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pdf
《GB T 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pdf(5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551 8010A 85 a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7382-2008ISO 3874:1 997系列1 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Handling and securing20080804发布(IS0 3874:1997,IDT)200810-01实施丰瞀粥露瓣警篷警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目 次GBT 1 7382-20081SO 3874:1 997前言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5装卸6规定的吊(举)方式7着地和支承-一8场地堆码-一9运输中的栓固一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集装箱栓
2、固转锁的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附录B(规范性附录)集装箱栓固闩锁的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附录c(规范性附录)栓固集装箱堆码连接件的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附录D(规范性附录)集装箱拉杆系统,包括系紧装置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00oH坫盯弘惦铊_】_-JL刖 舌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3874:1997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英文版)。包括其修正案ISO 3874:1997Amd 1:2000集装箱栓固用转锁、闩锁、堆码连接件和系杆系统(英文版)、ISO 3874:1997Amd 2:2002垂直叠吊(英文版)和ISO 3
3、874:1997Amd 3:2005双箱叠垛轨道车运输作业(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3874:1997。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删除国际标准参考文献;各种“作业适用范围”表中代号“1)”和“2)”被“a”和“b”代替;对于ISO 3874:1997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标准用引用我国的国家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余未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在本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见本标准第2章)。本标准代替GBT 173821998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本标准与GBT 17382-1998相比主要
4、技术差异如下:新增了35对“栓固装置”的定义;新增了625有关连锁叠吊的内容和其脚注1、脚注2;新增了935有关“双箱叠垛轨道车运输作业”的内容;新增了“集装箱栓固用转锁、闩锁、堆码连接件和拉杆系统”,并作为标准的附录A附录D,1998版附录A“双头转锁”在新增的内容已有规定,予以删除。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起帆、倪志平、朱祖福、闻君、孔令顺、李仁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73821998GBT 1 7382
5、-2008IS0 3874:1 997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按GBT 5338、GBT 7392、GBT 16563、6BT 17274和GBT 16564制造和试验的系列1集装箱的装卸和栓固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水陆运输中集装箱重箱和空箱的安全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413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
6、1413 2008,ISO 668:1995,IDT)GBT 1836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T 18361997,idt ISO 6346:1995)GBT 5338 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集装箱(GBT 5338 2002,ISO 14961:1990,IDT)GBT 7392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保温集装箱(GBT 7392-1998,idt ISO14962:1996)GBT 16563 系列1液体、气体及加压干散货罐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563-1996,idt ISO 1161:1984)GBT 16564 系列l平台式、台架
7、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5641996,idt ISO14965:1991)GBT 17274系列1无压干散货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2741998,idt ISO 14964:1991)ISO 830集装箱术语ISO 1161:1984系列1集装箱角件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ISO 83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空箱empty container处于只有自身质量状态的集装箱。32重箱loaded container不处于空箱状态的集装箱。33重心的偏心eccentricity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不论是空箱和重箱以及是否
8、带有附件,其实际重心与四个底角件交叉点形成的几何中心在纵向和横向的偏离。34 一 。移动的重心mobile centre of gravity装有动态情况下易于移动的液体、干散货、悬挂物等货物的集装箱的重心。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35栓固装置securing device用于栓固集装箱的装置。注:装置直接与集装箱角件连接或连接于运输工具和集装箱角件之间。4基本要求41 一般要求本标准的使用者应注意相关载荷施于集装箱上或装卸机具上或栓固装置上等情况的警示。包括集装箱或栓固装置的损坏,栓固装置的松弛或过紧,集装箱箱内货物的松动,偏心载荷和强风、冰、浪等造成的恶劣
9、环境状况。注:松动是通用术语,其包括箱货的移动,散货的流动或沉积,液体自由液面的变化等。411 应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法规的要求。412对集装箱和作业中使用的任何机具,均应经过维护。413箱门、罩布、封锁件、可活动或可折叠的部件和任何可拆卸的装置均应适当地固定。414所有从事装卸和栓固的人员均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培训。415应明确区分集装箱是重箱还是空箱,如无法查明,则应按重箱处理。416在强风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到集装箱装卸机械作业时,应谨慎地装卸操作。42货物包装、装箱和拆箱421 在对货物包装、装集装箱和需在箱内栓固时,应按良好的和推荐的作业方式进行,使得货物作用在集装箱上的
10、力不超过设计的受力限度,并符合422424规定的基本要求。422用于集装箱装拆箱的设备,其施加给箱体的力不应超过箱体设计的受力限度。423装入箱内的货物和用于包装的所有物件(包括箱内的充塞物料、固货件等)的总质量应不超过箱体允许最大货载(即等于最大允许总质量减去空箱质量)。424箱内的货物应均匀分布,使重心尽可能低且靠近箱中心位置,以避免:集装箱吊运时的过分倾斜;集装箱或装卸机具超载;车辆的轴载超限;车辆的稳定性不足;出现集装箱箱底无法承受的集中载荷。图1 载荷分布图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重箱的重心偏心率是随箱内载荷分布而变化;集装箱和装卸设备的设计者宜考虑
11、这个事实。例如:60的载荷分布在从箱一端起的50的箱长承载面时(见图1),其偏心率为5。43箱内货物堆码和栓固为防止集装箱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动态导致意外货损,箱内货物应堆码紧密并栓固。5 装卸51 按规定的吊(举)方式装卸(见第6章)511 所使用的起重机具与所受载荷相适应,保证与集装箱安全可靠连接,并使所吊运的集装箱不受到障碍。512单点起吊时,应特别注意因集装箱重心偏离造成倾斜所带来的危险性。513在起吊重心易于移动或重心偏离的集装箱时,应谨慎操作。例如:罐式集装箱、干散货集装箱、装有液体散装袋的集装箱、装有悬挂货物的集装箱或有制冷装置的温控集装箱(整体式或外置式)。52其他的装卸方式
12、采用第6章规定之外的方式装卸集装箱,应根据相关的国际和国家集装箱标准对装卸所用的机械和采用的操作方法,进行仔细评估。6规定的吊(举)方式61 总则611 62610中所述的各种规定的吊(举)方式,见表1。表1 规定的吊(举)方式汇总表条 款 种 类 图 示62 吊具顶吊作业 向63 吊索顶吊作业 合64 吊索底吊作业 固65 侧举作业(方式1) :岛,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表1(续)条 款 种 类 图 示66 侧举作业(方式2) 一67 侧举作业(方式3) 钮68 端举作业(方式1) 形69 端举作业(方式2) 影610 叉举作业 萝612在表3表5和表7表
13、12中,“允许”和“不允许”的标记是指各种规定的吊(举)方式对不同类型、尺寸的集装箱的适用性。适用性考虑了集装箱的设计强度、载荷、环境和操作安全等方面。注:在表3表5和表7表12中,对集装箱类型、尺寸、载荷、设计和作业条件组合时的例外情况,没有予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应斟酌所使用的方法是否能够确保安全和符合作业要求。在表3表12中所涉及的尺寸代码,见表2。表2表3至表12涉及的尺寸代码公称长 度 公 称 高 度m ft 2 896 ram(9ftOin) 2 591 mm(8ft6in) 2 438 mm(8ftOin) 2 438 mm(8ftOin)12 40 1AAA lAA 1A 1A
14、X9 30 lBBB 1BB 1B 1BX6 20 lCC lC lCX3 10 1D 1DX注:所有集装箱公称宽度均为2 438 mm(8ftOin)。462 吊具顶吊作业(见图2)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图2 吊架顶吊作业621 使用集装箱专用吊架由四个顶角件的顶孔起吊集装箱,起吊力应保持竖直。622起吊装置应与箱体正确连接,连接装置应仅与角件紧密接触。623 吊架顶吊作业适用范围见表3。624上部结构可折倒的台架式集装箱(代码PL和PC,见GBT 1836)在处于空箱和折倒状态时,可联锁成叠装卸。每叠的总质量应不超过按GBT 1413定义的最大允许总质量
15、。625对不是624中专指的集装箱,如果垂直作用在集装箱每个角件上力不大于75kNl和起吊所用的转锁或其他连接件经检验合格,可使用转锁或其他连接件连锁叠吊。转锁或其他连接件应定期检测。表3 吊具顶吊作业适用范围空 箱 集装箱类型 GBT 重 箱脚 AA A AX BBB BB B BX CC C CX D DX 1836 AAp AA A AX BBB BB B BX CC C CX D D)溺 缫 鬻 滋 通用集装箱 GPVH 糕 黼 瀚 鬻敞顶式集装箱 UT干散货集装箱:无压箱型 BURERT 瓣 蠢 瓣 |l黧 鬻 黼 黧保温集装箱 RS 黧装液体和气体的 TNT()罐式集装箱 TG干散
16、货集装箱: BK无压有压漏斗型黼 溺 鬟 麟 黎 鐾 溺 麓 鬟 平台式集装箱 PL 麟 慧 鍪 戮鬻 簇 粪 麓 l|l薹 鬟lll|l有完整固定端壁 PF有可拆装的角柱 PF上厶 有完整可折倒端壁 PC薤桑 (竖立状)霎萎 有可折倒的角柱 PC(竖立状)蚕箱 有完整可折倒端壁 PC 鬻 藿 鬻 黼 黧 雾 鬻 黧 蓁 黧 熏 鬻(折倒状) l瀵有可折倒的角柱 PC 黧 黧 墓 鬟 黼 篓 藿 麓 鬻 鬟 鬻 雾 鬻(折倒状)上部结构完整和 PS敞侧壁集装箱注:口 允许;鬻 不允许(或不适用)。a仅在使用延伸件的情况下具有顶吊的可能。1) 75 kN值规定了锁角件连接的结构强度最低要求。以两
17、个1AAA集装箱连锁叠吊为例,每个角件受力组成:75 kN一26 kN(风载荷的分布,相当于100 kmh的风速,不考虑集装箱尺寸情况)+22 kN(两集装箱箱体自重的分布)+27 kN(集装箱最大允许载荷的分布)。三个集装箱连锁叠吊,其实际上限也按上述测算。2) 所期望的验证方法是基于材料的极限强度,其安全系数至少取4倍。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63 吊索顶吊作业(见图3)图3 吊索顶吊作业631 使用非竖直力从四个顶角件的顶孔起吊集装箱。632起吊装置应与箱体正确连接。吊钩应由里向外勾挂。633 吊索顶吊作业适用范围见表4。634上部结构可折倒的台架式集装
18、箱(代码PI。和PC,见GBT 1836)在处于空箱和折倒状态时,可联锁成叠装卸。每叠的总质量应不超过按6BT 1413定义的最大允许总质量。表4 吊索顶吊作业适用范围小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单位为米图4 起吊力的适用范围64 吊索底吊作业(见图5)641 用吊索从集装箱四个底角件的侧孔起吊集装箱。吊索连接装置应仅作用于四个底角件上,所施加的起吊作用力离底角件外侧面的距离宜不大于38 mm(见图6)。642起吊连接装置应与箱体正确连接。图5 使用吊索底吊作业单位为毫米图6底吊索装置643底吊索底吊作业的适用范围见表5。644上部结构可折倒的台架式集装箱(代码
19、PL和PC,见GBT 1836)在处于空箱和折倒状态时,可联锁成叠装卸。每叠的总重量应不超过按GBT 1413定义的最大允许总质量。7眵蟛Jr心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645对重箱起吊的水平夹角口如图5所示,其值应不小于表6所示的最小值。表5 吊索底吊作业适用范围集装箱尺寸代码 起吊最小水平夹角a1AAA、1AA、1A、1AX 30。1BBB、1BB、1B、1BX 37。1CC、1C、1CX 45。1D、1DX 60。865侧举作业(方法1)(见图7)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图7侧举作业(方法1)651 使用侧举专用框架,通过
20、对集装箱一侧的两个底角件的提升,并对同侧的两个顶角件的约束,起举集装箱。652提升和约束装置应正确连接。653侧举作业(方法1)的适用范围见表7。表7侧举作业(方法1)适用范围66侧举作业(方法2)(见图8)661 使用侧举专用框架,通过对集装箱一侧的两个顶角件的提升,并对同侧的两个底角件或其上方9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相应的角柱区域施加反力,起举集装箱。角件和角柱载荷承载区的高度应接近或相等,两承载区的间距宜26 mm50 mm(见图9)。662提升装置应正确连接。663侧举作业(方法2)的适用范围见表8。注: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在动态情况下确保集装箱不
21、过度倾斜或受损。图8侧举作业(方法2)单位为毫米注:尺寸表示两个反力承载面的高度应接近或相等。图9底角件和角柱作用力区域分布1067侧举作业(方法3)(见图10)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图1 0侧举作业(方法3)671 使用侧举专用框架,通过对集装箱一侧的两个顶角件的提升,并对同侧的下侧梁施加反力,起举集装箱。为避免集装箱受损变形,在施力处要有一块足够尺寸的垫板进行传递。警示1:绝对不允许把承载垫板放在集装箱侧壁的下面。警示2:绝对不允许使提升力作用在集装箱底侧梁的下面。672提升装置应正确连接。673侧举作业(方法3)的适用范围见表9。表9侧举作业(方法3)
22、适用范围GBT 1 7382-2008IS0 3874:1 99768 端举作业(方法1)(见图1 1)681 使用端举专用框架,通过对集装箱一端的两个底角件的提升,并对同端的两个顶角件的约束,起举集装箱。682提升和约束装置应正确连接。683端举作业(方法1)的适用范围见表10。注: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在动态情况下确保集装箱不过度倾斜或受损。图1 1 端举作业(方法1)表10端举作业(方法1)适用范围69端举作业(方法2)(见图12)691 使用端举专用框架,通过对集装箱一端的两个顶角件的提升,并对同侧的两个底角件或其上方相应的角柱区域施加反力,举起集装箱。角件和角柱载荷承载区的高度应接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382 2008 系列 集装箱 装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