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 T 0209-2002 磷矿地质勘查规范.pdf
《DZ T 0209-2002 磷矿地质勘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 T 0209-2002 磷矿地质勘查规范.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3.020;73.080 o 13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jT 0209-2002 磷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phosphorous mineral exploration 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2原部发布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09-2002,磷矿地质勘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3ISBN 7-116-03787-X 1.中II.中皿.地质勘探-行业标准-汇编-中国矿业-地质勘探-行业标准-汇编-中国磷矿床
2、-资源调查-行业标准-汇编-中国磷矿床-地质勘探-行业标准-汇编-中国凹.P6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宇(2003)第018250号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 DIZHI KUANGCHAN HANGYE BIAOZHUN LINKUANG DIZHI KANCHA GUIFAN 责任编辑:陈磊责任峡对:王素荣出版发行:地质出版社社址由阳市: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电话:(010)82324508(邮购部);(010)82324573(编辑室)网址:http:/ 电子邮箱:zbsgph. com. cn 传真:(010)82310759EO 刷:
3、北京朝阳区小红门印刷厂开本:880mmX 1 230 mm场回张:2.25 字数:57千字团数:1-2 500册版灰:2003年3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足价:19.00元ISBN 7-116-03787-X/P 2357 (凡购买地质出版社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本社发行处负责调换)DZ/T 0209-2002 目次皿1111111112246667777888899mmmmmm口口MUM验试与集制析采编F分的告-Y验品量报仁化样划和M及试一口理用件.HM工测ur整应条据附加能苟合的型依件玉、性7综术.类的.条七幢民喋术协料技及类类型ti-判袖。地-、技E日资新.类分分类算要程.的样啡
4、务川:距量工MH品惆验录蛐究时幢幢幢时i任度度间质和、.样试编研究即的程段段段段程型程度及量图旷质程析石矿质及价究性研哺源源源哺uh究阶阶阶阶制类工程作测填J地工分矿选地机评研行性源资资资源的阳查查查探研查查查探控查查制工形质探文矿学石石始惯性略可行资产产产资、下-T围范查预普详勘查预普详勘查勘勘控查地地物水探化岩矿原:问概预可产矿矿矿产7范规勘勘勘勘OR矿矿-E123412341231234567891123123前123333344.55.5.5.66666666666777788889DZ/T 0209-2002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14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原则
5、149.3 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149.4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14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规范性附录)磷矿加工用矿石的标准.附录C(资料性附录)磷矿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18附录以资料性附录)磷矿山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参考附录E(资料性附录)勘查类型划分依据20附录k资料性附录)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参考附录G(资料性附录)磷矿石工业类型附录H(资料性附录)磷矿一般工业指标24附录I(资料性附录)磷矿中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附录J(资料性附录)磷矿床类型E DZ/T 0209一2002目。昌本标准是根据GB/T17766-19995%时,要研究测定矿石的含
6、泥量及矿泥中PZ05和有害组分含量,当其分布很广时,要单独采取选矿样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单独圈定。4.4.3 矿石选矿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研究4.4.3.1 易选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矿石和新类型矿石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进行半工业性试验,为选择最佳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4.4.3.2 对在生产矿山附近具备类比条件的矿床,可进行可选性试验并收集矿山选矿生产资料进行类比评价。4.4.4 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4.4. 1 水文地质研究4. 4. 4. 1. 1 调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详细查明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含水层的富水性,矿床顶底板隔水层的稳定性,主要充水含
7、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水位、水质、水温、地下水的水头高度、水力坡度、径流场特征与动态变化。4.4.4. 1. 2 详细查明构造破碎带、岩溶发育带、风化破碎带的导水性和富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4. 4. 4. 1. 3 对岩溶发育的矿床、要着重研究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形态、类型、充填程度及其与岩性、构造、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岩溶分布及其对矿床破坏和充水的影响。4.4.4. 1.4 阐明地表水、老窿水的分布、水文特征、地表水与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4.4.4. 1. 5 调查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确定水文地质边界、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径,建立
8、水文地质模型,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预测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必要时估算最低开拓水平的可能涌水量,推荐矿山开采设计的涌水量。4. 4. 4. 1. 6 调查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提出供水水源方向。4.4.4. 1. 7 对矿床疏干排水及矿坑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做出评价。4.4.4. 1. 8 对赋存有地下热水的矿区,要研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4.4.4.2 工程地质研究4.4.4.2. 1 研究矿体、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详细查明对矿床开采不利的工程地质岩组的性质、产状与分布,各类结构面(构造结构面、软弱层等)的发育程度和组合特征。4.4.4.2.2
9、测定矿石、围岩的机械物理力学性质。4.4.4.2.3 评价矿体和顶底板围岩的稳定性或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5 DZ/T 0209-2002 4.4.4.2.4 调查及大致圈定采矿老窿,生产矿井的分布范围,并阐明其充填情况。4.4.4.2.5 预测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4.4.4.3 环境地质研究4.4.4.3. 1 调查矿区崩明、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地质灾害的分布、活动性及其对开采的影响,预测因开采和疏干地下水及其他突发因素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滑坡和山崩等,研究可能形成条件和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建议。4.4.4.3.2 收集地震活动史及新构造活动
10、资料,对区域稳定性进行评价。4.4.4.3.3 阐明影响矿区建设的大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及岩溶等不利的环境地质条件。4.4.4.3.4 研究和测定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气体及放射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强度),当超过允许含量时,应测定其分布范围。4.4.4.3.5 评价矿床开采对矿区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4.4.4.4 确定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对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做出评价4.4.5 综合评价4.4.5. 1 对单独具有工业利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共生矿产,要进行以磷为主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其控制程度,视市场需要确定。4.4.5.2 对磷矿中伴生的有用元素或矿产,要根据磷矿石不同选矿与工业利用途
11、径做出综合评价。4.4.5.3 对具独立矿物又易于富集的组分,如铁、铁、何、硫、稀土、石墨、蛙石等,要详细研究在磷矿不同矿石类型中和不同地段的矿物种类和富集情况,查明其平均含量并结合磷矿选矿进行综合回收试验。4.4.5.4 对赋存在磷酸盐矿物中的伴生有用元素,如氟、腆、银、铀、稀土等,要通过组合分析查明其平均含量,研究赋存状态及选矿加工过程中在精矿和尾矿中的富集情况。5 勘查控制程度5. 1 勘查类型5. 1. 1 划分勘查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提高勘查控制程度。5. 1.2 划分勘查类型的地质依据,主要是矿体的稳定程度、矿床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矿体延展规
12、模等因素,其中矿体的稳定程度是由矿体的形态、内部结构和厚度、品位变化等因素综合确定的,选择勘查类型应考虑影响矿床勘查难易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条件参见附录E。5. 1.3 在勘查多矿体的矿床中,应以质量较好、占主要资源/储量的主矿体的地质特征确定勘查类型。对矿床规模较大的矿体,可根据不同地段的勘查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5. 1.4 勘查类型划分5. 1. 4. 1 第I勘查类型:矿体稳定、构造简单、矿体延展规模大的沉积磷块岩矿床。5.1.4.2 第H勘查类型:矿体较稳定及构造中等或简单、矿体稳定及构造中等、矿体延展规模大一中的磷块岩和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5. 1. 4. 3 第田勘查类型:
13、矿体不稳定及构造复杂或中等、矿体较稳定及构造复杂、矿体延展规模中一小的或矿体延展规模小而又不规则的各种成因类型矿床。5.2 勘查工程间距5.2. 1 勘查工程间距确定方法5. 2. 1. 1 类比法:根据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的探采对比资料总结的勘查工程间距,类比确定合理的勘查工程间距。5.2. 1. 2 地质统计学法:对勘查工程数量较多的矿床,可用地质统计学中区域化变量的特征,确定最佳勘查工程间距。5.2. 1.3 勘查工程验证法:对于大型矿床,可选择代表性地段采用不同勘查手段的加密工程验证,确定DZ/T 0209-2002 最佳工程间距。5.2.2 勘查工程间距5.2.2.1 各勘查类型基本控
14、制工程间距参考表参见附录F。探明的矿产资源勘查工程间距应加密控制。推断的矿产资源勘查工程间距应能为后续勘查工作利用。5.2.2.2 地表工程间距按同类型工程问距加密一倍。5.2.2.3 根据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变化及矿体多边出露情况,可以变换或调整走向与倾向工程间距。5.2.2.4 对矿体延展规模小的矿床,在勘探阶段必须有三条勘探线控制矿体,勘探线t工程不少于两个。5.3 控制程度5.3. 1 勘查深度详查和勘探阶段矿体的勘查深度,可根据矿山可能建设的规模和服务年限确定或根据投资者要求确定。5.3.2 控制程度要求5.3.2. 1 预测的矿产资源,必须有路线踏勘、极少量工程验证,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
15、已知矿床类比。5.3.2.2 推断的矿产资源,地表及深部均应有稀疏工程控制矿体,以求掌握矿体的总体分布规律。但矿体的连续性可以是推断的。5.3.2.3 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要求:a) 要控制勘查区内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矿体出露地表的边界应有工程控制,矿体的延伸要有系统工程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b) 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应按基本控制工程间距进行系统控制圈定;c) 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可根据投资者要求确定。5.3.2.4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要求:a)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应在详查控制的基础仁,经加密工程控制圈定。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b)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一般分布在矿床浅部的首采区
16、,其底部边界应控制在大致相同的标高上;c) 对地下开采的矿床要详细控制主要矿体沿走向和顶部的边界;d) 对适于露天开采的矿床,要控制矿体四周的边界和露天采场底部边界,以确定露天开采剥离境界;e) 对主矿体顶板附近具有工业价值的次要小矿体,在首采地段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控制;f)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应保证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还本付息的要求,或根据投资者要求确定。5.3.2.5 小型矿床和第田勘查类型偏复杂矿床的勘探及老矿山延深勘探,其控制程度可适当降低,只探求控制的和推断的矿产资源/储量。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 1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对于
17、边远地区小矿或周围没有可供联测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的精度要求按DZ/T009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执行。测绘成果应经土级主管业务部门验收,或由投资者聘请有资质的专家验收。6.2 地质填图6.2. 1 预查区内对矿点和有找矿潜力的成矿远景区应选择几条路线进行(1: 25 000) ,-, (1 : 50 000) 路线地质踏勘。7 DZ/T 0209-2002 6.2.2 普查区内控制矿体的地段应编制(1: 5 000)- (1 : 10 000)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地质简图。6.2.3 详查、勘探范围内,一般测制1: 2 000矿床地形地质图,对矿体延展规模小的第皿
18、勘查类型矿床应测制1: 1 000地形地质图。对由若干矿段组成的矿区还应测制(1: 5 000) - (1 : 10 000)矿区地形地质图。对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的矿床,要分别编制地形地质图和基岩地质图。6.2.4 详查、勘探阶段勘探线剖面图都应实测,比例尺一般(1: 500)-(1 : 1 000),对矿体延深很大的第I勘查类型矿床可测制1: 2 000勘探线剖面图。6.2.5 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质量,应达到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规范的要求。6.3 物探、化探工作6.3. 1 根据矿区地质、矿体和围岩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不同勘查阶段的地质目的,选择经济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特别注意配合
19、采用化探寻找含磷异常和层位。6.3.2 各种比例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的质量都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6.3.3 详查和勘探矿区都应选择代表性的含磷地层剖面和见矿工程进行放射性测量,并做出评价。6.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要求应按GB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执行。6.5 探矿工程6.5. 1 槽井探工程:用于揭露浅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和各类异常,覆盖层小于3m的可使用槽探,揭露矿体露头的工程要深入基岩。6.5.2 钻探工程:磷矿勘查的主要手段为岩心钻,勘探线应垂直矿体走向,并严格控制钻孔穿矿偏线
20、距,矿心和顶底板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有关规程、规定和勘查设计的要求。6.5.3 坑探工程:当地形条件有利或矿体形态复杂、钻探难以控制,需网度验证和采集选矿大样时,可选择坑探工程。6.5.4 各种探矿工程质量要求,应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6.6 化学分析样晶的采集、加工及化验分析6.6. 1 化学样的采集6. 6. 1. 1 所有见矿工程都应对矿体分段连续取样。采样质量要求按原国家地质总局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执行。6. 6. 1. 2 刻槽样断面规格一般为10cmX5 cm。对分布不均匀的团块或角砾状矿石,断面规格应根据矿石特征适当增大。钻孔岩矿心沿长轴锯取二分之一作为样品。6
21、. 6. 1. 3 样长一般不应大于可采厚度或夹石剔除厚度。对贫、富不一的互层矿或矿体与围岩的过渡带,以及用肉眼容易识别、分层明显的夹层,均应缩小取样长度(0.5m-l m)。对矿石质量稳定的矿体,采样长度可适当加长。6.6.2 化学样的加工样品加工包括碾碎、过筛、拌匀和缩分四个程序。样品加工缩分按切乔特公式(Q二KdZ)进行,磷矿化学样品加工的K值常采用0.1-0.2。对加工缩分的质量应定期检查,碎样全过程中的样品累计损失不得大于5%,缩分误差不得大于3%。6.6.3 化学样的分析6.6.3. 1 基本分析所有见矿工程样品均进行基本分析。分析项目一般为PZ05、酸不溶物。对磷矿石中具综合利用
22、价值的同体共生矿产,还应测定共生矿产的有用组分含量。6.6.3.2 组合分析6. 6. 3. 2. 1 组合样品的采集要在矿体初步圈定基础上进行。应在单工程内按矿体的矿石类型、品级以及伴生元素的富集进行组合,组合样厚度一般不大于5m,对厚度大、组分均匀的矿体可适当增大组DZ/T 0209-2002 合样长度。6.6.3.2.2 采取组合样的工程数原则上不少于见矿工程的半。当有害组分超限而需要分别圈定与估算储量或为圈定风化带时,可按实际情况增加工程数量,当矿石类型简单、组分均匀时,也可减少工程数量。组合分析工程的分布要避免过于集中或分散。6.6.3.2.3 组合样品取自基本分析样品的副样,并按单
23、样厚度加权求得组合样的取样质量。6.6.3.2.4 组合分析项目为:PZ05、MgO、CaO、COz、SiOz、Alz03、FeZ03、F、Cl、Cd.As、I、拘溶性PZ05、酸不溶物以及根据光谱全分析、化学全分析结果所确定的其他有用、有害组分的项目。6.6.3.3 全分析全分析是为了全面了解矿体中各种矿石类型的化学组成及其可能存在的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含量,合理确定组合分析项目。为此勘探阶段要在光谱全分析和岩矿鉴定基础上,选择至二个有代表性的工程,按基本分析样或大于可采厚度五倍的厚矿体的组合分析副样,进行化学全分析。6.6.4 化学分析质量的检查凡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样品的有益、有害组分以
24、及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组分,均应分期分批地及时进行内、外部检查,内检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验证,不得用分析单位复份分析的自检样代替。外检样亦编密码,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外检,附原分析方法说明,以保证矿床工业评价的可靠性。内外检查结果应附在勘查报告中,并进行质量评述。内外检数量、送样要求、各项组分的允许误差、检查结果处理等具体要求,按DZ/T01300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执行。6. 7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7. 1 体积质量(体重)与湿度样6. 7. 1. 1 原生矿石的体积质量(体重)样一般都应在钻孔或坑道中采集。体积质量(体重)样要有代表性,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Z 0209 2002 磷矿 地质 勘查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