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pdf
《GBZ 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08-06-06发布GBZ 57-2008 代替GBZ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sthma 2008-12-01实施发布GBZ 57- 2008 目次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诊断原则4 特异性变应原试验.5 诊断及分级标准. 6 处理原则2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3 附录职规范性附录)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乙酷甲胆碱/组胶吸人气道反应性测定4附录C(规范性附录运动激发试验8附录以规
2、范性附录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9附录E(规范性附录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一一酶标记荧光免疫分析法(FEIA)11附录F(规范性附录)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一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12 附录G(规范性附录)特异性变应原皮肤试验MGBZ 57- 2008 目。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6.1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本标准代替GBZ57-2002(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儿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57-2002同时废止。本标准与GBZ57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一一删除原标准中的观察对象;一一原标准在诊断分级上分轻度和重度哮喘两级,修订后按脱离变应
3、原接触及治疗后哮喘发作的频度、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参加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院、黑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道远、张巡蒜、高蓓兰、刘锦铭、黄琳、邱情萍、闰永建、宋莉、自岩、蒋轶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l6377- 1996 ; GBZ57一2002。回职业性哮喘
4、诊断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哮喘的诊断准则和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变应原引起哮喘的诊断与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Z 57-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杏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j T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3 诊断原则根据确切的职业性变应原接触史和哮喘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特异性变应原试验结果,参考现场职业卫生
5、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哮喘或呼吸系统疾患后,方可诊断。4 特异性变应原试验本标准所称的特异性变应原试验包括:a)作业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见附录0);b)实验室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见附录0);c)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见附录E或附录F);d)特异性变应原皮肤试验(见附录G)。5 诊断及分级标准5. 1 轻度哮喘从事接触职业性变应原工作数月至数年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出现发作性l喘息、气急、两肺障l呜音,可伴有咳嗽、咳痰,脱离变应原可向行或通过治疗很快缓解,发作间隙期元症状,肺功能正常,再次接触变应原可再发作;并至少具,备一项特异性变应原试验结果为阳性;b)哮喘临
6、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实验室指征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见附录B)或运动激发试验(见附录C)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二三20%J之一异常者;并至少具备一项特异性变应原试验结果为阳性。5.2 中度哮喘一般在轻度哮喘的基础上,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哮喘反复发作,脱离变应原亦不能很快缓解;b)夜间哮喘间歇发作,每月二三2次,影响活动和睡眠;c)发作间期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60%预计值。B. 2. 3 心和(或肺功能不全、主动脉瘤、近期有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娃振、近期上呼吸道感染(30岁为10
7、%作为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的标准。巳2.3踏车法C. 2. 3.1 受试者先休息15min,之后测定FEV,作为基础值。Cc. 1) C. 2. 3. 2 应用自行车功率计测定,踏车负荷从12W16W起,每分钟递增30W40W,直至心率达到极限心率的80%左右.在该负荷下继续踏车6min,使心率在运动末达到90%极限心率。运动中踏车频率应始终保持在60r/min70r/min。C. 2. 3. 3 运动停止后测定FEVj,测定时间及结果判断同C.2. 2. 3, C. 2. 2.4和C.2.2. 5。8 D.1 实验室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D. 1. 1 受试者条件和要求:同B.20D. 1. 2
8、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本试验方法国内外均未完成标准化,因此,在操作上至少应遵循以下原则:D. 1.2. 1 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方法。通常应用的方法有:GBZ 57-2008 a) Devilbiss 646喷雾器于吸人期间歇产生气雾颗粒。在功能残气位上深吸气5次,每次吸人开始的O.6s释放定量气溶胶;b)用Wrights宴化器或相类似的喷气雾化器在整个潮气呼吸期间吸人持续产生气雾颗粒。取坐法,夹鼻.以潮气呼吸法*化吸人2min;c)由日本生产的气道过敏仪(Astograph)直接测定气道反应性。除上述三种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合乎要求的方法及喷雾器,并
9、能确定雾化茸的装置进行试验。化器所产生的气榕胶颗粒直径应平均小于5m。D. 1.2.2选择最合适的变应原起始浓度是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原则上应以患者接触变应原的最小剂量而引出支气管反应者为标准。由于各患者气道敏感性不同.所用变应原的强度和纯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制定一个简单而一致的指南来推荐统一的起始浓度,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每一例患者变应原的皮试结果来确定其吸人的起始浓度,点刺试验出现3mm直径风团或皮内试验皮丘(十)的变应原浸液浓度.或200蛋白氮单位/mL.或10-5 10(W/V)的变应原浓度均可作为吸人变应原被度的参考.在此浓度上按10倍比例递增,吸人的间隔时间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57 2008 职业性 哮喘 诊断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