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04-1998(条文说明)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pdf
《SL 204-1998(条文说明)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204-1998(条文说明)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 204-98 条文说明1998北京目次1 总贝.57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58 3 拦渣工程. . . . . . . 61 4 护坡工程. . . . . . . . . . . . . . . 63 5 土地整治工程. . . . . 66 6 防洪工程.69 7 防风固沙工程. . . . . 73 8 泥石流防治工程.759 绿化工程.78 56 1 总则1. 0.1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2、、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为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规范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规范。1. O. 5 在确定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时,应具体划分和确定以下两个区。1 项目建设区。该区主要包括开发建设和生产占地、修路、采挖、排弃、附属设施和工业场地等征用、租用的土地,这是直接造成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是治理的重点地区,也是项目单位的管辖责任范围。为生产建设而修建的临时工程和其他场地也应包括在内。一些地下生产的生产建设项目,由于对地表亦造成影响,与地下作业区相应的地面均应列入项目建设区的拖围。2 直接影响区。指
3、项目建设区以外,虽不属于征、占的土地范围,但由于建设单位的生产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也是建设单位应该负责防治的区域。如因修建工程对下游及周边地区排放的洪水而造成水土流失和危害,或因建设项目需要安排的移民区等,都应列入直接影响区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57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2. 1. 12. 1.3 将水土保持方案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编制,是为了与国家对基本建设的管理程序相适应,由浅而深,由轮廓到具体,便于操作,便于实施。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考察和调查,预测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各种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不同比较方案。对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地段、重点工程
4、进行重点分析和论证,提出适合此阶段比较合理的方案。估算水土保持各项工程投资,并将其列入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中。同时要提出对初设阶段应注意的水土保持问题和建议。初步设计阶段,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对方案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此阶段应对原方案进行复核,开展相应深度的勘察和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确定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提出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和总体布局。对各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提出年度实施计划。根据防治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作出分年度投入安排。要求提出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如机构、人员、经费使用等,是落实三同时的重要措施。该
5、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必要的报告及附件。技施设计阶段,主要根据初设阶段进一步具体提出各项工程的设计图、施工图及施工计划,编制投资预算、技施设计报告及附件。便于组织实施。2. 2. 1 2. 2. 5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全面、系统地反映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文字应简练,并辅以图表说明,数据、资料要可靠、清楚和准确。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等如有必要可另行编录,报告书中可省略。内容较多的方案,其重点防治工程、概58 (估)算、重要技术问题等可另行编制报告附件。2.3.2 水土流失调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土壤侵蚀类型,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等的面积、数量等;二是土壤侵蚀强度,如土
6、壤侵蚀模数、侵蚀量等。2.5.4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次性的建设项目,如修建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电力、水利水电工程、通讯及输电线路等,一般建设期较短,方案的设计实施期限应与主体工程建设期相一致。另一种是长期生产建设型项目。如矿业开采、冶金、建材、化工等,其生产期较长,可重点对近期防治工程做设计,远期可分类做出典型设计。在安排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进度时,对于基建施工过程中和生产运行中的弃土、弃石、弃渣等,根据具体情况,可先行、或穿插、或稍后修建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风沙区进行开发建设,应在项目开始即实施水土保持工程。2.5.5 水土流失的监测项目一般有四类:一是对影响水土流
7、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监测。包括降雨和风、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植被类型及覆盖度、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质量等。二是对水土流失量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水力、风力侵蚀引起的沟蚀、面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三是对水土流失灾害进行监测。主要包括下游河道泥沙、洪涝灾害,植被及生态环境变化,对项目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四是对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进行监测,如对实施的各类防治工程效果、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一般以定点监测为主,设置监测断面、监测点、监测小区。有的需做对比监测、抽样监测、遥感监测等。2.6.1 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主要采用以下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
8、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间接费定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59 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其他费用定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收费定额等。60 3 拦渣工程3.1一般规定3. 1. 1-3. 1. 2 在不同条件下,拦渣工程应采取的主要形式有3种,基本原则是:强调修建恰当的储放场,弃土、石、渣堆放场地应充分利用荒沟、荒坡、荒滩等,不应占用(或尽量少占)耕地。堆放的废渣,不能影响洪水排植,造成危害。3.2拦渣坝3.2.1 拦渣坝上游洪水的处理:处理好上游的
9、洪水,应以保证拦渣坝和项目区的安全为原则,本条所列三种情况和三种处理,应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慎重选用。对兼有拦渣与拦洪两种功能的坝库,必须注意作好技术经济论证,要求既能降低造价,又能保证安全。3.2.2 拦渣坝上游泥沙的处理:在洪水条件下,坝址上游携带的泥沙不同程度地留淤在库内。因此对于三种情况,每个坝库都应考虑拦泥库容。3.3挡渣墙3.3.1 挡渣墙的结构形式本条所列7种类型,在不同的条件下选用,最常用的是重力式。3.3.3 挡渣墙设计的核心是稳定性验算,其安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工程的重要性,对于重要的工程也可适度提高安全系数。3.3.4 挡渣墙的基底摩擦系数应通过试验取得,对于重要
10、性较低的挡渣墙可按本表提供的数据选用。表3.3.4中Sr=1-0. 4B/ L (B为基础宽度,m;L为基础长度,m)。3.3.5 墙后排水主要作用是减小水压力,在寒冷地区兼有防止冻61 胀破坏的作用,在设计中应予以重视。3.4拦渣堤3.4.2 拦渣堤的类型:沟岸拦渣堤与河岸拦渣堤,是以所处位置划分的,其防洪标准应以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而定。3.4.3 拦渣堤的设计要求z按拦渣量确定堤高一般应绘制高程一容积曲线,以减轻试算工作量。62 4 护坡工程4.1一般规定4. 1. 1._, 4. 1. 2 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行中,形成的不稳定边坡有两种情况,一是开挖地面取土后形成高陡边坡;二是在
11、地面上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的高陡边坡。由于各类不稳定边坡的高度、坡度、土质和坡脚环境等性质不同,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坡工程。4.2削坡开级4.2.1 土质坡面的削坡开级z本条所属4款列出的4种形式,分别适应于不同的高度、坡度与土质,应当因地制宜地选用。其断面尺寸(削坡后的坡度、台阶的高度、宽度等)应根据当地的土质、降雨等条件,经过稳定分析后确定。4.2.2 石质坡面的削坡:主要在石质坡面过陡、有潜在危险处采用。齿槽与排水沟的尺寸,根据当地降雨情况确定。4.2.3 坡脚防护z削坡后坡面下部一般是新扰动堆置的虚土、石屑,易被洪水冲刷,导致坡脚不稳定,应修建挡土墙,以保证安全。4.2.4 坡面防
12、护t削坡开级后,只是将原来过陡的坡面适当减缓(到稳定坡度),但这样的坡面在暴雨下仍将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必须采取植物护坡或工程护坡等坡面防治王程。4.3植物护坡造林种草,进行植物护坡,应是量大面宽的斜坡上防治水土63 流失的主要形式。4.3.1 种草护坡:主要适用于土层较薄的坡面。采用低矮匍伏型草种,增强保土能力。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播种方法,以保证种草成活。4.3.2 造林护坡z主要适用于土层相对较厚的域面。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一般应采取较大的造林密度,乔灌混交或灌草I昆交,以提高蓄水保土功能。4.4工程护坡坡面、坡脚可能遭受水流冲刷的坡段,根据不同条件,分别采取砌石、抛石、提凝
13、土等护坡工程。4.4.1 砌石护坡:根据遭受水流冲刷的不同条件,分别采取干砌石护坡或浆砌石护坡。二者修建的共同要求:一是用作面石的石料应坚固、平整;二是都需有起反滤作用的垫层。4.4.2 抛石护坡z主要用于在枯水位以下的坡段。具体要求与本规范6.6.2相同。4.4.3 混凝土护坡:主要用于坡度较陡、受水流冲刷较强的坡面。一般应有起反撼作用的垫层;坡面涌水较大时,应设有盲沟排水。4.4.4 喷浆护坡z修建要点:一是调剂好水泥、沙石与水的比例;二是喷浆前必须清除坡面的活岩、浮土、草根等杂物,填堵大缝隙、大坑洼,提高喷浆质量。在有涌水和冻胀严重以及不稳定的坡面,不宜采用此法。4.5综合护坡在情况比较
14、复杂的坡面,工程护坡与植物护坡结合,提高护64 坡效能。4.5.1 砌石草皮护坡z根据坡面土质与涌水的不同情况,确定种草与砌石部位。4.5.2 格状框条护坡z修建要点:一是相邻上下两层的格框呈品字形错开;二是采取深埋横向框条或固定框格交叉点等措施,防止格框向坡下滑动。4.6滑坡整治工程4.6. 1-4.6.6 根据滑坡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可采用削头减载、排除地下水、滑坡体上造林、抗滑桩、抗滑墙等不同治理方法,或者用多种方法结合治理。65 5 土地整治工程5.1一般规定5.1. 15.1. 2 土地整治的基本任务有二个方面t一是对基建施工或生产运行中形成的坑凹进行回填;二是对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的
15、渣场进行平整改造。土地整治的目的有二个方面z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二是充分利用整治后的土地,并且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项目区生产生活服务。根据上述目的和任务,进行土地整治工程的布设。5.2坑凹回填5. 2. 15. 2. 2 包括基建施工中和生产运行中形成的坑凹,前者应在基建竣工时完成回填任务,后者应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及时回填。总的原则:一是要提高回填工效;二是要合理利用土地;三是要保证工程安全。根据这三条原则,不同条件下,还可因地制宜地补充某些具体要求。应特别注意的是,塌陷区要改造为水池或作其他蓄水利用的,必须探明地下没有裂缝和漏水问题,否则应另作其他利用。5.3渣场改造5.3.1 渣场改造的前
16、提是:渣场四周或其偏低的一面(如坡地渣场的坡脚,沟道作堆渣场的下游),必须有挡渣墙、拦渣坝、拦渣堤等拦护工程,保证整治后的渣面稳定,不致因暴雨径流冲刷发生水土流失和现塌等问题。5.3.2 平地渣场改造:66 本条所列5款具体要求,总的原则是z一要保证安全,如平地渣场四周需有挡渣墙,且需高出渣面1.0m。二要提高整治功效,如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堆渣形式与覆土方式。三要有利于改造后的利用,如渣面先铺防渗层,然后根据所种植物种类,分别采取不同厚度的覆土等。5.3.3 坡地渣场改造:本条所列6款具体要求,总的原则是:一要保证安全,如首先采取削坡措施,将渣面改造成自然稳定的坡度;并在坡脚修挡渣墙,墙的
17、高度应高出渣面1.0m。二要提高整治功效,如覆土以前先将渣面改造成小台阶的雏形;根据土糠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覆土方式等。三要有利于整治后的利用,如用作造林或经济果术的,应结合整治,将坡面修成各类蓄水保士的整地工程。5.4整治后的土地利用5.4.1 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原则:一是改造后土地的位置和质量(坡度、土质等立地条件),二是项目区对土地的需求。5.4.2 农业利用z整治改造后立地条件最好的(一般应是平地或缓坡地),用作农地,而且应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对土地作进一步的加工。5.4.3 林业和牧业利用z整治改造以后立地条件与农地比较相对较差的(一般是坡度较陡、土层较薄),作为林业和牧业用地。在
18、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经济收入高的项目。5.4.4 水面利用z整治改造后的土地作为水面利用的原则z一是原为较深的凹地,全部填平投入较大;二是有一定的水源保证;三是蓄水后能保证不渗漏,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条件。67 5.4.5 其他利用z整治改造后的土地作其他利用的原则有二点:一是项目区的需要这往往是主要的);二是实地条件适应。68 6 防洪工程6. 1一般规定6.1.16.1. 2 开发建设项目需采取防洪工程措施的,有以下3种情况:一是项目区在基建施工或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等未作妥善处理,冲进河流,淤塞河道,影响行洪安全的,应采取清淤清障措施。二是项目区在沟道下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204 1998 条文 说明 开发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方案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