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826-2012 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pdf
《GB 50826-2012 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826-2012 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S/N:1580177.969 911158 、a.n词句IIJ,世:、。/飞、亨g、(:. 协申回!f划1生成议白电话:400-670-9365同描:9365目。rg! 刮盎犀轮键码查日伪s ._ _ .J 统一书号:1580177.969 定价:12.00元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JR 5(1)2;币-2;(1) 11 2; 电礁波陪室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echoic endosure 2012 - 10 -JUl发布2 1l2 - 12; -Jl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2、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echoic enclosure GB 50826 - 201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2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GB 50826-2012 女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3、电话:(010) 63906433 (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0mmX 1168mm 1/32 2印张50千字2012年12月第1版2012年12月第1次印刷女统一书号:1580177.969 定价:12.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盐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9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826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O. 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
4、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0月11日目。昌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J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工程设汗院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工程标准定额站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结合工程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经过多次反复讨论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1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电磁波暗室分类、总体设计、工艺设计、吸波及电磁屏蔽工程设计、建筑与结构设计、公用工程设计
5、、电磁屏蔽和吸波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筝。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科技质量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或北京307信箱,邮政编码:10084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工程标准定额站本规范参编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世源科
6、技工程有限公司 1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南大波平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大连中山化工有限公司大连东信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常州雷宁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常州长城屏蔽机房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中国兵器北方通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北京惠华伟业机房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朱玉俊委宇晃阳秦学礼黄健郑秉孝申志超钟景华李锦生杨韧|万宗平|刘本东徐国英李自强赵天良辛国良程其恒刘滋厚王立赵玉娟李卫陈志刚杜宝强周忠振潘奇俊周乐乐张宇桥黄忠明赵雷巢
7、增明陈刚黄晓春李秋梅张轶雄王立威李承士李京荣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吴饥薛长立张林昌何国瑜陈淑凤贾守斌张扬伟任庆英丁克乾 2 目次l总则(1 ) 2术语(2 ) 3 基本规定( 4 ) 4 电磁被暗室分类( 6 ) 5 总体设计( 9 ) 5. 1 选址和总图设计(9 ) 5. 2 总体方案( 9 ) 6 工艺设计(1 1 ) 7 吸被及电磁屏蔽工程设计门的7.1 吸波工程设计(14) 7.2 电磁屏蔽工程设计(1 5 ) 8 建筑与结构设计 (1 7) 8.1 建筑设计(1 7) 8. 2 结构设计(17) 9 公用工程设计. (1 9) 9.1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t.(19) 9. 2 给水排
8、水设计(19) 9. 3 供配电设计 9. 4 照明设计 (20) 9. 5 防雷与接地设计9. 6 火灾自动报警和安全防范设计(2 1 ) 10 电磁屏蔽和吸波工程施工(22) 10. 1 一般规定(22) 10.2 电磁屏蔽工程施工( 2 2 ) 10. 3 吸波工程施工11 工程验收附录A单站雷达截面比较法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 24) ( 26) ( 28) ( 29) ( 30) ( 3 1 )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Basic requirement . ( 4 ) 4 C
9、lassificatioi1 of anechoic enclosure ( 6 ) 5 Overall design ( 9 ) 5. 1 Location and general layout design ( 9 ) 5. 2 Overall plan ( 9 ) 6 Process design (1 1 ) 7 Engineering design of absorber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 (1 4 ) 7.1 Engineering design of absorber (1 4 ) 7. 2 Engineering design of elec
10、tromagnetic shield (1 5 ) 8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1 7) 8. 1 Architectural design (1 7) 8. 2 Structural design (1 7) 9 Design of utility service (1 9 ) 9. 1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1 9 ) 9. 2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1 9 ) 9. 3 Design of power supply ( 2
11、0) 9. 4 Design of lighting (20) 9. 5 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 2 1 ) 9. 6 Design of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security ( 2 1 ) 10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 and absorber (22) 3 10.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2) 10.2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electromagneti
12、c shield ( 22) 10. 3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absorber ( 24) 11 Engineering acceptance ( 26) Appendix A Comparative method of single station radar cross-section (RCS) (2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2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0) Addi tion: Explana tion of provisions ( 3 1 ) 1 J总则1
13、. 0.1 为规范电磁波暗室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电磁波暗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 O. 3 电磁波暗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tEA . 2术语2.0.1 暗室anechoic enclosure 主要采用电磁波能量吸收技术建造的房间。试验中在指定区域有要求的电磁信号和限定的电磁背景杂波的环境。2. O. 2 功能性房间functional room 配合暗室对受试设备进行测试的房间。2.0.3 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 e
14、nvironment 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2.0.4 暗室电磁背景杂波electromagnetic noise of anechoic enclosure 暗室内非测量要求电磁能谱的总和。2. O. 5 暗室静区quiet zone of anechoic enclosure 暗室内电磁信号和电磁背景杂波均能满足受试设备性能测试要求的空间区域。2. O. 6 静区静度performance of quiet zone 静区范围内电磁背景杂波电平与测试信号电平比值之对数值,单位是分贝CdB)。2.0.7 静区电磁信号特性signal performance of quiet z
15、one 静区范围内电磁波信号的特性。2. O. 8 主反射区principal reflection zone 暗室内壁面对人射的测试信号电磁波产生指向静区方向反射的重点区域。2. O. 9 远场区far-field regions 电磁场随角度的分布基本上与天线距离无关的天线场区。2.0.10 近场区near-field regions - 场矢量的角度分布与发射点源距离相关的场区。2.0.11 紧缩场区compact regions 采用技术手段,在辐射近场区内实现幅度和相位的均匀性都能够满足电磁测试要求的区域。2.0.12 场均匀性amplitude uniformity 规定区域内测试
16、信号电磁场强度和相位分布的一致性。2.0.13 交叉极化隔离度cross-polarization isolation 在收发天线之间,电磁波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极化方向强度的隔离程度。2.0.14 多路径传输损耗multipath transmisson loss 电磁波在多条路径传输中能量叠加而引起的衰减。2.0.15 辐射功率密度density of radiation power 在垂直于电磁波传播方向的横截面内,每单位面积辐射的功率值。2.0.16 电磁波吸波材料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专用于吸收入射电磁波能量的材料。2.0.17
17、 吸收性能absorber performance 电磁波吸波材料对投射到材料上的电磁波能量的吸收能力。2.0.18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 用导电或导磁材料结构体衰减电磁波向指定区域传输的措施。2. 0.19 电磁屏蔽室electromagnetic shield room 采用电磁屏蔽和其他技术建造,房间关闭状态下能对内、外电磁环境实现一定程度隔离的房间。 3 3基本规定3.0.1 电磁波暗室工程建设除应包括主体房间暗室建设外,还应包括配合暗室开展测试的其他设施建设,以及建筑工程的支撑建设。3. O. 2 暗室与所在建筑物的工程划分应以暗室结构外表面分界。界线
18、内应为暗室工程,界线外应为建筑工程。3. O. 3 暗室工程的设计、招投标、施工和验收应独立于建筑工程开展。3. O. 4 新建电磁波暗室应先有暗室总体方案,再对支撑的建筑物进行设计。3. O. 5 改造项目在可实现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对暗室性能技术的要求应与暗室工程技术水平相适应。3. O. 6 暗室静区的电磁信号环境和电磁背景杂波环境,应满足受试设备测量项目的要求。3.0.7 暗室内的电磁环境性能验收应通过测量确认。3.0.8 作业人操作位窑许微波辐射平均功率密度限量值超过现行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超高频辐射功率密度限值超过现行国家标准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
19、B 10437或公众照射导出限值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规定的暗室及相关房间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 对暗室或房间应采取电磁屏蔽。屏蔽效果必须确保泄漏到室外的电磁波能量功率密度控制到安全限值以下。2 在强功率照射区域的周边应设置警示标志。3 在强功率照射区域的中心和界面处应装设强功率照射报警探头,确保在强功率照射状态下,通过报警器发送曹示信号。4 受强功率照射部位所敷设的眼波材料,必须选择耐高功率 4 眼波材料。3. O. 9 暗室主体工程应进行结构安全计算。3.0.10 电磁波暗室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丁类或戊类。主体结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0.11 建筑工程公用专业
20、对暗室提供的系统方案应满足暗室使用要求。3. 0.12 电磁波暗室设计应依据下列基础资料:1 电磁波暗室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2 电磁波暗室的组成、规模和特殊要求。3 暗室内测试系统设备配置和安装布局要求。4 对暗室内电磁环境和其他非电磁环境的要求。5 总体规划、建筑物和公用设施的相关情况资料。 5 4. O. 2 暗室电磁环境指标项应符合表4.O. 2的规定。4.0.3 暗室非电磁环境指标项应符合表4.O. 3的规定。4 电磁波暗室分类表4.0.2暗室电磁环境指标项静区静区电磁背景杂波静区电磁信号特性电磁场的主要功能和主要功能性分类号名称频段常用体型应用领域房间场结构长方体交叉多路暗室远场场均
21、匀性径传辐射屏蔽分类号外界或近极化输损功率性能位置尺寸反射散射场区隔离耗均密度条件幅度相位度匀性4.0.1 电磁波暗室的分类应符合表4.0.1的规定。表4.0.1电磁波暗室分类天线远场远场射频锥体测控间1-1 电磁波暗室双喇叭体无线电收远场选择必有选择1-1 区天线近场长方体发装备的天测控间1-2 电磁波暗室近场射频线性能测量近场必有必有元要求无要求选择1-2 天线紧缩场测控间1-3 紧缩场射频长方体设备问电磁波暗室整机性能长方体雷达、通信2-1 调测电磁射频正多边柱体等电子设备测控间波暗室性能测量设备间远场长方体电子装备设试验问2-2 仿真试验射频正多边柱体备和系统性能电磁波暗室异形体的仿真
22、试验区淹没紧缩被测无1-3 选择必有选择场区装备要求远场运动2-1 区轨迹所覆必有必有选择无要求远场2-2 盖的区雷达截面区域3-1 紧缩场紧缩场射频长方体雷达目标19m控间微波暗室散射面积测设备问紧缩3-1 场区雷达截面长方体i主试验间3-2 远场微波远场射频锥体必有必有选择元要求选择必有远场3-2 暗室区10kHz 电磁兼容测控间电磁兼容长方体设备问4-1 异形体性测试电波暗室40GHz 试验问幅度均匀性、测试区位置1GHz以下归一化场地高能装备4-1 和范围执行必有必有衰减(NSA)、选择强辐射电远场全频段长方体强辐射和防测控间5-1 磁波暗室近场护能力试验设备间相关标准1GHz以上电压
23、驻波比(VSWR) 强辐射生试验问生物试验远场长方体5-2 全频段物试验电磁波暗室近场5-1 远/近覆盖一一一一必有无要求必有必有5-2 场区被测物 7 6 总体设计5. 1. 1 新建电磁波暗室项目选址宜远离有强电磁辐射源和强振源的区域。5. 1. 2 本规范表4.O. 1中1-2、1-3、2-2,3-1类的电磁波暗室建筑工程,在建设场地的总图布局宜远离场地内的强振源设施。选址和总图设计5 5.1 总体方案电磁波暗室在建筑内的布局应保证功能的完整性和独立性。5.2.2 电磁波暗室所在建筑的总体方案应满足暗室体型尺寸、组成布局和荷载要求。5.2.3 为电磁波暗室配套的公用工程,应是利于各系统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826 2012 电磁波 暗室 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