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pdf
《GB 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pdf(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43. 020 1叮口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The protection of the occupants in the event of an off-set frontal collision for passenger car 2007阴阳-30发布2007皿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疲总届世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叩G/T 20913-2007 自次Tj言.,. ., . . ,. . ,. m l 范阳2 规范11引用文件1 定义. 4 要求.,.,.,川. . 2 5 对装有安全气缆车辆的
2、使用者的提示要求. ., .,. .E E . , 6 试验方法6川.,. . 5 7 年辆型式的变豆和Ji展., .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但能指标的确定川. .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假人的布置和l约束系统的调整 .川川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乘坐位置H点和l实际靠背ffJ的确定程序. . 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试技术仪器. .,.口.20 附录E(规范性附录)jj变形iI革的规定.川. 24 附录F(规范性附录)假人小腿和仰的标定程序4. :10 附录(;(规范性附录)台车试验程序. 34 附录H(资料性附录)本衍、Ifl,章条编号与ECER91 f在条编号对!H. :16
3、G/T 20913-2007 前言本衍、111的技术内容修改采JHECE (!)I(关于机动斗iEf(i iillf.战时对乘员保护的认111统一规定)(01版本,200:;I J。本际IfI与ECER川的主要差异和原因有:,) 1E座椅一节中,参!H(;1111551 200:1(*111 1fI fli旧f.j童的乘员保护川,1.3,11.1的内容,本标IfU由)111了中11成的问节力法,Jt原因是主IM_考虑我国人体参数和|车W, , bJ 本标111将ElE,94附j:的内容纳入标IjUE文中,删除ECE111*1.该点位于按附录C规定的白序所确定的H,1,、ii订ff下方()nlm
4、处。但当.,F-I ,以装置的小HiN丰11大腿部分的氏度分别.111为414mrn fll ,101 111m末代替,1:12I1lm和.17口1m的这种怀况除外。B.2.4.3.2 骨盆角度用;而人假人r-I , ibJ u孔巾的fl1.i.:fr I主觉f(见阳B.1)测定,与盘刷76.2 111m平fiiJ二的水平而所成的央i(l应为22.土2.5 Q 8110 B.2.5阻叫l2 1:2 6 图.1 骨盆角度量规单位为毫米丁V N -通过调整假人双脚吏驾驶员ff!ll虫乘客如1I丑人的大!u尽I可能靠着Rl!垫b双W脐部Ujfj凸缘外表(之间的初始距离为270mm土10mm,在可能的
5、情况下,尽量使驾驶员伽Ij(白人的左腿及乘客侧假人的双腿分别处在纵向锚垂平回内c为更进tt接近实际情况1驾驶员。I!J股人的有腿应处于钳垂平而1*10对不同的乘员舱J;状,允词为适应战B.2.6 j,占Ef双脚1m对假人!腿部位置作最后的阅报。B.2.6脚. 2. 6. 1 驾驶员侧似人的右脚应放在未踩节的JIIIJ韭踏极1:.处于地板表而上的脚跟;最后Jll应在踏板平回肉。若脚不能放在Jm遮踏板上,则应垂宦于小腿放在适当仪置,且沿时板中心线方IJ尽量靠前,)II跟最后点搁在地极表网上。左脚脚跟应尽量靠lj放置,并!fJ)iE地恨上。左脚应尽可能放在踏极上。左脚的纵向中心线应尽可能租车辆纵向中
6、心线平行。B, 2. 6. 2 乘客侧i院人双11,句脚跟应尽量靠前放置,并应搁在地披上。双问fll尽可能放在峭版上。两脚的纵向中心线应尽可能与车辆纵向巾心线平行。B.2.7 在碰撞过程中,牢上安装的测量仪慌不应影响假人的运动。B.2日出验前,i12人和测量仪器系统的温度应稳定,并保持在19C-22C范由|内nB.2.9 假人服装B. 2. 9.1 j回人应穿合身的纯棉半书11上衣和短裤。12 R.2.9.2 假人的每只JJt1都应穿鞋,每只鞋重570g土100g 0 R.3 约束系统的调整GR/T 20913-2007 按B.2. 1至B.2.6的规定,在指定乘坐座椅上放进假人,把安全带束缚
7、在假人身t并扣上带扣。消除版俏的全部松弛量。从卷l仪器中ti.,1, 自.Pi织咐,再使之卷回,重复操作4次。给!即带施加9N-18 Nti.力。j叶安全带系统带有一个预紧装置,Ji1j披制造厂在车辆用户手JUf中为正常使用而惟荐的方式,给肩带以最大松弛量。若安全带系统不带拍紧放松装置,允词j自带多余的织带借助卷收器的卷收力自主IJ卷回。J:l GU!T 20913-2007 附录C(规范性附录)乘坐位置H点和实际靠背角的确定程序已1目的中;附录所述程序用于确定汽车中一个成!L个乘坐位置的H月呐!实际T背角,以及检验训血直l:!JI l:j年辆制造厂t肯定的i生l技术要求之间的失系。C. 2
8、定义下列术iE和定义适用于本附录。C. 2.1 基准数据refrcnce data M:I!.: 乘坐位置的F歹IJ一一个或几个特1J1: C. 2.1 , 1 j-j点和广吸,1且以及它|门的关系;C. 2.1 , 2 实际非背fD丰11设I靠背f自以及它们的关系C.22 三维H1点装置(3-DH装置)thrce- dimensional H point machine J首用于确定H点和I实际靠背角的装置(如l图C.1),对t袋里里的描述见本附录C.5,14 M一一一一二)一一-_.躯干E块桂岛息一一一一连撞除部共HJT型机 生即空间探测午11刊于1怕!让ffl*种II点f,j;itl!
9、-H自主轴1 榄向川位 -一大胆杆脐部1it11自器小腿坐ffllitl自持图C.1 3-D H装置构件名称。在任非iltr作座陆的乘坐位置,带1-I,1,且不能用三维I-l点装置或程序确定,只要检测机掏认可咱可采阿制造厂标明的。R点作为基础。GB/T 20913-2007 C. 2. 3 1-1点H!, uinl 子指肯f拨击C.,1灿圳!司定(的内!安L兴C放f在E车i辆向陈椅l叫才忖的内:l-)日装眈的躯干与大J腿阻llli肉邮削J1-1 .点标记f打钮ll中心线的中点。在理论l二l,点170币点一致(允美!XI.下mrc. .,. 2. 2)。如果jj liil定在饺接于IIH/,(l
10、l来i则i+J二,用于测盘实际靠背角。i古1;.E :(E Jili板1:.(I ITf附节大旧UH确定大!腿1心线,Jf作为臀剖If白道角郁的基础线。C.5.2 躯干和小腿部件小且也柯flH:f连战膝仰的TJI)斗处与应极总成相迹.-生T形杆是f1J词大JIll!朽的横向延伸。在小腿朽l二装有litfn糕,以便测量脐部角。阳和j阳总成|刻有J!l数,)f来测量脚部俏。两个水平仪确定装置的空间位置,躯干各茧.l放在对应甜Ifcill:心处,用以提供76kg男子对应惰栩间的压力。!血检查:1-)H装置的所有关节是否活动自如i元明显的摩擦阻力。C.6 三维坐标系C. 6. 1 三维坐标系用车辆制造
11、厂设立的三个iE交平im来定义(见1)(1C. :lJ _ C. 6. 2 车辆削盘姿态)t车辆了i文承而上的放进位置确定,放货车辆H才使基础标记的坐标与制造厂给定灼值一致。C.6.3 确定R点和f-点中IIX.J于车辆制造厂给定的生_Ht标记的坐标。18 川有关3-DH装置结构的i1细i资料可向美回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索取。,ooCommol1 wealth fkivL , W川rcndule. t Pcn !lsyvania 15096. U. S. c本装,tt符合ISO6549.1980标泊中的说明。本基II系符合ISOH:10 , 1978标准规定。X向布:平ITIT刊的向,!n
12、Y C.7 有关乘坐位置的基准数据C. 7.1 基准数据代码YI!J-:川叮町(生从向j峙l吁非平Hii)Z 图C.3三维坐标系G/T 20913-2007 X ZI/,J:筝吁而(水干布;Vifli 立j;II,按顺序列11:句乘坐位置的基1I数据。乘坐位ilUll附位代间表示。第一位是11,1归从前1:1)f, l数H村HII数的阿拉伯数字。第二位是指IVH主乘坐位置在某一打|内位寰的大写字1号。当y:f车辆向前行驶方向观察H才,Jfj下如j字母表示:L左侧C,I闷儿右侧C.72 车辆测量姿态的描述C. 7. 2.1 各基准标记的坐标x. y. . z. . C. 7. 3 基准数据表C.
13、 7. 3.1 乘坐位置2巳7.3.1. 1 R点坐标X Y z. C.7.3. 1. 2 设计靠背角C. 7:3. 1. 3 座椅调节技术要求产水平销角度靠背角位Jt余乘坐位置基础数拙iif列于刊为*IHj茸的巳7.3. 2、C.7. .1.1等往后罗列。5) 划去不适用者。19 G/T 20913-2007 0.1 定义D. 1. 1 数据通道data channel 数据通道包括从传感揪(或(可以分析数据的频率成分和l0.1.2 传感器数据通道的第一0.1.3 通道的幅值等级满足本附录规0.1.4 20 特征频率这些频率的1 000 600 180 60 40 O. 1 O.l 0.1
14、O.l 1. 000 600 180 60 附录。(规范性附录)测试技术.仪器1 650 。1 000 300 100 e g 图以1频率响应曲线的复合传感器)到数据分析仪器土0.5dB 十0,5 dB +0.5 4 dB -9 d/f,市锁租24 rlB/俯阳。1:11 -30 d GjT 20913-2007 D. 1.5 通道的频率等级channels frequcncy cJn.ss , CliC 通道的频率等级由某一数恒表示,该fhl表明通道il频率响应位于图D.l规定的II值内oCFC值在数值上等于FlI0 -1 z)恼。D. 1. 6 灵敏度系数sensitivity coeff
15、icicnt 在迎道的频率等级内,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定i且I!;(合,所得直线的斜率II为灵敏皮系数。D. 1.7 数据通道的标定系数calibration factof of a data chnnnel 在对数坐怀t:.位于F,与F12. 5之|可.用等问隔频率点的灵敏度系数的平均值表示。D. 1.8 线性误差Iineality crror 你定i与以1.6定义的直线1:.对应i主数之间的最大差自主阿通道明值等级的比,用百分数表示。D. 1. 9 横向灵敏度crOSS sensitivity 当一个激励施加于与训j暨南IJ线垂直的传感节目t:1l才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该值表示为主
16、测量电Ii横向灵敏眩,以百分数表示。D. 1. 10 相位滞后时间lhase dela) time 数据iffi道的栩位滞后时间等于某正弦信号的相佼滞后用rad(弧度)表示除以该信号的角频率厅jrad/sC弧度每秒表示二D. 1. 11 环境environment 在给定的叫刻,数据通道所处的外部条件与受到的影响的总称。D.2 性能要求D. 2.1 线性误差CFC中任何频率下数据1茵茵的线性误差的绝对值,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应等于或小于CAC值的2. 5% D. 2. 2 帽值对频率的关系数据通道的频率响应应位于匮1D. 1给寇的限定IIIJ线内。odll线由标定系数确定。D. 2. 3 相位滞
17、后时间数据通道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lfj位滞后f时间,在0.03F,.,与FH之间,不应超过1/00FlI)s。D. 2. 4 时间D. 2. 4.1 时基11才基应予记录并至少为1/1005,稍皮为1%。D. 2. 4. 2 相对时间延迟两个或多个数据通道信号之间的才jx!时间延迟、不管何频率等级.不应超过1ms,除去因相位漂移而产生的捕后。信号i吕含在-起的两个或多个数据通道应具有相同的频率等级且相对时间延远不应超过l!(lOFlI )5, 这一要求适用于模拟信号以及同步脉冲和数字信号。21 GIl/T 20913 2007 D. 2. 5 传感器横向灵敏度传Ji骂那fi1i1:可灵敏!
18、且在任何方ll1j_j小于5FtuI.2.6标定D. 2. 7 环境影晌应进行定期检资以确定环境的影响(诸如电或磁通量等)。通常可以边过记录装备模拟传感糕的备用数据通i茧的输出来进行。如果输出信号过大,UIJ应采取纠正措施,例如更换也线。D.2.8 数据采集通道的选择与确定通过CAC与CFC确定数据通道。CAC应是l、2或5X 10N,其中N为整数。D.3 传感器的安装传感器Jiv.刚悦固定以使:JI;记录受振动的影响尽可能小。安装的谐振频率至少为数据通道所考虑的22 Gll/f 20913-2日07F频率的:11倍。尤其是JII速度传感拙的安装应保证实际测量轴线相对于基准制l线的偏离角不得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913 2007 乘用车 正面 偏置 碰撞 乘员 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