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998-1995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GB 15998-1995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5998-1995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5998 1995 前言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以阵发性主主李性咳嗽和在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1989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诊断标准,尽量结合我国百日咳的流行病学,临床实践与各地情况,以便易于实施和应用。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市地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张荣珍、杨立
2、信、玉树山。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I I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fmanagem四tof pertussis 本标准规定了百日咳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 15998一1995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百日咳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2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l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或者检测抗百日咳菌特异性抗体。3诊断标准3. 1 流行病学史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3.2
3、 临床表现3, 2. 1 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痊孪性咳嗽者。3.2.2 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殇者。3, 2. 3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元典型痊咳。3.2.4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3. 3 实验室诊断3.3. 1 臼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50%以上。3,3.2 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A,3. 3. 3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3,4 病例分类3,4, 1 疑似病例具备3.2. 1 3. 2. 2. 3. 2. 3. 3. 2. 4四项中任何一项,或同时伴有3.I项者。3,4
4、. 2 1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3. , 3,4,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3. 2或3.3. 3. 4 处理原则4, 1 对病人的隔离自发病后隔离40d,或至注李俭咳嗽出现后隔离30d。接触者观察21d.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5批准1996-07-01实施4z GB 159 9 8 199 5 4.2 对病人的治疗尽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4.3 发生暴发流行的应急措施4. 3. 1 对未接种百日咳茵茵的易感儿童应急接种百臼破三联混合制剂。4.3.2 与百日咳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可用药物预防。4.4 百日咳的免疫预防百日咳是种可以用茵茵预防的传染病,对易感
5、儿童实行百自破三联i昆合制齐r)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百日咳菌茵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按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儿童出生后第3个月开始初兔,全程免疫3针,保护率可达90%以上,第二年再加强一针。1 ii凡GB 15998-1995 附录A(标准的附录百日咳病原学诊断方法A1 病原体分离从病人鼻咽部采集标本或咳碟法分离病原体。A 1. 1 标本的采集A 1. 1. 1 咳碟法用咳碟法采集样品时,应在病人咳嗽时,将包姜(BordetGengou)二氏培养平板打开放在病人口前10 cm处,使病人对准平板表面咳嗽数次,直接收集病人咳出的飞沫。然后盖好平皿盖送检。平皿暴露时间以15s为
6、宜。A 1. 1. 2 鼻咽试子由于百日咳多发于儿童,所以采样时,病儿的头部斜依于母亲的胸怀,母亲以双手固定病儿的头部,医师以右手执棉拭子,左手按病人的头顶部,使顶端稍向下弯的棉拭子自前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虽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棉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将棉拭子稍留片刻,以待反射性咳嗽,然后轻轻旋转一周,缓缓取出棉拭子。A 1. 2接种和菌种检定A 1. 2. 1 菌型百日咳杆菌应为革兰氏阴性呈卵圆形短小杆菌,菌体长0.5 1. 0 m。A 1. 2. 2 菌落百日咳杆菌接种于包姜二氏培养基37培养34d后其菌落呈圆形、灰白色,表面光滑,中央突起
7、,边缘整齐,具有珍珠般的光泽,菌落周围有弥散性溶血环。A 1. 2. 3 生化及抗原特性百日咳杆菌生化反应极不活跃,不发酵任何碳水化合物,不液化明胶,不产生硫化氢,不形成呵噪,不还原硝酸盐,不利用拘橡酸盐,氧化酶阴性,70%以上菌株触酶阳性。不产生尿素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百日咳杆菌新分离菌株有英膜,毒力强,菌落光滑,称为I相菌。百日咳杆菌有6种凝集因子,1、2、3因子是主要的,籍此又可将I相菌分为三种血清型:1.2.1.3.1.2.3。血清型具相对稳定性,但可发生变异血清型不仅在自然感染,在人工传代培养过程中也可发生变异。A2 皮肤坏死试验A2. 1 每次试验最少用健康家兔或豚鼠2只,每只家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998 1995 百日咳 诊断 标准 处理 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