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Z 17977-2000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OSI路由选择框架.pdf
《GB Z 17977-2000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OSI路由选择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Z 17977-2000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OSI路由选择框架.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100.30 L 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7977-2000 idt ISO /IEC TR 9575: 1995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OSI路由选择框架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QSI routing framework 2000-0个03发布2000- 08-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Z 17977-2000 目次前言.EISO/IEC前言.N 引言.v 1 范围.2 引用标准.3
2、 定义. . . . 2 4 缩略语.3 5 路由选择概念.3 6 OSI路由选择环境. . . . 6 7 OSI路由选择的目标.7 8 全球OSI路由选择的结构.8 GB/Z 17977-2000 前主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0/IECTR 9575: 1995(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OSI路由选择框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路由选择协议开发的框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3、究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罗韧鸿、黄家英。E GB/Z 17977-2000 ISO/IEC前言IS0(国际标准化组织)和l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它们都是ISO或IEC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准。IS0和IE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IS0和lEC有联系和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领域,IS0和l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0/IEC JTC 1 0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但在例外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可以提出下列类型之一
4、的技术报告:一二1型z虽然一再努力,但仍不能获得出版一项国际标准所需要的支持时。一一-2型:所讨论的项目仍处于技术发展阶段。一一3型:当技术委员会所收集到的各类数据与正式出版为国际标准的数据不同(例如:技术发展水平)时。1型和2型技术报告在出版后起3年内应提交复审,以决定是否将它们转成国际标准。3型技术报告不是务必要进行复审,除非它们提供的数据已被认为不再有效和不再有用。IS0/IEC TR 9575属于3型技术报告,它是由IS0/IECTCl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的SC6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该第2版取代第1版(ISO/IECTR 9575: 1990)。N GB/Z
5、17977-2000 51 在OSI环境(OSIE)中,任何端系统(ES)都存在与其他ES通信的可能性。发生这种通信的物理路径(或称路径)可以一一包括多个中间系统(lS); 一一包括多个子网类型;一一穿越多个独立的组织。此外,一次通信可以与另一次通信采用不同的路径。在网络层中,网络层的内部组织(GB/T15274)标识路由选择和中继两种功能,它们是任何端系统通过任意并接子网和中间系统进行通信这种能力的核心。路由选择和中继功能的一部分是对于一次给定的通信,允许多个ES和IS找到两个或多个ES之间的一条合适的路径。中继功能主要涉及对通过中间系统的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的实际变换和操纵。而路由
6、选择功能主要涉及对通过多个子网和中间系统的路径的维护和选择,这些子网和中间系统使NPDU能在端系统之间平滑地流动。路由选择有四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即za) ES和IS所要求的信息(5.1. 1) ; b) ES和IS用于收集此信息的技术(5.1.2); c) ES和IS用于分发此信息的技术(5.1.3);d) ES和IS为确定NPDU在NASP对之间流动所用路径而对此信息所执行的功能(5.1.4)。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讨论路由选择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描述怎样使用不同的协议来实现OSI路由选择功能。除了与路由选择功能密切相关的情况外,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没有讨论中继功能。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增加了使用组播子
7、网互连路由选择域、使用组播子网互连管理域和使用组播子网在路由选择域中提供连接性的选项。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7977-2000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OSI路由选择框架idt ISO /IEC TR 9575: 1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OSI routing framework 1 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一个开发路由选择用的OSI协议及通过标准化过程加快路由选择协议的进展的框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反映了O
8、SI路由选择当前的状态,但并不妨碍其未来的扩充和发展。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9387.1-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 ISO/IEC 7498-1: 1994) GB/T 15126-1994信息技术数据通信网络服务定义(idtISO/IEC 8348:1987) GB/T 15274-199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的内部组织结构(idt IS
9、O 8648: 1988) GB/T 16974-1997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idt ISO/IEC 8208:1995) 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 8878:1992) GB/T 17179.1-1997 信息技术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1部分:协议规范(idt ISO/IEC 8473-1:1994) GB/T 17180气1997信息处理系统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与提供无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协议联合使用的端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选择交换协议(idt ISO 9
10、542: 1988) ISO/IEC 10030:1995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与ISO/IEC8878联合使用的端系统路由选择信息交换协议ISO/IEC 10589: 1992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与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协议(lSO/IEC 8473)联合使用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域内路由选择路由信息交换协议ISO/IEC 10747: 1994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为支持转发ISO/IEC8473 PDU 在中间系统之间域间路由选择信息的交换协议RFC 1629 因特网中OSINSAP分配指南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个03批准2000- 08-01
11、实施1 GB / Z 17977 - 2000 3 定义3. 1 参考模型定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使用GB/T9387.1中定义的下列术语:a)网络层Network Layer b)网络服务访问点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 c)网络服务访问点地址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 address d)网络实体Network entity e)路由选择Routing f)网络协议Ne g)网络中继h)网络协议数i)系统管理j)层管理3. 2 网络层c)中间d)子3. 3 网络的方式五操作。注:术语管理域并不3.4.2 路由选择域routing 按照
12、同样的路由选择规程操作并且此概念的准确形式定义见8.1.2。3. 4.3 公共域common domain 一个管理域,它不是较高级域的成员。主管部门事实上可以操作管理域,公共域是路由选择分层结构中最高层。在公共域之上没有单个的域。在这种意义上,路由选择分层事实上是多层次的,公共域是每一层的最高元素。如果有多个公共域,它们将作为对等进行合作,以便能选定到达OSIE中任何NSAP的路由。3. 4. 4跳hopPDU穿越单个子网。3. 4.5 黑洞block hole GB/Z 17977 - 2000 由于路由选择规程的崩溃、恶意或缺乏信息,中间系统丢弃或拒绝转发指向它的所有通信业务量的一种情形
13、。当预定的通信业务量接收者不适用时,在一个无连接子网上也可形成黑洞。3. 4. 6 子网地址解析实体Subnetwork Address Resolution Entity 子网上可用的一个网络层实体,它起到该子网的路由选择信息的仓库或源的作用。3. 4.7 组播子网multicast subnetwork 4 由一个源发送的单个数据单元被多个目的地接收的子网。使用组播子网进行数据传输。ES IS LAN OSI路由选择能一一从概念上明确、一一通过将路由选下面各条描述这四个方面。5. ,. , 路由选择信息库一一下一跳路由选择表。这些表把目的地NSAP与可能用来将PDU转发到更接近其目的地的潜
14、在的下一子网跳(例如本地和远程SNAP)关联起来。一一相邻ES和IS表。这些表使一个ES或IS能确定本地拓朴结构。一一测得的数据链路或子网路径的QoS特征。这些测量使路由选择功能能适应QoS的变化。一一网络图。这些图是全球网络中某一部分的完整拓朴结构图。通过采用多种路由选择度量准则中任何一种,这些图能用来计算到达目的地NSAP的最短路径。5. ,. 2 信息收集ES和IS通过从本地环境和其他系统收集信息来建立各自的路由选择信息库。信息源的某些例子有:测量协议、来自系统管理的策略、目录查找功能、路由选择协议。信息收集功能示于图1中标记为更3 GB/Z 17977 - 2000 新接收的方框。回咽
15、路由选择PDU路由选择PDU路由选择信息库转发信息库NPDU NPDU 图l路由选择功能的分解5.1.3 信息分发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分发向其他系统通告其本地路由选择信息库中有关的信息。信息分发技术的例子包括:路由选择协议和通过管理信息库的交互。信息分发功能示于图1中标记为更新发送的方框。5. ,. 4 路由计算和维护这些是ES和IS为了完成路由选择而根据路由选择信息库执行的内部功能。该类别的主要功能是生成转发信息库,它用来实际中继NPDU。此功能示于图1中标记为决策的方框。内部功能的其他例子包括z诸如老化旧的路由选择信息库中记录项的计时功能,以及下面描述的功能F1和F205.1.4.1 功能F1
16、和F2功能F1和FZ是每个ES和IS为NPDU选择路由所需要的两项功能。F1的输入为za)被叫或目的地NSAP地址。b)主叫或掠NSAP地址。c)源路由(任选的)。源路由是标识网络中继系统的网络实体标题或网络实体标题前摄的序列。例如GB/T17179. 1中的惊路由选择功能。在完整的源路由中,序列中的下一个网络实体标题是Fl的输出。在部分源路由中,序列中的下一个网络实体标题或网络实体标题前缀用于确定网络中继系统的网络实体标题,它用来到达源路由所标识的网络中继。d)服务质量CQoS)参数(任选的)。e)转发信息库。对于每个被选路由的NPDU,F1确定:f)到目的地NSAPC或其他)的路径上网络中
17、继系统的网络实体标题。g)在到达目的地不需要中继功能的情况下,目的地网络实体的标题。该标题可以与目的地NSAP地址相同。4 F2的输入是zh) F1所确定的网络中继或目的地端系统的网络实体标题。i) QoS。GB/Z 17977 - 2000 j)转发信息库。该功能在Fl之后执行,它确定使用哪个子网连接点(SNPA)及何时向网络中继或目的地网络实体发送一个NPDU。该功能所产生的信息有:k)所选SNAP的标识。1)作为与此SNPA相关的子网服务提供者的输入的参数值。5.2 路由选择与OSI管理的关系在执行OSI参考模型赋予的任务时,网络层操作需要关于NSAP的位置和通过适用子网的路由的共享知识
18、。如图2和图3所示,路由选择功能通过存储在和检索自管理信息库(图中标为本地信息库的方框)与OSI管理相交叉。通过与网络层实体的交互或与系统管理(图中标为OSI管理应用的方框)的交互,将路由选择信息放到管理信息库中。希望通过OSI路由选择协议自动收集和分发路由选择信息;这些协议可以位于网络层(层管理)或应用层(系统管理)。使用网络层路由选择信息交换协议尤其具有以下优点:一一它将路由选择信息的产生、交换和同步化限制在网络层内。这使路由选择保持为闭合的系统,避免了跨层协调的复杂问题。它允许有效、直接使用可用的子网能力,诸如固有的组播。图2说明怎样使用层管理协议交换路由选择信息。使用应用层路由选择信息
19、交换协议尤其具有以下优点:一一上下文协商和在可靠的端到端运输服务上建立管理联系是可能的。图3说明如何使用系统管理协议交换路由选择信息。通常对OSI环境下全球路由选择问题的完整和实际的解决方案可能要求使用各种技术的组合,包括网络层管理协议和系统管理协议。本地信息库本地系统N路由选择协议图2使用网络层协议的路由选择交换远程端系统或中间系统5 GB/ Z 17977 - 2000 本地系统OSI管理应用出它们的一通过WAN的路的要求、失效恢复的巨大差异。6.2 公用网/专有网互许多组织己在运行专有路由选择功能应在专有和公用域织隔离。此外,公用域中的路由选择方法、应能够成功地处理跨越这类边界的有限控制
20、和数据流量。6. 3 企业网和校园网远程端系统或中间系统OSI管理应用接性和/或QoS要求的过组织边界、对最佳路径两种环境之间传输带宽的网可以使用公用网设施进行互连。在诸如大学、公司总部、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企业和校园环境中,网络应用增长迅速。这些环境以大量系统(有时数以千计)使用各种各样的拓朴进行连接为特征。在这些环境中,网络配置不断在改变,对系统安装和操作往往进行最小的中央控制。用于这种环境的路由选择方案对无法预期的配置更改需很坚固,并能适应网络使用、应用和通信业务量模式的变化,且无需中央管理功能的过多干预。6. 4 多供应商子网网络从来就是一个多供应商的环境。使用者从单个供应商处获得整个
21、子网(LAN或WAN)的情况十分少见,因为系统都是在不同的时间为不同的应用而购买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缺乏路由选择6 GB/ Z 17977 - 2000 标准,专有网(有时也包括公用网)的操作人员被迫由单个来源获得所有IS。这种情况限制了各个组织建造性价比很高的网络的能力,并且对其网络与其他组织的网络进行互连的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局限。就像其他OSI标准使购自多个供应商的系统能够互操作一样,有效的路由选择标准集将使建造实际可行的多供应商子网成为可能。7 OSI路囱选择的目标第6章为OSI路由选择所确定的环境给任何OSI路由选择方案都带来了一些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目标。以下各条讨论这些目标。一
22、-7. 1 多子网类型AP在最常见的情况下飞简数US个的系单两宽到端系m)1端曰J川-nt、量7卜E原因。另一方面,行。外,在单个组织内也可以因为效率、7. 3. 2 信任、防j 能提哇QUQU冉H个个姑一一要使向卿、UU特响最小化。路由选择有害影响的例子有路由选择环路和黑洞(二者都能严重损害网络性能)、不正确的路由选择及非法的路由选择(尤其是涉及国界的)。另外,在提供最大的路由选择功能的同时,交换的路由选择信息应提供最少的辅助信息。有关一个管理域内部的辅助信息的例子包括:一一拓朴结构信息;一一大小;活动级别;-一可靠性;一一服务质量和/或服务类型;和费率结构。操作管理域的组织应能控制在其管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977 2000 信息技术 系统 远程 通信 信息 交换 OSI 路由 选择 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