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099.3-2010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3部分:装配建模.pdf
《GB T 26099.3-2010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3部分:装配建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099.3-2010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3部分:装配建模.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 1. 100.01 J 04 道昌中华人民主七和国国家标准GB/T 26099.3-2010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3部分:装配建模General principles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or mechanical prodllcts Part 3: Assembly modeling 2011-01-10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0-01实施发布目。吕GB/T 26099-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零件建模;第3部分:装配
2、建模;第4部分:模型技影工程图。本部分为GB/T26099-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的第3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6)提出并归口。GB/T 26099.3-2010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艾克斯特信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红旗、温秋生、肖承翔、王璐、陈卫东、刘检华、阎光荣、雍俊海、何丹丹、张艳、韩琳琳、陈帝江、彭五四。I 1 范围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3部分:
3、装配建模GB/T 26099.3-2010 GB/T 26099的本部分规定了机械产品进行装配建模的通用原则、总体要求、装配层级定义原则、装配约束的总体要求、装配结构树的管理要求、装配建模的详细要求以及模型封装。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装配建模过程中装配模型的构建、应用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09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4734. 1 技术产
4、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部分:术语与定义(GB/T 24734.1-2009 ,ISO 16792:2006, NEQ) GB/T 26099. 1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6101 机械产品虚拟装配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4734. 1、GB/T26099.1和GB/T261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6099 的本部分。3. 1 装配建模assembly modeling 应用三维机械CAD软件对零件和部件进行装配设计,并形成装配模型的过程。3.2 装配约束assembly constraint 在两个装配单元之间建立的关
5、联关系,它能够反映出装配单元之间的静态定位和动态运动副关系。3.3 装配单元assembly unit 装配模型中参与装配操作的零件或部件。3.4 布局模型layout model 也称为骨架模型或控制模型,它用于控制装配模型的姿态、整体布局及关键几何和装配接口等信息,主要由基准面、轴、点、坐标系、控制曲线和曲面等构成,在自顶向下设计中常作为装配单元设计的参照基准。4 通用原则在装配建模设计中,应遵循以下通用原则:a) 所有的装配单元应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不允许冗余元素存在;GB/T 26099.3-2010 b) 应合理划分零部件的装配层级,每一个装配层级对应着装配现场的一道装配环节,因此,
6、应根据装配工艺来确定装配层级;c) 装配模型应包含完整的装配结构树信息;d) 装配有形变的零部件(例如弹簧、锁片、钢钉、开口销、橡胶密封件等)一般应以变形后的工作状态进行装配;e) 装配建模过程应充分体现面向制造的设计D巳signfor Manufacturing (DFM) 与面向装配的设计Designfor Assembly (DF A) 准则,要充分考虑制造因素,提高其工艺性能;f) 装配模型中使用的标准件、外购件模型应从模型库中调用,并统一管理;g) 装配模型发布前应通过模型检查。5 总体要求在装配建模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总体要求:a) 装配建模采用统一的量纲,长度单位通常设为毫米,质量
7、单位通常设为千克;b) 模型装配前,应将装配单元内部的与装配元关的基准丽、轴、点及不必要的修饰进行消隐处理,只保留装配单元在总装配时需要的参考基准;c) 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和准确性,零件级加工特征允许在装配环境下采用装配特征建构,但所建特征必须反映在零件级;d) 装配工序中的加工特征在零件级应被屏蔽掉;e) 在自顶向下设计时,可在布局模型设计中,将关键尺寸定义为变量,以驱动整个模型,实现产品的设计、修改pf) 只有在装配模型中才能确定的模型尺寸,可采用表达式或参照引用的方式进行设定,必要时可加注释5g) 复杂零部件参与装配时,可使用轻量化模型,以提高系统加载和编辑速度;h) 在进行模型装配前,宜
8、建立统一的颜色和材质要求,给定各种漆色对应的RGB色值和材料纹理,以满足模型外观的统一性要求;i) 可根据应用需要,建立装配模型的二维爆炸图状态,以便快速示意产品结构分解和构成;j) 每一级装配模理都应进行静、动态涉检夜分析,必要时,按GB/T26101中的规定进行装配工艺性分析和虚拟维修性分析。6 装配层组定义原则每一级装配模型对应着产品总装过程中的一个装配环节。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装配环节可分解为多个工序。在分解工序和工步过程中应遵媚DFA原则:a) 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合理划分装配工序,对于小批量生产,为了简化生产的计划管理工作,可将多工序适当集中;b) 根据现有设备情况、人员情况进行装配工
9、序的编排。对于大批量生产,既可工序集中,亦可将工序分散形成流水线装配Ec) 根据产品装配特点,确定装配工序,例如,对于重型机械装备的大型零部件装配,为了减少工件装卸和运输的劳动量,工序应适当集中,对于刚性差且精度高的精密零件装配,工序宜适当分散。7 装配约束的总体要求装配约束的选用应正确、完整,不相互冲突,以保证装配单元准确的空间位置和合理的运动副定义。装配约束的定义应符合以下要求:GB/T 26099.3-2010 a) 根据设计意图,合理选择装配基准,尽量简化装配关系;b) 合理设置装配约束条件,不推荐欠约束和过约束情况;c) 装配约束的选用应尽可能真实反映产品对象的约束特性和运动关系,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099.3 2010 机械 产品 三维 建模 通用 规则 部分 装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