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pdf
《GB 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pdf(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件渗碳浮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De ter.lnatlon and verlflcatlon of the effecthe depth 。fcarburlzed and bardened cases of steel parts UDC 82 1. 741.4 1820.178.15 GB 9450-8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2639-1982钢的渗碳漳火苟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零件渗碳及碳氮共渗洋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za. 渗碳和碳氮共渗有效硬化层(DC)深度大于0.3mm的零件。b
2、. 经热处理至最终硬度值后,离表面三倍于高效硬化层处硬度小于450HV的零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钢件,经有关各方协议确定有效硬化层深度。对于离表面兰倍于有放硬化层处硬度大于450HV的零件,可采用比550HV大的界眼硬度值(以25HV为一级来测定有效硬化层深度。2 一般规定2.1 渗碳或碳氮共掺j卒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z从零件表面到维氏硬度值为550HV处的垂直距离。测定硬度所采用的试验力为9.807N(1 kgf)。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各方协议,也可采用4.903N(0.5kgO到49.03N(5 kgf)范围的试验力,或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定。2.2 有效硬化层深度用字母DC表示,单位用mm
3、,有效数字为小数点以后二位。2.3 若采用其他试验力或其他界限硬度值时,则应在字母DC后指明。例如IDC 49.03/515,表示采用49.03N (5 kg 0的试验力测定,界限硬度值为515HV。S 有效砸化层深度的测量测量有效硬化层深度应根据图纸要求,在指定的部位进行。3.1 争议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测量方法是唯一可采用的仲裁方法。3.2 原理有效硬化层深度根据垂直于试样表面的横截面上硬度梯度来确定,即以硬度值为纵坐标,至表面距离为横坐标,绘制出硬度值随距离而变化的曲线,用图解法在曲线上求出。3.3 测量步骤3.3.1 试样除有特别协议外,应按规定,在最终热处理后的零件横截面上测量。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9450 1988 渗碳 淬火 有效 硬化 深度 测定 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