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pdf
《DL T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35 kV-110 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esign code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of 35 kV一110 kVDL/T 5103-1999主编部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164号1567DL/T 5103-1999前言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技综1996卫40号文关于卜达1996年制定、修汀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制定110 kV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制定木标准是为适应供电发展需要,规范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达到供电安个可靠飞技术先进、经济适
2、用和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本标准以现行国家标准GB 50059-1992(35-110 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为基础,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无人值班管理方式下的相关方面作出规定本标准是在广泛调查、总结国内近年来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卜制定的。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对本标准制定参与具休指导。本标准的提出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本标准的归口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参加起草单位:1州电力设计院,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谢尚德、贾沛义、俞寿南、张增祈、陈志飞、邓盈盈、
3、张强、陈小平、顾品。木标准委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负责解释。I56RDL/T 5103 -19991范围本标准规定一r对L人fft班变吧所在土建、电气、采暖通风给排水及防火等方而的没计要求_本标准适用f电I!为3不kV一11o kV单台变压器弃虽为几000 kV八及以I-.新建龙人值班变电听(以下简称变电所)的设计。对35 kV-110 kV改、扩建的变电所和220 kV终端变电所右丈部分的没计,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汀,使川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2348-1
4、990_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GB/ T13729一1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 /T飞3850-1998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GB/T 15544 1995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 50034一1992 T.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9-1992 35-110 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60-1992 35110 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l3 50217-1994电力一1: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9-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
5、60 - 199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J 11一9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9 -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I, 451-1991循环式远动规约DI/丁620-199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3。-7.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 584-19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工5002-199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U1_/T 5029-19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
6、准DI,/T 5035-1994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1 5053-1996火力发电厂劳动和7:业卫生设计规程DL/1 5056-1996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NDGJ 8 198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SD 9一”89电测量仪表设计技术规程SM 2 1988 220-,50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103一19993名词术语3.0. 1无人值班变电所unattended substation所内不设置固定运行、维护值斑人员,运行监测、主要拧制操作由远方控制端进行,设备采取定期巡视维护的变电所10.2远方控制端distant control
7、 station远方监控装置设置在与无人值班变电所相关的调度机构或某中心变电所或一个独立的集中控制中心的部分,即为远方控制端3.0. 3远方监控终端supervisory control terminal unit远方监控装置设置在被监控变电所内的部分.即为远力监控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处理、发送,命令接受、输出和执行的设备3.0.4电气二次设备室electric secondary equipment room电气二次设备室是一个综合性房ful.用十布置不宜设置在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现场的电气二次设备如远动终端及相应设备、通信设备、义直流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继电保护、测控、计量和其他白动装置等
8、。与控制室相比,主要差别是不适宜作为长期有人值班的监控场所。4总则4.0.1变电所的设计应以5-10年电网发展规划,通信、调度自动化和厂所自动化规划为基础,以电网结构、变电所性质和设计任务书明确的变电所规划建设规模、内容、建设期限、资金限额以及调度关系和监控关系为依据,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4.0.2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1:程特点、地区供电条件、交通条件、消防条件,所址区域社会和地理环境等。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变电所设计方案。4.0.3变电所的设备选择要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要注重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免维护或少维
9、护要适合于无人in班的ItS行条件,选用质IR优良的国产定型产品4.0.4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的原则。市试变电所宜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式多层建筑,并与城建规划相协调大城市中心Ix.可建设地下变电所4.0. 5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所址环境条件和供电负荷重要性。设置必要的防范和报警措施4.0.6新建变电所应按一次实现无人值班设计,不得采取设计有人值班的过渡措施。4.0.7杭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土_变电所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GBJ 11及GB 026o的有关规定4.0.8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5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5-0.
10、1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1)符合电网区域规划。靠近负荷中心。(2)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3)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引人(4)交通运输方便。(5)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6)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r例如避升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日和有危岩1670DL/r 5103-1999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应避免选在重要文物地点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所址标高宜高于频率为2%高水位.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伏(1: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8)应考虑水源及排水条件(9)应考虑与周
11、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5.0.2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在规划基础上因地制宜紧凑合理,不设所前区。5.0.3户外和半户内变电所宜为实体围墙,高度不低于2. 2 m.顶部可设置防范措施全户内变电所可设置或不设围墙。市区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满足变电所安全防护的要求,井卜刘13围环境相协调5.0.4变电所的进所道路应利用城建或公用道路。新建进所道路和所内运输道路宽度不应小于3. 5 m,并宜具有回车条件。5.0.5全户内、地下变电所的出人口地面建筑物与相邻建筑物之问的消防车道和防火!Id 8P.应满足国家标准GBI 16的有关规定。5.0.6变电所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为
12、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5厂一20o,不应小于。.3%,不宜大于6. 0,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的纵向坡度宜为。.5肠-3.0%,不应小于。.3/% ,不应大于6. 0 3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不宜小于。.5%05.0了变电所的所内地坪宜高于所外自然场地标高0.3m、变电所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理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 3 in;所内的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lm,并应与所内道路标高相协调。5.08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
13、及工艺的要求,并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I,/T 5056的有关规定。5.0. 9变电所所区场地绿化应按当地城市绿化规划要求进行,并严防绿化物种影响电气设备的安一全运行。5.0.10变电所排出的污水必须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I. 5053的有关规定6电气部分6门主变压器6门门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6.1.2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可装设三台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呵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6.1.3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版器的容量应不小于10%的全部
14、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6. 1.4当能满足供电规划要求时,宜选用双绕组变乐器。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二绕组变压器。6.1.5当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电压质量指标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6.2电气主接线6.2门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网中的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适应远方控制、操作检修方便扛节约投资和使于扩建等要求变电所在满足供电规划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线。6.2.2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变电所高压侧宜采用不设断路器或断路器较少的接线。6.2.3高压侧线路为三回及以F.主变压器为三台及以r的终端变电所“
15、 a:采用线路变1器组、桥形或DL/T 5103-1999扩大桥形接线。高压侧线路有系统穿越功率的变电所.宜采用桥形、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按线。6. 2. 4变电所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6 kV-35 kV负荷侧宜采用分段单母线分段方式,1考虑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有利于其他主变I-器的负荷分配6.2,5主接线回路宜采用断流性能好的无油断路器,市区建筑密集地带和地下变电所口f采用气体绝缘全封闭电器:配电装置宜采用易于检修、操作的开关柜,不宜设置旁路设施6. 2.6电气回路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应符介国家标准GB/T 155,1“的有关规定当需限制变电所6 k一to kV线路的短路电
16、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1)变压器分列运行。(2)采用高阻抗变压器。(3)在变压器回路中串接限流电抗器。6.2.7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接在变压器引出线I_的避雷器不,1.装设隔离开关6.3所用电源和直流电源6. 3门在有两台及以t_主变压器的变电所,育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侮台所用变压器容量按全所计算负荷选择。两台所用变压器可分别接白主变压器最低电压级不同段毋线如右可靠的6 kV-35 kV电源联络线,也可一台接于电源联络线断路器外侧。以所用电作为交流控制电源的35 kV变电所,当只有一回电源进线时,宜在电源进线断路器之前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对
17、采用直流控制电源的35 kV及以上变电所.当只有一回电源进线,并选用自冷式变压器时,可在主变压器最低电压母线上引接一台所用变压器。6.3.2按规划需装设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变电所,如主变压器无引出的中性点时,所用变压器宜粱用中心点接地变压器户内所用变压器宜采用十式变压器。6.3.3所用电接线及供电方式:(日所用电低压配电宜采用中性点自接接地的1N系统,动力和照明共用的供电方式,额定电斤为380 V/220 V(2)所用电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台所用变压器各接一段母线L(3)重要所用电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时,宜分别接于不同母线段6.3.4变电所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
18、采用分段单母线时,蓄电池应能切换全任一母线段6.3.5操作电源宜采用一组110 V或220 V蓄电池,不设端电池蓄电池组宜采用性能可靠、维护量少的蓄电池,如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等冲击负荷较大时亦可采用高倍率蓄电池。作为充电、浮充电用的整流装置宜合用一套.66 kV及以卜的变电所叮采用两套充电装置或单套具有热备用部件的充电装置。变电所直流系统宜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充电装置宜采用智能化整流电源装置-6. 3.6交流不停电电源宜统一设置。当变电所设置蓄电池组时,交流不停电电源的直流电源宜由所内蓄电池组供电。6.3-7由交流电源供电的远方监控设备可由交流不停电电源供电。通信设备的备用电All可独。_设置
19、组专用蓄电池直供或利用所用蓄电池直流变换方式。6. 3.8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全所事故停电Zh的放电容量;(2)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的容量,7IDL/ /T 5103-19996.3.9变电所宜设置固定的检修和试验电源,并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6.4电气二次设备室6-4. 1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设备、交直流电源和其他自动装置宜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或相应的配电装置附近。当为屏、柜结构采用集中布置时,,rz统一布置在电气二次设备室6.4.2电气二次设备室应位于运行管理方便.电缆总长较短的位置,设施应简化、布置应紧凑,而积应满足设备布置和定期巡视维护要求,屏位按变电所规划容量一次建成
20、,并留有增加少量屏位的余地屏、柜的布置宜与配电装置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6.5二次接线6.5门变电所二次接线的设计应符合NDGJ 8标准的有关规定,二次接线应根据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特点予以简化6.5.2下列电气一次设备,应能远方控制、端控制和所内控制:(1) 6 kV-110 kV线路、主变压器、母线和电容器的断路器、负荷开关;(2)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3)需要远方控制改变运行方式的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6.5.3所内操作、控制方式可为就地操作、控制和电气二次设备室控制:(1)下列电气一次设备宜采用就地操作或控制:ll 6 kV-35 kV屋内配电装置馈线、并联电容器组断路器;2)
21、6 kV-110 kV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3)无需远方控制改变运行方式的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2)下列电气一次设备宜采用就地控制,有困难时亦可在电气二次设备室控制:1)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2)母线分段断路器;3) 35 kV-110 kV屋外配电装置和110 kV屋内配电装置线路断路器6.5.4所内控制方式作为远方遥控的备用控制手段,控制电路应为强电直接控制电路。远方遥控和所内控制操作,两者之间需设操作切换闭锁。6.5. 5变电所不宜设置同步装置6.56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有监视信号。6.5.7配电装置r,v装设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优先采用机械闭锁,成套开关拒应
22、采用机械闭锁装置。闭锁连锁回路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电源分开。6.5.8变电所的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并联电容器组投切、蓄电池组充电、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宜采用自动控制,变电所的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和并联电容器组投切自动装置应具有远动装置的接口。6.6照明6. 6. 1变电所的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034的有关规定。6.6.2在电气二次设备室、屋内配电装置及主要通道等处,宜装设事故照明。事故照明总开关应装在变电所的人口处内侧,并应设有明显的标志。6.6.3事故照明宜采用应急灯,亦可由所内直流系统供电事故照明应在运行维护人员到达变电所后人工开启.并能维持照明1h。66
23、.4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屋外配电装置的照明可利用配电装置构架装设照明器但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L/T 620的有关规定67并联电容器装置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227的有关规定王573DL/T 5103-19996.8电缆敷设电缆敷设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G13 50217的有关规定6.9远方监控6.9.1为实现远方控制端监控无人值班变电所,所内必须装设远方监控终端设备。监控终端川为远动终端(RTU)或微机监控终端等。它应根据变电所在电网中的地位、电压等级、规模和电网调度自动化规划等因素进行选型6.9.2远动终端、微机监控终端的技术要求(1)应满足信息采集、处理、发送
24、和命令接收、输出和执行的要求,具备与继电保护装置和远方控制端及所内调试计算机(接口)的通信功能,确保实现变电所遥测、遥信、遥控(调)(2)总体结构应满足变电所安装布置的不同要求(3)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3729和电力行业标准DI丫T 63。的有关规定。(4)电气量的采集宜交流采样。当采用电工测量变送器时,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3850的有关规定。(5)所内不设置固定的计算机监视设备(运行值班员工作站),但应设置能与现场维护调试用便携式计算机相适应的硬、软件接口。(6)变电所的同一被控设备只允许由一个远方控制端对其实施遥控。6.9.3信息传输条件:(1)信息的传输规约宜符合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103 1999 35 kV 110 无人 值班 变电所 设计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