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935.3-2009 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3部分 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pdf
《GB T 20935.3-2009 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3部分 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935.3-2009 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3部分 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704020H 26 圆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93532009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inspection for metal materials-Part 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ultrasonic surface examinations using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techniques2009-10-30发布 2010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2、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台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厘111刖 胃GBT 2093532009GBT 20935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分为如下3个部分:第1部分:电磁超声换能器指南;第2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检测的方法;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本部分为GBT 20935的第3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ASTM E1962一04利用电磁超声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英文版)。本部分与ASTM E196204有关差异如下:将规范性引用文件ASTM E1316无损检测术语改为GBT 126041和GBT 126046;将规范性引用文件ASTM E1774电磁超
3、声换能器指南改为GBT 209351将规范性引用文件ASTM E1816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检测的方法改为GBT 209352;将规范性引用文件SN-TC-1A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ANSIASNT CP一189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和MIL-STD-410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改为GBT 9445;将规范性引用文件ASTM E587超声波接触式斜探头检验方法改为GBT 11343;将规范性引用文件ASTM E543无损检测机构的规程删除。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方法”一词改为“本部分”;在第2章中插入GBT 112000规定的引导语;将以英制单位
4、作为标准单位改为以国际单位作为标准单位;删除原ASTM标准中的关键词删除原ASTM标准中的参考文献。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慧明、范弘、张建卫、童凯、黄颖。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GBT 20935320091范围11 6BT 20935的本部分介绍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开口的不连续性(如:裂纹、裂缝、折叠、冷隔、分层、通漏、未熔合)的方法。本方法也可灵敏地检出距表面小于或等于瑞利波波长范围内的近表面缺陷和不连续
5、性。12本部分介绍了一种利用电磁场在材料中产生超声波的非接触检测技术。13本方法适用于可由电磁方法产生声波的所有材料,包括导电材料、铁磁性材料和铁磁性导电材料。14本部分介绍的方法可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检测、最终产品的检测和维护的检测。15本部分未介绍检出不连续性的评定标准,对不连续性的判定、分级和最终评定,应在其他技术规范或协议中根据不连续性类型、大小、位置和取向判定是否合格做出规定。16本部分以国际单位作为标准单位。17本部分不论述与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有益安全和健康的规程,并确定其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093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
6、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合于本部分。GBT 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 2008,ISO 9712:2005,IDT)GBT 11343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GBT 11343-2008,ASTM E58700(2005),MOD)GBT 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1260412005,ISO 5577:2000,IDT)GBT 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GB
7、T 209351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1部分:电磁超声换能器指南(GBT 2093512007,ASTM E177496(2002),IDT)3术语和定义GBT 126041、GBT 126046和GBT 20935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部分。4检测方法概述41本部分介绍了利用电磁方法产生瑞利波技术灵敏地检测出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或不连续性,通过声波在不连续性界面的反射或衰减来检测缺陷。42图1为一种典型的可产生瑞利波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装置。外磁场B。平行地施加于铁磁性材料表面,该磁场可由永久磁铁、脉冲电磁铁或直流电磁铁提供。回折形射频线圈平置于被检材料的表面,磁力线沿线圈切线方向且垂
8、直于导线。由专用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脉冲发生器产生的射频正弦波脉冲激励】GBT 2093532009线圈。通过感应在被检试样中产生表面电流,此电流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洛仑兹力,洛仑兹力作用于被检固体的晶格上产生表面声波。图中所示回折线圈产生的波是双向的,但通过特殊设计的回折线圈也可产生单向波。BoB。外部磁场强度;_F。洛仑兹力。图1产生瑞利波的典型电磁超声换能器装置43图2所示的是一种典型的产生表面波的回折线圈。在满足式(1)的情况下,回折线圈才能产生瑞利波。VR一2Dr (1)式中:vR瑞利波的波速;D相邻导体的间距;,频率。口相邻导体的间距。图2产生表面波的典型电磁超声换能器回折线圈44表面
9、缺陷或不连续性使表面波发生反射或衰减,可以采用脉冲反射或一发一收的方式进行检测。在电磁超声换能器接收线圈附近,反射或衰减的超声波使磁场中导体发生振动,在接收线圈产生一个可以测量的电压(与发电机原理相似)。5意义和用途51对于一些需要灵活选择波模的应用场合,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与传统的压电超声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电磁超声换能器可高效地产生表面波。52由于电磁超声换能器能高效地产生表面波,利用表面波可有效地检出表面、近表面不连续性,因此它可用于传统的渗透和磁粉检验虽然有效但不希望使用的场合。53因为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为非接触检测,所以它可应用于自动高速检测、运动物体的检测、远距离2GBT 209
10、3532009危险环境下的检测、高温状态下的检测及粗糙表面状态下的检测。54本方法的目的是在对材料表面、近表面不连续性进行检测时,在传统的PT、MT方法外提出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超声检测方法作为选择。55在使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时,要正确选择工作参数,需要知道被检工件的几何形状和预计缺陷的大致位置、尺寸、取向及反射率,还应知道电磁超声换能器的允许提离范围及超声波传播的物理规律,在电磁超声换能器表面检测的各种应用都要依照上述方法选择工作参数。6应用基础61 在执行或参照本标准时,以下条款应服从于合同双方协议要求。611人员资格如果合同协议要求,检测人员应具有国内或国际认可的人员资格,符合GBT 944
11、5或其他标准要求。使用的标准、条例及其使用版本应在各方之间的协议中说明。612无损检测机构的资格如果合同协议要求,NDT机构应按照相关标准评估和认证,应在协议中规定标准的使用版本。613方法和技术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应在协议中规定。614表面准备除非特殊说明,检测前的表面状况应符合1022要求。615检测时间和范围应在协议中规定检测时间和范围。616报告内容验收标准除特殊说明,检测结果报告应与第12章要求的一致。验收标准应在双方协议中予以规定。617修复返工后的复检条款本部分不包含修复返工后的复检条款,若需要,可在双方协议中加以说明。7技术71本部分介绍了三种不同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表面波检测技术。第
12、一种是用脉冲反射或一发一收技术检测表面波的反射;第二种是用一发一收方法灵敏地检测表面波的衰减;第三种是利用聚焦回折线圈的表面波衍射技术。72脉冲反射或一发一收表面波反射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超声技术类似,使用一个(脉冲反射法)或两个(一发一收法)电磁超声换能器传感器接收从缺陷反射回来的表面波,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此技术的一个缺点是若不精确设定扫查路径,很难检出所有取向的不连续性。当该技术应用于焊缝检测时,焊缝根部和余高产生的反射会干扰缺陷信号甚至埋没缺陷信号,此干扰可利用后面推荐的另两种技术中的一种来避免。73一发一收衰减技术按图3所示传感器的排列是衰减技术最有效的应用。该技术是通过记录超声信号的衰
13、减来检测缺陷,传感器通过小的永久磁铁产生相互垂直的窄表面波束。使用此技术应采用双通道电磁超声换能器仪器,单通道也可使用,在使用单通道检测时,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应串联连接。其中,一对发射接收传感器间的距离要稍稍加长,在时间上将两个接收信号分开。这种排列允许将两组电磁超声换能器线圈同时连接到一个通道上。衰减技术的一个优点是对所有取向的缺陷都很敏感,另一优点是能同时在焊缝两边进行扫查,且每一边的扫查面都很大。衰减技术的一个与波束宽度有关的缺点是:为满足最小6 dB衰减,此波束必须窄或聚焦。3GBIT 2093532009Lj 有缺陷时信号R接收线圈;T发射线圈。图3衰减技术74衍射技术衍射技术的原理
14、如图4所示。两个焦线重合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或一个脉冲反射式电磁超声换能器要与焊缝中心线成一定角度(衍射角度)放置,使焊缝的根部和余高作为镜面反射体,其反射信号被反射出电磁超声换能器的接收线圈,使用衍射技术可在很大的角度范围内检出缺陷。单点衍射或多点衍射取决于缺陷与超声波波长的比值,自然缺陷(如疲劳裂纹)有许多点衍射源的界面,因此利用此技术,能有效地检测出几十毫米长的自然缺陷。表面波可被近似聚焦到焦点区(此区域最长可达一个波长),它的一个显著优点是选择合适的聚焦深度能增大每次扫描的覆盖范围。对多数焊缝而言,从焊缝的一侧即可完成焊缝一半的扫查。除了平行于入射声束的裂纹,单个电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935.3 2009 金属材料 电磁 超声 检验 方法 部分 利用 换能器 技术 进行 表面 检测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2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