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117.3-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组合试验 第3部分 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pdf
《GB T 25117.3-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组合试验 第3部分 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117.3-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组合试验 第3部分 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80 S 35 道国中华人民=l:I工-、和国国家标准GB/T 25117.3-2010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第3部分: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Railway applications-Rolling stock-Combined testing一Part 3: Combined testing of alternating current motors, fed by an indirect converter, and tbeir control system (IEC 61377-3: 2002 , MOD) 2010-09-02发布2011-
2、02-01实施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5117.3-2010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术语和定义.3 4 环境条件.5 5 组合系统特性.5 5.1 规定特性.5 5.2 典型特性5.3 组合系统特性.5 5.4 信息交换和责任.6 试验分类6.1 概述.6.2 型式试验-6.3 研究性试验7 试验7.1 概述-7.2 试验条件.10 7.3 温升试验7.4 并联异步电动机的附加试验.7.5 特性试验和容差.12 7.6 其他试验.13 7.7 研究性试验.14 7.8试验项目M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
3、章条与IEC61377-3: 2002章条对照. 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用户和制造商之间的协议项目17参考文献.18 GB/T 25117.3-2010 前言GB/T 251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分为以下部分z一-第1部分z逆变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第2部分z斩波器供电的直流牵引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一一第3部分z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本部分是GB/T25117的第3部分。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1377-3: 2002(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第3部分: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英文版)。
4、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号与IEC61377-3 :2002章条号的对照一览表。本部分与IEC61377-2: 2002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1)进行标示。本标准与IEC61377-2 :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一一规范性引用文件IEC60050-811、IEC60349-2、IEC60571、IEC61287-1分别用对应修改采标的国家标准替代;一一参考GB/T25117.1-2010,将3.7和3.8合并为3.7;一-IEC61377-2中元环境条件的规定,本标准增加一章,即4环境条件;在7.6.3中,IEC61377-3规定干扰试验参见IE
5、C61287-1 :1995的2.4.6.23,在本部分中改为试验应按GB/T25112.1-2010的4.2.8进行。本部分与IEC61377-3: 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一一用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一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一一将IEC61377-3中的图1变为图2,图2变为图1; 一一将IEC61377-3中的表1,单独作为一条,即7.8试验项目;一一增加附录A本部分章条与IEC61377-3: 2002章条对照气一一一增加参考文献,按照GB/Tl. 1-2000的要求,将注中引用的标准列入参考文献中。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
6、共和国铁道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jTC278)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z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可安、马文俊。本部分参加起草人z李益丰、高永军。I GB/T 25117.3-2010 1 范围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第3部分: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GB/T 25117的本部分适用于机车车辆上电动机、间接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所构成的组合系统,其目的是规定:机车车辆变流器、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所构成的电传动系统的性能特性;验证
7、这些性能特性的试验方法。组合系统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 由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主要是辅助电动机,例如冷却通风电动机),其机械输出(转矩、转速)和变流器之间无任何控制,可视为电动机通过汇流排(变频变压或定频定压)供电工作;b) 在机械输出和间接变流器之间存在受控的(并联或非并联)交流电动机。第一类系统按照GB/T25123.2-2010和GB/T25122. 1一2010进行试验。本部分适用于第二类,主要是牵引传动系统。GB/T 25123. 2-2010适用于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25122.1一2010适用于电力电子变流器,GB/T25119-2010适用于电子设备,本部分
8、适用于电动机、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所构成的组合系统。因而GB/T25123. 2-2010阐述的是验证电动机是否符合其技术条件的试验方法,GB/T 25122.1-2010阐述的是验证变流器是否符合其技术条件的试验方法。显然,本部分中的一些试验可以取代上述标准中的相应试验。用户与制造商双方应达成协议,以避免试验重复。完整地进行全套组合试验很繁杂,而且常常需要很大的功率,在工厂不一定能实施。因此,用户和制造商可以协商,试验可以在工厂内进行或者在机车车辆上进行。试验也可以分开做,一部分在工厂内做,一部分在线路上做。本部分起草时,仅有下列电动机-逆变器的组合形式已经用于牵引传动系统:电压源逆变器供电的
9、异步电动机;一一电流源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一一一电流源逆变器供电的同步电动机。本部分也可适用于将来可能使用的其他组合形式。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见图1)可以是供电网或中间直流环节,它们自交流电网整流(GB/T25122. 1 2010中2.2.1)或由直流电网斩波(GB/T25122. 1一2010中2.2.2)或由自备电源(如车载发电机、蓄电池或其他的电子电源,见GB/T25122. 1-2010中1.1)提供。1 G/T 25117.3-2010 直流电压2 规范性引用文件输入侧电源_1气、I 、J/输出侧电动机转矩固1牵引传动系统从内燃发电机获取交流电压中间直流环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10、B/T2511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2 GB/T 25117.3-2010 GB/T 2900.25-2008电工术语旋转电机(lEC60050-411: 1996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Part 411: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Amd 1: 2007 , IDT) GB/T 2
11、900. 33-2008 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IEC60050-551: 1998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Part 551: Power electronics , IEC 60050-551-20: 2001 , International elec trotechnical vocabulary一Part551-20: Power electronics-Harmonic analysis , IDT) GB/T 2900. 36-2003 电工术语电力牵引(lEC60050-811 : 1991 , MOD) GB/T
12、25119-2010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lEC60571: 2006 , Electronic equipments used on rail vehicles, MOD) GB/T 25122. 1-2010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IEC 61287-1: 2005 , MOD) GB/T 25123.2 2010 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z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lEC60349-2: 2002 , MOD) IEC 60850铁路应用牵引系统的供电电压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 25一2008、GB/T2900.
13、 33一2008、GB/T2900. 36-2003、GB/T25123. 2-2010及GB/T 25122. 1-2010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 1 组合系统combined system 由间接变流器、电动机、相关控制系统、等效的连接电缆和等效的冷却装置所构成的系统。3.2 用户user 订购组合系统的组织(见图2)。用户通常是运用机车车辆或设备的组织,除非由主要签约者或咨询人负责代理。3.3 制造商manufacturer 对所提供的组合系统承担技术责任的组织(见图2)。注:上述定义的制造商可以供应电动机、间接变流器、控制系统三者之一,或三者都供应,或三者都不供应。3
14、.4 供应商supplier 提供组合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组织(见图2)。固2组合系统-相关团体3 G/T 25117.3-2010 3.5 3.6 制造工厂manufacturer s works 通常是进行试验的场所。工作制duty 对组合系统负载情况的描述,如有应用,负载情况可以包括电制动、空载、静止和元电期,以及它们的持续时间和实时控制顺序。3.7 机车车辆工作制周期/负载分布曲线duty cycle of vebicle/load profile 列车速度、运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变流器的负载分布曲线根据机车车辆工作制周期计算。负载分布曲线(电流/功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是在规定条件
15、下负载电流/功率的周期重复,例如起动和制动,同时也应考虑变流器输入电压。3.8 组合系统定额rating 1)f combined system 制造商给组合系统规定同一时刻对应的一组电参量和机械量,以及它们的持续时间和时间顺序。3.9 额定值rated vallle 定额中包含的所有参量的数值。3.10 持续定额continuous rating 组合系统在试验台上以给定转速长时运行,其温升未超过GB/T25123.2-2010和GB/T25122. 1一2010给出的限值时所能提供的机械输出。注z可以规定若干个持续定额。3. 11 短时定额short-time ratng(例如:1 h)
16、组合系统在试验台上以给定转速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而其温升不超过GB/T25123. 2-2010的表2和GB/T25122. 1-2010所给出的温升限制时,同时还满足GE/T25123. 2一2010和GB/T 25122. 1一2010的所有其他要求,所能提供的机械输出,试验从冷态开始。3. 12 短时过载定额short-time overload rating 组合系统在试验台上以给定转速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时,所能提供的机械输出。试验应按GB/T 25123.2一2010的8.1. 6规定的要求进行,其温升不应超过GB/T25123. 2-2010表3和GB/T 25122.1-2010
17、所给出的限值。注z短时过载定额对于确定组合系统的适应性是有价值的,如组合系统的负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工作于持续定额之下,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作于持续定额之上,这些情况很可能在机车应用上发生。但与城市快速运输的重复短时负载及其他类似工作制无关,因此,不应对这些情况的短时过载定额加以规定。3.13 断续工作制定额intermittent duty rating 组合系统在任何运行点上的温升均不超过GB/T25123.2-2010和GB/T25122. 1-2010所给稳4 GB/T 25117.3-2010 升限值时的负载周期。3.14 周期性工作制定额periodic duty rating 组
18、合系统在任何运行点上的温升均不超过GB/T25123.2-2010和GB/T25122. 1-2010所给温升限值时的周期性负载。4 环境条件电动机、变流器和控制系统的环境条件详见GB/T25123. 2-2010、GB/T25122. 1-2010和GB/T 25119-2010。5 组合系统特性5. 1 规定特性通常组合系统技术条件应包含特性曲线。这些称之为规定特性的曲线应绘到每个变量设计的极限值。绘制的特性曲线所对应的直流或交流输入电压即为牵引系统供电电压规定的标称值时的电压。如果用户和制造商双方同意,可分别绘制在最高牵引系统供电电压和最低牵引系统供电电压时的特性曲线。这些特性应按电动机
19、绕组基准温度为150.C、变流器各部件的温度为供应商所估计的值时来绘制。在特性曲线中,可用轮周牵引力和机车车辆速度分别替代电动机转矩和转速。此时,应在特性曲线上标明齿轮传动比、轮径和传动损耗。如果传动损耗采用约定值,则约定值应与GB/T25123.2一2010中的图B.1一致。除非另有规定,在发出组合系统订单之前,应将其规定特性提供给用户。牵引系统供电电压值应由用户规定。该电压值宜采用IEC60850规定的标准值。5.2 典型特性典型特性曲线是按照7.5所做的型式试验结果而得到的。5.3 组合系统特性组合系统的规定特性和典型特性为在整个应用范围内各变量与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分为za) 外部特性
20、,如平均机械转矩、组合系统的输入值(电压、电流和功率); b) 内部特性,如中间直流环节的电压和电流、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方均根值、逆变器输出电流和电压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以及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c) 内部值,如转换瞬态值,转换瞬态值是指逆变器多相输出的线间电压和线对地电压的峰值、温度等。注z内部转换瞬态值用于检验部件的绝缘试验电压。如果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应要求给出关于效率的特性曲线。效率对用于电传动热力机车车辆或者蓄电池供电的车辆上的组合系统尤为重要。组合系统的效率特性应考虑电动机、变流器、电缆和其他相关的部件。如果需要测量效率,对于同步电动机还应包括励磁损耗。仅外部特性
21、和最大内部转换瞬态值是强制性的。其他内部特性和数据也应测量,但其结果不应影响组合系统的验收。图3图6给出最为常见的强制性特性曲线的示例。5 G/T 25117.3-2010 点1矩压流转电电转速a)例1:电压源组合系统特性点1矩压流转电电转速b)例2:电压源组合系统特性图3强制性外部特性-一电E异步组合系统(两个示例)时间a)线间电压圄4强制性内部值-一电压源异步组合系统6 GB/T 25117.3-2010 时间b)线对地电压图4(续)点1矩压流转电电, , , , , , , , , 输入电压转速a)电流源异步组合系统特性时间b)线间电压圄5强制特性和曲线一一电流源异步组合系统7 GB/T
22、 25117.3-2010 c)线对地电压圄5(续)矩压流转电电点1J J I L旦主旦旦J、 且主虫E转速a)电流源同步组合系统特性b)负载换相:线间电压卢1c)负载换相:线对地电压固6强制特性和曲线-一电流源同步组合系统8 G/T 25117.3-2010 d)自换相:线间电压计产产寸卢寸产升15.4 信息交换和责任e)自换相:线对地电压图6(续)GB/T 25123. 2-2010和GB/T25122. 1一2010规定,电动机供应商和变流器供应商之间需要交换信息,以确保组合系统能满足上述标准的要求,信息交换的记录文件作为电动机技术条件和变流器技术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3.3定义了制造商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117.3 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组合 试验 部分 间接 变流器 供电 交流电动机 及其 控制系统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2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