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pdf
《GB 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1200J 17 囝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 86202-2008ISOTR 1 0064-2:1 996代替GBZ 186202 2002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Cylindrical gears-Code of inspection practice-Part 2:Inspection related to radial composite deviations,runout,tooth thickness and backlash2008-03-3 1发布(IS0TR 100642:1996,IDT)丰瞀鹳
2、鬻瓣譬襻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目 次前言一ISO前言一l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符号、相关项目和定义-4径向综合偏差的测量5径向跳动的测量、偏心量的确定6齿厚、公法线长度和跨球(圆柱)尺寸的测量7齿轮的公差和配合附录A(资料性附录)侧隙和齿厚公差-参考文献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0,匏孙刖 罱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GBZ 18620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包括下列四部分;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第4
3、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本部分是GBZ 1 8620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R 10064-2:I 996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ISOTR 100642:1996。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一对ISOTR 10064 2:1996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部分是对GBZ 1862022002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
4、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的修订。与GBZ 186202 2002相比,主要内容修改如下:对部分术语作了修改,如“跨距”改为“公法线长度”,“公称齿厚s。”改为“法向齿厚5。”。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元国、明翠新、张民安、历始忠、王长路、王琦、杨星原、陈爱闽、林太军、许洪基。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 186202 2002。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ISO前言ISO(国
5、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可以建议发布下列类型之一的技术报告(TR):第1种类型 当经过反复努力仍未获得为发布一个国际标准所需要的支持;_一第2种类型当该项目尚处于技术发展中,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在将来而不是目前有可能同意成为国
6、际标准;第3种类型 当一个技术委员会收集到不同于正常发布的国际标准的资料(例如,适应当前的工艺水平)。第1种类型和第2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在发布后的三年内应进行复审,以确定它们能否转成国际标准。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不一定要复审。一直用到所提供的资料。不再认为有用或有效时为止。ISOTR 100642是属于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它是由ISOTC 60齿轮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 1328:1 975除了包括定义和轮齿要素的偏差和允许值外,还提供了相关的检验方法方面的意见。在修订ISO 1328:1 975的过程中,一致同意把齿轮检验方法方面的描述和意见,应该提高到现代的技术水平。由于内容的增加以
7、及其他考虑,技术委员会决定将相关的段落作为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分册发布。同时还决定,除了本技术报告外,在第2章中所列的引用标准以及附录B中所列的文献等一系列文件,应该作为指导性资料。IsoTR 10064,在总标题“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下,包括下列部分: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第4部分:表而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GBZ 186202-200811SOTR 10064-2:1996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1范围本部分是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径向综
8、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实施规范,即涉及双面接触的测量。本部分提供了齿轮检验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分析,补充了GBT 100952,其大部分所用的名词,已在GBT 100952中给出了定义。附录A提供了齿轮啮合时选择齿厚公差和最小侧隙的方法,包括最小侧隙的建议数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 1862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356 2001通用机械和重型
9、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廓(idt ISO 53:1998)GBT 1357 1 987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neq ISO 54:1 977)GBT 100951 2008 圆柱齿轮 精度制 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而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ISO 13281:1 995,IDT)GBT 100952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IS0 1 3282:1 997,IDT)GBZ 1 862012008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IsoTR100641:1 992,IDT)GBZ 186203 2008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
10、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ISOTR 100843:1996,IDT)3符号、相关项目和定义31小写字母符号口 中心距 mtrlb 齿宽 mnld 分度圆直径 mm也 基圆直径himd; 顶圆直径 mmd。 节圆直径 mrrl 偏心量 mm爿 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mh。 齿顶高 mmh。 分度圆弦齿高 mlnlGBZ 1 86202-2008ISOTR 1 00642:1 996m。 法向模数 IllIll“ 法向齿厚 mmS。 法向弦齿厚 mml- 齿廓变位系数z 齿数 一32大写字母符号DM 测量用的球(圆柱)的直径 mmDMth。 测量用的球(圆柱)的理论直径 mmE。 齿厚允许
11、的下偏差 inmE。 齿厚允许的上偏差 mmW 径向综合总偏差 。mF, 径向跳动 uraF 综合测试得到的径向跳动 。mMd 跨球或圆柱(销)尺寸 mmwk 公法线长度 mm33希腊字母符号aM。 端面压力角 。a。 法向压力角 。口 螺旋角 。d 棱柱(砧)半角 。B 纵向重合度 一日 齿槽半角 。 齿厚半角 。34下角标志符号0 工具1 小齿轮2 大齿轮3 测量齿轮b 基础t 端面w 工作Y 任意(给定)直径35定义351 关于综合偏差的定义一个部件的“基准轴线”是借助于基准面来定义的,在多数情况下,内L的轴线可用相匹配的工作芯轴的轴线来代表(见GBT 186203)。在径向综合偏差中“
12、轮齿的几何轴线”是指该轴线当用于测量时,在齿轮旋转一整圈后将获得最小的均方根综合总偏差。352关于齿厚的定义在分度圆柱上法向乎而的“法Iq齿厚h”是指齿厚理论值该齿厚与具有理论齿厚的相配齿轮在理论中心距之下的啮合是无侧隙的。公称齿厚可用式(1)、式(2)计算:对外齿轮:2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2)对斜齿轮m值应在法向平面内测量。齿厚的“最大和最小极限”和是指齿厚的两个极端的允许尺寸,齿厚的实际尺寸应该位于这两个极端尺寸之问(含极端尺寸),见图1。黎 纽厂1夕 j飞Nj1 1rb“actual 延一理论的;实际的;一极限。s。法向齿厚s。齿厚的最小极
13、限齿厚的最大极限;h删川实际齿厚;E圳齿厚允许的下偏差E删齿厚允许的上偏差。齿厚偏差;了,。齿厚公差;丁。=E一E圳。nl7门 邀 山,孓,。,在分度圆柱面L垂直于齿廓的平面图1 公法线长度和齿厚的允许偏差hnEb。一Eb。3zz跏柚22+一2”一2,Innmm一一hh轮卤内对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齿厚上偏差和下偏差(E和E。)统称齿厚的极限偏差。E5n5 2 5nssnE5n1。Snisn“齿厚公差”T。是指齿厚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丁5。一E。一E。i见式(3)、式(4)和图1。(3)-(4)齿厚的设计值的确定,要考虑齿轮的几何形状、轮齿的强度、安
14、装和侧隙等工程因素,在给定的应用条件下,如何确定设计齿厚的方法,不属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范围之内。“实际齿厚”Snaelual是指通过测量确定的齿厚。“功能齿厚”sfun。是指用经标定的测量齿轮在径向综合(双面)啮合测试所得到的最大齿厚值。这种测量包含了齿廓、螺旋线、齿距等要素偏差的综合影响,类似于最大实体状态的概念,见65,它绝不可超过设计齿厚。齿轮的“实效齿厚”是指测量所得的齿厚加上轮齿各要素偏差及安装所产生的综合影响的量,类似于“功能齿厚”的含义。这是最终包容条件,它包含了所有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确定最大实体状态时,必须予以考虑。相配齿轮的要素偏差,在啮合的不同角度位置时,可能产生叠
15、加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相互抵消的影响,想把个别的轮齿要素偏差从“实效齿厚”中区分出来是不可能做到的。353关于侧隙的定义“侧隙”是两个相配齿轮的工作齿面相接触时,在两个非工作齿面之问所形成的间隙,如图2所示。注:图2是按最紧中心距位置绘制的,如中心距有所增加,则侧隙也将增大,最大实效卤厚(最小侧隙)由于轮齿各要素偏差的综合影响以及安装的影口向与测量齿厚的量是不相同的类似于功能齿厚,这是最终包容条件它包含了所有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在确定最大实体状态时必须予以考虑。通常,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的侧隙(工作侧隙)与齿轮在静态条件下安装于箱体内所测得的侧隙(装配侧隙)是不相同的(小于装配侧隙)。规定的最大
16、齿厚 N,豸l Il允许的F偏差的齿廓育l擒定舯公弟带O 5,。、,图2端平面上齿厚GBZ 1 86202-2008lSOTR 1 0064-2:1 996“圆周侧隙一。t(图3)是当固定两相啮合齿轮中的一个,另一个齿轮所能转过的节圆弧长的最大值。“法向侧隙0b。(图3)是当两个齿轮的工作齿面互相接触时,其非工作齿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它与圆周侧隙j。的关系,按式(6)表示:bnj。tCOSawtcos风 (6)“径向侧隙”j。(图3)将两个相配齿轮的中心距缩小,直到左侧和右侧齿面都接触时,这个缩小的量为径向侧隙:j r一2t地ana一。 (7)图3 圆周侧隙J。t、法向侧隙Jb。与径向侧隙J,之
17、间的关系“擐小侧隙”j。是节圆上的最小圆周侧隙,即当具有最大允许实效齿厚的轮齿与也具有最大允许实效齿厚相配轮齿相啮合时,在静态条件下在最紧允许中心距时的圆周侧隙(图2)。所谓最紧中心距,对外齿轮来说是指最小的工作中心距,而对内齿轮来说是指最大的工作中心距。“最大侧隙0。是节圆上的最大圆周侧隙,即当具有最小允许实效齿厚的轮齿与也具有最小允许实效齿厚相配轮齿相啮合时,在静态条件下在最松允许中心距时的圆周侧隙(图2)。4径向综合偏差的测量41测量原理径向综合偏差检测时,所用的装置上能安放一对齿轮,其中一个齿轮装在固定的轴上,另一个齿轮则装在带有滑道的轴上,该滑道带一弹簧装置,从而使两个齿轮在径向能紧
18、密地啮合(见图4)。在旋转过程中测量出中心距的变动量,如果需要的话,可将中心距变动曲线图展现出来。对于大多数检测目的,要用一个测量齿轮对产品齿轮作此项检测。测量齿轮需要做得很精确,以达到其对径向综合偏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当一个产品齿轮旋转一整周后,就能展现出一个可接受的记录来。被检测齿轮径向综合总偏差F等于齿轮旋转一整周中最大的中心距变动量,它可以从记录下来的线图上确定。一齿径向综合偏差等于齿轮转过一个齿距角时其中心距的变动量(见图5)。GBT 100952中所给出的公差值,适用于与一个测量齿轮所进行的此项测量。5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在旋
19、转中测出中心距的变动量z视刚(放大)盼黼图4测量径向综合偏差的原理图5径向综合偏差曲线图必须十分重视测量齿轮的精度和设计,特别是它与产品齿轮啮合的压力角,会影响测量的结果,测量齿轮应该有足够的啮合深度,使其能与产品齿轮的整个有效齿廓相接触,但不应与非有效部分或根部相接触,避免产生这种接触的办法是将测量齿轮的齿厚增厚到足以补偿产品齿轮的侧隙允差。当用此方法对精密齿轮作质量评级时,对所用的测量齿轮的精度和测量步骤,应由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对直齿圆柱齿轮,所规定的公差值可以用来确定精度等级,但当用于斜齿轮时,其测量齿轮的齿宽应该设计得使其与产品齿轮的即。等于或小于05。测量齿轮的设计应由供需双方协商一
20、致,纵向重合度e。可影响斜齿轮的径向综合测量的结果。齿廓偏差的影响,对直齿轮而言,将是很明显的,但对斜齿轮而言,由于多个齿和对角接触线的存在,将会被隐蔽起来。齿轮旋转一整周记录下的曲线图,接近于正弦形状(幅值为,e),表示齿轮的偏心量厂e。图5中表示出如何在此曲线图上绘制出正弦曲线来。齿轮的偏心量是指轮齿的几何轴线与基准轴线(aP:L或轴)间的偏移。42径向综合偏差数据的应用径向综合偏差包含了右侧和左侧齿而综合偏差的成分故而,想确定同侧齿面的单项偏差是不可能的。径向综合偏差的测量可迅速提供关于生产用的机床、工具或产品齿轮装夹而导致的质量缺陷方面的信息,此法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齿轮以及小模数齿轮
21、的检测。每转过一个齿距所发生的一齿综合偏差,有助于揭示齿廓偏差(常为齿廓倾斜偏差)。一个很大的个别的一齿综合偏差,表示有一个大的齿距偏差或受损伤的轮齿(见图6)。对产品齿轮的装夹和检测方法作适当的校准后,此测量过程还可用来确定产品齿轮最小侧隙啮合的中心距,见GBZ 186203关于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推荐意见,另外,这个步骤对检测需要以最小侧隙运行的齿轮也是有用的,因为功能齿厚的范围可以很容易地从径向综合偏差上得到。为了确定精度等级:a)对直齿轮,产品齿轮要用一个测量齿轮进行检测,该测量齿轮能够与有效齿廓100的接触。参见GBT 100952 2008中55,在GBT 100952中给出的径
22、向综合总偏差及一齿径向综合偏差的公差值用以确定直齿轮精度等级。必须强凋,因为两侧齿面的同时起作用,双而啮合检测得到的精度等级不能直接与用单项要素检测所得到的精度等级相关联。b)对斜齿轮,虽然GBT 100952中的公差是对直齿轮而言的,但如果采购方和供方都同意,也可用于评定斜齿轮,此时与齿轮相啮合时的重合度8m,t应符合41要求。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o_、一,这是产品齿轮在一转中中心距的波动,在线圈中表现为缓慢增加和减少的曲线f即齿轮的传动比变动。、,M一一一齿廓偏差在曲线上较小的波度表示齿廓与理论渐开线齿廓日】的偏差每一个波形_阿I戍于一个齿的接触
23、周期w坩n价吣,、m产、卜压力角偏差【齿廓1顷斜偏差)它们在曲线圈上表现为有规则的间隔和尖形的垂直偏移而每一个偏移相应于一个齿的接触周期。图6径向综合偏差的解释5径向跳动的测量、偏心量的确定51测量原理轮齿的径向跳动F是指一个适当的测头(球、砧、圆柱或棱柱体)在齿轮旋转时逐齿地放置于每个齿槽中,相对于齿轮的基准轴线的最大和最小径向位置之差(见图7)。如果用球、圆柱或砧在齿槽中与齿的两侧都接触,则可应用GBT 100952 2008中附录B所列的公差表。在有些情况下,要用一个骑架来与齿的两侧接触,公差表不是想要用于这种情况。球的直径应选择得其能接触到齿槽的中问部位,并应置于齿宽的中央(见63球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620.2 2008 圆柱齿轮 检验 实施 规范 部分 径向 综合 偏差 跳动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9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