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518-2012 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pdf
《GB T 28518-2012 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518-2012 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 180. 1。如133 GB 中华人民* /、和国国家标准GB/T 28518-2012 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Flame resistant optical fibre cables for communication for mine 2012【0629发布2012-10-01实施t10653,_ c.1,)r.,oeo_喝PFNV怡、; tj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U1=1 本标准按照GBj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GBjT 28518-201
2、2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通光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淮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可贵、刘敏华、肖月霞、胡占华、黄俊华、王全安。I GB/T 28518-2012 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分类、结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通信光缆,也可适用于其他具有阻燃要求的矿井下通信光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3、本文件。GB/T 295 1. 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 2001 , IDT) GB/T 295 1. 1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热老化试验(IEC60811-1-2: 2001 , IDT) GB/T 295 1. 42一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高温处后卷绕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测定质量的增加长期热稳定性试
4、验铜催化剂氧化降解试验方法(IEC60811-4-2: 2001 , IDT)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板和钢带GB/T 6995.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 7424. 2-2008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基本试验方法CIEC60794-1-2: 2003 MOD) GB/T 9771 2008 通信用单模光纤GB/T 12357.1一2004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lEC60793-2-10: 2002) GB/T 15972.2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lEC 60793-1-20: 200
5、1 , MOD) GB/T 15972.40一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z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IEC60793-1-40: 2001 , MOD) GB/T 15972.43一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3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数值孔径。EC60793-1-43:2001 , MOD) GB/T 15972.44-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截止波长(IEC60793-1-44:2001 , MOD) GB/T 15972.45-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
6、法和试验程序模场直径(IEC60793-1-45 :2001 , MOD) GB/T 18380.12 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亘延试验1kW预混合理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1-2: 2004 , IDT) GB/T 18380.35-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柬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CIEC60332-3-24: 2000 , IDT)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GB/T 28518-2012 MT/T 386一2011煤矿用电缆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YD/T
7、 723. 3-2007 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3部分:钢塑复合带YD/T 839.2二2000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2部分:加热应用型填充复合物YD/T 839. 3-2000 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3部分: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YD/T 908一2000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 1113-2001 光缆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YD/T 1115.1-2001 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第一部分:阻水带YD/T 1115.2-2001 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第二部分:阻水纱YD/T 1118. 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醋IEC 60331-11
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试验电路完整性第11部分z装置一仅在至少750oC的温度下的火焰(Testsfor electric cables under fire conditions-Circuit integrity-Part 11: Apparatus Fire alone at a flame temperature of at least 750 OC) IEC 60331-25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试验电路完整性第25部分:程序和要求(Testsfor electric cables under fire conditions-Circuit integrity-Part 25: Proc
9、edures and requirements一Opticalfibre cables) 3 产品分类3. 1 型号光缆的型号由型式和规格两部分组成,组成方式应符合YD/T908-2000的有关规定。3.2 型式3.2. 1 分类代号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的分类代号用MG表示。其他型式代号应符合YD/T9082000的有关规定。护套及外护层Ht号还表示护套或护层具有阻燃性。3.3 规格光缆规格的表示应符合YD/T908-2000的有关规定。3.4 产晶标记加工订货时应标明光缆产品标记,它由光缆的型号和详细规范代号组成。示例1: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阻燃粘接护套、包含24根Bl.1
10、类单模光纤的矿用阻燃通信光缆,产品标记表示为:MGTS-24Bl本标准规范代号。3.5 光缆常见型式及用途光缆的常见型式及用途见附录A。4 结构和材料4.1 总则4. 1. 1 光缆应由缆芯和护层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护层又包括护套和可能有的外护层。同批、同型式规。 GB/T 28518-2012 格的光缆产品应具有相同结构排列和相同识别色谱。4. 1. 2 光缆应是全截面阻水结构,即水在缆芯和护层中都不能纵向渗流,但钢丝铠装部分可除外。4.2 缆芯4.2. 1 概述缆芯通常包括光单元、可能有的加强构件填充绳、扎纱和包带等。光单元可处于光缆中心或绞层位置。4.2.2 光单元4.2.2.1 光纤松
11、套管4.2.2. 1. 1 光纤松套管的外径标称值宜为1.8 mm3. 0 mm,容差应不大于士0.1mm。松套管厚度标称值宜为o.30 mmO. 50 mm,容差应不大于士0.05mm。在同一光缆中松套管的结构尺寸应相同。4.2.2. 1. 2 松套管中每根光纤应有识别颜色,其颜色应符合GB/T6995.2规定。每根松套管中光纤数一般不超过12芯,光纤识别色谱应从表1中选择。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本色代替表1中的某一颜色。当松套管中光纤数超过12芯时,光纤应扎成束或在光纤表面添加色环,对扎成束光纤应用有色扎线区分,其颜色应选自表1规定的各种颜色。表1识别用全色谱4.2.2. 1. 3
12、 多根松套管应有识别色标,其颜色应符合GB/T6995.2规定。松套管识别色谱应从表1中选择。不锈钢松套管可采用色环标识,也可采用领示色谱。4.2.2. 1. 4 光纤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薛醋CPBT)挤制或不锈钢带焊接而成。PBT应符合YD/T1118.1的规定,不锈钢带应符合GB/T3280的规定。4.2.2. 1. 5 在松套管内的间隙宜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复合物,填充复合物应与其相邻的其他光缆材料相容,应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填充复合物应符合YD/T839.3二2000的规定。4.2.2.2 紧套光纤4.2.2.2.1 紧套光纤的直径应在O.5 mmO. 9 mm之间
13、。4.2.2.2.2 紧套光纤应有识别颜色,其颜色应符合GB/T6995.2规定。每根光缆中紧包光纤数宜不超过12根,紧包光纤识别色谱应从表1中选择。4.2.3 加强构件4.2.3.1 加强构件可以是金属的或非金属的。必要时,可在适当的位置放置非金属辅助加强构件。4.2.3.2 金属加强构件宜用高强度单圆钢丝,也可用由高强度钢丝构成的1X7单股钢丝绳。高强度钢丝宜是不锈钢丝,也可以是磷化钢丝,其表面应圆整光滑。单钢丝的杨氏模量应不低于190GPa,钢丝绳的有效杨氏模EE应不低T170 GPa。在光缆制造长度内金属加强构件不允许接头。4.2.3.3 非金属中心加强构件宜用纤维增强塑料CFRP)圆
14、杆,其杨氏模量宜不低于50GPa。非金属辅助加强构件宜用芳纶丝束,也可采用对人体元害的其他高强度纤维束。在光缆制造长度内,FRP不允许接头,芳纶丝每束允许有1个接头,但在任意200m光缆长度内只允许1个丝束接头。3 G/T 28518-2012 4.2.3.4 当采用钢丝绳时,应在其表面上挤包一层适当厚度的塑料垫层,并在垫层下采用适当的阻水措施;当采用单钢丝时,在其表面上也可挤包一层适当厚度的塑料垫层。垫层表面应困整光滑,其材料应与填充复合物相容。4.3 阻水结构4.3.1 光缆护套以内的所有间隙应采用有效的阻水措施。包带(或内衬套)及以内的缆芯间隙,用青状复合物连续填充。包带(或内衬套)和护
15、套之间的间隙,宜用涂覆复合物连续充满或连续放置阻水带、阻水纱或热熔胶,也可间隔设置阻水环。4.3.2 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应符合YD/T839.22000规定,阻水带应符合YD/T1115.1-2001的规定,阻水纱应符合YD/T1115.2-2001的规定。4.4 护套4.4. 1 概述在缆芯外宜先挤包一层元卤阻燃隔氧层,厚度最小为0.6mm。元卤阻燃材料应符合YD/T1113-2001的规定。在隔氧层外宜纵包一挡潮层。挡潮层可采用铜塑复合带(S护套)或铝塑复合带(A护套),复合带应符合YD/T723.3 2007的规定。4.4.2 钢-聚乙烯护套(S护套)S护套光缆应在隔氧层外施加一层纵
16、包搭接的皱纹钢塑复合带挡潮层,再同时挤包一层阻燃聚乙烯套,使阻燃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复合带纵包后的皱纹应成环状,其搭接的重迭宽度应不小于5mm或纵包前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阻燃聚乙烯套厚度应不小于1.5 mm;但有33型或333型外护层时,应不小于0.8mmo 4.4.3 铝-聚Z蜡护套(A护套)A护套光缆应在隔氧层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铝塑复合带挡潮层,并同时挤包一层阻燃聚乙烯套,使阻燃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盈复合带雨边缘措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复合带搭接的重叠宽度应不小于5mm或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
17、芯周长的20%。阻燃聚乙烯套厚度应不小于1.5 mm;但有53型外护层时,应不小于0.8mm 4.4.4 阻燃聚Z烯护套(y护套)Y护套光缆应在隔氧层外挤包一层阻燃聚乙烯护套,厚度应不小于1.6 mm;但有53型或63型外护层时,应不小于0.8mmo 4.5 外护层4.5. 1 概述外护层由铠装层和外套两部分组成。铠装层通常有5型、3型和33型。护层的外套宜采用元卤阻燃聚烯短材料,当用户有要求时,也可采用其他阻燃材料。元卤阻燃聚烯短性能应符合YD/T1113-2001的规定。外套表面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应元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4.5.2 5型铠装层5型铠装层应采用与S护套相同的结
18、构(见4.4.2),但聚乙烯外套厚度的标称值为2.0mm,最小值应不小于1.6 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8 mm。护套与钢带之间应用阻水带或阻水纱、阻水环或其他阻水材料进行阻水。4 GB/T 28518-2012 4.5.3 3型和33型铠装层3型铠装层是在护套外施加一层螺旋层绞的细圆镀钵钢丝铠装层,33型铠装层是在护套外施加两层绞合方向相反的螺旋层绞细圆镀钵钢丝铠装层。4.5.4 外套外套任一点的厚度应不小于1.6 mm。4.6 交货长度光缆的标准制造长度标称值应为1000 m、2000m或3000m。光缆交货长度应是标准制造长度或订货合同中商定的长度,交货长度容差为050m。
19、4. 7 标志4.7.1 光缆应在护套或外护层表面沿长度方向作永久性标志,标志应清晰并不影响光缆的任何性能。相邻标志的起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矿用安全标志应符合AQ1043-2007中4.1的规定。标志的内容包括: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zb) 产品型号;c) 计米长度zd) 制造年份或生产批号;e)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4.7.2 标志中计米长度的误差应在01%范围。5 技术要求5. 1 光缆中的光纤特性5. 1. 1 单模光纤5. 1. 1. 1 光缆中单模光纤应符合GB/T9771一2008关于B1.1类、B1.3类、B4类或B5类单模光纤的规定。5. 1. 1. 2 光缆中单模光纤的衰减
20、系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单模光纤衰减系数光纤类别B1. 1和B1.3 B4和B5使用波长/nm1 310 1 383 1 550 1 625 1 460 1 550 1 625 0.36 0.36 0.22 0.26 0.36 0.22 0.26 衰减系数(最大值)/(dB/km)O. 30 0.40 0.25 0.30 0.40 0.40 0.25 注1:B1. 1类光纤不能在1383 nm区使用,表中1383 nm的规定不适用于B1.1类光纤。注2:B4类光纤通常不要求在1460 nm区使用。5. 1. 1. 3 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m长度上的实测衰减值与全长上平均每500m
21、的衰减值之差应不大于0.05dB。5 GB/T 28518-2012 5. 1. 1. 4 光缆的截止波长为:对B1.1类、B1.3类光纤,.1260 nm;对B4类和B5类光纤,cc1 450 nm。5.1.2 多模光纤5. 1. 2. 1 光缆中多模光纤应符合GB/T12357.1-2004关于A1a类和A1b类多模光纤的规定。5. 1. 2. 2 光缆中多模光纤的衰减系数为:在850nm波长应不大于3.0dB/km,在1300 nm波长应不大于1.0dB/kmo 5. 1. 2. 3 光缆中多模光纤在1300 nm波长不应有超过0.1dB的衰减不连续点。5.2 机械性能5.2. 1 机械
22、性能项目5.2. 1. 1 拉伸按6.4.1进行拉伸试验。试验后,试样应元开裂等损伤。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附加衰减及应变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拉伸力试验时光纤附加衰减和应变在短暂拉伸力下光纤类型在长期拉伸力下试验期间试验后在850nm波长下附加衰减不大于0.60dB 残余附加衰减不大于0.50dB 多模光纤附加衰减不大于0.40dB 残余附加衰减不大于0.30dB 在1300 nm波长下元明显附加衰减光纤应变不大于0.2%光纤无明显应变和应变在1310 nm波长下附加衰减不大于0.10dB 残余附加衰减不大于0.05dB 单模光纤光纤应变不大于0.2%光纤无明显应变在1550 nm波长下一一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518 2012 煤矿 阻燃 通信 光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