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pdf
《GB 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53.040.20 J 81 串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Technology code for non-public reversible ropeways 2010-08-09发布2010-12-01实施/j.JVlJi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lJJ:I 本标准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京本、张强、徐伟、缪勤、张晓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GB/T 24913-2010 I G/T 24913-20
2、10 引本标准对非公用往复索道、缆车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使用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建议,是在国际索道协会(OITAF)(非公用运送人员和货物的往复式索道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参考GB12352-2007(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T19402-2003(客运地面缆车技术规范的安全要求和索道的经验提出来的。本标准考虑到非公用等索道每天开机时间短,运量小,维护力量弱等特点,与对客运索道的要求比较,适当增大了一些设备的安全系数,减少了一些对运行状态的检测要求。E GB/T 24913-2010 非公用往复索道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非公用往复索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的一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通勤
3、性质的往复式架空索道,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本标准不适用于经营性的客运索道,也不适用于矿山井下运送人员和货物的运输设备。2 一般规定2. 1 技术资料2. 1. 1 要求在工程竣工后向业主移交如下文件,供归档:a) 含工程项目说明的技术报告和主要工程变更项目的文件;b) 与索道对应的侧形图;c) 显示地面、索道线路、站房、导轨结构、电缆交叉点、铁路线路、道路、便道以及索道临近结构的布局图;d) 线路的计算说明文件,驱动力和传递扭矩计算文件;e) 站房及站内设备布置图;f) 站房内和线路上的机械设备总图和部件总成图;g) 电气设备原理图和接线图;h) 救护方案说明。2.1.2 投入使用前,还应提供
4、下列文件:a) 使用维护说明书;b) 设备合格证或检验证书。2.2 线路2.2. 1 线路的选择2. 2. 1. 1 选择索道线路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索道要经过的交通要道和跨越的其他建筑设施以及紧急救援的要求。2.2. 1. 2 索道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为一直线。2.2.1.3 索道线路和站址应避免建设在下列地区:-山地风口,并与主导风向正交的地段上;凡是存在跨度大、距地高、夸于深谷和河流等不利于救护的地区的索道,应具备完善可行的救护措施和装备;有雪崩、滑坡、塌方、溶洞、风暴、海啸、洪水、火灾等危及索道安全的地区,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采取预防措施时例外;凡是建在军事设施附近的
5、索道,应按照军事基地管理单位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2.2.2 最大倾角单线索道其钢丝绳的最大倾角不应超过100%。2.2.3 横向净空2.2.3.1 吊具横向偏摆20%、纵向偏摆30%时不应碰到任何物体。有导向装置时应将横向偏摆控制在15%。2.2.3.2 客车在站内应限制横向摆动,导向装置不应危害乘客安全。1 GB/T 24913一20102.2.3.3 对于双线索道,当客车都向内偏摆20%经过交会点时,客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0.5m。在跨度弦长大于300m时,跨度弦长每增加100m,客车最小间距应相应增加0.2m。2.2.3.4 对于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两吊具在跨间运行时间时向内侧摆动
6、20%,相遇时间吊具之间的净空不应小于1.0 m;在进站口或出站U不应小于0.5m。2.2.3.5 客车与外侧障碍物的水平净空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运载工具偏摆障碍物建筑物(元人员通行)建筑物(有人员通行)向外偏摆35%林间通道、公路、山体卜一架空电力线路注:对站房区域不受此限。2.2.4 索距2.2.4.1 在确定索距时应满足2.2. :;的打关规定d2.2.4.2 索道的索距应保持不变。2.3 吊厢或车厢在线路上的运行注fE不应火于3m/s。2.4 安全距离2.4.1 至地面的最小距离-2.4. 1. 1 满载客车或钢丝绳的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以F各值:-一-7人通行的地区或是禁
7、止迫行的隔离地带为2.:; TH; 一一在线路下面允许行人通过的jttJT;沟3.5m; 一一一跨越道路和公用设施的地段为)!n; 一一跨越建筑物时为3m; 在交叉或接近电线处,应履行十n关安全条例,必要o.jhl提供保护设备。净空1m1. 5 2.5 1. 5 f宜有关标准规定2.4. 1. 2 离地最小距离也包括了积雪f,i眨.在站出附近由J7筑I的简要口rJ.+受1日;限。2.4. 1. 3 在确定离地最小距离绝对值时,除以静态位置为依据外,还应加上动态时附加值,即应在下列数字中选取最大值:一一与临近支架间距的1%,-承载索静垂度5%;牵引索和平衡索垂度的15%。2.4.2 允许最大的离
8、地高度2.4.2.1 架空索道实际的最大离地高度应为最不利载荷情况下,考虑地面的横向坡度后与索道运载工具的高度。允许最大的离地高度应根据运载工具型式和救护的可能加以考虑。2.4.2.2 采用封闭式运载工具时,最大离地高度不应大于45m;采用敞开式运载工具峙,最大离地高度不应大于15m。2.4.2.3 双线往复索道有适当的救护方式,要求能在3.5h内将停在线路任何位置吊厢上的人员救到安全位置,其最大离地高度不受限制。2.5 设计载荷2.5.1 自重钢丝绳和运载工具的自重根据制造厂的说明。实际的重量与设计重量的偏差不应大于士3%,实际重量应与进行线路计算和钢丝绳计算所取的值相符合。GB/T 249
9、13-2010 2.5.2 有效载荷2.5.2.1 每名乘客质量按80kg计算。2.5.2.2 若运载货物,则允许运载的最大重量不应超过满载乘客质量,旦人、货不可混运,同时对货物应有适当的摆放方式或同定措施。2.5.2.3 动态作用力(惯性力)2.5.2.3.1 启动加速度最小为0.15m/s2时的惯性力。2.5.2.3.2 减速度为下列值时的惯性力:一-工作制动时减速度最小为0.3m/s2; 紧急制动时减速度最大为1.5 m/s2。2.5.3 摩擦系数2.5.3.1 钢丝绳与托索轮的摩擦系数取0.03;2.5.3.2 钢丝绳与钢丝绳导轨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1;2.5.3.3 驱动轮防滑安全系
10、数应有1.2,对于橡胶衬的驱动轮,应采用不大于O.2的摩擦系数,对于其他材料,若可以提供相应的摩擦系数,也可以使用。2.5.4 风载荷2.5.4. 1 风力按规定采用以下风压值:一一一运行时为200N/m勺停运时为800N/m2。暴露在风区的,风压值可相应提高。2.5.4.2 计算风力时,可参考采用下列体型系数:一一钢丝绳取1.2; 一带梯子圆筒状支架取1.2; 一方形支架取1.3; 和架式支架取2.8;-托压索轮组及鞍座取1.6; -客车取1.40 2.5.4.3 对长度大于400m的跨距,折算长度为l,ed=240+0.4L,可用于计算风力,其中L为有效弦长。2.5.5 钢丝绳的锚固力应大
11、于钢丝绳最大工作张力的1.2倍。2.5.6 在冰冻地区,设计时应考虑冰载荷。2.5.7 对于本规范中未规定的设计载荷参数可参照其他相关规范。3 钢丝绳3. 1 钢丝绳的选用3. 1. 1 承载索宜采用整根的且全部由钢丝捻制而成的密封型钢丝绳。3. 1.2 牵引索、平衡索应选用线接触、面接触、同向捻带纤维芯的镀辞股捻式钢丝绳,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12mmo 3.1.3 当用卷扬机作驱动机时,也可以选用交互捻钢丝绳。3.1.4 张紧索可选用线接触交互捻钢丝绳。3.1.5 所有钢丝绳都要具有合格证。3.1.6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钢丝绳的最小破断张力与使用中的最大张力之比,并不应小于以下数值:3 G/T
12、 24913-2010 一一-承载索:3.15牵引索:4.5卷扬机用牵引索:7.。张紧索:5.0注:直径大于15mm的卷扬机用牵引索的安全系数,随钢丝绳直径每增加1mm,其系数可相应减少0.1,但不应小于5.3. 1.7 承载索的最小张力与运行小车轮压之比至少应为40。3. 1. 8 采用固定抱索器时的最小张紧力与单抱索器钳口载荷之比至少应为1503. 1.9 牵引索采用元极绳时,接头编接长度至少应为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200倍。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至少应是钢丝绳公称直径的3000倍。卷扬机用钢丝绳不允许编接。3. 1. 10 接头部分的直径不应大于公称直径的115%,并要浑圆饱满,不应有松丝、松
13、股。3. 1. 11 索道运行8年或运行12000 h要把接头打开检查,把磨损部分截掉重新编接。3. 1. 12 钢丝绳编接等作业应由有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并记录编接结果。3.2 钢丝绳的锚固和张紧3.2. 1 牵引索与卷扬机卷筒的连按时钢丝纯末端在卷筒l:应至少缠绕3圈,并且应用夹具罔定夹紧。3.2.2 承载索可采用双端锚同,也叮采用自动张紧装置张紧。对双端锚固,要求设计安全系数满足索道运行期间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影响。3.2.3 承载索在卷筒上锚固,至少应在卷筒上缠绕3圈,钢丝绳自由端应由夹具夹紧。3.2.4 钢丝绳末端的夹紧力应设计为大于3倍的前移力。3.2.5 对于用夹板的承载索锚罔,在夫
14、板后的短距离内W.装一安全夹板。3.2.6 对于用捷铸铺头锚固的钢丝纯frtl头应注意养护,便于防锈且易于维修人51观察。对承载索,每12年重新做一次锚头;对牵引索,每年.f:少打开检查二次,每4年重新做一次锚头。3.2.7 牵引索应保证运行要求的张紧力,要有一套自动张紧装置,并保证张紧力的变化在设计值的士10%以内。3.2.8 对于张紧索应经常检查并保持其完好性。4 机械设备4.1 站房4. 1. 1 为保护站房内机械和电气设备宜建设站房。站房应考虑设备易于维护,且不易误操作。4. 1. 2 站房内应布置照明灯。4. 1. 3 在驱动站内应有灭火设施及工具和材料。4. 1. 4 应张贴有承载
15、人数及允许载重量、乘客须知、非工作人员不应入内的标牌。4. 1. 5 重锤坑内应有排水设施,人员可以到达坑底且应设有防护栏。4. 1. 6 如果使用内燃机发电机组,机房与控制室应分开设置。4. 1. 7 客车进出站不应危及乘客安全,客车通行位置和危险区域应有标识;站内的控制及驱动等区域应隔离设施,以防外人进入。4. 1. 8 索道应在站房内常备维护工具。4. 1. 9 控制室中应该能看得到进站口,出站口、控制屏、检测开关的运行情况,尽可能多地监控索道运行情况。4.2 支架4.2.1 支架应采用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制成,不应采用绷绳拉紧的支架。4.2.2 所有支架基础(不论是在工
16、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的抗滑移、抗倾覆与抗扭转的安全系数均不GB/T 24913-2010 应小于1.5。4.2.3 支架金属结构所用的开口型钢材,其壁厚不应小于5mm,钢管材及闭口型钢材壁厚不应小于2.5 mm,管材和闭口型材的外表面上应有防锈层。4.2.4 钢丝绳在支架上的安全性4.2.4.1 承载索在支架鞍座上的最小载荷在下列不利情况出现时不应为负值(浮起): 承载索最大拉力增加了40%时;在偏斜鞍座上(仅在站房)承载索最小拉力下降40%。4.2.4.2 空承载索在支架鞍座上的折角应不小于0.02rad。4.2.4.3 支架上的承载索最小支承力不应小于相邻跨距斜长之和的一半(跨距长度见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4913 2010 公用 往复 索道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