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16-2001 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pdf
《DB34 T 216-2001 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216-2001 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pdf(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DB34/T216-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田养殖蟹、虾、鱼的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建设,防逃设施建设,水稻栽插,稻田养殖模式,消毒、种草与苗种放养,蟹、虾、鱼的饲养管理,水稻的管理及成品起捕等技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适宜养殖的稻田。 2 稻田条件和田间工程建设 2.1 稻田选择 养殖稻田要地势平坦,保水力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土质以壤土为宜。每块面积 1/3 公顷 -2/3 公顷( 5 亩-10 亩) 。 2.2 田间工程建设 2.2.1 开挖暂养沟 在稻田田角或一边,开挖出宽 4 米-6 米,深 1 米 -1.
2、5 米的水沟,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 3%-5%。 2.2.2 开挖环形沟和中沟 沿四周田埂内侧,距埂 1 米挖环形沟,沟宽 3 米-5 米,深 0.8 米-1 米。面积 1/3 公顷( 5 亩)以上的田块要在田中加挖“十”字或“井”字形的中沟。暂养沟、环形沟和中沟面积之和一般可占稻田面积 15%-20%。 要做到沟沟相通,为以后起捕方便,暂养沟可作为集蟹、集鱼沟。 2.2.3 加高、加固田埂 用开挖暂养沟的土加高、加宽田埂,并夯实加固,严防漏水和蟹、虾、鱼逃逸。 2.2.4 进排水口加防逃设施 进水口和排水口地基要夯实加固,并用网目适宜的筛绢或乙烯网片等作防逃设施。 3 防逃设施建设(适用于养蟹
3、) 3.1 塑料薄膜防逃 沿田块四周或在田埂内侧打木桩,高出地面(或埂面)40 厘米-50 厘米,再用铁丝连接、固定木桩顶端,将农用塑料薄膜的中间挂在铁丝上,两边接紧形成双层下垂,埋入土中 15 厘米-20 厘米。 3.2 板材防逃 可选用玻璃钢瓦、石棉瓦、钙塑板、水泥预制板、加强塑料等,下端埋入土中 15 厘米-20 厘米。 4 水稻栽插 4.1 整地施肥 稻田要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宜用肥效长的粪肥、饼肥等有机肥料,用量以基本可满足水稻全生育期需要为准。插秧前均匀撒入田间,再灌水整地。 4.2 插秧准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05-18 发布 2001-05-18 实施 DB34/
4、T216-2001 4.2.1 水稻品种选择 宜选择栽插耐肥力强,茎杆坚硬抗倒状,抗病力强,品质优良,单产高的品种。 4.2.2 消毒 栽秧前 2 天-3 天,遍施一次高效农药,消灭病源,预防水稻病虫害发生。 4.2.3 栽秧 采取浅水移栽,行距 20 厘米-33 厘米,株距 11.6 厘米-13.2 厘米,即宽行密株,可适当提高田埂内侧、沟旁的栽插密度,发挥边行优势,每 1/15 公顷 1.5 万株左右为宜。 5 稻田养殖模式 目前推广的主要养殖模式如下表: 养殖模式 投放规格 密度 起捕规格 目标产量 养殖成蟹(1) 120 只-200 只/ 千克 7500 只-9000 只/ 公顷 12
5、5 克-150 克 450 千克/ 公顷 养殖成蟹(2) 3000 只-6000 只/ 千克 1.5 万只-1.8 万只/ 公顷 100 克左右 375 千克-450 千克/ 公顷 培育幼蟹 14 万只-16 万只 /千克 75 万只-120 万只 /公顷 120 只-200 只/ 千克 10 万只-15 万只 /公顷养殖青虾(1) 1厘米的虾苗 30 万只-37.5 万只/ 公顷 5 厘米-6 厘米 225 千克-300 千克/ 公顷 养殖青虾(2) 抱卵虾 15 千克/ 公顷 5厘米左右 225 千克-300 千克/ 公顷 养殖罗氏沼虾(1) 1 厘米虾苗 15 万只-18 万只 /公顷
6、10 厘米左右 300 千克-375 千克/ 公顷 养殖罗氏沼虾(2) 2-3 厘米 6万只-7.5 万只/ 公顷 10 厘米-12 厘米 375 千克-450 千克/ 公顷 养殖成鱼 鲤鱼 100 克-150 克;鲫鱼、鳊鱼 40 克-50 克 3000 尾-3750 尾/ 公顷 鲤鱼 500 克-750 克;鲫鱼、鳊鱼 300 克 1500 千克/ 公顷 培育鱼种 3厘米-4 厘米(夏花) 草鱼 22500 尾-30000 尾/公顷或鲫鱼、鳊鱼45000 尾/ 公顷 50 克-100 克 750 千克-1200 千克/公顷 鱼蟹混养 养蟹时,放养鲢、鳙 50 克左右 1500 尾-2250
7、 尾/ 公顷 鱼 500 克以上 增产鱼 750千克 -1500千克/ 公顷 鱼虾混养 养虾时,放养鲢、鳙 40 克-50 克 1500 尾-1800 尾/ 公顷 鱼 500 克以上 增产鱼 750千克 -1000千克/ 公顷 6 消毒、种草和苗种放养 6.1 消毒 苗种放养前对稻田中的暂养沟、环沟、中沟要彻底消毒,生石灰每公顷用量为 750 千克-1200千克,化水泼撒,或用每立方米 20 克浓度的漂白粉溶液遍撒。 6.2 种苗 可种植各种水草,尽量密布沟底。也可移植水花生、浮萍、水葫芦等漂浮植物,可覆盖水面 1/4-1/3。 6.3 放苗时间 稻田养成蟹的,幼蟹、仔蟹投放时间在 2 月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216 2001 稻田 养殖 技术 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