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pdf
《GB 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pdf(6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 040 L 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2006-05阳31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阳12-01实施GB/T 20269一2006目次前言.v 引言.VI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24. 1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内容24.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
2、原则25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素及其强度35. 1 策略和制度.35. 1. 1 信息安全管理策略5. 1. 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5. 1. 3 策略与制度文档管理. 5. 2 机构和人员管理65.2.1 安全管理机构.5.2.2 安全机制集中管理机构5.2.3 人员管理.8 5.2.4 教育和培训. 5.3 风险管理105.3. 1 风险管理要求和策略105.3.2 风险分析和评估.5.3.3 风险控制u5.3.4 基于风险的决策125.3.5 风险评估的管理.12 5.4 环境和资源管理135.4.1 环境安全管理135.4.2 资源管理145. 5 运行和维护管理5.5. 1 用户管理.1
3、6 5.5.2 运行操作管理175.5.3 运行维护管理.5.5.4 外包服务管理5.5.5 有关安全机制保障. 5.5.6 安全集中管理5. 6 业务连续性管理5.6. 1 备份与恢复275.6.2 安全事件处理.28 5.6.3 应急处理.GB/T 20269-2006 nununu-9?ndA哇EURUEdphunbnbnb民U勺in,且U00000000QdQdnunUAununu-i1i9LququqUA哇4AA哇ndqunJquqoqunJnJquququqdnJququnJndquqJnJnJqdndnJndqJndA哇A吐A古A吐4AA吐4牟A吐A哇A哇4A吐4&A吐A忡AA哇
4、求要uu理级呗求求求求br级求求求求求级求求求求求!U管等盼要要要要要扎护要要要要要扎护要要要要要求颅uHU制理止分邱围求理理理理理要憔围求理理理理理要明国求理理理理理要剖围求理求控管理终理范要管求管管管管理、1范要管求管管管管理i范要管求管管管管理班要管要查管理项管和管自和度员要源护性查管审和度员要源护性查管相和度员要源护性查管制圳和度查律检监定管立程用全户标制人理资维续检期统标制人理资维续检期全标制人理资佳续检期中标制检法性及认期和过启安丹目和和管和和连和周fd目和和管和和连和周戎目和和管和和连和周品目和和合从计任周划设统统级理策构险境作务督存级理策构险境作务督存级理策构险境作务督存级理策
5、督符依审责存规建系系一管政机风环操业监生二管政机风环操业监生三管政机风环操业监生四管政监生息第第第第1234123主同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巧,巧i巧Jt句QUQUQOOO-i1i1i1i111i1i1-41inLqIMqLnL?uquqdqJqunJndqJndndndqJA吱A吐A吱丘ph山丘5.i旦旦旦旦66.6.队队6.6.队队丘6.6.队666666666队队队队tt666队66.HGB/T 20269-2006 6.4.3 机构和人员管理要求u6.4.4 风险管理要求.6.4.5 环境和资源管理要求456.4.6 操作和维护管理要求u6.4.7
6、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6.4.8 监督和检查管理要求6.4.9 生存周期管理要求466.5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466.5.1 管理目标和范围466.5.2 政策和制度要求.47 6.5.3 机构和人员管理要求476.5.4 风险管理要求476.5.5 环境和资源管理要求476.5.6 操作和维护管理要求.47 6.5.7 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486.5.8 监督和检查管理要求486.5.9 生存周期管理要求. 4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安全管理要素及其强度与安全管理分等级要求的对应关系49附录趴资料性附录)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概念说明B.1 主要安全因素 53 B. 1. 1 资产 m B. 1.
7、2 威胁. 53 B. 1. 3 脆弱性 M B. 1.4 意外事件影响 M B. 1. 5 风险 M B.1.6 保护措施 M B.2 安全管理的过程 M B. 2. 1 安全管理过程模型 M B. 2. 2 安全目标 55 B. 2. 3 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55 B. 2. 4 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川55B.2.5 制定安全策略 55 B.2.6 安全需求分析 M B.2.7 安全措施的实施B. 2. 8 安全实施过程的监理B.2.9 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 57 B. 2. 10 生存周期管理四参考文献.阳川剧GB/T 20269-2006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
8、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思源新创信息安全资讯有限公司,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冠直、王志强、吉增瑞、景乾元、宋健平。V G/T 20269-2006 百l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从与信息系统安全相关的物理层面、网络层面、系统层面、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分等级安全保护。管理层面贯穿于其他层面之中,是其他层面实施分等级安全保护的保证。本标准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提出了分等级安全管理的要求,阐述了安全管理要素及其强度,并将管理要求落实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所规定的五个等级上,有利于对安全管理的实施、评估和检查。GB17859-19
9、99中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对安全技术和安全风险控制的关系确定的,公通宇2004J66号文件中安全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信息和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程度确定的。两者的共同点是:安全等级越高,发生的安全技术费用和管理成本越高,从而预期能够抵御的安全威胁越大,建立起的安全信心越强,使用信息系统的风险越小。本标准以安全管理要素作为描述安全管理要求的基本组件。安全管理要素是指,为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所规定的安全要求,从管理角度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方法和措施。根据GB17859 1999 对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会有不同的安全管理要求,可以体
10、现在管理要素的增加和管理强度的增强两方面。对于每个管理要素,根据特定情况分别列出不同的管理强度,最多分为5级,最少可不分级。在具体描述中,除特别声明之外,一般高级别管理强度的描述都是在对低级别描述基础之上进行的。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系统或者网络;信息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存储、传输、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本标准涉及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公司、集团等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以下统称为组织机构。信息系统在技术上采取何种安全机制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确定,本标准仅提出保证这些安全机制实施的管理要
11、求。与技术密切的管理是技术实现的组成部分,如果信息系统根据具体业务及其安全需求未采用该技术,则不需要相应的安全管理要求。对与管理描述难以分开的技术要求会出现在管理要求中,具体执行需要参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执行。本标准中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素及其强度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分等级要求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参见附录A。为了帮助读者从安全管理概念角度理解和运用这些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附录B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概念说明。VI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依据GB17859-199
12、9的五个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规定了信息系统安全所需要的各个安全等级的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按等级化要求进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3 术语和定义3. 1 完整性包括数据完据的准确性和一致3.2 可用性表征数据或系统3.3 访问控制access 按确定的规则,对实体3.4 安全审计security audit 按确定规则的要求,对与安全相安全机制。3.5 3.6 3. 7 鉴别信息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用以确认身份真实性的信息。敏感性sensitivity 表征资源价值或重要性的特性,也可能包含这一资源的脆弱性
13、。凤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作何变化,数录必要信息,并作出相应处理的通过对信息系统的资产价值/重要性、信息系统所受到的威胁以及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进行综合分GB/T 20269-2006 析,对信息系统及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进行科学识别和评价,确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过程。3.8 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 主要指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定的行动方针、路线、工作方式、指导原则或程序。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4. 1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内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是对-个组织机构中信息系统的生存周期全过程实施符合安
14、全等级责任要求的管理,包括:一-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角色与职责,制定安全规划;一一开发安全策略;一二实施风险管理;一-制定业务持续性计划和灾难恢复计划;一-选择与实施安全措施;一保证配置、变更的正确与安全;一一进行安全审计;一-保证维护支持;一-进行监控、检查,处理安全事件;一二安全意识与安全教育;一-人员安全管理等。4.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原则2 a) 基于安全需求原则:组织机构应根据其信息系统担负的使命,积累的信息资产的重要性,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面临的风险分析安全需求,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确定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遵从相应等级的规范要求,从全局上恰当地平衡安全投入
15、与效果。b) 主要领导负责原则:主要领导应确立其组织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的宗旨和政策,负责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组织有效安全保障队伍,调动并优化配置必要的资源,协调安全管理工作与各部门工作的关系,并确保其落实、有效。c) 全员参与原则:信息系统所有相关人员应普遍参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并与相关方面协同、协调,共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d) 系统方法原则: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识别和理解信息安全保障相互关联的层面和过程,采用管理和技术结合的方法,提高实现安全保障的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e) 持续改进原则: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反馈过程,贯穿整个安全管理的生存周期,随着安全需求和系统脆弱性的时空分布变化,威胁程度
16、的提高,系统环境的变化以及对系统安全认识的深化等,应及时地将现有的安全策略、风险接受程度和保护措施进行复查、修改、调整以至提升安全管理等级,维护和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f) 依法管理原则: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管理行为,应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主体合法、管理行为合法、管理内容合法、管理程序合法。对安全事件的处理,应由授权者适时发布准确一致的有关信息,避免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g) 分权和授权原则:对特定职能或责任领域的管理功能实施分离、独立审计等实行分权,避免权力过分集中所带来的隐患,以减小未授权的修改或滥用系统资源的机会。任何实体(如用户、管理员、进程、应用或系统)仅享有该实体需
17、要完成其任务所必须的权限,不应享有任何多余权限。GB/T 20269-2006 h) 选用成熟技术原则:成熟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新技术时要重视其成熟的程度,并应首先局部试点然后逐步推广,以减少或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i) 分级保护原则:按等级划分标准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实行分级保护;对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大型信息系统,确定系统的基本安全保护等级,并根据实际安全需求,分别确定各子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实行多级安全保护。j) 管理与技术并重原则:坚持积极防御和综合防范,全面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立足国情,采用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管理科学性和技术前瞻性结合的方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18、性达到所要求的目标。k) 自保护和国家监管结合原则:对信息系统安全实行自保护和国家保护相结合。组织机构要对自己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负责,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形成自管、自查、自评和国家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信息安全。5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素及其强度5. 1 策略和制度5. 1. 1 信息安全管理策略5. 1. 1. 1 安全管理目标与范围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需要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目标和范围,不同安全等级应有选择地满足以下要求的一项:a) 基本的管理目标与范围:针对一般的信息系统应包括:制定包括系统设施和操作等内容的系统
19、安全目标与范围计划文件;为达到相应等级技术要求提供相应的管理保证;提供对信息系统进行基本安全保护的安全功能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安全功能达到预期目标,使信息免遭非授权的泄露和破坏,基本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b) 较完整的管理目标与范围:针对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一般信息和信息系统,在a)的基础上还应包括: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提供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的比较完整的系统化安全保护的能力和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从整体上保护信息免遭非授权的泄露和破坏,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c) 系统化的管理目标与范围:针对涉
20、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在怕的基础上还应包括:提供信息系统安全的自动监视和审计;提供信息系统的认证、验收及使用的授权的规定;提供对信息系统进行强制安全保护的能力和设置必要的强制性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数据信息免遭非授权的泄露和破坏,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d) 强制保护的管理目标与范围:针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和信息系统,在c)的基础上还应包括:提供安全策略和措施的程序化、周期化的评估,以及对明显的风险变化和安全事件的评估;实施强制的分权管理机制和可信管理;提供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的强制安全保护的能力和比较完善的强制性安全管理措施,保证
21、信息系统安全运行。e) 专控保护的管理目标与范围:针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在d)的基础上还应包括:使安全管理计划与组织机构的文化有机融合,并能适应安全环境的变化;实施全面、可信的安全管理;提供对信息系统进行基于可验证的强制安全保护能力和完善的强制性安全管理措施,全面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5. 1. 1. 2 总体安全管理策略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总体安全策略应有选择地满足以下要求的项:a) 基本的安全管理策略: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策略包括:依照国家政策法规和技术及管理标准进行3 GB/T 20269-2006 自主保护;阐明管理者对信息系统安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269 2006 信息 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 管理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