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 T 0130.1-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
《DZ T 0130.1-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 T 0130.1-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9.020 D 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30-2006 代替DZ0130-1994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2006-06-05发布噩盟单., The specification of testing quality management for geological laboratori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2006-09-01实施 1 ICS 19.020 D 00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130.1-2006 代替DZ 0130.0-1994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部份:总则 The Spe
2、cification of testing quality management For geological laboratories Part 1:General rules 2006-06-05 2006-09-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 前 言 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由16部分组成。本部分是DZ/T0130-2006中的第1部分。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Z 0130.1-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1.总则。 本部与DZ 0130.1-1994相比主要变化
3、如下: 增加了前言、引言、术语、规范性引用文件、基本原则、附录和参考文献等条款; 增加了数据控制、资源保证、记录控制、结果报告、抱怨受理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管理等内容; 采用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将DZ0130.1-1994中1.31.8的内容归纳在“5.基本要求“章节中; 不再采用“双差”这一概念。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起草人:尹明、王苏明、叶家喻、王祖荫、周金生。 本部分于1994年3月首次发
4、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3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的相关术语、基本原则和通用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 本标准可以作为地质报告和科学研究报告中实验室样品测试质量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注:地质报告是一种全面总结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技术文件,是在指定任务阶段性完成或全部完成后,将各种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并系统整理编写而成的。其内容包括文字报告、图件、表格和附件等。按地质工作的项目可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普查评价报告、矿区勘探报告、物化探报告、水
5、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等。各类报告需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提交使用。 实验室的客户、上级或法定管理机构可以使用本标准对实验室的测试质量进行确认。 本标准可以供其他行业或部门进行类似工作时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SO 5725 测试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 ISO 指南32 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及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 ISO
6、指南33 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 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4650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词汇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T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548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15483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22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JJF 1001 通用计量语及定义 JJF 105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术语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在术语后面的方括号内给出了所引用的有关标准(或文件)号。 3.1 标准 Standa
7、rd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 GB/T3935.1-1996 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3.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 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GB/T 19000-2000 3.3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8、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注: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GB/T19000-2000 3.4 检测实验室 testing laboratory 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检测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由确定给定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GB/T 15481 3.5 实验室样品 laboratory sample 为送往实验室供检验或测试而制备的样品。 GB/T4650 3.6 试样 test sample 由实验室样品制备的从中抽取试料的样品。 GB/T4650 3.7 试料 test
9、 portion 从试样中取得的(如试样与实验室样品两者相同,则从实验室样品中取得), 并 用 以进行 检 验 或 观测的一定量的物料。 GB/T4650 3.8 测量结果 result of a measurement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1: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 注2: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的取值范围。 JJF 1001-1998 3.9 测量准确度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测试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注1: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
10、替精确度。 注2: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JJF 1001-1998 3.10 精密度 Prec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5 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ISO 5725-1 3.11 重复性条件 repeatability conditions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从同一被测对象取得相互独立测试结果的条件。 ISO 5725-1 3.12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在重复性条件下,相对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ISO 5725-1 3.13 重复性限 re
11、peatability limit 一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95%。 注:重复性限符号为r。 ISO 5725-1 3.14 再现性条件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s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从同一被测对象取得测试结果的条件。 ISO 5725-1 3.15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在再现性条件下,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ISO 5725-1 3.16 再现性限 reproducibility limit 一个数值,在再现性条件下,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
12、95%。 注:再现性限符号为R。 ISO 5725-1 3.17 测量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是测量结果相关的一个参数。 注1: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差(或其倍数), 或说 明了 置信 水准 区间 半宽度。 注2: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含若干分量,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评定,并以实验标准差表征。另外一些分量由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取定概率分布评定,并也可以标准差表征。 注3:应理解测量结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全部不确定度分量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产生的分量,如修正值或参考标准带有的分量。 JJF
13、 1059 3.18 溯源性 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基准(通常是国家测量基准或国际测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此概念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表示。 注2: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 GB/T 19022.1 3.19 标准物质 refernce material(RM)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JJF1011 3.20 有证标准物质 certified r
14、efernce material(CRM) 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JJF 1011 4 基本原则 4.1 以GB/T 15481和GB/T 19000、GB/T19001、GB/T19004为依据,遵循八项质量管理基本原则,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测试的实施过程为基础架构进行质量管理。 4.2 体现地质矿产行业特点,控制对测试结果质量有影响的所有因素,特别是技术要素,规范和提升实验室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5 基本要求 5.1 实验室样品 5.1.1 验收 5
15、.1.1.1 接收客户实验室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样品编号、数量、质量(体积)、性质(特性)、包装和可检性等逐项查对、验收、登记。 注:可检性指样品应符合测试项目的要求。 5.1.1.2 接收客户实验室样品时,应记录不符合情况和对可检性的偏离及商定的解决方法。 5.1.1.3 实验室应建立合同评审程序。对于新的(第一次)、复杂的、重要的或先进的测试任务,实施合同评审并保存所有记录。 5.1.1.3.1 合同评审内容: 客户的要求; 实验室是否有能力和资源满足客户要求,是否涉及分包; 实验室选择适当的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案。 5.1.1.3.2 合同实施中的任何偏离应通知客户
16、。 5.1.1.3.3 合同签定后,无论是客户提出,还是实验室提出修改合同,应重新评审,并将修改内容及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5.1.2 标识 实验室应具有样品标识系统。样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识。样品标识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应确保样品实物和所有涉及到样品的记录在实验室流转过程中不会混淆。 5.1.3 制备 实验室样品制备应根据样品性质、测试要求选用相关标准或规范的制备方法,确保试样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5.1.4 存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7 5.1.4.1 实验室应有适当的程序和设施,避免实验室样品在待检、制备、测试和存储过程中发生退化、变质、丢
17、失或损坏。 5.1.4.2 对测试之后的实验室样品,在规定的保存期内,应确保样品不补破坏和损失。 5.1.4.3 当某此样品有规定的存放条件时,应维持、监控和记录这些条件。 5.1.4.4 实验室应对客户的实验室样品及相关资料的保密承担责任。 5.2 测试方法 5.2.1 测试方法是为进行测试工作所规定的技术依据和程序,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测试工作并给出所使用全部方法和程序的一览表。 5.2.2 选择测试方法应考虑: 满足客户的需求; 相应法规、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适合于被检样品; 本实验室人员、设备能力和环境条件; 安全、成本和时间。 5.2.3 选择测试方法首选标准方法,其次是通过确
18、认的非标准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应征得客户同意。 5.2.4 对测试方法的偏离,只有在该偏离已有文件规定,经过技术确认、授权和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 5.2.5 新制定的测试方法、非标准方法、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等应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用途和目的。确认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 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与其他标准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对; 实验室间比对; 对所得结果不确定进行评定; 1)实验室应有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不确定评定执行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 )当不能进行精确的统计时,实验室至少应努力找出确定的所有不确定度
19、分量并进行合理评定。 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 5.3 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 5.3.1 实验室应结合具体工作特点编制控制其所有领域测试过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或方案。 5.3.2 可以选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有: 使用标准物质或控制样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或不同人)进行重复测试; 对留存样品进行再测试; 分析实验室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其他有效的技术核查办法。 5.3.3 质量控制指标 5.3.3.1 准确度控制指标 5.3.3.1.1 标准物质的单项单次测试结果应在规定的允许限内; 5.3.3.1.2 单个试样(或组分)的加标
20、回收率应在规定的允许限内; 5.3.3.2 精密度控制指标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8 5.3.3.2.1 依据客户要求或相应规定; 5.3.3.2.2 依据使用标准方法的重复性限或再现性限作为控制指标; 5.3.3.2.3 依据统计方法或经验制定控制指标。 5.3.3.3 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依据GB/T 15483或相关方法的再现性限作为控制指标。 5.3.3.4 如可行的话,应使用统计技术对测试结果进行监控,并用以发现趋势和预测未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5.3.3.5 一般进行三级质量审查,分级负责,各有侧重。 5.4 数据控制 5.4.1 数据采集 数
21、据采集一般为手工采集和自动采集两种方式,对所采集的数据应实施有效地验证和控制。 5.4.2 数据处理 5.4.2.1 数据处理应首先确认使用的常数、数表、计算公式、图表和曲线及有效数字等。 5.4.2.2 数据修约应执行GB/T 8170的有关规定。 5.4.3 数据判定 5.4.3.1 合格数据的依据DZ/T 0130中相应部分的规定。 注:合格数据是指满足规定条件的测量结果。 5.4.3.2 极限数据的判定依据GB/T 1250的规定。 注:极限数据是指测量得到值已接近或可能超过了标准规定的值。 5.4.3.3 可疑数据应采取下列步骤来确定或排除测量的可疑因素: 注:可疑数据是指偏离约定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Z 0130.1 2006 地质矿产 实验室 测试 质量管理 规范 部分 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