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521-2012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pdf
《GB T 28521-2012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521-2012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道国ICS 29.220.99 岛142 和国国家标准=H工./、中华人民G/T 28521-2012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Intelligent energy saving system by fresh air for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 sites 2012-10-01实施2012-06-29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HVS 撒哈伪阳忍耐刷刷盹码esi 。FEdmp ,ue as守将军GB/T 28521-2012 目次前言.1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新风系统的分类与主要组成
2、部分.5 技术要求.26 检验方法7 检验规则.12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4 剧昌本标准按照GBj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GB/T 28521-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香江方大节能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吉林达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兰英、高建、俞龙云、杨世忠、侯福平、李峙、王殿魁、余斌、赵昕、张瑜、贾骏、刘
3、佩春、蒋平、梁航、熊九军。I GB/T 28521-2012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简称新风系统)产品分类、主要组成部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
4、术条件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YD/T 282-2000 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 1173-2010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 1363.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凤节能系统intelligent energy saving system by fresh air for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 sites 通过智能控制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
5、处理后引入机房,排出机房内部热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其本身不带任何制冷元件,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实现室内风冷降温,减少局站的能耗。3.2 标准测试工况standard testing situation 室内温度为26.C30 .C,室内外温差为10.C,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c带过滤装置,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3.3 注:室内温度为26c - 30 c是YD/T1821-2008中规定的一、二、三类通信机房的最高温度,测试时只取其中一个温度值计算显冷量。额定凤量normal air f10w rate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新风系统吸入机房内的冷空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Cm3/h)。
6、1 G/T 28521-2012 3.4 消耗功率consumed power 新风系统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新风系统在提供额定制冷量所消耗电能的总功率,单位为瓦(W)。3.5 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新风系统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提供的制冷量(W)与新风系统的消耗功率(W)之比。4 新凤系统的分类与主要组成部分4. 1 新风系统的分类小型系统:额定风量3000旷/h;中型系统:3000m3Jh9000旷/ho4.2 新凤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新风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加湿装置(可选)、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他安装附件组成。5 技术要求5. 1 环境
7、条件5. 1. 1 适用环境条件新风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F应能正常工作:室内环境温度:5oC40 oC; 室外环境温度:一30oC45 .C; 相对湿度:90%;海拔高度:建议小于2000 m,超过2000m需降额使用或与用户协商。5. 1. 2 电源DC:-40 V-57 V(-48 V供电时);20V28 VC24 V供电时KAC:单相187V253 V;三相323V437 V。5.2 额定迭凤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基本参数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按6.2中公式(2)计算出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的基本参数的参考值见表1、表2和表3。2 额定送风量/Cm3/h)显冷量/kW表1无加湿功能小型系统1
8、000 2000 3.3 6.6 3000 10 GB/T 28521-2012 表2有加温功能中型系统、Jh-,J-3m-w r,、-lMh/一/量一量风一冷送一制定一额一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7.3 34.1 41. 0 47.8 54.6 表3有加温功能大型系统、,/且一,f-旷-w(丁KJf-f/ 量一量凤一冷送一制定一额一9 000 12000 14000 15000 16 000 61. 4 81. 9 95.6 102.4 109.2 5.3 系统能效比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显冷量或制冷量与所用电功耗之比:小型系统能效比二三18,中型系统能效比二三8,大
9、型系统能效比二三805.4 系统可靠性要求新风系统硬件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20000 h,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5.5 系统安全要求5.5.1 系统设备的电气控制及操作系统应可靠接地。金属外壳及其它可触及的金属零部件至接地点电阻应不大于0.5n。5.5.2 新风系统的室内、外机外壳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室外部分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如中、大系统机柜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5 mm、机架钢板厚度应不小于2.0mm、水平方向负重机架钢板厚度应不小于2.5 mm,并经相应的防腐、防锈处理。5.5.3 通风系统应有较好的防水要求,系统内部不允许结露,出风口不允许带水。5
10、.5.4 设备所采用的所有线缆应符合YD/T1173一2010中有关阻燃的要求。采用的交流接触器等控制执行部件应通过相关国家认证。5.5.5 新风系统安装在室外元人值守局站时,应具有防盗措施。5.5.6 新风系统的控制板上应具备C级抗浪涌功能。5.6 系统密闭性5.6. 1 新风系统应具备隔离装置,防止雨水、动物等的入侵。5.6.2 新风系统停止工作时应做到室内外空气隔离,进风装置及排风装置安装后开孔处应设有风阔,并在冬季做保温处理。5.6.3 新风系统运行时室内应维持一定正压,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5Pa。5. 7 系统保护与告警5.7. 1 新风系统产生告警时,应有明显的信号指示,可通过显示
11、界面查询告警内容。5.7.2 新风系统温、湿度传感器故障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警,在无法有效检测环境温湿度时,应自动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控制室内环境。5.7.3 新风系统风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誓,并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控制室内环境。GB/T 28521-2012 5.7.4 过滤器堵塞超过设定值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誓,并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控制室内环境。5.7.5 采用直流风机的系统,在检测到局站蓄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电压点时,应能发出告誓,自动关闭风机和风阀,并能在供电电压恢复后系统自动投入运行。5.7.6 当新风系统接收到局站内的烟雾、火情告警信号时,应能自动停止运行并关闭风阀。5.8
12、 系统曝声(声压级)在额定工作状况下,新风系统的噪声见表40表4新凤系统工作噪声交流供电项目名称直流供电220V 380V 室内64 dB 型室外60 dB 55 dB 室内68 dB 68 dB 中型室外61 dB 64 dB 室内74 dB 74 dB 大型室外68 dB 68 dB 注:室内外噪声为距设备1m处测量值。5.9 结构与外观5.9. 1 机组外观、设备阀门和管道的表面应保持整洁光洁、色泽均匀元明显变色,元锈蚀、油漆剥落、起皮及明显的划痕、毛刺。5.9.2 所有机件的装配牢固可靠,丝印和标贴应清晰、端正,元歪斜和错位现象;结构件无松动、塑料件元破损。5.9.3 系统硬件设备的总
13、体结掏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和扩充或调整的灵活性。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震和抗震能力,设备在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5.10 智能控制器5. 10. 1 基本控制功能5. 10. 1. 1 新风系统应采用微处理控制器,具备中文操作界面,系统可选择手动、自动运行模式。5.10.1.2 实时监测室内及室外温度、湿度。当室外温度低于某个设定值时,控制器开启新风系统风机引进室外新风,关闭机房空调达到节能效果。在确保机房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室内外温湿度,控制风机、空调的切换运行。5. 10. 1. 3 在空调元法正常运行,系统判断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且室外湿度满足新风系统启动条件时,应及
14、时启动风机以控制室内温度。5.10. 1. 4 新风系统与空调系统的连锁应具有回差功能设计,避免频繁切换。新风系统与机房空调切换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5mino 5.10. 1. 5 新风系统应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G/T 28521-2012 5. 10. 1.6 新风系统宜有与空调联动的功能(可选),包括:a) 新风系统应与局站原有空调联动,新风系统优先工作,以保证最大可能的节能;b) 在新风系统不能满足室内热负荷的情况下,应发出信号启动空调;当新风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时,应发出信号停止空调运行。5. 10.2 显示与查询功能在显示面板上可进行设定、查询记录等操作,断电后应能保存设定值和
15、记录的信息。系统应可查询室内外温湿度,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与空调等的历史运行状态,系统风机、空调的累积运行时间以及相关告警信息等。5. 10.3 控制与显示系统中的温度显示精度为土0.1oC,控制精度为士1oC;相对湿度显示精度为:1:1%,控制精度为:1:5%,控制可靠,告警准确。5. 10.4 遥测、遥信及遥控通信接口:可选择使用RS232/RS422/RS485接口,接口通信协议应符合YD/T1363.3中B.13要求。遥测、遥信、遥控项目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遥测:室内外温度、湿度。遥信:新风系统进、排风风机的运行状态,新风系统的工作状态,正常/故障状态。遥控:新风系统开关机控制,能对新风
16、系统的运行控制参数进行远程设置。5.11 凤机要求5. 11. 1 新风系统应采用高效率、低噪音、性能稳定可靠的风机。5. 11. 2 新风系统的风机正常连续运转时间应大于20000 ho 5. 11. 3 新风系统的风机安全要求应符合GB10080-2001的规定,安装的各紧固件应有防松脱措施,中、大型风机固定点应有减震装置。风机应具有可靠的接地,电机外壳至接地点电阻不大于O.1 .0.。5. 12 过滤器要求5. 12. 1 概述新风系统配置的过滤器应符合YD/T1821-2008中规定的各类通信局站的洁净度要求。5.12.2 小型新凤系统过滤器要求建议采用两级过滤,第一级用于阻挡昆虫;第
17、二级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应满足所在机房的环境要求。过滤器断面风速范围1.5 m/s2 m/s;过滤器可清洗并重复使用。5. 12.3 中大型新风系统过滤器要求除防虫网外,要求采用多级过滤zt寸楝效果所满足所在机房的情净度要求5. 13 传感器系统外围传感器配置及参数说明见表5。5 GB/T 28521-2012 表5传感器配置与参数说明类型精度要求室内、室外温度传感器优于3%室内湿度传感器优于5%压差计优于5Pa 5. 14 加湿器5. 14. 1 大中型新风系统配置的加湿器应符合YD/T1821-2008中规定的各类通信局站湿度要求。5. 14.2 加湿器应适应各类软硬水质,保证加湿速度效率,便
18、于维护。5. 14.3 加湿器应具有漏水防护及漏水、故障告警功能。5.15 进凤装置和排凤装置及送凤系统要求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及送风系统应有防虫、防尘、防水、防盗功能,无逆流。6 检验方法6. 1 检验用测量仪器检验用测量仪器见表60表6仪器及精度要求类别仪表名称及型式精度温度测量仪表水银玻璃温度计土o.1 c 电子式温度计微型风压力测量仪表压力土0.01mmHg,读数的土1%士1Pa 皮托管(风速)在10.16m/s下,土1.5%风速仪热球风速仪土1%电子式;转速式风量流速表风速读数的土3%或土0.015m/s 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温度E相对湿度士O.3 C;土3%RH 套帽式风量罩(42
19、-4 250)m3/h 读数的士3%或士12m3/h 电压:交流土(0.7%读数十2字)-土(2.0%读数十20字); 电能质量分析仪及直流士(0.1%读数+2字)。数字钳形电流表电流z交流土0%读数十2字h直流土(0.2%读数+2字)。电阻z士(0.2%读数+2字)声级计衰减分裆及刻度误差士0.2dB 粒径区分效率:40%-60%洁净度测试仪计数效率:(0.3-0.45) f-l m 50 %士10%二三0.45100%士10%-6 , 6.2 新风系统设备送凤量栓验6.2. 1 凤速检验G/T 28521-2012 模拟标准测试工况使用风速测量仪,在进风设备出风口处(距离出风口50mm10
20、0 mm的距离)均布取N(N注13)个测试点。取各点测试的加权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即为出风口风速及风量。N V j =(I;V.)/N;L阳=sX 3600 xV风.(1 ) 式中zS 一一出风口面积;3 600一一小时到秒的转换系数。6.2.2 额定送凤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基本参数参考值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测出风速后按照公式(2)计算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的参考值(在标准大气压取值)。QT = 0.24 X P X L X (h j - h2) = Qs + QL . ( 2 ) Qs =Cp X pX L X T/860 式中zQT一一空气的总冷量pQs一空气的显冷量FQL一一-空气的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521 2012 通信 局站用 智能 新风 节能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