呼叫前转状态查询时,查询的结果应为已启动,且前转号码为在WC
20、DMA模式下激活时所设的前转号码,来电应被前转;b)双模用户当在WCDMA模式下去活了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在GSM模式下,终端在待机状态下应无呼口q前转标识,当对其进行无条件呼叫前转状态查询时,查询的结果应为未启动,来电应不再被前转。52射频性能要求521 UTRAN到GSM小区重选终端应按照测量规则,在至少每个1k。oSM(见表1),测量由测量控制系统信息所指各GsM邻小区GSM BCCH载波的信号电平。对每个GSM BCCH载波,终端应达到平均4次测量。各小区的测量取样应尽可能的远,在平均周期内均匀分布。表1 Tm。sMDRX循环长度(s) T。呲0sM(s)(DRX循环的数量)008 2
21、56(32个DRX循环)O16 2 56(16)032 512(16)064 512(8)1 28 64(5)2 56 7 68(3)5 12 1024(2) YD厂r 1 8442009若为测量规则要求的GsM测量,终端应尝试至少每30s对4个最强GSM BCCH载波的BSIC进行验证,并根据小区重选准则对验证到的GSM BcCH小区划分等级。若检测到GSM小区的BSIC发生改变,则该GSM BccH载波应作为新的GSM邻小区。若终端检测到一个BSIC,而其并未在测量控制系统信息中指定,则终端不成在小区重选时将该GSMBCCH载波考虑在内。若终端不能解调某个GSM BCCH载波的BSIC,则
22、在小区重选时应同样不予考虑。若T。l。非零,且新GSM小区等级较服务小区好,则终端应在Tk。k。ion内对新GSM小区评估。若在此期间,新小区始终保持较好等级,则终端应重选到该小区。522从UTRAN FDD到GSM的系统问切换从UTRAN FDD到GSM的系统间切换,其目的是将终端与15IRAN FDD间的连接转移至终端与GSM间。切换过程由UTRAN发起,始于RRC消息HANDOVERFROMUTRANCOMMAND。可以使用压缩模式的终端来完成GSM测量。要求终端支持FDD和GSM。若终端在接收HANDOVERFROMUTRANCOMMAND前未与GsM小区同步,而GSMzJ、区的信号质
23、量足以一次尝试就成功同步,则见表2和表3的要求。若终端不能在第一次尝试是与GSMd,区同步,则应在至多800ms时间内继续搜索同步信息。若800ms后终端仍未能与GSMtJ、区同步,则应执行切换失败过程。当终端接收蛩JHANDOVERFROMUTRANCOMMAND,且其激活时间为“现在”或者早于包含RRC命令的最后一个T11截止时的RRC过程延迟(见下文定义),则从RRC命令的最后一个Tn截止时刻起,终端应在表52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在新系统的信道上传送。若接入被延迟至晚于包含RRC命令的最后一个耵1截止时的RRC过程延迟,则终端应在激活时间+中断时间内准备在新系统的信道上传送。终端应在50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844 2009 WCDMA GSM GPRS 双模 数字 移动 通信 终端 技术 要求 测试 方法 第三 阶段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3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