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983-2014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GB T 50983-2014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983-2014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1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一一同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T 50983 - 2014 !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site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low and intermediate level radioactive wastedi sposal 2014 - 03 -31发布2014-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site investigati
2、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low and intermediate level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G/T 50983 - 2014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4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 50983-2014 为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 63906433 (发行部)新华书
3、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50mmX 1168mm 1/32 4.5印张112千字2014年9月第1版2014年9月第1次印刷会统一书号:1580242. 347 定价:27.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 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一-.-一-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7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983-2014.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4、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3月31日t回国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C2009J88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本规范共分10章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岩土工程勘察各阶段任务与要求,专门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方法,室内试验,岩土参数分析,勘察成果报告编制,现场检验与监测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
5、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丰路1号,邮政编码:5106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要起草人:汪华安程小久易树平郑文棠丁金伟何宝石张润明李学山周本刚焦春茂罩建波李岗王煌霞杨球玉王旭宏马海毅曾强李小强 1 主要审查人:戴联绢顾宝和田胜清郭择德孙东辉周群陶寿福刘厚健王中平曹卫东齐迪迟宝明王援姬
6、国庆韩竹军王先斌 2 - 一-飞一一-. 、目次l总则(1 ) 2 术语和符号( 2 ) 2. 1 术语(2 ) 2.2 符号(4 ) 3 基本规定( 6 ) 4 岩土工程勘察各阶段任务与要求( 8 ) 4. 1 一般规定( 8 ) 4. 2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 8 ) 4.3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9 ) 4.4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11 ) 4. 5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门川4. 6 施工建造阶段勘察(15 ) 5 专门岩土工程勘察门们5.1 断裂(16 ) 5.2 水文地质(17 ) 5. 3 水文地球化学门门5. 4 不良地质作用(23 ) 6 勘察方法( 2日6.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
7、质测绘与调查(25 ) 6. 2 工程物探( 27 ) 6. 3钻探门们6. 4 井探、槽探和洞探( 30 ) 6. 5取样.门川6. 6 原位测试门 1 6. 7 水文地质试验7 室内试验7.1 一般规定门川7.2 物理力学试验7.3 地球化学试验.8 岩土参数分析8.1 一般规定( 3日8. 2 岩土参数统计与选用(35 ) 9 勘察成果报告编制9.1 一般规定U川9.2 文字部分( 39 ) 9. 3 图表及专题报告(42 ) 10 现场检验与监测.10.1 一般规定(44 ) 10. 2 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44 ) 10. 3 不良地质作用的监视.10.4 地下水监测附录A岩土渗透
8、性分级.附录B工程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附录C原位测试方法适用地层及主要工程应用(51 ) 附录D水文地质试验适用条件及测试目的(53 ) 附录E地球化学室内试验方法附录F岩土参数统计的相关系数临界值表(56 )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一一一一一一-.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and symbols ( 2 ) 2.1 Terms ( 2 ) 2.2 Symbols ( 4 ) 3 Basic requirement ( 6 ) 4 Tasks and requirements in each invest
9、igation phas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8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 ( 8 ) 4. 2 Investigation for the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 8 ) 4. 3 Investigation for the feasibility study ( 9 ) 4. 4 Investigation for the preliminary design ( 11 ) 4.5 Investig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10、( 13 ) 4. 6 Investig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15 ) 5 Speci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 16 ) 5. 1 Fault ( 16 ) 5.2 Hydrogeology (17) 5. 3 Hydrogeochemistry . (21) 5. 4 Adverse geological actions ( 23 ) 6 Investigation methods ( 25 ) 6. 1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map
11、ping and investigation ( 25 ) 6. 2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 27 ) 6. 3 Drilling ( 28 ) 6.4 Well ,trench and cave exploration ( 30 ) 3 6. 5 Sampling ( 30 ) 6. 6 In-situ tests ( 31 ) 6. 7 Hydrogeological tests ( 31 ) 7 Laboratory tests ( 33 ) 7.1 General requirement ( 33 ) 7. 2 Physical me
12、chanics and experiments ( 33 ) 7. 3 Geochemical tests . (34) 8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 35 )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 35 ) 8. 2 Statistic and selection of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 35 ) 9 Preparation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deliverables ( 39 ) 9. 1 General requirement ( 39 ) 9.2
13、 Wordings ( 39 ) 9. 3 Diagrams and special reports ( 42 ) 10 In-situ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 44 ) 10. 1 General requirement ( 44 ) 10. 2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for subsoil and foundation ( 44 ) 10. 3 Monitoring of adverse geological actions ( 45 ) 10.4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 45 ) Appendi
14、x A Hierarchy of soil permeability ( 48 ) Appendix B Applicable scope of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 49 ) Appendix C In-situ test methods for 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51 ) Appendix D Hydrogeological tests conditions and test purposes ( 53 ) Appendix E Methods of geochemical
15、laboratory tests ( 55 ) 4 一一-.一. 、Appendix F Charts of statistics and calculations and definition of soil parameters ( 56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58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9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61 ) 5 -一一-一一. 、-1总则1. 0.1 为了在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
16、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的岩土工程勘察,不适用于天然和人工岩洞(矿井)内处置以及中等深度和深地质处置场的岩土工程勘察。1. O. 3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处置场建设各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1. O. 4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分析评价的要求。1. O. 5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
17、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回国_-一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 1 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 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利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废弃物。2. 1. 2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low and intermediate level radioactive waste(LIL W) 放射性浓度或比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但低于高放废物的放射性废物。本规范中指现行国家标准放射性废物分类GB9133中第I、H等级的固体废物,又称低中放废物。2.
18、 1. 3 近地表处置near surface disposal 地表、地表下或半地下、具有防护覆盖层,且采用天然屏障或加设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置,深度在地下50m以内。2. 1. 4 天然屏障natural barrier. 天然存在且能延滞或阻止放射性核素运移到周围环境的地质体。2. 1. 5 工程屏障engineered barrier 能延滞或阻止放射性核素从处置单元运移到周围环境的工程设施。2. 1. 6 处置场disposal site 用于处置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的有界限限定,并受到有组织控制的近地表陆地处置设施区,由处置设施、辅助建(构)筑物和场区组成。2. 1. 7 处置设施di
19、sposal facility 2 -一一-一一写一一-. 、为放射性废物提供具有多重屏障的处置系统,包括若干处置单元、防护覆盖层、回填材料、防排水系统等。2. 1. 8 处置单元disposal unit 地质介质和废物包装容器之间设置的工程构筑物,由顶板、侧墙、内隔墙、底板和排水廊道等组成。2. 1. 9 处置坑槽disposal pit 处置单元基础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的砌筑作业空间。2. 1. 10 场区site 处置场建设所直接占有并使用,受核设施营运单位有效控制的有限面积的场地,由处置区、缓冲区和辅助建(构)筑物区组成。2. 1. 11 场址区site area 以场区为中心,外延
20、半径不小于lkm的地区。2. 1. 12 场址附近范围si te vicini ty 以场区为中心,外延半径不小于5km的地区。2. 1. 13 场址近区域site near region 以场区为中心,外延半径不小于Z5km的地区。2. 1. 14 场址区域site region 以场区为中心,外延半径不小于150km的地区。2. 1. 15 弥散系数dispersion coefficient 表征榕质在多孔介质中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作用的综合参数,其值等于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之和。又称水动力弥散系数。2. 1. 16 分配系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指地下水系统平衡
21、时,吸附在固相上的核素浓度与液相中的核素浓度的比值。2. 1. 17 阻滞系数retardation factor 表征介质对溶质阻滞能力的参数,其值等于地下水渗流速度与污染物迁移速度的比值。2. 1. 18 活动断裂active fault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裂。 3 2.2符号B 越流系数;CR一一一回次岩芯采取率;D一一弥散系数;Dm 分子扩散系数;Dh一一机械弥散系数;D溶氧量;Eh-氧化还原电位;1m一一平均值;h一一压力水头;K 渗透系数;Kd一一分配系数;K一一有效水力传导系数;一一孔隙度;#一有效孔隙度;H 酸碱度;Q一一流量,涌水量;r一一相关系数;几相关系数临界值;Rd
22、一二阻滞系数;RQD一二岩石质量指标;S一二承压含水层的释水系数;T导水系数;U一二孔隙水压力;。一-降水入渗系数;f一一介质压缩系数;卢F修正水压缩系数;二一质量密度;一-一一-.,.-. 、一-一含水率FO一一体积含水量;一二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8一变异系数;r二一相关型变异系数;y,一一一统计修正系数;广一一标准差;r一-剩余标准差。 5 3基本规定3.0.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应与工程设计阶段相适应,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造五个勘察阶段。勘察阶段可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和资料完整程度适当合井。3. O. 2 低、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983 2014 水平 放射性 废物 处置 岩土 工程 勘察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