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3731-2009 GEDI-通用电子文档交换.pdf
《GB T 23731-2009 GEDI-通用电子文档交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3731-2009 GEDI-通用电子文档交换.pdf(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30 A 14 中华人民主t_,.、道B和国国家标准GB/T 23731-2009/180 17933:2000 GEDI一通用电子文档交换GEDI-Generic Electronic Document Interchange (ISO 17933: 2000 , IDT) 2009-05-06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11-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EDI一通用电子文挡交换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绩码:
2、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铃开本880X12301/16 印张2.75字数77千字2009年8月第一版2009年8月第一次印刷铃书号:155066 1-38256 定价39.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目次前言.m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符号和缩略语.2 5 服务模式和拓扑结构.2 5. 1 概述25.2 一般模型5.3 域的概念.3 5.4 功能性要素.4 5.5 GED
3、I拓扑结构6 GEDI记录格式的结构7 GEDI文件头信息.6 7.1 概述.6 7.2 GEDI文件头数据元-语义67.3 GEDI文件头数据元-句法 18 7.4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标号列表.21 7.5 GEDI文件头的例子228 电子文档格式248. 1 概述248. 2 文档格式标识符.24 9 文件传输机制.24 9. 1 概述.24 9.2 文件名.24 9.3 FTP介绍249.4 FTP传输纲要249.5 支持FTP的协议战.25 9.6 FTP的命名和选址2510 邮件传输机制.2510. 1 概述2510.2 MIME传输配置表.25 10.3 支持MIME的协议找.281
4、1 一致性2811. 1 发送/接收角色.2811. 2 GEDI文件头数据元一致性2811. 3 电子文档拷贝的一致性.28 11. 4 协议一致性.28 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馆际互借APDU到GEDI的映射.2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子文挡拷贝格式注册.33 参考文献.38 E 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7933:2000(GEDI 通用电子文档交换)(英文版)。本标准对ISO17933: 2000在文字上做了某些适合国情的修改,技术内容未作变动。本标准
5、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自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志勇、张蓓、齐明、魏刚。皿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GEDI-通用电子文档交换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计算机系统之间交换电子文档拷贝的格式,既包括GEDI文件头定义,其中包含请求方和提供方信息,也包括文件的格式以及有关的书目信息。本标准适用于支持馆际互借和文件传输请求的计算机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6、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胁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23270. 1一2009信息和文献开放系统互联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范第1部分:协议说明书GB/T 23270. 2一2009信息和文献开放系统互联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范第2部分:协议实施一致性声明(PICS)条文ISO 2108:2005信息和文献国际标准书号(ISBN)ISO 3297: 2007信息和文献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RF
7、C 959 文件传输协议(FT凹,1985年10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道用于本标准。3. 1 接收方consumer 指以下应用进程:接收GEDI记录、处理GEDI文件头信息、使一个电子文档拷贝对最终用户可用。3.2 域domain彼此之间可以进行电子文挡交换事务的一个或多个提供方与一个或多个接收方的集合,相互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协议,包括:1)电子文档交换格式和压缩规则,2)电子文档传输机制,3)网络技术。3.3 3.4 电子文档拷贝electronic document copy 包含电子文档拷贝的GEDI记录部分。电子文挡交换事务electronic document interc
8、hange transaction 进行电子文档拷贝交换的完整周期,从电子文档储存于提供方开始,到该文档完全发送给接收方结束。3.5 GEDI域GEDIdomain 所包含的通用协议与本标准相一致的域。1 G/T 23731一2009/ISO17933: 2000 3.6 GEDI文件头GEDI header;GEDI cove GEDI记录的第一部分,包括:1)GEDI记录部分的格式和版本;2)电子文档交换事务;3)电子文档的书目信息描述;的电子文档拷贝的格式。3. 7 GEDI记录GEDI r町ord完整的GEDI信息,包括GEDI文件头和电子文档拷贝。3.8 中继方relay 指以下应用
9、进程z在一个域内从提供方接收GEDI记录,在第二个域内传输给接收方。3.9 提供方supplier 指以下应用进程:获取一个电子文档拷贝,产生一个GEDI记录,将此记录传输给一个接收方,有可能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方。4 符号和缩暗语FTP:文件传输协议CFileTransfer Protocol) lFIF:lPEG文件交换格式OPEGFile Interchange Forrnat) l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O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MIME: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充协议CMultipurpose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PDF:
10、便携式文挡格式CPortableDocurnent Forrnat) POP:邮局协议CPostOffice Protocol) RFC:请求注释CRequestfor Cornrnent) ; Internet标准或建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CSirnpleMailTransfer Protocol) TIFF:标识图像文件格式CTaggedIrnage File Forrnat) 5 服务模式和茹扑结构5. 1 概述通用电子文档交换CGEDl)是电子形式的文挡交换,本标准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za) 电子文档格式的定义;b) 交换机制的描述。交换仅仅是电子文档发送服务全过程中的一部分,
11、因此GEDI的范围不如电子文档发送服务广泛。除了以上两个GEDI要素外,为了提供完整的发送服务,电子文档完整发送还包括以下相关要素:2 a) 识别与定位:识别文档并确认原始资料的位置。可以通过在线访问联合目录(例如利用ISO 23950),或者通过脱机服务如光盘或纸介质的目录实现;b) 订购z请求发送所要求的文档。其功能与发出馆际互借请求一致。在第7章所描述的GEDI文件头信息中,把馆际互借标准CGB/T23270)作为文档识别的基础;c) 数字化:通过扫描设备将原始文档转换为电子数据zd) 交换:实现电子拷贝的实际转移;e) 原始文挡再现z通过打印设备,图像文挡被重新转回到纸或其他介质上pf
12、) 编制怅单、结怅和其他管理程序。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所有要素在实际情况下可能以几种形式发生;在特殊情况下有些可能不发生。其中交换是一个关键要素,因为它有效地完成了一个文档拷贝的物理移动。其他要素在以下特定情况下不发生:一一基于普通常识进行识别和定位;一一一在主动发送原文时不产生订购请求;一一通过直接的电子出版物,或通过扫描并存储,文档已经被数字化时不必再进行数字化;一当电子拷贝被保存到存储介质中,略过原始文档再现:一-在参与者费用共享的合作服务中不发生编制帐单和结帐。GEDI协议主要集中于交换要素,为电子文档发送服务的发展提供通用基础,使不同的电子
13、文档发送服务之间易于连接,其他要素的发展也将受益于交换部分所达成的国际协议。在文档发送服务交换要素的范围内,形成本标准基础的全部模型是一个全球性模型:与GEDI相关的源信息(即文档图像定位于全世界的各个地方;文档发送服务的目标客户分布也非常广泛。这个模型适合所有的资源和对象。对于专用的解决方案,该模型认可参与文档发送的各组织之间的职责。一般来说,专用的解决方案反映了组织中各团体之间为优化彼此间服务而存在的协议。GEDI模型不限制这种协议的可行性和自由度。而这个全部模型的目标是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通用基础和指导方针,提供这些不同团体之间互相工作的可能性。5.2 一般模型电子文档发送交换过程的一
14、般模型如图1。这个模型最主要的特征如下za) 交换包括两方:提供方和接收方zb) 提供方和接收方之间通过必要设备连接,保证电子文档从提供方向接收方传输;c) 传输过程一次处理一个文挡。完整的交换循环,从电子文档存储于提供方开始,到该文档完全发送到接收方为止,称为通用电子文档交换事务。图1所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并没有包括在通用电子文档交换事务中,这些功能确切的特性不属于本标准范畴。实际情况中,以下一些输入和输出形式是可用的:一一输入可以是来自经过扫描(目前是最简单的方式)的原始文档、存储的文档图像文件或电子出版物;一-输出可以采取把电子文档写入存储文件或打印的形式。执行这些可能的形式,有一些需要依
15、法律和版权而定。5.3 域的概念提供方输入事务| 传输接收方输出图1电子文档交换的一般模型域的概念将模型分成更小的部分,它承认专用域中、非公开职责之内的特殊解决方案,这种特殊解决方案或多或少的独立于公共的、国际的、GEDI域的解决方案。仅在GEDI域内要求公共的协议;在专用域内可以遵循、也可以不遵循GEDI的规定。3 G/T 23731-2009/180 17933:2000 各种专用域通过GEDI域中的服务相连接。在反映专用域域内组织结构的多种功能性网络模型基础上,专用服务一般是可用的。可以根据本标准的定义,规定在专用域和GEDI域交界处的中继方功能。域的定义:彼此之间可以进行电子文档交换事
16、务的一个或多个提供方与一个或多个接收方的集合,相互之间存在一个共同协议,用于za) 电子文档交换格式和压缩算法zb) 电子文档传输机制;c) 网络技术。域的协议不仅规定了采用的标准和机制,而且提供了适当的选择供其成员使用。在这一点上,域的成员达成了共识,这减少了域组成系统发展的复杂性。实际上,无论域的协议是否遵照国际标准和OS1模型,它都覆盖了所有的通讯层。例如,某个特定域中的协议可能规定在TCP/IP之上的以FTP为基础的通讯,而另一个域也许会采用在TCP/1P之上的M1ME.在应用层中,文挡格式的协议与通讯一样,对域同等重要,它使提供方和接收方共享同一个电子文档图像,并且不需要转换和重新格
17、式化。利用域的概念,同一个域内的提供方和接收方就能够直接互联。相反,如果他们属于不同的域,根据两个域是否共享同一个协议,他们可能不能直接互联,但这两个被分开管理的域可能共享一个公用配置文件。如果两个域不共享相同的协议,互联将通过应用中继方的功能来实现。应用中继方将在第一个域的协议下,采用传输机制接收GEDI记录,然后在第二个域的协议下把这个记录传输到第二个域a图2概述了应用中继方的任务。在图2的模型中,通用电子文档交换事务仍然存在于提供方和接收方之间,中继方作为配角。提供方中继方接收方+一-一一事务一一一一+域.1域.2图2商个蜡间的交换5.4 功能性要素图2指出了所有跨越域边界的模型要素。如
18、果两个域不共享公共的中继方,但都与第三个域有一个中继方,模型可以延伸更远,下一节展示了GEDI环境中的这种情况。4 图2给出了功能性要素总的概况,以下是这些要素的特征:a) 输入负责生成提供方可用的电子文档拷贝。提供方仅仅采用协议的图像格式处理电子文档拷贝,在域电子文挡拷贝格式协议范围内生成电子文档拷贝。例如:扫描原始文档z从存储设备中读取电子文档。GB/T 23731-2009/ISO 17933: 2000 b) 供应采用输入生成的电子文档拷贝,增加事务相关信息,生成将被传输的数据结构。增加的信息被称为GEDI文件头信息,包括事务的标识(可能涉及馆际互借事务)、电子文档拷贝的鉴定,以及提供
19、方和接收方的信息。供应功能还可以在实际传输电子文档拷贝之前将其临时保存,例如批量制作电子文档拷贝便于晚上进行传输。c) 发送通过网络完成电子文档拷贝和GEDI文件头信息的实际发送。传输功能包括整个通讯钱,其中包括全部的应用程序以及发起方的更低层协议服务。d) 接收与传输功能相对,从网络接收GEDI记录。采用与传输功能相同的通讯界面来执行,克当目标或应答者的角色。e) 处理接收GEDI记录,通过分析GEDI文件头信息的内容决定应该采取的行动。一般来说,将把电子文档拷贝进行适当的输出,同时可以把GEDI文件头信息传给其他的应用程序,例如管理目的。f) 输出负责所接收电子文档拷贝最后的再现或电子化归
20、档。例如:在激光和其他打印机上打印电子文档拷贝;永久存储以备后用。g) 转发提供两个域之间通讯的可能性,具有在两个域的协议之间转换的能力。实际上,它位于两个域的交界处,从一个域获得GEDI记录,向另一个域中发送GEDI记录。上述功能要素在模型内部可以组合成下列主要模型实体:一一提供方:包括输入、供应和发送功能的应用进程;一-接收方:包括接收、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应用进程;一-中继方:包括在一个域内接收、转发和在另一个域内传输功能的应用进程。5.5 GEDI拓扑结构在GEDI环境中存在一些专用域,这些专用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子域,例如地方性的服务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的服务。可以在本标准的基础上发展专用域
21、与GEDI域之间的中继方。图3描述了通过两个中继方、分属两个不同专用域的提供方和接收方之间的通讯。提供方接收方专用域1GEDI域专用域2固3通过GEDI域之间的通信5 GBjT 23731-2009jISO 17933: 2000 前一小节描述了所有与电子文档交换有关的实体和功能要素,在实际情况下,这些功能要素将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程序来执行,通过物理网络连接进行通讯。6 GEDI记录格式的结构文档将以GEDI记录的形式进行交换,GEDI记录格式包括两部分za) GEDI文件头指示信息); b) 电子文档拷贝。通过把GEDI文件头信息与电子文档拷贝分开,中继方不必读取文挡的图像格式,这也使将来提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3731 2009 GEDI 通用 电子 文档 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