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 64-1994(编制说明)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LD 64-1994(编制说明)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D 64-1994(编制说明)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意义制定本规范是要为我国起重机械防碰装置的设计、制造、管理等各个部门提供统一、科学、标准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检验管理依据,填补我国安全技术标璀领域的一项空白。促进研制单位产品开发工作,使产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_t质量、上水平。同时使用户与管理部门有章可循,推动我国起重机械防碰装置的使用管理水平,保证产品使用可靠性,减少起重事故。起重机工作过程中,相互碰撞或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碰撞造成设备损坏,重物坠落.人员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某钢铁厂,检修工人在起重机主梁上工作,另外一台起重机与这台起重机相碰撞造成两各检修工人坠藩死亡
2、;某钢厂曾因起重机碰撞而使-炉钢报废等等,据日本一份统计资料报道,在对87个企业的调查中,由于起重机相互碰撞发生事故的占59.8%,认为可能发生事故的占60.9%。造成起重机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起重机不具备本质安全性。起重机由于本身的构造和作业特点,属于须采取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方能达到本质安全性能的生产设备,所谓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装使用各种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防碰装置就是其中的一种。80年代以前,我国的起重机几乎都未安装防碰装置,只凭司机目视判断吊车相碰的可能性,随着起重机的高速化、大型化、复杂化,这种原始的方法已不能保证操作安全,需要强调安装可靠的防碰装置,从根本上提高起重机本质安全问。
3、据了解,宝钢从日本、西德引进的近百台吊车均设有防碰装置,另据日本70年代末对2400余打起草机的调查,在起重机有相碰可能的工作场所,防碰装置的使用率平均达到33.3%。缺乏基础标准,产品研制、使用、管理水平不高。强调安装防碰装置.提高起重机本质安全性的前提.是要有性能可靠的产品以及保证产品使用叮靠性的管用措施。我国防碰装置研制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随着宝钢等大型企业的建设,对进口产品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我国产品的开发研制。然而由于缺乏基础性的产品国家标准,使得研制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从产品研制方面看,有些单位具备引进国外产品的条件.产品研制起点较高,有些单位不具备这些条件,又很难搞到适
4、当的资料,研制工作存在盲目性,造成产品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过近两万元一台的产品,使用1个月就坏了的事例。总体上讲.由于缺乏国家标准,产品研制水平参差不齐,对产品功能、安全要求、技术性能等重要指标各说不一,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产品水平提高。从使用管理方面看,各部门缺乏依据,不能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从而使产品使用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起重机安装安全装置后,工人们会产生依赖思想,如果不能保证产品使用可靠性,安全装置反倒可能成为事故隐患。2.编制原则a)以综合治理为纲.贯彻安全第一.削阶为主的方针。安全防护装置不是生产设备,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5、安全防护装置间接地创造了价值。由于安全装置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标准必须突出安全这一主题。保证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及监察等各个环节同时抓起。忽略哪个环节.都会影响产品安全效351 能,造成严重后果。b)以科学、先进、可行性为定标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国标0984J133号文件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规范主要安全技术内容参照日本标准起重机防碰装置构造标准(光线式)。日本从60年代开始防碰装置的研制使用和管理工作。产品技术成熟,具有丰富的使用管理经验。70年代未期.日本劳动省与起重机协会,在做了大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
6、订了产品构造标准。该标准具有起点高,对起重机适用性考虑、充分,安全要求突出、技术性能、试验方法全面具体的特点,代表了国际80年代水平。本规范在参照日本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扩大了适用范围,着重充实了使用管理内容。本规范结构与内容执行国家基础标准规定并注意与有关标准相协调,这方面主要参考标准是:GB 1. 1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1. 3 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GB 1. 8 标准化工作导则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GB12602 起重机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6974
7、 起重机械名词术语GB1497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3187 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GB2421 24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GB3797 电控设备第二部份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起草组同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3.规范正文主要内容说明第一章国内外防碰装置基本分为光线、微破和超声波三大系列,工作原理为电磁波及声波测距原理。光线式主要指激光和红外光,此类产品一般使用呻化嫁半导体激光器(激光二极管)做发射器,使用波长在9000A附近。微波式也称雷达式,产品一般使用频率在10GHz左右。在电磁波谱上,O. 3300GHz属于微波频段,因而称微波式。第三章3.1和3.2碰撞必须有两件以上
8、的物体参与才能发生,这两件物体都可互相称为碰撞体或被碰撞体。防碰装置一般分为两部分安装,一部分(发射、控制、报警)安装在A起重机上,可以对A起重机实行防碰功能,另一部分(接收、反射板等)安装在B起重机或要防止碰撞的物体上。为了区别这种情况,本规范把受装置控制可以实现防碰功能的起重机定义为防碰主体,另一物体定义为防碰客体。3.3 防碰功能包括警报、减速、停止三种基本功能及这些基本功能的组合。3.4 最大检测距离是装置重要性能指标,它表示装置直线检测能力。3.5 设定距离主要与起重机参数有关,如起重机运行速度,制动距离等。运行速度高设定距离大,速度低设定距离小。一般报警设定距离在820m,减速和停
9、止距离有的与报警距离一起设352 定,有的分别设定,一般在6,._15m。第四章4. 1. 1 划分为四种功能型式在原理上与日本标准相同。据调查,大多数单位倾向于只要求装置报警,减速及停车由司机控制。从实现防碰的技术程序讲,理想情况应该是报警,二减速,兰停车,要求产品控制起重机减速有一定难度,成本相应增大,但国内有研制单位,从安全角度讲,减速是较好的方法。控制起重机停车是容易实现的,但某些工作场合(如吊运液态金属及起重机必须相邻作业等)此种型式不适用。4. 1. 2 反射型一般具有发射反射接收控制的特点。反射型其发射、接收和控制部分一般安装在防碰主体上,反射板安装在防碰客体上。直射型一般具有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D 64 1994 编制 说明 起重机械 装置 安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