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
《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DB34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7752008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 2008-04-03 发布 2008-04-03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775200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育苗技术 . 1 5 大田栽培技术 . 3 6 病虫害防治 . 5 7 采收、贮藏 . 5 DB34/T 7752008 II 前 言 葛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为规范我省优质、安全葛的种植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2、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运来、刘铁兵、田素润、殷俊峰、蒋俊树、刘琴芳、朱静、聂磊、朱帮群。 本标准于2007年4月3日发布。 DB34/T 7752008 1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葛的种植的术语和定义、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及采收、贮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粉用和药用葛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葛 葛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 3.2 葛根 葛根是葛的地下块状茎。 3.3 子根 葛的根状茎,由匍匐的腋芽触地分化萌发膨大而形成,埋入地下后快速萌发不定根,形成幼苗。 3.4 露头 用农具将葛根头部的泥土小心挖
4、开,露出葛根,清除根毛。 3.5 定块 挖开葛根头部的泥,挖的深度为 10 cm,将呈水平生长、过于倾斜生长和垂直生长的根块切除,留下与地面呈 45 度生长而形状(弯曲、开叉不能选)和长势都良好块根 34 条。 3.6 主蔓 葛的种芽所伸长的藤条。 3.7 葛头 要采收的葛根中最大的支葛块,采大留小。 4 育苗技术 DB34/T 7752008 2 4.1 种子 选择葛根产量高的优良粉用或药用葛藤作为种子。 4.1.1 种子选择 4.1.1.1 采种时间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4.1.1.2 采种的方法 采收葛根时,要同时做好采种工作。采种的原 则:应选择葛块呈榄核形,粗0.5cm以上,充分
5、木质化,皮色光滑,无分叉,节间比较密,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和损伤,生长健壮的中下段(距根部1.5m以内的藤蔓)藤蔓作为种源。 4.1.2 种子处理 4.1.2.1 种子消毒 先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30min,再用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或者高锰酸钾200倍浸种1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 4.1.2.2 种子催芽处理 葛种应及早进行催芽,打破葛芽的休眠状态,避免葛条曝晒,催芽时间在冬至前后最佳,催芽方法主要有两种: a)土埋催芽,以十条葛蔓为一捆,将其平放于田中,放置的深度为10cm左右,然后覆盖一层沙壤土,保持土壤湿润,观察出芽与否,选择发芽良好的种苗。 b)阴凉催芽,将葛条绑成一捆,放
6、置于阴凉地,注意观察,防止水分散失。 上述两种方法都要经常检查,尽量保持葛条湿润,使葛条正常发芽。催芽时间需要1520天。 4.1.3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大寒至立春之间,播种时应选择晴朗天气,温度在15以上的条件下进行。 4.1.4 播种方法 将选择好的葛藤条,以一个枝芽为一颗种, 将芽节切成长610cm的小段, 芽节下端67cm,上端34cm。切口一定要平整,上口用油漆封口,防止水分蒸发。稍为倾斜插入苗床,并注意腋芽眼朝上,插苗的规格3cm3cm,插的深度以枝芽刚好平贴土面为准,插前,一定要将土壤充分淋湿,以免在插时擦伤葛蔓的表皮。 4.1.5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育苗方法有两种: a)压
7、藤育苗:利用已栽种五个月以上的葛藤就地进行压藤育苗,将栽种葛的藤从基部起每隔一节用土压上,待其长出小葛根后将两头切断,使其长出新藤后育成一株葛苗。 b)扦插育苗:利用良种葛的藤来进行扦插培育成苗。 4.2 育苗 4.2.1 苗圃选择 葛的苗圃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深厚(7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以中性土壤最好。苗圃四周无竹木荫蔽,无畜禽危害。 4.2.2 苗床准备 4.2.2.1 整地 育苗地经犁翻晒白,充分打碎坭团,除净杂草和草根, 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1.5 kg2.5kg。畦面整平整细后再用50%多菌灵(500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
8、)倍药液喷苗床消毒,减少立枯病和炭疽病等危害。 4.2.2.2 起畦 起畦宽120cm150cm、高30cm 40cm,沟宽40cm左右,畦面呈龟背形,在苗圃四周开排灌沟。 4.2.2.3 防寒 DB34/T 7752008 3 主要应用薄膜进行防寒:用200cm左右的竹片或小竹条,在苗床上插成拱形,每隔35cm左右插一根,然后覆盖农膜;或将苗床全面覆盖成拱形,四周用土砌底压实。 4.2.3 苗圃管理 4.2.3.1 水分 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前期的湿度可以大些,如土壤干燥57天再淋水一次,淋用水应符合GB 5084标准规定的指标要求。但是在后期,要控制水份,宜保持半干半湿的状态。 4.2
9、.3.2 防寒与保温 先平铺地膜保水增温,待腋芽萌发长出葛藤时改建成平顶小拱棚,保持苗床湿润,注意放风降温。当日均气温达到14以上时,撤膜炼苗。一般大约在芽节扦插半个多月后可见腋芽萌动生长,两个多月后可见到新生根。当温度高于30时,将薄膜及时揭开,防止葛苗烧伤或徒长。 4.2.3.3 除草 用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 4.2.3.4 种苗出圃 葛苗出圃标准: a) 芽眼伸长不超过4cm,生长矮壮。 b) 无病虫危害,无伤口,苗的叶无黄化、卷叶和落叶,与地面接触部分发黑的苗不能出圃。 c) 没有新根长出或者根系生长的长度不超过1cm。 4.2.3.5 起苗包装 起苗时,直接用手将葛苗拔起,若发
10、现有新根长出,种植早熟葛不抹除新根,种植迟熟葛要抹除新根,迟熟葛的形状及产量较为理想。放置时,注意芽方向一致,平放,依次排叠整齐。自起苗到种植的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 4.2.3.6 运输 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严重振荡,防止损坏嫩芽。晴天或高温天气要遮阴运输,同时注意堆放不能过厚,避免葛苗发烧,影响栽培成活率。 5 大田栽培技术 5.1 种植 5.1.1 选地 应符合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规定的技术条件。 应选择光照资源充足、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的的缓坡耕地或荒山、荒坡,土壤的pH值在6.07.0,土层疏松,土层厚度达80cm以上,每年3-5月
11、份应有水源有保证,排灌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立地条件。 5.1.2 土壤消毒及改良 使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或者多菌灵400倍进行土壤 的初步消毒,减少土存病菌的数量,同时每667平方米使用石灰、粉碎的农作物秸杆50kg进行土壤的改良,增加土壤的疏松性。 5.1.3 整地、起畦 5.1.3.1 整地 整地要精细,要及早整地,使种植沟内土壤充分风化,提高土壤肥力。整地时要实行多犁多耙,使坭团细碎、土层疏松。 5.1.3.2 起畦 畦宽100cm110cm,高50cm60cm,沟宽50cm60cm,土墩建在畦的中间。 起土墩的标准是:直径为30cm,高度为20cm,并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用黑色薄膜袋装,
12、土墩建好后,用黑色的地膜将土墩全部覆盖,以防种植前土墩长草,在葛田的四周挖排水沟,沟深60cm、宽40cm。 5.1.4 施足基肥 基肥以沟施为主,离葛种植点 40cm 处起沟施用,施肥量:每 667 平方米施土杂肥 750kg(施用时DB34/T 7752008 4 要充分与泥土混合),15:15:15 三元复合肥 15kg,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不施含氯肥料,肥料施用位置距离主根 20cm 以上。 5.1.5 定植 5.1.5.1 定植时间 一般在四、五月份雨季来临前,气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种植。 5.1.5.2 种植规格 按每667平方米种1000株左右,株距为60cm-70cm。种植的位置
13、在畦面的中间或者靠近沟边。 5.1.5.3 定植方法 在土墩上打一个直径为3cm的洞,将种苗稍为斜插,深度以 葛芽刚好贴地面为准,定植完毕,淋足定根水。 5.2 田间管理 5.2.1 土壤管理 春秋两季结合追肥,各中耕一次。前期主要将穴内杂草除净,还要结合浅松穴土。在块根膨大期间,尽量减少用农具在穴盘附近除草及松土,实施人工拔除,禁止使用除草剂。 5.2.2 查缺补苗 在葛苗移栽以后,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没有成活的,要尽快补栽。补栽时及时挖除死亡植株,并按5.1.2的规定进行土壤杀虫和消毒,补栽葛根袋苗。 5.2.3 施肥 5.2.3.1 施肥原则 葛根施肥应按照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
14、准则 通则的规定进行。 葛种植宜在苗期至6月中旬及时追肥促苗快长。葛苗移栽成活以后,要及时追施一次提苗肥,时间大约在葛苗移栽后半个月左右,以施用含有氮肥为主的有机质肥料,配施少量的磷钾肥。6月中下旬以后,以含有磷、钾为主的有机质肥,配施少量的氮肥,实行重施为主。 5.2.3.2 施肥种类 主要适用有机肥,适时补充少量无机化学肥。无机化肥主要用作追肥,钾肥应使用硫酸钾。 5.2.3.3 施肥的次数、数量与方法 a)葛苗长至20cm时,结合选留主蔓后勤施、薄施。以淋施腐熟的人粪尿为主,第一次以腐熟的人粪尿30kg兑清水500kg稀释淋施,或者用(0.30.5)%的尿素水喷施,每隔(710)天追肥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775 2008 安徽省 种植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