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pdf
《GB T 2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G/T 24004 2004/ISO 14004 :2004 代替GB/T24004一1996王王吐-、ICS 13.020 z 00 f岳2一岳Af 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General guidelines on principles, systems and support techniques 匕曰、通用系和、贝lCISO 14004: 2004 , IDT) 2005-05-15实施2005-05-10发布发布局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A 寸r户伪酬f立一一GB/T 24004-2004/ISO 14004 ,2
2、004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引言. . . . . . . . . . . . . . E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 . . . . 4 4. 1 总则. . 4 4 2 环境方针. . . . . . 6 4. 3 策划. . . . . . 8 4. 4 实施与运行. 14 4. 5 检查. . 21 4. 6 管理评审. 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对应关系实例. . . 25 参
3、考文献. . . . 28 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 . . . 4 表人1 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与其相关的环挠因素和影响示例. . . 25 表A.2 活动、产品和服务及与其相关的环境因素、目标、指标、方案、参数、运行控制、监测和测量示例. . 26 一一-一L GB/T 24004-2004/15014004 ,2004 ,晶晶.目H本标准是GB/T24000系列中的一项标准。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4004,2004(环境管理体系本标准代替GB/T24004-1996, 本标准与GB/T24001-1996的主要差异为:一一对术语作了下列修改2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
4、指南。 增加了对审核员、纠正、纠正措施、文件、环境绩效参数、管理绩效参数、不符合、运行绩效参数、预防措施、程序、记录等11个术语的定义。 术语环境表现(行为)改为环境绩效。 对持续改进、环境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目标、环境绩效、环境方针、环境指标、内部审核、组织、污染预防等10个术语的定义作了编辑性修改。增加了下列条款2 4. 1. 3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4. 3. 1. 5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F4.3.3.3绩效参数。4.4.3.3信息交流过程1 4. 4. 5文件控制;附录A改为环境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对应关系实例。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
5、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z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方圆标志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夏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广州l本回汽车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黄进、张天柱、陈全、刘克、王顺祺、李燕、范与华、陈建伟、史春洁、康建青。本标准1996年首次发布.2005年第一次修订。I 二寸GB/T 24004-2004/15014004,2004 I 随着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都日益重视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组织的环境绩效对于其内部和外部相关方都很重要。要实现良好的环境绩效,
6、就要求组织对采用系统的方法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EM创作出承诺。本标准旨在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进而改进其环境绩效提供帮助。它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并适用于各种文化、社会和组织的管理结构和体制。本标准可供任何类型、规模、成熟程度、行业和地域的组织使用。由于中小型企业有特殊需求,本标准考虑到这种需求,以便利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本标准是GB/T2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该系列标准中,只有GB/T24001包含那些以认证(或注册)或自我声明为目的,可予以客观审核的要求。本标准则包括一些实例、说明和可选方案,以便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强化它与组织全面管理的关系提供帮助。本标准中的指
7、南与GB/T 24001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相一致,但这些指南不拟对GB/T24001的要求进行解释。为方便使用,本标准采用了和GB/T24001标准第4章各条款对应的条款号。同时,本标准还在些第三层次条款(如4.3.1.1、4.3.3.3)中,为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更详尽或进一步的指导。除本标准和GB/T 24001外,本系列标准中还包括许多其他的环境管理标准。本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行了阐述,并为组织如何建立、实施、保持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指南。这样一个体系能够实质性地提高组织预见、识别和管理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以实现其环境目标,并确保持续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
8、他要求。本标准所提供的示例和方法仅供说明之用.它们不表示惟一的可能性,也不一定适合每个组织的情况。组织在设计、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时应选择适合其自身状况的方法。环境管理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环境管理体系的设计是一个持续和相互关联的过程。实施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应与当前其他领域如运行、财务、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内的工作相协调。E 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本标准提供了实用指导和通用指南,并分别置于各自的框内。管理者在建立、实施、保持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时,主要应当做到2一二承认环境管理是组织中最优先事项之一:一建立并保持与内外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和
9、建设性关系;确定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确定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一明确规定职责,并确保管理者和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对环境保护做出承诺;一一-鼓励贯穿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环境策划;一建立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过程;一一提供适当和充分的资源,包括培训,以持续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一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评价环境绩效,并适时寻求改进;一一建立个管理过程,以便审核和评审环挠管理体系,识别改进体系并进而改进环境绩效的机会;一一鼓励合同方和供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可将本标准或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用于下列方面zGB/T 24004-
10、2004/ISO 14004 :2004 -一为建立、实施、保持或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指导,而不拟用于自我声明或其他符合性评价;一为实施或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如何使用本标准取决于以下因素:组织的目标p一组织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如组织是否存在一个能够将环境事务纳入其中的管理体系h-由组织当前的或期望的市场地位、声誉、外部联系、相关方观点等因素所决定的可能的优势和劣势;-一组织的规模。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帮助组织避免、减少或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有害环境影响,实现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并帮助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组织拥有环境管理体系可使相关方相信2一一管理者己对符合其方针、目标和指
11、标的规定作出承诺:一一组织将预防作为管理的重点;能提供具备合理审慎和遵守法规的证据;一体系的设计体现了持续改进的过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能为组织带来经济效益。将环境管理体系纳入管理体系,可使组织具备协调与综合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框架。还可以通过对这些效益进行识别,向相关方证明良好的环绕管理给组织带来的价值。同时,这也使组织得以将环境目标和指标与具体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确保将资源投向最能取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地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能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除了改进环境绩效,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还能带来以下潜在利益:一使顾客确信存在对可验证的环境管理的承诺;一-保持良好的公共或社区关系g一一满足投
12、资者准则,拓展资金来源;一一一降低保险成本;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改进成本控制;一一-减少责任事件的发生;一一节约输入的材料和能源g一一便于获得许可和授权并满足其要求;提高供方、合同方和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的环坊意识;一一促进发展并共享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一一改善行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E一皿1-_-一GB/T 24004-2004/150 14004: 2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范围本标准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以及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协调提供指导。注尽管环境管理体系不拟涉及职业健康安圭问题,但当组织寻求实施一个整合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
13、,可在本体系中纳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位置或成熟程度。尽管本标准基于和GB/T24001-2004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但此处不拟对GB/T24001 2004的要求进行解释。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条号和前一版本(GB/T24004-1996)保持一致。3 3. 1 3.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审核员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GB/T 19000-2000.3.9. 9J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3.引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
14、3.20)的环辑方针(3.13).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3.11)的改进。3.3 3.4 3.5 注E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目GB/T 24001-2004 , 3. 2J 纠正correction 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8)。注s摘编自GBiT90002000的3.6. 6. 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8)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GB/T 24001-2004.3. 3J 文件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注12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于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注2,摘编自GB/T9000200
15、0中的3.7.2.一一1 GB/T 24004-2004/15014004:2004 GB/T 24001-2004.3. 4J 3.6 环境environment 组织(3.20)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士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7 3.8 3.9 注z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3.20)内延伸到全球系统GB/T 24001-2004.3. 5J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3.20)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3.6)发生相五作用的要素。注g重要环堤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3.8)的环境因素。GB
16、/T 24001-2004.3. 6J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20)的环境因素(3.7)给环境(3.创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GB/T 24001-2004.3. 7J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5) 组织(3.20)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3.13).并管理其环境因素(3.7)。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固注z: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23)、过程和资源。GB/T 24001-
17、2004 ,3. 8J 3. 10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3.20)依据其环镜方针(3.13)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GB/T 24001-2004.3. 9J 3. 11 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3.20)对其环境因素(3.7)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2在环境管理体系(3.9)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20)的环境方针(3.13人环境目标(3.10)、环境指标(3.14)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GB/T 24001 2004 ,3.10J 3. 12 环境绩效参数environmenta
18、l performance indicator(EPIl 表达组织(3.20)环境绩效(3.11)相关信息的特定形式。GB/T 24031-2001.2. 10J 3. 13 2 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3.20)的环境绩效(3.11)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10)和环境指标(3.14)提供了一个框架。GB/T 24001-2004 ,3. 11J GB/T 24004一2004/ISO14004 ,2004 3. 14 环境指标environmenta target 由坏境目标(3.10)产生,为实
19、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20)或其局部。3. 15 3. 16 GB/T 24001-2004.3. 12J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3.20)的环堤绩效(3.11)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GB/T 24001-2004.3. 13J 内部审核intern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20)对其设定的环堤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元责任关系来体现。GB/T 24001-2004.3. 14J
20、3. 17 3. 18 3. 19 3.20 管理绩效参数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MPO 表达影响组织(3.20)环境绩效(3.11)有关管理工作信息的环境绩效参蚊(3.12)。GB/T 24031-2001,2. 10. lJ 不符合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GB/T 19000-2000.3. 6. 2J 运行绩效参数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OPO 表达有关组织(3.20)运行环境绩效(3.11)信息的环境绩效参数(3.12)。GB/T 24031-2001.2. 10. 2J 组织org
21、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GB/T 24001-2004.3. 16J 3.21 3.22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3.18)原因所采取的措施。GB/T 24001-2004.3.17J 污染预防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晌(3.8)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
22、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3 GB/T 24004-2004/ISO 14004 ,2004 注s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GB/T 24001-2004 ,3.18J 3.23 程序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lz程序可以形成立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摘编自GB/T19000-2000中的3.4.5.GB/T 24001-2004 ,3.19J 3.24 4 4. 1 记录record 阎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3.5
23、)。注E摘编自GB/T19000-2000中的3.7.6.GB/T 24001-2004,3. 20J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总则4. 1. 1 环境管理体系模式本标准详细阐述了一个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气PDCA)管理模式的环境管理体系。图1展示了该环境管理体系模式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关PDCA模式的更多信息见实用指导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应当是一个有机的管理框架,对它应当进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因素,有效引导组织的环境管理。可行时,组织的各个层次都应当承担实现环境改进的职责。持续改进环境方针A 管理评审策划A 检查实施与运行国1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初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4004 2004 环境 管理体系 原则 体系 支持 技术 通用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