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pdf
《YD 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pdf(10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2001-02-21发布YD/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Router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一一-High End Router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2001-06-01实施YDrr 1097-2001 目;欠四11512925695678802858引UE且1i1A句牛A叶A监TA,、d,、UH、矿飞,、u瓦U正U瓦U叮F叮f求要术技的M AH 析解址拉地要及术E技统的传P持送友川1传IZT议上川川的巾Ltuun旧rA分时dA.g在区F求求要求写要HH要艺要拉)缩能性求护HH工护要
2、陡录录录和功特求要维与保地向、语器及程步理求求构压求接的的的的准术由型程求11管要要结过要与稚稚准示、路类规要指和乍围用义端口信议能时阳刚町机喇蝴哺棚州时时町,1范引定高接通协性定f1录录录录。,l句,-1JA吨,、J/Ot在Jt布JE布Jt布J前l23456789Ill-11阴阳阴阳YDrr 1097-2001 前本标准主要参考我国相关标准、RFC文档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T相关建议而编制的。本标准规定了高端路由器的功能特性、通信规程、协议要求、路由协议、接口类型、特性和性能指标要求、定时和同步要求、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操作维护功能以及安全和环境等基本要求。本标准主要应用于支持IPv4协议
3、的高端路由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友康魏亮梁勇王席王东张云龙张超锋III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一高端路由器Router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一-HighEnd Router YDrr 1097-21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端路由器的功能特性、通信规程、协议要求、路由协议、接口类型、特性和性能指标要求、定时和同步要求、可靠
4、性和可用性要求、操作维护功能以及安全和环境等基本要求。本标准中所有对路由器的规定均特指对高端路由器的规定。本标准主要应用于支持IPv4协议的高端路由器。本标准适用于高端路由器设备的研制、生产和技术引进。2 引用标准F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标准:GB 2423-89 GB 7611-87 YDrr 976-1999 YDrr 1061-2000 YDN 052-1998 YDN 053.4-1998 YDN 067-1998 YDN 081-
5、1998 YDN 082-1998 YDN 083.1-1998 YDN 083.3-1998 YDN 099-1998 YDN 103-1999 YDN 106.1-1999 YDN 120-1999 IEEE 802.2/3( 1985) 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B-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CUNI)物理层技术规范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B-ISDN ATM层技术规范B-ISDN ATM适配层CAAL)类型5技术规范ATM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DSS2技术规范用户呼叫控制部分(点到点)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DSS2技术规范一用
6、户呼叫控制部分(点到多点)B-ISDN DSS2信令方式一适配层技术规范一第一部分:业务特定面向连接协议CSSCOP)B-ISDN DSS2信令方式一适配层技术规范一第三部分:支持用户一网络接口的业务特定协调功能(UNI的SSCF)SDH技术体制ATM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基于ATM的多媒体宽带骨干网技术要求一寻址和信令要求部分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局域网协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1-02-21批准2001-001实施IEEE 802.3z( 1998) IEEE 802.3ab(l999) IEEE 801.1P(l998) IEEE 801.1 Q(1998) ITU
7、-T E.I64 (1993) ITU-T 1.1 50 (1996) ITU-T 1.361 (1993) ITU-T 1.363 (1996) ITU-T 1.371 (1996) ITU-T I.432 (1995) ITU-T I.6 1O (1995) ITU-T G.703 (1991) ITU-T G.707 (1996) ITU-TG.708 (1999) ITU-T G.783 (1991) ITU-TG.957 (1999) ATM论坛ATM论坛RFC768 RFC791 RFC792 RFC793 RFC795 RFC796 RFC817 RFC826 RFC827 RF
8、C854 RFC888 RFC896 RFC904 RFC922 RFC950 RFC951 RFC980 RFC1058 RFC1075 RFC1089 RFCl108 RFC1112 RFCl122 RFCl142 RFCl154 RFCl155 RFCl191 RFCl195 2 YD厅1097-2001千兆比以太网标准(1000Base-LX/lOOOB剧。SX)用于操作在4对5类线平衡铜缆上的1000BASE-T物理层参数和规范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对媒体接入控制(MAC)桥接的补充:业务量等级预测及动态组播过滤虚拟桥接局域网(VLAN)国际公用电信编号计划ATM特性ATM层技术规范宽
9、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侣-ISDN)ATM适配层(AAL)规范业务量管理及拥塞控制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用户网络接口物理层规范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运营与维护(OAM)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特性用于SDH的网络节点接口用于SDH的SubSTM-。网络节点接口SDH设备功能组特性用于SDH相关设备和系统上的光接口ATM用户一网络接口(UNI)规范3.1ATM用户一网络接口(UNI)信令规范4.0用户数据包协议互联网协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服务映射地址映射协议实现中的模块化与效率以太网地址解释协议(ARP)外部网关协议(EGP)远程登录(TELNET)协议规范末梢(s
10、阳b)外部网关协议在IP.厅CP互联网中的拥塞控制外部网关协议正式规定存在子网时的互联网数据包广播互联网标准子网划分规程启动捆绑协议(BOOTP)协议文档订阅信息路由信息协议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以太网上的SNMPIP安全任选域IP组播主机扩展互联网主机要求通信层IS-IS域内路由协议互联网消息的编码头字段用于TCP/lPJf.联网的管理信息的结构和标识路径MTU发现在TCP/lP和双重环境路由中使用OSI的IS-ISYD厅1097-2001RFC1213 管理信息库(MIB-II)RFC1224 用于管理异步产生的告警的技术要求RFC1256 ICMP路由发现消息RFC1265 BGP协议分析
11、RFC1266 BGP协议的经验RFC1269 BGP4MIB RFC1285 FDDI管理信息库RFC1332 PPP互联网协议控制协议(IPCP)RFC1333 PPP链路质量监视RFC1334 PPP认证协议(PAP)RFC1349 在互联网协议族中服务类型RFC1350 平凡文件传输协议(T盯P)v2 RFC1354 IP转发表MIBRFC1392 互联网用户词汇表RFC1398 对以太网链路接口类型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407 对E3IDS3接口类型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418 OSI上的SNMPRFC1471 对PPP链路控制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472 对PPP安全协议管理对
12、象的定义RFC1473 对PPPIP网控制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483 AAL5上的多协议封装RFC1512 FDDI管理信息库RFC1514 主机资源管理信息库RFC1519 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地址分配及拥塞策略RFC1533 DHCP选项域及BOOTP厂商扩展RFC1542 BOOTP的澄清及扩展RFC1573 通用接口MIB扩展RFC1577 ATM上支持传统IP及ARPRFC1584 OSPFv2组播扩展RFC1595 用于SDH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619 SONET/SDH上的PPP技术要求RFC1626 ATMAAL5上使用的缺省IPMTU值RFC164
13、3 用于以太网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657 BGP4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659 对RS-232链路硬件设备管理对象的定义RFC1661 点到点协议(PPP)RFC1662 HDLC帧中的PPPRFC1695 ATM接口、设备和业务对象RFC1716 互联网网关妻求RFCl724 RIPv2 MIB扩展RFC1755 ATM上支持IP的ATM信令RFC1757 远程网络监控MIBRFCl771 边缘网关协议第4版本(BGP4)RFC1772 边缘网关协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RFC1809 在IPv6中使用流标记宇段RFC1812 IPv4路由器技术要求3 YD厅1097-2001RFC1
14、850 OSPFv2管理信息库RFC1881 IPv6地址分配管理RFC1887 IPv6单播地址分别体系结构RFC1902 SNMPv2的SMIRFC1905 SNMPv2协议操作RFC1907 用于SNMPv2的MIBRFC1933 IPv6主机与路由器传送机制RFC1966 BGP路由反射RFC1990 PPP多链路协议RFC1994 PPP握手认证协议CCHAP)RFC1997 BGP区域(community)属性RFC2011 使用SMlv2对IP的MIBRFC2012 使用SMlv2对TCP的MIBRFC2013 使用SMlv2对UDP的MIBRFC2021 远程网络监控MIBRF
15、C2080 IPv6的RIPngRFC2082 RIPv2MD5认证(Authentication)RFC2096 IP转发表MIBRFC2233 使用SMlv2的接口组MIBRFC2236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C版本2)RFC2283 BGP4多协议扩展RFC2285 对局域网交换设备的测试术语RFC2320 用于ATM上支持传统IP及ARP的使用SMlv2的管理对象的定义RFC2328 开放式最短路经优先(版本2)RFC2332 下一跳解释协议CNHRP)RFC2338 虚拟冗余路由器协议(VRRP)RFC2362 协议无关组播一一稀疏模式RFC2373 IPv6地址范围RFC2374
16、 IPv6可聚集的全局单播地址格式RFC2375 IPv6组播地址分配RFC2402 IP认证头RFC2406 IP安全负荷封装RFC2439 BGP4路由振荡抑制RFC2453 路由信息协议RIP(版本2)RFC2460 互联网协议一一一第六版(lPv6)规范RFC2461 IP怖的邻居发现RFC2462 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RFC2463 用于IPv6的ICMP协议RFC2464 在以太网上传送IPv6分组RFC2472 RFC2472 PPP上的IPv6RFC2473 IPv6规范中的一般分组隧道传送RFC2474 在IPv4与IPv6的区分业务宇段(DS)的定义RFC2475 区
17、分业务CDi旺Se凹)体系结构RFC2515 用于ATM管理的管理对象的定义RFC2544 网络互连设备的测试技术RFC2545 用于IPv6的BGP44 YD厅1097-2001RFC2558 用于SDH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RFC2615 SONET/SDH上的PPP技术要求RFC2644 路由器中定向广播缺省值的修改盯C2665用于以太网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盯C2740用于IPv6的OSPFR盯FC27忖78虚拟冗余路由器协议的MIBB R盯FC2863使用SM阳1v2的接口组MIBB d命ra础f白岱仆tt-幽.恒tf-is旭si岱s-wg段-llb-圄-1归S-归-1囚S的MI
18、B B 03.txt 3 定义、术语和缩写3.1 定义本标准应用了下列定义。1)路由器CRouter)路由器是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例如TCP/lP等),可以在多个层次上转发数据包(例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路由器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无编号点到点线路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一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包中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选择下一跳路由器或主机(最后a跳时)的地址和相关接口,并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路由表必须动态维护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路由器通常通过与其它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来完成动态维护路由表。路由器只提供数据包
19、传输服务。为实现路由选择的灵活性和鲁棒性CRobust),路由器应尽量减少必要的状态信息以维持数据包传输服务。2)高端路由器通常位于网络骨干层,用作扩大互联网(互联网)的路由处理能力和传输带宽的路由器。在本标准中,要求高端路由器的系统交换容量至少达到20Gbitlso3.2 术语本标准应用了下列术语。1)协议分层协议分层通常按照互联网的5层结构或者开放系统互连(OSI)7层参考协议描述。本标准按照互联网5层结构来描述。在互联网上的协议分层如F所述。应用层应用层位于互联网协议战中最高层。应用层通常包括OSI7层参考模型中的表达层和应用层的功能,以及会话层的部分功能。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直接为用户提
20、供服务的用户协议和提供通用系统功能的支持协议。用户协议包括TelnetC远程登录)、盯PC文件传输协议)、SMTPC简单邮件传递协议)等。支持协议可以包括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BOOTP(启动捆绑协议)、T盯PC平凡文件传输协议)和大量的路由协议。传输层(TransportLayer) 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该层协议除完成OSI7层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功能外,还包含少量的会话层功能。目前,主要有两种传输层协议:一传输控制协议CTCP): 一用户数据包协议CUDP)。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服务,提供端到端可靠性,正确次序以及流量控制。UDP是无连接的5 YD厅1097-2001
21、传输服务。互联网CIntemet)层所高亘联网传输协议都使用互联网协议CIP)将数据从数据源传送到目的地。IP是基于无连接或数据包的网际服务,不提供端到端的传递保证。IP数据包到达时可能损坏、重复、失序或者部分丢失。需要时,IP层以上的层负责可靠的数据传递。IP协议包含寻址、服务类型规范、分装/重组以及安全性。该层次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CICMP)是一控制协议。ICMP位于IP层上,封装在IP数据包中。ICMP提供差错报告、拥塞报告和第一跳路由器重定向等功能。互联网组管理协议CIGMP)是为IP组播(multicasting)建立动态主机组的网络层协议。链路层链路
22、层协议包含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的所有内容,负责正确传递数据包。互联网链路层标准通常只描述用于在指定链路层协议上传输IP数据包的地址解析原则。2)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 自治系统(AS)包含一组由一系列路由器互连而成的子网(子网上连接主机),并构成网络拓扑一个可连接的分段。这些子网和路由器一般都由一单一的操作维护(O&M)管理组织来控制维护。在一个AS内,路由器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内部路由协议,通常有几种度量(Metric)方式。每个AS对外部网络一般都有一个统一的内部路由计划,精简的可达路由。一个AS由AS号来标识。3)寻址结构IP v4数据包包含32比特源地址和日的地地
23、址,每个地址可以分成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在正常分发数据包的情况下,最后一个路由器必须将主机IP地址映射到主机的链路层地址。传统的IP地址结构网络地址划分应符合在RFC950互联网标准子网划分规程以及RFC796地址映射中的规定。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CIDR对32比特的互联网地址作更有效的利用。实现CIDR应符合RFC1519无类域问路由选择的规定。CIDR主要包含如下3个要素:按拓扑结构分配地址;一具有汇聚网络层可达信息的路由协议;一一致的数据转发算法(最长匹配勺。4) IP组播(Multicasting)IP组播是链路层组播的扩展。使用组播技术,一个数据包能传送到多个主机(并
24、非全部主机)。在扩展情况下,这些主机可以在不同的地址域中,这些主机称为组播组。每个组播组有一个D类IP地址标识。发送给每个组播成员的IP数据包具有与IP单播业务流相同的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者可以不属于组播成员。对IP组播的实现必须符合RFC1112对IP组播的主机扩展。5)无编号线路及网络前缀通常路由器或主机的每个端口都拥有IP地址,这种情况造成IP地址的浪费:每个点到点链路都需要网络前缀。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无编号线路(Unnumbered Line):点到点链路不分配IP地址。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将点到点链路两端路由器作为一个虚拟路由器,点到点链路作为虚拟路由器内部总线。一将路由器ID作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097 2001 路由器 设备 技术规范 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