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669-20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GB 16669-20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6669-20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pdf(6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w一一一ICS 13.220.10 C 84 中华人民11: /、和国GB 国家标准GB 16669-2010 代替GB16669一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mponents of carbon dioxid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2010-09-26发布2011-03-01实施数饲防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16669-2010 目次前言.v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
2、4. 1 基本参数4.2 型号编制方法5 要求25.1 系统25.2 灭火剂瓶组5.3 驱动气体瓶组45.4 容器45.5 容器阀5.6 喷嘴.5.7 选择阀.5.8 单向阀85.9 集流管.5.10 连接管105.11 安全世放装置105.四驱动装置105.13 控制盘.5. 14 检漏装置5. 15 信号反馈装置5. 16 1民泄高封阀145. 17 管路、管件5. 18 吊钩、支架6 试验方法6.1 试验要求6.2 外观、基本参数、材料检查.6. 3 液压强度试验166.4 气密性试验166.5 超压试验176.6 工作可靠性试验.17 6.7 最大最小工作压力下动作试验186.8 等效
3、长度试验.6.9 盐雾腐蚀试验186.10 二氧化硫腐蚀试验6.11 应力腐蚀试验四GB 16669-2010 。unu141i119臼quqUA吐寸OOQdQdnunUAU-吨I1i1i1i1i119q?uqquq?quttOOQd门U1i。,qUA啥FD99-9年?9臼919-ofMq。L?unJnJqJndqundnJJqJqJndndnJqudqJndqunJqJqJnJqJA哇A吐A哇A哇A哇A吐4吐系关的积面护保和量流量一溅UUHHUUHHUUHHU量数飞黠HV1I界刷品量量量重临川HHUUHHHUUU川UHHUUHUU量样及量数量数数眶的uUUUUUHHUUUHUUHUUUUU数
4、及序数品数品品明头uHHUHHUUHHUUHUUHHU品序程品样品样样相喷UUHHUUHHUUUHUUUUUUH样程验样及样及及附h型hHUUHHUUHHU验hhuuhuuu及验试及序及序序刊?M地酣酣翩翩酣翩酣随随酣U验验验验川验验电性h验验瓶体验试验试试翩验试试试.试U试试触靠相试试剂气试阀试阀阅酌试u验试性性性uu验力能荷接HIUM和统火动器器嘴择向内验验作验试击特特特试压uu查性负点验作肋UH目量系灭驱容容喷选单时试试动试压冷射射射验验力闭验验验创本变触试工MM项嗷球mum牺蛐阳耐耐刷刷刷耐试刊关试试验试明白根根据谶腥剧验阳hr号哀和和影和和和平伊和验环倒放作量热热喷喷喷冲护开封批恤酣
5、吐阳腊试示一那馈置馈姆验妇刷刷叫MMM四MMM时拥制脱棚划柑阳酬酬础四四阳山MM一时引眼铀阳明白dh阳旭旭刊戴银轨制则分方结明程范范范范厄范范陌振温瓶安于喷喷喷全架槽喷喷单低热耐绝电剧时高压压占一一口称言吊系规验样验说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规咄咄检抽检明ABCDEFGHUUUNMM打回凹mnnn囚剖幻mmumnnnM汩汩盯拍拍括123假录录录录录录录录录P队n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队6.tp队6.n队6.队队队ttn队71118附附附附附附附附附EGB 16669-2010 附录J(规范性附录)连接管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47 附录K(规范性附录)安全泄放装置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48附录L(规
6、范性附录)驱动装置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t49附录M(规范性附录)控制盘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50 附录N(规范性附录)称重装置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 附录p(规范性附录)压力显示器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52附录Q(规范性附录)液位测量装置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 附录R(规范性附录)信号反馈装置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54附录s(规范性附录)管路、管件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附录T(规范性附录)吊钩、支架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附录u(规范性附录)低泄高封阀试验程序及样品数量而出GB 16669-2010 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4.2除外)、第5章(5.5.12除外)和第7章内窑为强制性,其余内睿为推荐性。本标准代替GB1
7、6669-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16669-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增加了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见第8章); 一一增加了附录(见附录); 一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内容(1996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一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一章的内容(1996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h一一增加了系统的型号编制方法(本版的4.2); 修改了要求一章的内容(1996年版第4章,本版的第5章); 修改了试验方法一章的内容(1996年版第5章,本版的第6章); 一一修改了检验规则一章的内容(1996年版第6章,本版的第7章)。本标准附录A至附录U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
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 2)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美国安素公司(北京)、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美力马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平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卫士消防设备分公司、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连喜、陈泽民、宋波、董海斌、李毅、杨震铭、高云升、李习民、盛彦锋、暖风英、许春元、张国壁、廖平、赵邦斡、冯松、杜增虎、张兆宪、汪映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
9、16669-1996。V GB 16669-20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卒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396 二氧化碳灭火刑(GB4396-2005 , ISO
10、 5923 :l989 , NEQ) GB 5099 制质无缝气瓶(;B5099-1994 , neq ISO H05 :l983) GB/T 9969 王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A 61 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系统工作压力system working pressure 灭火剂瓶组容器阀出口处的压力。充装密度fiHing density 贮存容器内灭火剂的质量与该容器容积之比,单位为kg/m1。贮存压力storage pre$sure 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剂瓶组是指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密度灌装灭火剂,在+200C环境
11、中的平衡压力。对于驱动气体瓶组是指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压力或充装密度灌装气体,在+200C环境中的平衡压力。3.4 最大工作压力maximum working pr创sure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剂瓶组是指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密度灌装灭火剂,置于工作温度范围上限的平衡压力。对于驱动气体瓶组是指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压力或充装密度灌装气体,置于工作温度范围上限的平衡压力。3.5 最小工作压力minimum working pressure 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剂瓶组是指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密度灌装灭火剂,置于工作温度范围下限的平衡压力。GB 16669-2010 对于驱动气体瓶组是指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压力
12、或充装密度灌装气体,置于工作温度范围下限的平衡压力。3.6 喷射时间discharge time 在+20.C环境条件下,喷嘴开始喷出灭火剂到喷出设计浓度所需灭火剂量95%时的时间。3. 7 低泄高封阀low venting high close valve 安装在系统启动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用来排除由于气源泄漏积聚在启动管路内的气体,只有进口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才关闭的阀门。4 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4. 1 基本参数系统基本参数见表1。表1系统基本参数工作温度范围a贮存压力最大充装密度最大工作压力最小工作压力最大喷射时间(十50.C时)(O.C时)o .C十50.C5.7 MPa
13、600 kg/m3 12.4 MPa 3. 4孔1Pa60 s a当产品设计工作温度范围超过上述温度界限时,应在产品标牌、瓶组等主要部件上做出明显永久性标志,系统和零部件的相关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也应按实际温度范围作相应调整。4.2 型号编制方法系统型号由系统类别号(QME)和主参数(灭火剂瓶组容积)组成。示例:QME70灭火剂瓶组容积为70L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5 要求5. 1 系统5. 1. 1 系统构成5. 1. 1. 1 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单向阅、选择阅(可选)、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可选人管
14、路管件等部件构成。5. 1. 1. 2 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检查和维修。系统各部件间连接螺纹、法兰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5. 1. 1. 3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选择阀、喷嘴除外),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容积、充装密度应一致。5.1.2 外观5. 1. 2. 1 系统各构成部件应无明显加工缺陷或机械损伤,部件外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涂层、镀层应完整、均匀。5. 1. 2. 2 在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外表正面标注C02或二氧化碳标记。字迹应明显、清晰。驱动气瓶亦应标出驱动气体名称。5. 1. 2. 3 系统每个手动操作部位
15、均应以文字、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5.1.2.4 铭牌应牢固地设置在系统明显部位,注明:系统名称、型号规格、执行标准代号、灭火剂总量)工作温度范围、生产单位、产品编号、出广日期等内容。GB 16669-2010 5. 1.3 系统准工作状态系统各操作部件的工作位置、控制盘的控制、监视功能,均应处于正常准工作状态;灭火剂和驱动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应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的充装量应与瓶组上的标称值一致。5.1.4 启动运行要求5. 1.4. 1 启动方式5. 1. 4.1.1 系统应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功能。5. 1.4. 1.2 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应有防止误动作的有效
16、措施,并用文字或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5.1.4.2 延时启动功能系统的自动启动应具有延迟启动功能,延迟时间可在os30 s范围内连续可调,分档可调时每档间隔不应大于10s。延迟时间设定误差应不大于设定时间的20%。5.1.4.3 组合分配系统的动作程序组合分配系统的动作程序应在选择阀开启后或同时打开容器闹。5. 1. 4. 4 启动运行5. 1. 4. 4. 1 系统采用不同方式启动,其动作应准确、可靠、无故障。5. 1. 4. 4. 2 系统的喷射时间不应大于60s,延迟启动时间应符合5.1. 4. 2的要求。5.1.4.4.3 灭火剂喷射过程中和喷射后的显示、报警及输出端子动作情况应符合
17、5.13要求。5.2 灭火荆瓶组5.2.1 工作压力灭火剂瓶组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5.2.2 充装密度灭火剂瓶组中灭火剂的充装密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2.3 密封要求按6.4.2规定的方法进行气密性试验,灭火剂瓶组应元气泡泄漏。试验压力为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 5.2.4 强度要求按6.3规定的方法进行液压强度试验,灭火剂瓶组不应出现渗漏现象。试验压力为1.5倍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5.2.5 抗震要求按6.12.1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灭火剂瓶组任何部件不应产生松动、脱落和结构损坏,灭火剂的净重损失量不应大于灭火剂充装量的0.125%,试验后
18、自动启动容器间,不应出现任何故障。5.2.6 温度循环泄漏要求按6.13规定的方法进行温度循环泄漏试验,灭火剂的净重损失量不应大于灭火剂充装量的0.125% ,试验后自动启动容器间,不应出现任何故障。5.2.7 耐倾倒冲击要求按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耐倾倒冲击试验,灭火剂瓶组零件不应松动、脱落或损坏。试验后灭火剂瓶组的气密性应符合5.2.3的规定,自动和手动启动容器间应能正常开启。5.2.8 虹眼管具有虹吸管的灭火剂瓶组,虹吸管的材料应采用能抗灭火剂腐蚀的金属材料制造。5.2.9 误喷射防护装置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出口应有防止在运输、装卸、储存过程中灭火剂误喷放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上的开孔应使灭
19、火剂均匀喷放而不产生过大的反冲力,且不应被冲出。3 GB 16669-2010 5.2.10 灭火剂释放时间灭火剂瓶组在最大充装密度下,灭火剂从容器阀的喷出时间不应大于系统喷射时间的80%。5.2.11 灭火剂要求二氧化碳灭火剂应符合GB4396的要求。5.2.12 标志在灭火剂瓶组的明显部位应永久性标出:灭火剂名称、工作压力、充装量、充装日期、生产单位或商标等。5.3 驱动气体瓶组5.3.1 工作压力驱动气体瓶组的工作压力应与瓶组上的标称值一致。5.3.2 充装压力、充装密度驱动气体瓶组的充装压力或充装密度应与瓶组上的标称值一致。5. 3. 3 密封要求按6.4.2规定的方法进行气密性试验,
20、应元气泡世漏。试验压力为驱动气体瓶组的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 5.3.4 强度要求按6.3规定的方法进行液压强度试验,驱动气体瓶组不应出现渗漏现象。试验压力为1.5 1倍音马瞌区动气体瓶组的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r口m丑旧1m5.3.5 抗震要求按6.12.1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驱动气体瓶组任何部件不应产生结构损坏,驱动气体瓶组内气体的净重损失量不应大于气体充装量的0.25%,试验后自动启动容器阀,不应出现任何故障。5.3.6 温度循环泄漏要求按6.13规定的方法进行温度循环泄漏试验,驱动气体瓶组内气体的净重损失量不应大于气体充装量的0.25%,试验后自动启动容器阀,
21、不应出现任何故障。5.3.7 耐倾倒冲击要求按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耐倾倒冲击试验,驱动气体瓶组零件不应损坏。民验后驱动气体瓶组的气密性应符合5.3.3的规定,自动和手动启动容器阀应能正常开启。5.3.8 误喷射防护装置误喷射防护装置的性能应符合5.2.9的要求。5.3.9 标志在驱动气体瓶组的明显部位应永久性标出:气体名称、工作压力、充装压力(或充装密度)、充装日期、生产单位或商标等。5.4 容器5.4.1 窑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应符合GB5099的规定。5.4.2 公称工作压力贮存灭火剂容器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驱动气体贮存容器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
22、于驱动气体瓶组的最大工作压力。5.4.3 窑积和直径容器的公称容积和外径应符合GB5099的规定,公称容积不应超过80L。5.4.4 材料容器的材料除应符合GB5099的规定外,其耐腐蚀性能还应允许长期贮存所充装介质。4 5.4.5 标志容器钢印标记应符合GB5099的规定。5.5 容器阀5.5.1 标志在容器阀明显部位应永久性标出:生产单位或商标、型号规格、工作压力。5.5.2 材料GB 16669-2010 容器阀阀体及其内部机械零件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铜合金制造,也可以用强度、耐腐蚀性能不低于上述材质的其他金属材料制造。弹性密封垫、密封剂及相美部件应采用长期与所充装介质接触而不损坏或影响
23、密封性能的材料制造。二、5.5.3 工作压力、/、灭火剂瓶组上的容器阔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灭火剂瓶组的最大工作压力;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间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驱动气体瓶组的最大主作压力。5.5.4 强度要求按6.3规定的方法进行液压强度试验,容器阀及其附件不应渗漏、变形或损坏。试验压力为L5倍瓶组的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5.5.5 密封要求按6.4.3规定的方法进行气密性试验,容器间在关闭状态下应无气泡泄漏;容器间在开启状态下各连接密封部位的气泡泄漏量不应超过每分钟20个。试验压力为瓶组的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o 5.5.6 超压要求按6.5.2规定的方法进行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669 2010 二氧化碳 灭火 系统 部件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