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J 005-1996(条文说明)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条文说明).pdf
《JTJ 005-1996(条文说明)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条文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J 005-1996(条文说明)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条文说明).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附件公路建设项目环挽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JTJ 005-96 条文说明编写说明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是公路线形的带状影响,真长约几十公里或数百公里,宽几公里或几十公里,在这个泡围内其环境亦是多种多样的。一、建设项目施工及营运特点,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使用的能源类型、污染物排放恃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放度或强度)等。工程特点对环境影响主要有:施工期和营运期、长期和短期、可逆和不可逆,有利和不利影响等。二、环境内容包括甚广,涉及多学科知识。主要有: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h生态环境(包括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农林牧业、水土
2、保持、水质保护);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包括生活、工业、交通噪声)。三、本规范是首次编制,内容上只能择其重点,确定编制内容的原则是:1.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影响的因子或因素明显确切;2.在国家或地方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环境影响因子限值的做为环境评价因子;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虽然明显确切,但目前尚无国家或地方有关法规限值规定的做为一般环境评述,有国家和地方法规限值规定的做为环境影响评价。四、由于公路建设项目线形的带状持点,其对环境影响较广,在内容取舍上难以面面俱到,本规范的编排原则是:67 1.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有一套不断修订完善的法规
3、,为避免与其重复,在公路建设的有关法规中已编入的,本规程不再编排。例如,经济损益分析(在公路建设法规中称经济效益分析)等。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认为必须作评价的,可引用有关法规内容。2.根据环境组成特征和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特点,归纳为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四部分,电磁波、振动等未列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后认为必要时再编入。3.在编制大纲时暂定名称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与文件编制办法队在初稿送审时分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泡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办法两个文件。在送审稿审查会议纪要中决定将办法与规范合井,(办法内容列入规范的总则与附录中飞定名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
4、影响评价规范。4.在编制中凡国家或地方有环境质量标准能够定量描述的内容(或因子)统称为环境影响评价;凡国家和地方没有环境质量标准,只能定性描述的内容统称环境影响评述;动词形式按国标GB/T 1.11993规定使用。五、各章的条文说明分两个层次,一是本章的编制说明;二是有关条文的说明。六、本规范涉及到公路工程系统、生态系统、空气、声学系统。规范中引用的符号基本是各系统惯用的符号,所以,符号不尽统一和有重复,但按惯用符号均给予定义。名词解释未单列,在条文说明中给予解择。七、本条文说明由各章的主要起草人编写,由统稿人统稿。68 1 总则总则内容为编制规范的依据、适用范围,制定目的、预测年限;而评价大
5、纲和评价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以及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列入附录。1. 0.1 本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第二条,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群众营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第三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第四条,环境保护的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为民造福。1.0.2 汽车专用公路是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JTJ01-88)第2. O. 2条规定的汽车专用公路;有特殊意义的公路是指通过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等的公路。上述公路对环境保护都有特别的要求,要评价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1.0.6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但是根据对工程规模和环境因子筛选后,如某一专题内容较多,报告的篇幅较长时,必须编制专题报告才能论证清楚,这时就要设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将其结论纳入总报告。1.0.8 预测年规定为竣工投入营运后7年和15年,是根据汽车专用公路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0年。如果预测竣工投入使用的第7年,环境质量指标超限,应在工程施工阶段就设置环境保护设施。汽车专用公路在使用10年左右要大
7、修一次,如果预测竣工投入使用的第15年,环境质量指标超限,应在大修时加设环境保护设施。故规定预测年限为竣工投入使用的7年和15年。69 2 社会环境影响评述-、社会是宏观的动环境。它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评述公路建设项目对地区经济或部门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s对提高地区或部门科技水平的影响;对提供就业机会的影响F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对产品用户的影响p对资源利用和远景发展的影响;M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改善社会福利的影响等。由于工程建设需要拆迁房屋、迁移电力和通讯设施,对水利排灌设施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二、在编制中曾试图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一一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用综合指数
8、方法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在送审稿的审查中认为社会经济环境的体系指标评价方法尚不够成熟,建议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后再纳入规范。三、社会环境影响评述是根据已作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总结出的评价内容列入的,在评价工作中按项目的实际影响状况评述。2.1.2评价内容社区概况z是指建设项目路线经过地带的社会和区域划分概况,以地、市或县为单元计。人口结构z是指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反映城市化水平h职工人数和农业劳动力(反映劳动力服务方向)。人口文化结构E主要指初中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发展z是指工业、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和变化的比例关系(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指
9、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反映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反映产业结构和社会化程度);年出口总额(反映外向型经济水平h粮食年产量(反映粮食自给程度)。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z是指汽车专用公路建成后影响路线两侧人员交往,反映路线设计应设置必要的方便人员交往的通道。以上各项指标用地方(省、地、县统计资料,或辅以实地调查取得。2.2.2 评述内容居民生活收入z是指居民的纯收入,是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指标。公共卫生z是指万人占有医生数、病床及其医疗保健设备数,人群健康状况和地方病的医疗防治等。文化设施z是指公共图书馆、报纸杂志出版业、电影院、艺术团体、广播、电视等群众文化活动设施。房屋拆迁z
10、是指公路建设所引起的房屋拆迁,它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要加以评述。2.3.2 评述内容交通设施z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设施,与建设项目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在评述中应提出互相促进和避免相互干扰的对策。通讯设施、水利排灌设施及电力设施与建设项目发生相互干扰时,涉及迁移或避让,要进行经济论证。2.4.1 评述范围该条评述范围分两类,一类是建设项目提供服务的资惊开发利用,其评述范围应是实际影响范围,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直接影响区域范围F一类是建设项目对资源的占用或干扰,其评述范围限定在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71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生态环境包括内容甚广,它是与人类相联系的无机条件和有机条
11、件的总和,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章的内容涉及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重点是评述对濒危种群生存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重点是评述公路建设破坏地表植被而引发的水土流失量;农牧业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含铅量,重点是评价土壤中可溶解的铅离子含量和农作物中可食部位的铅含量;水环境是按使用功能评价,公路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到不同功能的水域中,按其相应的功能标准控制排放标准。二、野生动植物。由于野生动植物包括范围较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在编制本章时重点考虑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方面。对于珍稀濒危动物和植物群落,国家均颁布有相应的法规,在现状和预
12、测评价中,按相应的法规进行评价或评述。三、水土流失。有风雨侵蚀的水土流失和由于公路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本章所指的水土流失是公路建设中破坏植被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和营运初期。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到营运中后期将基本稳定。四、农牧业土壤和农作物含铅量。汽车专用公路多建于经济发达地区(沿线多是农田)和城间地带,是交通量较大的公路。目前的车用汽油中一般均加有铅的化合物,在汽车运行过程中铅将随废气排出,有相当数量将沉积在公路两侧的农田中。随时间的延续,这种积累会逐渐增加,严重时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使农产品中的含铅量增加,进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因此,将农业土
13、壤与农作物中铅含量的影响列入评价内容。土壤中铅含量的控制标准,世界各国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和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中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的控制标准,结合公路环评中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监测资料和有关资料,总结采用了当土壤的pH值(第二版)仅供参考,在评价中要作类比测试而定。3.冲洗汽车用水量,引自室内给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表C4冲洗汽车、污水含市量是三个洗车厂取样分析化验数据,仅供参考,在评价中要取样实测,或类比测试而定。78 4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一、排放物对环境的危害经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已明确机动车辆排放物中,对人体健康有
14、直接危害作用的为CO、N02,IP以及排放物的二次衍生物一光化学烟雾等。同时,也发现上述污染物对其它动物、植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等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监测中,已发现环境空气的上述污染物中,车辆排放量占有较高的分担率,如CO:65% 80% ;NOx :50% 60% ;THC:80%90%。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近年来以15%以上的年增长率递增,上述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亦将上升。毋庸置疑,车辆排放物将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公路附近地区上空,往往形成一浓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排放污染物区域,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同时亦将对动、植物和水、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公
15、路和车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抓住这一关键问题,无疑是会造福子孙后代的。二、编写原则1.紧密结合公路建设和车辆运行特点,贯彻国家环保政策,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规定和充分考虑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2.严格执行国家已发布实施的有关标准。3.重视和结合国情,借鉴国内外已执行的有关规范,国内外已有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公路沿线的空气监测资料。4.简明扼要,便于操作应用。三、主要内容的编制依据和条文说明79 4.1.1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考虑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工程治理措施的可能性,对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可适当从筒。4.1.
16、2 评价泪围根据己做的评价项目和类比监测表明,公路营运期车辆排放污染物的扩散与公路沿线地形和气象条件有关,扩散后所覆盖的地域为公路两侧与线形平行的带状区域,即使是交通量很大的公路,距公路中心线150m以外的污染物被度已接近背景值。故将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狭长地带作为评价区。考虑到评价区内或边界外附近含有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的要求和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可能造成的影响,评价范围可扩大到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地带。4.1.3评价因子1.所列举评价因子是根据下述原则确定:1)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有浓度限值的污染物。2)公路营运期车辆排放此类主要污染物。2.一氧化碳(CO)是汽车排放物中含量较
17、高的一种。汽车排放CO的贡献量约占空气中的75%,个别城市更高。据我国1989年对11城市(清洁区)调查统计,一氧化碳浓度日均值在O.86 8.2 mg/m3之间,有4城市日均值在48mg/m3之间(已超标)。CO进入人体血破后,产生炭氧血红蛋白(CO-Hb),降低血液输氧能力,对人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构成危害。这种危害与CO的浓度和人体暴露在CO的时间有关。为此,将CO作为首选评价因子。3.氮氧化物(NOx)也是汽车的主要排放物。空气中的NOx由车辆排放的约占50%以上。全国监测NOx浓度的年日均值的混合平均值为0.046mg/m3,实测表明公路两侧明显高于此值。汽车排放的NOx中有95%以上
18、的NO与空气接触后,很快氧化成N020N02对人体和动物的呼吸系统具有很强的毒性。研究80 还发现,N02和SOz的协同作用可对一些植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NOx在空气中的含量作出评价。4.悬浮颗粒物(TSP)悬浮颗粒物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豆100m);和可吸入颗粒物(PM川空气动力学直径运10m是TSP的一部分)。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有65%的城市TSP最高日均浓度值接近0.65mg/m3,明显高于国外。TSP中的PMlO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车辆,特别是柴油车的排放物。车辆排放的PMjo中,含有铅的卤化物、有机碳和硫化合物。TSP放度超过0.1mg/m3时,造成大气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TJ 005 1996 条文 说明 公路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规范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