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604-1985 负荷传感器试验方法.pdf
《GB T 5604-1985 负荷传感器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604-1985 负荷传感器试验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负荷传感器试验方法Load cell test proced臼reUDC 68 1. 2 :531 .781 : 620.17 GB 5604-85 本标准对于测力和称重的拉向、压向或拉压两用电测式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通用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本标准对于传感器的某些影响量如振动、电干扰等)的试验方法没有进行规定。1 术语本标准所用的术语一般遵从GB 5603-85 (负荷传感器名词术语。2 试验条件2.1 标准试验条件试验必须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温度:20 :t 2 。b. 相对温度:70%: c. 气压:90-106 kP a (680 - 800mmHg )。
2、注z当达不到标准试验条件时,允许在GB5603-85中规定的室内条件F进行试验,并在试垃结果中注明。在传感器测试时间内环境温度每小时的变化不得迢过1C。本j主适用于后面提到标准试捡条件的任何地方。当使用条件与试验条件不一致的,应注意由此引起的育关技术特性的偏差,需要时应对i式验结果进行修正。2.2 加荷条件2.2.1 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应保证传感器的主轴钱和加荷轴线相重合,使倾斜负荷和偏心负荷的影响减到最小。2.2.2 压缩2.2.2.1 使用任何加荷装置都必须注意力J荷接触面的质量。传感器的支承丽和传感器的底面均应手滑p不得有锈蚀、擦伤及杂物。.2.2.2 传感器一般应带上、下承压也。2.2.
3、3 拉伸传感器的两端应使用合适的连接件32.3 放量时间传感器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罩足够长的时间,保证其品交与样在试验条件的温度相同井稳定。推荐传感器的放置时间不少于8h。2.4 预热试验前必须对传感器及其相连的指示仪器.1敢功电31!手通电顶热,f页热时间应符合制造!酌规定a在各个部分稳定之后,方可进行试验。注:制造厂没有规定由热时间的传惑器或划试以器、注重劝电源,一枝约热0.5- 1 h。2.5 大气压力在大气压力的变化可能明显影响传惑器零且输出的地方,应注意这种变化。国家标准局1985-11 -25发布1986-10-01实施GB 5SIH-85 2.6 激励电源必须使用具有足够的稳定变
4、布准确度的激励电源,其精度指标一般应优于被试传感器的有关精度指标的51岳、激励的数国应取制造厂的推荐值。飞2,.7指示仪器屑于测试传感器精度指标的指示仪器精斐至少应优于传感器相应精度指标的3倍。应定期检定指示仪器。必须记录带有自校矶均的指示仪器在试选前后的校准值。自按机构要经常和比其精度高的仪器进行定期比较33 力标准机和加荷装置力标准机通常利用准确称出质号登台与硅码在精确恻定了重力加速度的重力场中产生的重力直接或间接(通过杠杆或通过油缸活塞系统等对传感器施加负荷。这时应对硅码质量进行空气浮力修正。3. 1 类型3. 1. 1 静重式力标准机这种机器以硅码产生的重力作为标准负荷,通过适当的机构
5、按一定顺序自动地把其拖加在被试验的传感器上。这种机器的力值准确度高,力值波动小。机器的力值精度主要取决于硅码的称量精度和稳定性,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精吏以豆硅码未口空气密度的测常精度,还与硅码的材质、表E处理和硅码的加卸方式等有关。机器的力值精度一般优于5x 10由5。3. 1.:Z 扛忏式力标准机这种机器通过杠杆把硅码严生的标准负荷加以放大。它比静重式力标准机容易得到更大的力值。其计量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杠杆的构造与组合情况,刀刃和刀承的构造以及加工安装质量等。机器的力值精度一般优于5X 10-4,力惶不重复度不大干1x 10哩。3.1.3液压式力标准机这种机器利用怯码和两组活塞油缸组合的方式,通过
6、液压放大原理来获得较大的负荷。它的计量学佳能主要取决于两组活塞油缸的构造.加工、安装精度以及组合和运动状态等。机器的力值精度一般优于5X 10-40 3. 1. 4 加荷装置3. 1. 4. 1 静重硅码在力值比接小时,可以直接将硅码力日在被试验的传惑器上。它实质上是没有专门加苟叽构的静重式力标准机。3. 1. 4.2 叠加式加荷装置用一个(组)比被试验的传感器精度高的测力仪器作为标准,与被试验的传感器串联,以油压或机械方式施加负荷。这种装罩酌力宣精墅主要取决于标准费为仪器(组)的精度指标,加荷机构的哇能以及安装质量寺。3.2 要求3.2. 1 原则上要求力标准机的有关技术指标应优于被试验传感
7、器相应指标的3倍。根据传感器的试验内容和精度指标注择合适的力标准坝,或加荷装雪。3.2.2 在要求力标准机精度高、不重复度小的同时,还要求方位效应小,对传感器造成的附加滞后小,能实现递增、递减负荷以及快速刀口卸苟,力值稳定迅速并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等。3.2.3 0z定期对市标准帆进行按在式比对,给出主主力值精度、末重复度等精度指标和有关计量学性能。4 试验方法4.1 负荷特性试验按下述理序确定零点输出、额定输出、校;住由纯、非直线度、滞后、不重复度和综合JI注。GB 560 -4 -85 4. 1. 1 对昭术标准的试验条件培查该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条件是否与本标准相符。4. 1. 2 把传感
8、器放到力标准机上、施加预负荷3次,每次加荷至额定负荷后退回到零负荷。注2当要求传感器的负荷特惯在不力日预负荷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时,本条款可不执行。4. 1. 3 根据需要,可对电激励进行险测或调整,调整指示仪器的量程和零点,读取零点输出值。4. 1. 4 施加3次预负荷之后,相隔1min,再进行正式试验。4. 1. 5 以相同的增量施加递增负荷,直到额定负荷,在每一级负荷加到后,保持一定时间,再读取输出值。注:负荷保持时间可取5S. 155 , aos和1min 0推荐取30哩,在取其他3个时间时应注明。(,当力标准机的加荷条件有一定限市11M.允许负荷增量不完全相同。第一级负荷一般应为10%-
9、20%的额定负荷。负荷的级数万:得少于5级(不包括零负荷点).推荐10级。4. 1. 6 达到额定负荷后以同上的方法和要求施加递减负荷,在每一级负荷退到后,保持一定时间(见4.1.5中注),再读取输出值。4. 1. 1 退回到零负荷,保持1min后读取零点输出值。需要时,重新调整指示仪器的零点。4. 1. 8 连续进行4.1.5-4.1.7步骤至少3次。4. 1. 9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参照以下计算公式求出相应的技术指标参见图门。校再主曲线输出读数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额定负荷F.国1校J住曲线零点输出90=土L8门J.,. (1) 1 i 0 1 当用3页宅输出的百分比表示时:z=卡阳%额定输出
10、J.,. (2) 简记为-%FS(下同)。GB 5604-85 额;立输出()n=土立(e口Jr-(jj).(3) m )1 八()l非自线度L=丁J-x川C%FSJ .o. .( 4 ) 飞eH滞后H=丁7LX100%FSJ.川飞eR不重复度R=ILXiOOMFS ( 6 ) L e, 综合误差El=1:LX10)%FS. . . (7) 式中:m一一校i佳循环的遍数;80J一一第j次(j=1.2.m)进程测出了,苓负荷的输出读敖P( n J r一一第j欠测量时,额定负荷的输出读数:j.(h一一进程平南校准曲线与半均端点直线偏差的最大值;,. f) H一一回程平均校准曲线与进程平均校准曲线偏
11、差的最大值FL1 8R一一进程重复校准时各负荷点输出极差的最大国:L1 (c-一进霞平均校准曲线和回程乎均校准曲线二者与Y.均端点直线偏差的最大值。注2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由下式计算ss=孚(m川(8 ) C为激励电压、手均值。4.2 电气特性试验按下述程序确定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绝缘电阻34.2.1 对照本标准的试验条件好检查该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条件是否与本标准相符。4.2.2 检查并确认传感器电路的每个接头均未与外电路相接,并保持开路。4.2.3 将电阻计分别接到传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读取输人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数僵34.2.4 把兆欧表接到输入端的一个头和外壳上,读取兆欧表的读数值。如果
12、输人电路和输出电路处于隔离状态再把兆欧表接到输出端的一个头和外壳上,测量其绝缘电阻值。注:在没有其他特殊规定时,绝缘电阻试验的电压一般取直流50V合?王外,ri试验条件与标准试垃条件不同,也予以注明。4.3 温度特性试验按下述程序确定零点温度影响和输出温度影响。4.3.1 对照本标准的试验条件检查该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条件是否与本际准相符。4.3.2 将传感器放到力标准机的恒温籍中(_-般E将传器听带电缆线技人恒温荷中h4.3.3 施加预负荷3次每次加荷至额定负荷后退到零负荷。施加顶负荷之后.间隔1min,再进行正式试验。4.3.4 根据需要.可对电激励进行检测或调整。调整指示仪器的最需和零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604 1985 负荷 传感器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