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675-2008 非洲马瘟诊断技术.pdf
《GB T 21675-2008 非洲马瘟诊断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675-2008 非洲马瘟诊断技术.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 220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675-2008 非洲马瘟诊断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African horse sickness 2008田04-09发布2008-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 IJ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静月、王淑娟、吴健三、王志亮、宋翠平、封启民。GB/T 21675-2008 I G
2、B/T 21675-2008 I -E司非洲马瘟(Africanhorse sickness,AHS)是马科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引起,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变化为特征,常使马、骤致死囚至少有两种库朦属节肢动物传播本病。该病有9个血清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本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本标准诊断技术内容包括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鉴定和血清学试验。本标准主要参考OIE(哺乳动物、禽、蜂A和B类疾病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年版),并结合我国的研究成果制定的。E GB/T 21675
3、-2008 非洲马瘟诊断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洲马瘟(AHS)的临床诊断、病原鉴定和血清学试验技术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马、骤和其他马科动物非洲马瘟的检疫。2 临床症状2. 1 最急性型或肺型症状急性发作,潜伏期3d-5 d,特征为严重的渐进性呼吸道症状,初期仅显发热反应,最高体温可达40(:-41(: ,持续1d-2 d就降至常温,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可见前腿分开,头前伸,鼻孔扩大。通常出汗较多,最后可见瘟孪性咳嗽,同时从鼻孔流出泡沫样黄色液体,以其自身的浆液性液体而溺死E这种病型康复率不到5%。2.2 亚急性型或水E中型、心裂病初有发热反应(39(:-41 (:)。潜伏期7d-1
4、4 d o 发热持续3d-6 d,发热后期,出现特征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于颈部、眶上窝和眼险,以后可扩展至嘴唇、西颊、舌部、下领骨间、咽喉区,有时皮下水肿从颈部至胸部不等,严重时胸部和肩部也出现水肿。晚期可见结膜和舌腹侧、皮下出血点。最后变得烦躁不安,死于心力衰竭。一般在发热反应后4d-8 d内死亡,死亡率约50%。康复动物于3d-8 d内水肿逐渐消失。2.3 急性或混合型肺型和心型混合存在,临床不多见。潜伏期5d-7 do病初肺部有轻微症状,然后头部和颈部出现明显水肿,最后死于心力衰竭。或先出现亚急性型症状,然后突发最急性型典型呼吸困难和其他临床表现。通常发热后3d-6 d死亡,死亡率超过8
5、0%。2.4 最温和型潜伏期5d-14 d,后期表现弛张热(39(:-40(:),持续5d-8 d。可能出现结膜轻度出血、脉搏加快、轻微厌食和精神抑郁。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3 病理学诊断最特征及最常见的病变是皮下和肌肉组织间胶样浸润,并以眶上窝和喉头尤为显著。胃底霜膜肿胀一直延伸到j小肠前部。咽、气管、支气管充满黄色浆液和泡沫,肺泡、胸膜下和肺问质水肿,约有2/3病例有急性水肿。亚急性病例,头部、颈部和肩部水肿严重。心内膜和心包膜有血点和出血痕斑、心肌变性。有些病例胸腔和心包积存大量黄白色红色液体,淋巴结肿大、肝和胃出血。4 实验室诊断4. 1 病原分离和鉴定4. 1. 1 试剂4. 1. 1
6、. 1 磷酸盐缓冲液(PBS)(见B.1. 2)。4. 1. 1. 2 含有青霉素链霉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见B.1. 4) 0 4. 1. 1. 3 50%甘泊-磷酸盐缓冲液(见B.1. 3)。4. 1. 1. 4 MEM(最低限度必需氨基酸营养液完全营养液(见B.2. 2)0 4. 1.1. 5 MEM维持液(见B.2. 3)。1 GB/T 21675-2008 4. 1. 2 样品采集发热动物取抗凝血,死亡动物取2g4g小块牌、肺和淋巴结,保存于4C或放人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中,4c运送和保存。用含有青霉素链霉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将组织块配成10%悬液后,供分离。4. 1.
7、 3 病毒分离非洲马瘟病毒(AHSV)可直接以仓鼠肾细胞(BHK-21)、猴稳定细胞(MS)和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系进行分离。肝素抗凝血液样品勿需稀释就可使用,将样品接种上述细胞,吸附60mn后,加入MEM维持液。若用牌、肺等组织病料,则需魔路d品省嘻毒案链霉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或MEM完全营养液和j成10%的组织悬浮液。制管12d18 d可出躏喇病变效应(CPE),如言传三代仍无CPE,则判为阴性。4. 1. 4 乳鼠分离AHSV可用Z窝1日出现神经症状a取发病感染率为100%。4. 1. 5. 1 器材PCR扩增仪,4. 1. 5. 2. 3 4. 1. 5. 2. 4 = 4
8、. 1. 5. 2. 5 4. 1. 5. 2. 6 4. 1. 5. 2. 7 4. 1. 5. 2. 9 4. 1. 5. 2. 10去4. 1. 5. 3 操作方法4. 1. 5. 3. 1在4. 1. 5. 3. 2 4. 1. 5. 3. 3 4. 1. 5.3.4 12000 r/mn,15 min,4C。2 d5 d, 4. 1. 5. 3. 5 取上清到新的离心管中,加等体裸的异丙醇,混匀,静置10min。离心12000 r/min, 10 min,4C。4. 1.5.3.6 去上清,加入1mL 75%乙醇,离心12000r/min, 5 min,4C。4. 1. 5. 3.
9、7 按步骤4.1. 5. 3. 6重复离心一次E4. 1. 5. 3. 8 去上清,室温干燥RNA5 mino 4. 1. 5. 3. 9 加入100LDEPC处理过的水榕解RNAo4. 1. 5. 3. 10 每管RT-PCR扩增混合液体系的总体积为25L,其中含有12.5L2倍反应混合液、1L正向引物S7P1(lOmol/L)、1L反向引物S7P2(10mol/L)、1L反转录酶和Taq酶混合物、2 GB/T 21675-2008 3L从被检样品中提取的RNA和6.5LDEPC处理过的水。每份被检样品检测2次。每次检测设置标准阳性对照和标准阴性对照。标准阳性对照用阳性对照RNA作为模板,而
10、标准阴性对照用DEPC处理过的水作为模板。4. 1. 5. 3. 11 置于PCR扩增仪上进行RT-PCR扩增反应。RT-PCR扩增反应的条件如下:50C , 30 min进行反转录;94C, 2 min进行Taq酶的激活;40个循环的PCR(94C,1min, 55 C, 1. 5 min, 72 C ,2. 5 min) ;72C, 7 min延伸。4. 1. 5. 3. 12 扩增反应后,用1%的琼脂糖凝胶进行核酸电泳,观察扩增片断大小。4. 1. 5. 3. 13 结果判定s如果阳性对照出现1179 bp大小的特异的扩增条带,阴性对照无任何扩增条带,说明检测结果成立。当该检测样品出现1
11、179 bp大小的特异的扩增条带,检测结果为RT-PCR检测阳性。4. 1. 5.3.14 序列测定和分析。RT-PCR检测阳性的扩增产物交付有关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测定的结果进行序列分析,如在GenBank(网址:http:/www.ncbi. nlm. nih. gov/blast/)中进行最相似序列搜寻(BLAST),如果样品序列为特异的非洲马瘟病毒VP7基因序列,则说明受检样品检测结果为非洲马瘟病毒病原核酸阳性因4.2 血清学试验4.2.1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皿LISA)以重组VP7蛋白为抗原,检测AHSV抗体。4.2. 1. 1 器材ELISA反应板,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仪,加祥器
12、等。4.2. 1. 2 试剂4.2. 1. 2. 1 重组AHSV抗原。4.2. 1. 2. 2 包被液:0.05mol/L pH9. 6碳酸盐缓冲液(见第B.ll章)。4.2.1.2.3 洗涤液z含0.05%吐温-20的pH7.4的PBS(见第B.13章。4.2. 1. 2. 4 封闭液及抗体稀释液z含3%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H7.4的PBS(见第B.14章。4.2. 1. 2. 5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马球蛋白结合物。4.2. 1. 2. 6 底物:A液、B液(见第B.15章)。4.2. 1. 2. 7 终止液:1 mol/L H, SO, (见第B.16章)或10%洗洁精(见第B.17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675 2008 非洲 诊断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