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 T 302-2004 种禽场生产技术规范.pdf
《DB31 T 302-2004 种禽场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1 T 302-2004 种禽场生产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67.120.20 B43 备案号:15008-2004 上海市地方标 准DB31/T302-2004种禽场生产技术规范 2004-02-25 发布 2004-02-28 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1/T302-2004 I 前言 本标准的订立,旨在引导种禽生产企业系统运用科学的生产技术,规范种禽场生产行为,为提高种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保障本市种禽质量奠定基础。 本标准由上海市畜牧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畜牧兽医站 本标准起草人:俞湘麟、李建颖、刘炜、吴昊旻、张福根、黄启忠。DB31/T302-2004 1 种禽场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1.1 本规范规
2、定了种禽场的设置与布局、禽舍建筑与设备、引种供种与生产工艺、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种鸡、种鸭、种鹅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及种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3、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10 种禽档案记录 HJ/T 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3.1 密闭式禽舍 指禽舍四壁无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禽舍。 3.2 开放式禽舍 也称有窗禽舍。以自然通风为主,采用自然光照和辅助人工光照。 3.3 禽场废弃物 指禽粪、污水、病死禽类尸体等。 3.4 水禽
4、旱养 DB31/T302-2004 2 指水禽的舍内饲养,可在舍内外设置独立的运动场和封闭式水池。 3.5 全进全出 指同一禽舍或同一禽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禽,同时进场(舍)、同时出场(舍)的管理制度。 3.6 净道 指运送饲料、雏禽和人员进出的道路。 3.7 污道 指粪便、淘汰禽和病死禽出场的道路。 3.8 开放式饮水系统 指水槽式长流水系统和盆、桶等开放式饮水器具。 4 基本要求 4.1 种禽场的设置须符合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和种禽业整体布局的要求,符合 GB/T 18407.3-2001 和 HJ/T 81-2001 的规定。 4.2 种禽场的设置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
5、行环境影响评价后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4.3 持有排污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 。 4.4 生产经营须持有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市、区(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审核。 4.5 种禽场最小规模 4.5.1 种鸡存栏量 5000 套。 4.5.2 种鸭存栏量 3000 套。 4.5.3 种鹅存栏量 1000 套。 4.5.4 引进国外品种可适当放宽。 5 设置要求 5.1 周围 1000m 内无其它养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 5.2 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 1000m 以上,距离河流 500m 以上。 5.3 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禽场废弃
6、物的无害化处理。 5.4 环境符合 NY/T 388-1999 的规定。 6 布局与设施 6.1 布局 6.1.1 种禽场周围设防疫隔离墙和防疫沟。 6.1.2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周边建有围墙或相当围墙功能的隔离设施,界限分明。 DB31/T302-2004 3 6.1.3 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6.2 设施 6.2.1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设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6.2.2 生产区设育雏、育成和产蛋三个区域。区内建有消
7、毒更衣室或淋浴室。门口、区域之间和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 6.2.3 隔离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处。建有病死禽尸体解剖室、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 HJ/T 81-2001 的规定。 6.2.4 建有专用的隔离棚舍,作为引种隔离舍。 6.3 禽舍建筑与设备 6.3.1 生产区内禽舍间的距离以 5 个禽舍高度计算。 6.3.2 建筑形式为密闭式禽舍和开放式禽舍。 6.3.3 朝向考虑禽舍的采光、保温、通风以及当地的主导风向,以朝南为主。 6.3.4 禽舍应设置乳头式、吊塔式或真空式饮水系统,不得使用开放式饮水系统。 6.3.5 饲养设备应根据种禽场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1 302 2004 种禽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