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749.4-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pdf
《GB T 25749.4-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749.4-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10 J 09 g雪中华人民ft ./、不日国国家标准G/T 25749.4-2010/ISO 29042-4 :2009 机械安全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Safety of machinery-Evaluation of the emission of airborne hazardous substances-Part 4 Tracer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apture efficiency of an exhaust system CISO 29042-4: 2009 , IDT)
2、 2010-12-23发布数量骂/fJjt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0-01实施发布GB/T 25749.4-201 O/ISO 29042-4: 2009 目次前言.E引言.N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原理-5 捕获效率的简化表达.2 6 试验方法.2 6.1 通用程序.2 6.2 浓度G的测量 4 6.3 特定机器组中的应用7 控制参数与影响因素7.1 总则-7.2 控制参数7.3 影响捕获效率的因素.6 8 试验报告.6 附录A(资料性附录)C3(95%)不确定度随机分量的简化计算8参考文献.I GB/T 2574
3、9.4-2010/ISO 29042-4 :2009 目。昌GB/T 25749(机械安全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由以下9部分组成: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选择一一第2部分z测量给定污染物排放率的示踪气体法一一第3部分:测量给定污染物排放率的试验台法一一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一一第5部分z测量不带导管出口的空气净化系统质量分离效率的试验台法第6部分:测量带导管出口的空气净化系统质量分离效率的试验台法第7部分:测量污染物浓度的试验台法一一第8部分:测量污染物浓度的室内法第9部分:净化指数本部分是GB/T25749的第4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29042-4: 2009(机械安全
4、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C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ISO29042-4: 2009。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ISO前言,重新编写了前言;一一删除了引言中关于ISO/TC199工作范围的内容;第1章中的列项从a)开始编排;-一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按GB/T1. 1-2009进行了修改,并将ISO29042-4: 2009引用的国际标准改为对应的国家标准。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0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华测品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
5、工程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晓飞、李勤、宁燕、朱平、林建荣、居荣华、富锐、付大为、郭勇、汪希伟、宋小宁、黄中良、刘治永。阳山GB/T 25749.4-2010/ISO 29042-4 :2009 引机械领域安全标准的结构如下:一二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一二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在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装置: B1类,特定的安全特征如安全距离、表面温度、噪声)标准; B2类,安全装置(如双手操纵装置、联锁装置、压敏装置、防护装置)标准。C类标准(机器安全标准),对一种特定的机器或一组机器规定出详细的安全要求的标
6、准。根据GB/T15706. 1,本部分属于B类标准。C类标准可补充或修改本部分中的条款。对于按照C类标准设计和构造的机器,如果C类标准中的条款与A类或B类标准不一致时,优先采用C类标准。N GB/T 25749.4-20 1 O/ISO 29042-4 :2009 机械安全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1 范围GB/T 25749的本部分规定了测量安装在机器上的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示踪技术,并且能在所有类型的试验环境(试验台、室内和室外,见GB/T25749. 1)中操作。本技术只有在示踪气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污染物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才适
7、用(见7.1.1)。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可用于:a) 机器排气系统性能的评估;b) 排气系统改进的评估;c) 比较类似的机器排气系统的设计;d) 按照捕获效率将排气系统分级;e) 确定排气系统实现给定捕获效率水平所要求的空气流量;f) 根据捕获效率确定机器排气系统的技术水平。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06. 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lSO12100-1: 2003 , IDT) 3 术语和定
8、义3. 1 GB/T 15706.1-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捕获效率capture efficiency 可c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直接收集的给定污染物的质量流量与机器排放的这种污染物的非受控质量流量之间的比率。3.2 示踪技术tracer technique 使用空气动力学特性与所考虑的有害物质相似且其浓度能可靠测量的气态物质的技术。4 原理测量方法的原理包括:1 GB/T 25749.4-2010/ISO 29042-4 :2009 a) 发射模拟真实污染物空气动力学性能的示踪物,示踪物流量为qE;b) 测量排气系统收集到的示踪物的流量qc0 5 捕获效率的简化表达捕获效
9、率可由等式(1)表示:张=丰x100% 飞lE. ( 1 ) 将示踪物以恒定流量直接发射至排气管,然后在排气管横截面处测量示踪物平均浓度来确定示踪物的流量qE:qE =Q(Cz - C1) .( 2 ) 式中:Q 测量qE期间排气管中的平均空气流量;C1 测量之前示踪物的平均环境浓度(本底浓度); Cz 排气管中示踪物的平均浓度(发射到排气管中的示踪物)。在真实污染物排放的特征点或特征区(例如:排放区内距离排气系统最远的位置),以恒定流量qE发射示踪物,并在排气管相同位置测量示踪物平均被度来确定示踪物流量qc:qc = Q (C3 - C 1 ) 式中tQ 测量qc期间排气管中的平均空气流量;
10、CI 本底浓度稳定后示踪物的平均环境浓度;C3一一排气管中示踪物的平均浓度(在所选位置的排放)。捕获效率可由等式(4)表示:. ( 3 ) 平cqc QF(C3-CFI) =一X100% = :._3 - ;: / X 100% .111. ( 4 ) qE , V Q( Cz - C1 ) 如果可认为排放流量是恒定的,即Q二Q,则上述等式可简化为:C。一C可c=一土一一二X100% Cz -C1 此时,只需测量排气管中的浓度来确定捕获效率。6 试验方法6. 1 通用程序2 图l给出了测量程序,图2则给出了一种典型的试验方法。为了能够通过采样排气管中的空气来测量浓度,可假定示踪物己与空气很好的
11、混合。注:为了减小混合长度,可给排气管增加其他装置。至少应完成三次试验。. ( 5 ) GB/T 25749.4-201 O/ISO 29042-4: 2009 _I f二说明21 采样52一一-泵;3一一分析器;4一一注入;6 6 5一示踪气体流量计;第1阶段和第4阶段:元示踪物发射时的测量5 第2阶段z排气管中有示踪物发射时的测量5 第3阶段=有摸拟真实污染物的示踪物发射时的测量6一一示踪气体气瓶(纯净或稀释的示踪气体); 7 环挠浓度C1或C1;8一一浓度C2; 9一一浓度C3。图1使用示踪气体对简单排气系统的测量程序7 8 9 3 GB/T 25749.4-201 O/ISO 290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749.4 2010 机械 安全 空气 传播 有害物质 排放 评估 部分 测量 排气 系统 捕获 效率 示踪法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3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