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7723.2-1995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pdf
《JB T 7723.2-1995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7723.2-1995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B 91JB/T 7723.21995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试验方法1995-06-20 发布1996-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发 布I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试验条件14 试验方法25 试验报告13附录A孔板流量系数及空气膨胀系数 (补充件)15附录B叶轮静平衡检查工具 (参考件)16附录C试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参考件)17JB/T7723.21995目 次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性能试验和田间生产试验的条件、程序及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配用汽油机驱动的离心式风机,采用气力输液、输粉原理的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以下简称背负机)及其配套的喷
2、射部件。2 引用标准GB 26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 第一部分 节流件为角接取压、法兰取压标准孔板和角接取压标准喷嘴GB 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GB 6959植物保护机械名词术语GB 9239刚性转子平衡品质 许用不平衡的确定NJ 204喷雾喷粉机 试验方法3 试验条件3. 1 环境条件除特殊要求外,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3. 2 供试样机条件试验时整机装配应完整。除特殊说明外,所有试验均在标定转速(允差1%)下进行。3. 3 试验用介质a除喷粉试验、田间生产试验外,试验用介质均为常温常压下的空气及不含任何固体悬浮杂质的清水。对超低量喷雾,部分试验项目不宜用水试验时,可采用二线油或其他轻柴
3、油。b喷粉试验用介质为通过200目标准筛、无杂物的陶土粉,其含水率应小于4%。c田间生产试验用介质,必须是按农业生产防治要求稀释后的农药液剂或粉剂。d试验用汽油、机油应符合其使用说明书要求。3. 4 试验用仪器、设备试验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限内,其主要测定参数最低精度应满足表1要求。机械工业部 1995-06-20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试验方法JB/T 7723.219951996-01-01 实施JB/T 7723.219952表 1测定参数精 度备 注转 速0.5%推荐使用数字式转速表转 矩1%推荐使用转矩转速仪时 间分辨率1s推荐使用电子秒表噪 声分辨率
4、0.5dB振 动10%重 量分辨率0.1kg压 力1%FS2.5级10kPa10kPa(药箱气密试验)风 速10%FS温 度(1%+1)4 试验方法4. 1 动力配套性能试验4. 1. 1 起动性能试验在常温状态下进行。试验前,背负机在环境温度下的适应时间不得少于1h,在不换件的条件下允许作必要的调整。拉起动绳起动,每次起动允许操作2回,其中一回成功即为该次起动成功。试验进行3次。4. 1. 2 整机怠速性能整机呈喷雾状态,固定在台架上。试验时,逐渐调节油门,减低转速,测定其最低稳定转速。稳定运转持续5min,测量其转速,计算转速波动率。然后突然加大油门,机具不应熄火。试验进行三次,结果记入附
5、录C中表C1。=nnnminmax100%(1)式中:nmax运转时间内最高转速,r/min;nmin运转时间内最低转速,r/min;n运转时间内平均转速,r/min。4. 1. 3 最大工况功率合理性试验在风机性能测试台上进行。测定短管喷粉状态下风机驱动轴功率,计算其与发动机功率之比值。4. 1. 4 他冷式汽油机冷却可靠性整机状态同4.1.2条。背负机在标定转速下运转30min后,测量汽油机缸体上平面在径向距离散热片10mm处的最高温度。4. 2 整机运转性能试验4. 2. 1 运转平稳性整机呈喷雾状,固定在台架上。机具启动后允许作必要的调整,使之在标定转速下正常运转。每隔5min测量一次
6、转速,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2。计算30min内整机运转波动率。JB/T 7723.2199534. 2. 2 噪声试验4. 2. 2. 1 声学环境条件测定场地应为半径为20m以上的开阔地。场地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或反射面,地面平整。本底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应比整机所得噪声小10dB以上。测试时,要求环境气温在10+30之间,风速低于5m/s。4. 2. 2. 2 整机噪声测量背负机固定在台架上,喷管水平放置,其中心离地高1m。在发动机主轴水平面内,距背负机1.5m,沿四周均布48个测点,测量各点A计权声压级。4. 2. 2. 3 耳旁噪声测量背负机在实际背负操作状态下,测定与操作者的正面成45,
7、与人耳高,距人耳前方10cm处(见图1)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以上两种测量,每点的测定值应重复测试3次,求其平均值,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3。同一转速(工况)下的3次声压级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3dB(A),否则测定数据无效。图14. 2. 3 振动试验整机呈喷雾状态,固定在台架上。台架及固定装置总质量不大于25kg。试验时将手油门固定在标定转速位置,用振动仪测定半箱时背垫上均布69处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海绵减振垫上测量时,加速度传感头对测点的压紧力不小于50N。试验重复3次,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4。4. 3 整机喷洒性能试验4. 3. 1 喷量及喷量均匀性将装满水(粉)的整机可靠地固
8、定(或吊挂)在秤上,药液(粉)调节开关置于所需开度。测定点应包括开始与结束在内的57点,结束时间不能正常连续喷射时。试验时喷管水平与垂直放置分别进行。试验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各段平均喷量、整机喷量及喷量均匀性。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5。Qi=iitg(2)式中:Qi各段平均喷量,kg/min; gi各段喷出药液(粉)的重量,kg; ti各段所用的平均时间,min。Q=niiQn11(3)JB/T 7723.219954式中:Q整机平均喷量,kg/min;n分段数。S = ()2/11211=niiQQn(4)式中:S标准差。V=QS100%(5)式中:V变异系数。4. 3. 2 残留液(粉)量喷
9、量试验结束后,秤(量)出箱内残留的液(粉)量,记入附录C中表C5。4. 3. 3 喷雾水平射程试验在室内进行。喷管水平放置,其中心离地高1m。试验时,沿射程方向测出不同距离处的最大风速。低量喷雾以风速2m/s处与喷口间的距离为喷雾水平射程,试验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6。超低量喷雾可采用纸卡法或载波片法进行。沿射程方向均布若干片纸卡(或载波片)。单位面积上的雾点数。10粒/cm2处与喷口间的距离为喷雾水平射程。4. 3. 4 喷雾垂直射程试验在室内进行。喷管垂直向上。试验时沿射程方向测定不同高度处的最大风速值。低量喷雾以风速2m/s处与喷口间的垂直高度为喷雾垂直射程。试验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6。4
10、. 3. 5 喷粉幅宽试验时将薄膜喷粉管接在喷管出口,测定薄膜管均匀出粉段的工作长度,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6。4. 3. 6 雾滴直径4. 3. 6. 1 试验条件试验在室内进行。试验时环境条件应满足室温525,相对湿度不小于80%。取样用培养皿,底部涂抹一层凡士林,加温化匀,冷却后再加23mm厚的10号车用机油。4. 3. 6. 2 雾滴采集与分级背负机固定在台架上,喷管水平放置,其中心离地高1m。取样点离地高15cm,在有效射程内沿射程方向均布10点。雾滴采集时间以雾滴数量足够,且又不致使雾滴相互合并为宜。每一取样点用刻度显微镜测量100个雾点的直径,测量误差不大于10m。将所测的雾点直径
11、从小到大分为812级。超低量喷雾时,雾粒采集可用载波片法。详见NJ 204中有关规定。4. 3. 6. 3 结果a体积中值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各级雾滴体积平均直径,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7。di3=mjiijnd13/(6)式中:di各级雾滴体积平均直径,m;dij各级中各雾滴直径,m;ni各级中雾滴个数。JB/T 7723.219955Vi=6di3nI(7)式中:Vi各级雾滴体积。V=kiiV1=6=kiiind13(8)式中:V雾滴总体积;k分级数。将所得的各级雾滴的体积从小(或大)到(或小)累积起来,用插入法或作图法计算累积量为总体积的50%时的雾滴直径,即为试验样机雾滴体积中值直径。b雾
12、滴分布在高斯对数曲线坐标纸上画出雾滴分布曲线图(图2)。注明累积体积为16%、50%(体积中值直径)和84%处相应的直径数值。图2图2为每一累积体积给出了相应的雾滴直径,图上的累积体积以它占雾滴样品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Y轴是对数分度,表示雾滴直径;X轴是高斯分度,表示累积体积值。4. 4 主要零部件性能试验4. 4. 1 风机性能试验4. 4. 1. 1 试验环境及装置试验在室内台架上进行。空气动力参数测定应按风机实际使用状态采用出气法。风量测量采用孔板、风室或动压管测量法,其试验装置应分别符合图3、图4或图5。风机主轴平面离地高大于800mm。试验时,试验装置进出口附近无任何影响气流正常流动
13、的障碍物,记录环境空气状态参数:室温、大气压力、相对湿度等。试验结果应换算成标准吸气状态;风机吸入口空气温度为20,绝对压力为101.3103Pa,相对湿度为50%,标准吸气状态下的空气密度为1.2kg/m3。试验风管应采用内表面光滑、截面积为风机出口截面积11.3倍的圆形直管。风机与试验风管之间用扩散管连接,其锥形扩散角应小于14。JB/T 7723.2199561气压计;2温度计;3试验风机;4连接管;5试验风管;6压力计;7整流栅;8温度计;9孔板测定装置;10流量调节装置图31试验风机;2压力计;3风室;4金属网;5温度计;6试验风管;7孔板测定装置;8整流栅;9辅助风机;10流量调节
14、装置图41气压计;2温度计;3试验风机;4连接管;5试验风管;6压力计;7整流栅;8动压管;9温度计图5整流栅栅格正方形边长t为试验风管直径D的1/41/6,轴向长度l应大于3t,见图6。JB/T 7723.219957图6风室为圆柱形,其直径应保证试验时风室内流速小于2m/s。稳流网线直径与网线间距之比在0.15左右。静压取压孔应垂直风管内壁,交接处应平滑无毛刺,保持棱角。对称分布4点,按图7所示要求制造,并测取静压平均值。风量测量采用孔板法时,应使用标准孔板。取压方式采用角接取压法,结构须符合图8规定。试验风管内径不小于50mm,孔板直径比=d/D应在0.220.80范围内取大值,雷诺数R
15、e应在5103107范围内,孔板的设计计算及加工精度应符合GB 2624的有关规定。风量测量采用动压管法时,动压管结构应符合图9要求。其头部外径应小于试验风管内径的5%。测定点应在风管截面的纵向直径上分布10点,见图10。试验前测试装置必须运转正常,并保证整个气流系统的密封性。图71环室;2法兰;3孔板;4夹紧环图8JB/T 7723.219958图9r1=0.316R;r2=0.548R;r3=0.707R;r4=0.837R;r5=0.949R图104. 4. 1. 2 完整风机性能试验试验在标定转速下进行。改变风量调节装置,从全闭到全开,按风量均匀选取7点以上。其中最大风量工况的全压应低
16、于最高全压,记录各工况下的转速、静压、压差、转矩、温度、噪声等参数。试验数据记入附录C中表C8,计算各点风量、风机出口全压、功率及效率,并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绘制风机气动性能曲线,如图11。测量风机噪声时,声级计应安放在试验风管中心的水平面内,与风机轴线成45夹角,距风机进口1.5m处。试验时记录A计权声压级。JB/T 7723.219959图114. 4. 1. 3 风机工况性能试验采用轴功率法。风机在台架上带喷雾或喷粉管,测定轴功率,在风机气动性能曲线上求得工况点性能参数,如图12。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9。图124. 4. 1. 4 风机性能参数计算a压力计算a.1 全压p =pst+pd
17、(9)JB/T 7723.2199510式中:p全压,Pa;pst静压,Pa;pd动压,Pa。a.2 动压孔板法测量pd=22212=AQAQg(10)式中:Q流量,m3/s;A风管内截面积,m2;空气重度,N/m3;空气密度,kg/m3;g自由落体加速度,m/s2。动压管测量pd=2dnd2d1+npppLL(11)式中:pd1、pd2pdn同一工况下动压管所测截面各测点动压值,Pa。a.3 静压pst = pe+ (12)式中:pe静压孔处测得表压力,Pa;管路压力损失,Pa。=0.025Dlapd(13)式中:la风机出口至静压孔中心的风管长度,m;D风管内径,m。b风量计算孔板测量Q=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7723.2 1995 背负 喷雾 喷粉机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