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268-2009 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df
《GB T 24268-2009 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4268-2009 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12099K 14 a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268-2009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Test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tin oxide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2009-06-19发布 20100201实施宰瞀髁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11前言1范围2银的测定21方法原理22试剂23分析步骤24分析结果的计算25精密度3锡的测定31方法原理32试剂33设备34分析步骤目 次GBT 24268200935分析结果的计算36精密度4镍、锌、铜和铟的测定41方法原理
2、一42试剂-43仪;-44分析步骤45分析结果的计算46精密度5铋的测定51方法原理52试剂53仪器54分析步骤55分析结果计算56精密度附录A(资料性附录)仪器工作条件参考文献111112222222333334455666666789前 言CBT 24268-2009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8)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桂林金格电工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达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精密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中希合金有限公司、绍兴县宏丰化学金属制
3、品厂、温州聚星银触点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跃平、陈晓、陈乐生、柏小平、张晓辉、杨晓玲、谢永忠、郑元龙、陈达峰、马大号、陈京生。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24268-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氧化锡或银氧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中银、锡、镍、锌、铟、铜和铋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银氧化锡或银氧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中银、锡、镍、锌、铟、铜和铋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80009400(银),3001300(锡),003100(镍),005100(锌),030500(铟),0201_oo(铜),o20150(铋)。2银的测定21方法原理试料用硝酸分解后,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
4、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硫氰酸根先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硫氰酸银白色沉淀,当银离子沉淀完全,过量一滴的硫氰酸根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酸铁络合物,即为终点。22试剂221硝酸硝酸(1+1)。222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KCNS)一004 molL。2221配制称取约97 g硫氰酸钾用水溶解后,稀释至2 500 mL,充分混合均匀,静置3天。2222标定称取0100 0 g纯银(9999)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iomL硝酸(221),于电炉上低温加热溶解,煮沸除尽黄烟,冷却至室温,加水至100 mL,加5 mL硫酸铁铵(223),用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22
5、2)滴定至淡红色为终点。每毫升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银的量按式(1)计算:C一翌V式中:m纯银的质量,单位为克(g);y滴定纯银所消耗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23硫酸铁铵溶液(20 gL)称取2 g硫酸铁铵溶于100 mL水中,滴加刚煮沸过的硝酸(221)至褐色褪去。23分析步骤231测定环境测定环境应无盐酸雾。232试料称取01 g试料,精确至0000 1 g。233测定2331将试料(232)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10mL硝酸(221),置于电炉上低温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后煮沸除尽黄烟,冷却至室温。1GBT 24268-20092332加水至100 mL
6、,加5 mL硫酸铁铵(223),摇匀。2333用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222)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淡红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24分析结果的计算银的质量分数按式(2)计算:Ag()一譬X100式中:c每毫升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银的量,单位为克(g);v一滴定试料消耗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25精密度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数值。表1银量 精密度“80oo94oo o303锡的测定31方法原理试料
7、用硫硝混合酸分解,以铁作载体,加入氢氧化铵使锡与铁生成共沉淀与银基体分离。然后与过氧化钠熔融,热水浸取,用铝片将四价锡还原为二价锡,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浅蓝色为终点。32试剂321氯化铵(固体)。322过氧化钠(固体)。323铝片(995以上)。324混合酸:3体积硫酸(P一184 gmL)与2体积硝酸(P一142 gmL)混合。325盐酸(P一119 gmL)。326氢氧化铵(Po90 gmL)。327氢氧化铵(5+95)。328三氯化铁溶液(100 gL)。329氯化钠溶液(10 gL)。3210碳酸氢钠饱和溶液。3211碘酸钾标准溶液:称取0601 0 g经10
8、5烘干1 h并冷却的基准碘酸钾,溶于水中,加入5 g碘化钾和25 mL氢氧化钠溶液(2 gL),搅拌溶解后移人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001 0 g锡。3,212淀粉溶液(10 gL):称取1 g可溶性淀粉,加5 mL水搅拌,加100 mL沸水,煮沸,冷却。33设备高温炉。34分析步骤341试料称取05 g试料,精确至0000 1 g。2GBT 24268-2009342空白试验随同试料作空白试验。343测定3431将试料(341)置于200 mL烧杯中,加15 mL混合酸(324),盖上表面皿,加热分解试料。待作用至无小气泡时,摇动两次,继续加热至
9、冒浓白烟,冷却。用水冲洗表面皿和杯壁,使试液体积约为50mL。3432加入5mL三氯化铁溶液(328)和5 g氯化铵(321),搅拌,用氢氧化铵(326)中和至银的沉淀物溶解并过量10 mL。待大部分沉淀下降后,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氢氧化铵(327)洗涤烧杯和沉淀至滤液中无银离子。滤液酸化后,用氯化钠溶液(329)检查。弃去滤液。3433将沉淀连同滤纸一起置于铁坩埚中,在电炉上灰化后移人700高温炉中灼烧15 rain,取出冷却。加入4 g过氧化钠(322),用玻棒搅匀。放人700高温炉中熔融5 rain,摇动一次坩埚,再熔融5 rain,取出冷却。3434用热水浸取于原烧杯中,用水洗出坩埚
10、,加入70 mL盐酸(325),低温煮溶铁皮。将溶液移人500 mL锥形瓶中,加2 g铝片(323),用带有橡皮塞的盖氏漏斗将瓶盖紧,向盖氏漏斗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3210)。经常摇动,反应剧烈时宜用冰水或自来水冷却,防止溶液冲出瓶外。待反应缓慢时,将瓶移至电炉上,铝片溶完后煮沸(12)rain,取下流水冷却至室温。在冷却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补充碳酸氢钠饱和溶液(3210),以隔绝空气。3435取下盖氏漏斗,将漏斗中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注入锥形瓶中,迅速加入5 mL淀粉溶液(3212)用碘酸钾标准溶液(3211)滴定至溶液恰呈浅蓝色为终点。35分析结果的计算锡的质量分数按式(3)计算:Sn()一 !
11、旦二旦!丕!:! m 100一!:!二垦! 优式中:y。滴定试液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U滴定空白试验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0001 O与100 mL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的锡的质量,单位为克(g)。36精密度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数值。表2锡量“ 精密度3oo5oo o25500800 0308001300 0354镍、锌、铜和铟的测定41方法原理试料用硝酸、硫酸分解,氧化银沉淀过滤分离银和锡的化合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4268 2009 氧化 锡电触头 材料 化学分析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