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 增安型“e”.pdf
《GB 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 增安型“e”.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 增安型“e”.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3836. 3 2000 前去一口本标准是根据!EC60079 7, 1990(第2版)和其修改件Al(l991)及A2(1993)对GB3836. 1 1983 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上与之等效。本标准技术内容和l章条编写与!EC60079 7一致,少量补充的提示性内容用注的形式列在相应条文下方,并且增加了两个提示性附录(附录F和附录G)。附录F是常用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分级举例,供制造厂选用绝缘材料时参考。附录G是根据欧洲试行标准ENV502961997高压电机的评定和试验$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在增安型高压电机设计制造和检验方面的经验对增安型高压电机的结构和试验提出的指
2、导性补充要求。本标准除了条文叙述按照国际标准编写外,在技术内容上与GB3836. 3 1983相比变动较大的主要内容有简体绝缘材料按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分级方法、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数值、旋转电机定转子问径向单边气隙值计算方法、电气设备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值等,增加的内容有蓄电池、电阻加热元件和电阻IJU热器、通用接线盒、非仪表用互感器等专用设备的有关规定和试验。GB 3836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总题下包含若干部分:第l部分(即GB3836. I):通用要求第2部分(即GB3836. 2),隔爆型“d”第3部分(即GB3836. 3):增安型飞”第4占百分(即GB3836. 4),本质安
3、全型“1”.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3836. 3 1983。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等单位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合德、安树桐、邹盛贵、李宝成、高小桦。本标准于1983年8月首次发布,2000年1月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委托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282 GB 3836 3 2000 IEC前言1 )国际电工委员会(!EC)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
4、或协议都是由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该专题特别感兴趣的各国家委员会在该技术委员会中都有代表参加,因此,都能尽可能反映国际间的一致意见。们这些决议或协议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推荐形式并且得到各国家委员会的接受。3)为了促进国际间的统一,国际电工委员会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EC的推荐标准作为本国的国家标准,!EC推荐标准与各国相应的国家标准之间如有差别,均应在各国家标准中尽可能的加以详细说明。4) IlcC从未制定过关于表示检验合格的标志的程序。因此如某些设备声称其符合某一!EC建议,!EC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国际标准!EC60079的这一部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1技术委员会
5、(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31C分技术委员会增安型电气设备负责制定的。!EC 60079 7的第2版取代1969年颁布的第1版。本部分是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一系列出版物之一。!EC 60079出版物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已经出版的有下列各部分z通用要求(!EC60079 0:1983) 电气设备隔爆外壳的结构和试验。EC60079 1:1971) “p”正压型电气设备。EC60079-2:1983) 本质安全电路的火花试验装置(!EC60079 3: 1990) 点燃温度的试验方法(!EC60079 4: 1975和600794A: 1970) 充砂型电气设备(!EC60079 5:
6、1967及其补充A:l969)充油型电气设备(!EC60079-6: 1968) 危险场所分类(!EC60079 10:1986)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及其关联设备的结构和试验(!EC60079-11:1984) 按照气体和蒸汽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对气体或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分类(!EC 60012: 1978) 正压保护的房间或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EC60079 13: 1982) 爆炸性气体环境(矿用除外)中的电气安装(!EC6007914:1984) 飞”型防爆电气设备(!EC60079-15:1987) 本部分标准以下述文件为根据六个月法投票表决报告二月法程序31C(中办)
7、831C(中办)1031C(中办)11本部分投票批准的详细情况见上表所列的投票报告。附录A和附录B是标准补充部分。附录C是标准参考资料部分。投票表决报告31C(中办)12283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飞”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explosive gas atmospheres- Part 3: Increased safety “ e” GB 3836. 3 2000 eqv IEC 60079-7: 1990 代替GB3836 3一1983本标准规定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供电额定电压不起过I
8、IkV(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采用增安型飞”防爆型式的电气设备的设计、结构、检验和标志的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是对GB3836. I通用要求的补充,GB3836. I中的规定,除了特别说明不适用的部分外,也适用于增安型电气设备。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755 19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1208 1997 电流互感器(eqvIEC 60185: 1987) GB/f 1993 19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eqvIEC 6003
9、4 6:1991) GB/f 2423. 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z冲击方法(idt IEC 60068-2俨27:1987)GB/f 2900. 35 1998 电工术语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eqvIEC 60050(426) :1990) GB 3836. 1 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z通用要求(eqvIEC 60079-0: 1998) GB 3836, 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z隔爆型“d”(eqv!EC 60079 I: 1990) GB/f 4207-1984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
10、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eqv IEC 112:1979) GB4208 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EC 60529:1989) GB/f 4942, I一19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eqv!EC 60034-5:1981) GB/f 6109. 21990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改性聚酶漆包圆铜线(eqv IEC 60317 3:1988) GB/f 6109. 5 1988 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温度指数180的聚酣亚胶漆包圆铜线GB/f 6109. 6一1988漆包圆绕组线第6部分温度指数220的聚酌亚胶漆包圆铜线GB 6829 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11、eqvIEC 60755) GB/f 11021 1989 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eqv!EC 60085: 1984) GB/f 16935. I 199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z原理、要求和试验(idt IEC 60664 I: 1992) !EC 60061-1 灯头、灯座以及检验其互换性的量规第1部分灯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03批准2000-08-01实施284 GB 3836. 3 2000 !EC 60061 2 灯头、灯座以及检验其互换性的量规第2部分灯座!EC 60064, 1987 一般照明用鸽丝灯泡的性能要求!EC 60079 4, 1975
12、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点燃温度的试验方法!EC 60238, 1987 螺口式灯座!EC 60364 3, 1977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第3部分z一般特性评定!EC 60364 5 52, 1983建筑电气安装第5部分z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章:布线系统!EC 432 ,1984 家庭用及类似用途的照明用鸽丝灯泡的安全要求3定义采用GB3836. 1中的术语和定义,同时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对于一般性的术语和定义参照Cit;温度。5. s. 4 电阻加热元件的冷起动电流按6.8. 5试验时,通过电流10s之后的任何时间都不得超过制造规定数值的10%。5. 8. 5 电阻加热元件应制
13、成能配用如附录E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的结构。当电阻加热元件的保护与电气设备的保护合在起时除外,例如电动机用的防冷疑加热器。5. 8. 6 、与电阻加热元件的表面导电覆盖层能确保5.8. 5所述的保护装置功能时,它应覆盖到整个绝缘保护套表面上,并且由至少覆盖绝缘表面70%的均匀分布导电层构成。导电覆盖层的电阻应小于与其同样长度的电阻加热元件的加热电阻。如果能证明在故障条件下用5.8. 5所述的保护装置能防止高温或者在具有自限特性的电阻加热元件情况下,导电覆盖层的电阻应不小于一根母线导体的电阻。5. 8. 7 绝缘层应确保加热电阻不能与爆炸性气体接触。注:例如珍珠状绝缘材料不能满足该要求。5. 8.
14、8 考虑机械强度,连接电阻加热元件的导线截面积至少为lmm。5. 8. 9 在确定电阻加热元件的温度组别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认为隔热层能阻止爆炸性气体透过。5.8. 10 在通电时,为了防止电阻加热元件或加热器超过极限温度,应采取下列方法之一:稳态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电阻加热元件的自限特性:符合5.8. 11的电气保护系统,它在规定的表面温度时能断开电阻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器的电源。该保护系统应完全独立于在正常条件下调节电阻加热元件或加热器功能的温度控制系统。电阻加热元件的温度与下列参数有关:热输出功率;环境温度、气体、液体、工件,电阻加热元件和其周围的热传导性。有关这些相互关系的必要数
15、据应由制造厂按GB3836. I 2000中23.2的规定在说明文件中提武、5. 8. 11 保护系统应通过下列方式实施测定电阻加热元件的温度或(如果可能)测定附近环境温度6测定环境温度和一个或多个其他参数。注垂数示例如下物位、流量、电流、泄漏电流、消辑电量。如果有必要说明安全使用的特殊条件时,应在有关使用说明文件中作出规定(见GB3836. I 2000 中23.2).例如当电阻力日热器安装有不完全保护系统时,信号处理的所有数据例如传感器和接收器之间相容性)应在说明文件中表明。保护系统应能直接或间接地切断电阻加热元件或加热器电源,它应是人工更换或当其回到正常工作状态后由人工复位使加热元件或加
16、热器重新通电的形式。但保护系统被连续监控的除外。如果传感器故障,加热器须在达到极限温度之前断电。由人工复位的保护系统应尽量借助工具重新调试或更换。保护装置的调节器应能锁定并加封,并且运行时不得经常变动。注熔断器只能用制造厂规定的部件更换,保护矗统应单独设置井能在异常条件下运行。5. 8. 12 电阻加热元件和加热器应能承受6.8的型式检验以及第7章的出厂检验。5. 9 其他电气设备在5.I5.8中未专门提到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第4章的结构要求并且参照采用第5章的补充要求。6 型式检验以下雯求是对GB3836. 1 2000第23章的补充,除另有规定外,GB3836. I 2000第23章的要求29
17、5 也适用于增安型电气设备“e”。6. 1 绝缘介电强度绝缘介电强度按下列规定进行:GB 3836. 3 2000 按各电气设备专用标准(如ISO/IEC导则2)中规定的试验电压。但采用5.8补充要求的电阻加热元件和电阻加热器除外,其试验电压为(I000+2 UN)V(有效值),公差范围为5%0%。式中UN为设备的额定电压;如果专用标准没有试验要求,则对电源电压不超过90V(峰值的电气设备,试验电压为500v (有效值),公差范围为十5%0%;对于电源电压更高的电气设备,其试验电压为(1000十2U,)VC有效值)或1500 v (有效值),取二者的较高值,公差范围为十5%0%。施加试验电压时
18、间为1min,公差范围为5%0%。6. 2 旋转电机6. 2. 1 鼠笼转于电动机应做转子堵住试验以确定起动电流比JA/JN和tE时间。对于功率超过160kW的电动机,(额定)运行时的温升和IE时间可以用计算法计算。功率超过75kW的电动机在制造厂或检验站不能进行试验时,经制造厂和检验站共同协商后,允泞采用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列入附录B6. 2. 2 如果试验条件与运行条件等效,其他安装方式的旋转电机允许在水平安装条件下进行试验。6. 3 馈电网络供电的灯具6. 3. 1 螺口式灯座的机械试验除ElO灯头外,符合!EC60238规定尺寸的试验灯头应用表6规定的旋人转矩完全旋人灯座内。接
19、着,将试验灯头旋出15。之后再旋出灯头,所需力矩不得小于表6规定的最小旋出转矩。表6旋人转矩和最小旋出转矩灯头尺寸旋人转矩,Nm最小旋出转矩,NmEl4 . 0士0.1 0 3 E27 J. 50. I 0 5 E40 3. 00. I 1 0 6. 3.2 管式荧光灯的发热试验将三极管与荧光灯管串联,向荧光灯施加1.1倍的额定电压,其稳定温度不允许超过GB3836. 1 2000中5.I条规定的相应温度组别的温度。此外,施加额定电压时,镇流器的温度不允许超过表3中项lb相应的极限温度。6.4 测量仪表和仪表用电流互感器6. 4. 1 在ls内流过额定短时发热电流J,h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短
20、路状态下的温升和测量仪表载流部件的温升,可通过试验或计算方法得出。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绕组的温度系数,但散热可忽略不计。6.4. 2 载流部件的动态稳定性应通过试验进行测定。电流互感糯进行动态稳定性试验时二次绕组应短路。试验最短持续时间为0.01 s ,对于一次电流峰值,至少有一个不小于I巾。额定短时发热电流试验的持续时间至少为Is,一次电流的有效值不得低于J,h0 只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以把动态稳定性试验与额定短时发热电流试验结合进行。试验的第一个最大峰值电流不低于I,试验在时间t、电流I下进行,(Jt)的数值不小于(!,),并且t值在o.5 s至5s之间。6. 4. 3 电流互感器应按照G
21、B1208规定的方法进行匮阅过电压试验,但是一次电流的有效值应等于次电流额定值的. 2倍。6. 5 互感器(仪表用互感器除外)互感器的温度应在规定负载下由试验确定。在试验时,保护装置应该置于电路中。296 GB 3836. 3 2000 此外如果互感器的负载没有专门规定,则互感器应在最不利负荷状态下进行试验,其中包括二次绕组的短路状态。试验时其保护装置应置于电路中。6. 6 蓄电池下列型式检验适用于符合5.6规定的蓄电池。6. 6. 1 绝缘电阻6.6.1.1 试验条件:al至少采用100v的兆欧表3bl断开蓄电池和外电路的连接,c )注入蓄电池内的电解液须达到允许最高液位。6.6. 1. 2
22、 如果测量值满足5.6.2.7的规定值时,则认为绝缘电阻合格。6. 6.2 冲击试验在正常运行中可能承受机械冲击的蓄电池应进行本项试验。其他蓄电池可不进行本项试验,但应按GB 3836. l -2000中27.3规定加“X”符号。试验应用连接完整的蓄电池组进行。如果蓄电池结构相同但容量等级不同时,只需选取一定数量的蓄电池进行试验,以评价整个系列的性能。6.6.2. 1 试验条件试验样品至少为两组,每组至少由两个充足电的新蓄电池组成。样品按使用状态连接,采用正常的安装方法,Jt用刚性夹具固定在冲击机的安装平面上,安装须符合GB/T2423. 5中3.3条的要求。冲击机应产生半正弦波,如GB/T2
23、423. 5中图1所示。速度变化误差、横向运动以及测量系统应分别满足GJl/T2423. 5中3.1. 2、3.1. 3和3.2条的要求。其加速度峰值为5g, 。6. 6. 2. 2 试验程序a)测量每个样品的容量3b)试验过程中蓄电池按5小时率的电流放电pc)每个样品还须进行15次独立的冲击试验,试验要求如下:在垂直方向连续进行3次冲击试验a在水平面上沿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各连续进行3次冲击试验。们重新充电后,再次测量每个样品容量。6.6.2. 3 判定标准试验后,每个样品均应符合下列规定za)在试验过程中电压没有突然变化;bi没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c)容量下降不超过5%.。6. 6. 3 蓄
24、电池箱的通风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蓄电池箱通风孔是否能排出箱内蓄电池择放出的氢气,使其氧气浓度满足要求。6.6.3.1 蓄电池箱内释放出的氢气体积按下列公式计算g氢(n1/h)蓄电池数容量CA hl 5 10 6 注该公式只适用于纯氢气条件。当果用不纯的氧气时,应增加氧气的流量,使之足以补偿氧气不纯的影响6. 6. 3. 2 试验可采用下列任一方法ga)方法l:在蓄电池箱内安装其结构型式、数量和位置与实际情况相同的模拟蓄电池盒,且不改变原蓄电池之间的自然通风状态。氢气可通过箱体上的注液孔或排液孔匀速注入,其流量按6.6.3.1公式进行计算。bl方法2蓄电池箱内应装有新的蓄电池,其结构型式、数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836.3 2000 爆炸性 气体 环境 用电 设备 部分 增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