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30.7-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种及品种鉴定.pdf
《GB T 2930.7-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种及品种鉴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930.7-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种及品种鉴定.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 020. 20 B 21 GE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 2930. 1 - 2930. 11-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Rules for forage seed testing 2001- 03 -14发布2001- 06 -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T 2930. 7-2001 前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种子检验协会(lSTA)(国际种子检验规程)0999年版)制定的。本标准在植物种及其检验方法等主要技术内容上,等效采用了国际规程OSTA,1999)的第八部分:种及品种鉴定。另外,又纳入了国际规程未列入、但在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且有适宜检验方法的29个植物种
2、,旨在使标准既具有国际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又可满足我国种子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本标准是GB/T2930. 1 2930. 11一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对GB 2930-1982(牧草种子检验规程进行修订。修iJ后的标准由以下部分组成:GB/T 2930.1二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抨样GB/ T 2930.2一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 T 2930. 3-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GB/ T 2930.4-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 T 2930. 5-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生活力的生物化学(四瞠测定GB/ T
3、2930. 6-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健康测定GB/T 2930. 7-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种及品种鉴定GB/T 2930. 8-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2930. 9-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重量测定GB/T 2930. 10-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包衣种子测定GB/T 2930. 11-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检验报告修订后的标准在编写格式上,与国际规程有一定区别。国际规程将所有附件均置于全部检验项目的正文之后,而且规程的大部分内容在附件之中,使用时需前后相互参照,颇为不便。而本标准在编排上,将各项目均作为独立的标准编写,将主要内容编在正文之中,
4、并将相关的附录紧继各标准的正文之后。68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彦荣;参加起草人员:孙建华、余玲、王赞文、卫东、李春杰。GB/T 2930. 7- 2001 ISTA前言农业上最大的风险之一是所播品种的种子不能表现其生产能力。种子检验便是为了在播种前评定种子的质量,使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种子质量是由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概念。这些特性对种子产业的不同部门一一生产者、加工者、储藏者、经营者、农民、认证机构以及负责种子管理的政府机构或部门等极为重要。在所有情
5、况下,检验的最终目的是测定种子的种用价值。种子是有生命的产品,其状况不像检验元生命或非生物产品那样能准确地予以预测。所采用的方法必须基于种子科学知识和种子检验工作者经验积累,所要求的准确性和重演性则因检验的目的而定。本规程规定的标准定义和方法可用于国际贸易间的种子质量评定,为此目的,检验方法的高度准确性和重演性是必须的。当种子交易超越国界时,有可能在不同国家的检验室检验。因此,所有检验室采用一致的标准方法非常重要,这样可在允许范围内获得一致的检验结果。本规程分为两部分-一规程正文和附件。规程正文部分阐述了各项目测定的目的和原则、采用的定义、以及概述了所用的方法和程序。附件部分对定义加以引申,并
6、详述了规程中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如按照本规程检验的结果,需填报协会的国际种子检验证书,那就必须严格地遵守规程,对规程每项条文的解释应与该章附件中的有关细节相符。建议一个国家在管理国内种子贸易和实施国家种子质量管理法规时,应尽可能采用本规程及其附件。虽然此种情况并不必采用国际种子检验证书,但应认识到,如果与这个为国际范围所接受的规程和附件条文不符,将会阻碍各国间的种子自由流通。咨询检验Cadvisorytests)是一种根据送验者要求、为特殊目的而进行种子批评价的检验。这种检验需考虑诸如播种的季节、土壤类型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对于这种检验,本规程和附件仅提供一个基本的指导,有关文献的其他技术可作为
7、补充方法。本规程和附件是为世界主要作物制定的。尽管不是每个细节,但是原则上也适用于本规程未提及的其他作物种类。另外,为提供足够的指导,有必要提到专门制造商的仪器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ISTA认为此类仪器设备最好,而排除其他制造商的同类产品。69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种及晶种鉴定Rules for forage seed testing Verification of species and cultivar 本标准规定了种及品种的鉴定方法GB/ T 2930.7- 2001 本标准适用于牧草种子、草坪草种子和饲料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的种及品种鉴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
8、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T 2930. 1-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杆样GB/T 2930. 4-=-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 T 8170- 1987 数值修约规则3 检验目的种及品种的鉴定目的是测定送验样品或送验样品所代表种批与所提及的种或品种的符合程度。4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4. 1 种子真实性genuineness of seed 供检种及品种与文件记录(如标签等)是否相符。4.2 品种纯度variety purity 品种在
9、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植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4.3 变异株off-type 一个或多个性状(特征特性)与原品种育成者所描述的性状明显不同的植株。5 原则只有当样品的送验者对报检种或品种已有说明,并且具有一个可供比较的可靠标准样品时,鉴定才有效。供比较的性状包括形态、生理、细胞或化学等方面。进行种或品种鉴定时,可用种子、幼苗或在实验室、温室、培养室或田间小区中长成的较成熟植株。通常把种子和标准样品的种子进行比较,将幼苗和植株与同期邻近种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处于同一发育阶段的标准样品的幼苗和植株进行比较。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测定的结果确实可信(如测定染色体倍数),
10、不一定要和标准的对照样品作比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3-14批准2001 - 06 -01实施70 G/T 2930.7一2001当种或品种的一个或几个鉴别性状相当一致时例如自花授粉的种),就可对异种或异品种的种子、幼苗或植株进行计数。当种或品种不够一致时如异花授粉的种),则对明显的变异株进行计数,并对供检样品的真实性作出总体判断。6 器具及试剂6.1 器具检验所用仪器设备随方法的差异而不同。6.1. 1 实验室=适当地配备仪器、器具及试剂,以供形态、生理及细胞学的检查、化学测定及种子发芽之用。6.1. 2 温室和培养箱z需配备能调节环境条件的设备,以诱导幼苗或植株鉴别性状的发育。6
11、.1 . 3 田间小区:需具有能使鉴别性状正常发育的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并对防治病虫害有充分的保护措施。6.2 试剂腆、腆化钢、盐酸、氯化锅、苯酣、氢氧化镀。聚丙烯酷胶凝胶电泳法所需仪器及试剂参见附录A及附录B(标准的附录)。7 检验程序7.1 送验样品的重量送验样品的最低重量应符合表l的规定。表1种及栽培品种鉴定的送验样品最低重量种类限于实验室测定田间小区及实验室测Ig g 豌豆属CPis臼m)、野豌豆腐CVicia)、羽扇豆属CLuinus)及种子大小类1 000 2 000 似的其他属大麦属CHordeum)、燕麦属CAvena)、黑麦属CSeca!.e)及种子大小类似的其他属500
12、1 000 甜莱属(Beta)及种子大小类似的其他属250 500 所有其他属100 250 7.2 种子鉴定7.2. 1 试验样品按GB/T2930. 1-2001中7.2的规定分取试验样品,随机从试验样品中数取至少400粒种子,检验时须设重复,每个重复不超过100粒种子。如采用电泳法,试验样品的量可适当减少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汀。7. 2.2 鉴定7. 2.2. 1 形态鉴定根据种子形态特征鉴定种及品种时,如有必要,可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测定种子色泽时,可在自然光或特定光谱(如波长为360nm的紫外灯下观察。大麦属最有效的鉴定特征是籽粒形状、外秤基部、籽粒颜色、腹沟基刺、腹沟宽度、小穗轴茸
13、毛多少、侧背脉纹齿状突起、内外秤榴皱、鳞被形状及茸毛稀密等。燕麦属的籽粒颜色是有效特征,可分为白色、灰黄色、黑色等。燕麦属和大麦籽粒颜色可在紫外光下加以区别,如白色燕麦种子显现荧光,黄色燕麦种子不显现荧71 GB/ T 2930. 7- 2001 光。豌豆属和羽扇豆属植物种在种子颜色、大小和形状上存在着可供鉴别的差异,可在日光或紫外光下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7.2.2. 2 化学测定化学测定通常是借助某种特别的化学试剂与种子特有成分反应来鉴定品种。7.2.2.2. 1 羽扇豆属植物碱测定羽扇豆属种子中是否含有生物碱是一种种间鉴别特征。先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h.然后将每粒种子切一薄片置于玻璃板上
14、,衬以白色背景,加1-2滴Lugol溶液卢戈氏液:将0.39g腆(1)和0.6g 腆化梆(Kl)溶于100mL水中J.若切片产生棕红色沉淀,即表明含生物碱。记录含或不含生物碱种子数。7.2. 2.2.2 燕麦盐酸(HCl)测定当对燕麦种子荧光测定有怀疑时,特别是对经处理或恶劣气候条件下收获的种子,则可用盐酸溶液测定。将种子浸入盐酸溶液(1份38%盐酸溶液和4份蒸馆水配制而成中6h,捞出种子置于滤纸上,使其自然风干1h,根据棕褐色或黄色进行鉴定。J. 2. 2. 2. 3 燕麦(A.sativa)、大麦(H.vuLgare)、黑麦草(L.perenne)和普通早熟禾(Poa户ratensis)等
15、种子的苯酣测定根据种子内外秤染色鉴定大麦、燕麦和黑麦草种子。采用纸上法,于250C下预湿18-24h。将种子移入经1.0%苯酣溶液(5g结晶石碳酸加入500mL 蒸锢水)湿润的滤纸上,室温下进行处理,燕麦2h,大麦4h.黑麦草和普通早熟禾24h.检查和记录颜色反应,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通常颜色分为不着色、浅褐色、褐色、深褐色、黑褐色和黑色。7.2.3 鉴定豌豆和黑麦草品种的聚丙烯酷胶凝肢电泳(PAGE)的标准参照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J. 2. 4 鉴定燕麦品种的聚丙烯酷胶凝胶电泳(PAGE)的标准参照方法见附录BC标准的附录。7. 3 幼苗鉴定7. 3. 1 试验样品按GB/T2930
16、. 1-2001中7.2规定分取试验样品,从试验样品中随机数取至少400粒种子.4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种子,如作染色体倍数的初始测定,可用100粒;当初始鉴定不能得出结论时,须再取100粒种子进行鉴定。7. 3. 2 鉴定将种子置于适宜发芽床上萌发,当幼苗达到适当的生长阶段时,对全部或部分幼苗进行鉴定,有的需进一步处理,有的可直接鉴定。在测定染色体倍数时,切开根尖或其他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7. 3. 2. 1 禾谷类有些品种可根据其芽黯颜色分类。将种子放在垫有潮湿滤纸的培养皿里萌发,当幼苗发育达到适当阶段时,鉴定芽鞠的颜色,其变异范围可以从绿色到紫色。可用1%氯化销或盐酸溶液湿润滤纸使
17、其加深颜色,或在鉴定前用紫外光照射幼苗1-2h。7.3. 2.2 黑麦草属(Lolium)大部分多花黑麦草(L.multi!Zorum)品种的大多数幼苗根迹在紫外光下显现荧光,而大部分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品种的大多数幼苗根迹不显现荧光。为了测定幼苗根迹对紫外光的反应,可将种子放在合造的无荧光的白色湿润滤纸上,在20/30C变温或20C恒温、黑暗或弱光(不超过2501x)条件下萌发,种子分开排列,以防止根相互缠绕使显现荧光的根迹混淆不清。休眠种子可采用预先冷冻(见GB/T2930.4-2001中表1的规定)方法进行处理。当根系发育到足够程度(幼苗根迹产生的荧光都能被检查出来)时即可
18、在紫外光灯下进行鉴定。为了看清伸人纸层内的根有无荧光,须将不显现荧光的幼苗从滤纸上取出。记载每重复显现荧光及无荧光的幼苗72 GB/ T 2930. 7- 2001 数及正常幼苗数。其结果用整数填报。7. 3. 2. 3 羊茅属(Festuca)紫羊茅(F.rubra)和羊茅(F.ovina)可用与黑麦草属相同的方法进行鉴别。在含有氨的空气中,其根部本身会发出荧光。在紫外光照射下,紫羊茅根显现黄绿色的荧光,而羊茅根则显现蓝绿色荧光。种子可按7.3.2.2规定的黑麦草属方法进行发芽。当幼苗充分发育后,便可进行鉴定,鉴定前可用0.5%氢氧化镀(NH40H)(取1.67 mL浓NH40H,加入98.
19、33mL蒸锢水)喷施幼苗上,1min后注紫外灯下进行鉴定,记录每重复显现黄绿色或蓝绿色荧光的幼苗数。7.4 温室或培养室的植株鉴定7.4.1 试验样品所播种子量要充足以保证能长成100株植株,但攀缘的或匍甸的种数量可减少。种子按GB/ T 2930. 1-2001中7.2的规定取得。7. 4.2 鉴定种子播种于造宜的容器内,并保持在对鉴别性状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当植株达到适当的发育阶段时,观察记载每个植株的鉴定性状。7. 5 田间小区植株鉴定送验样品收到后,要尽快播种。每个样品至少播种两个重复小区。为避免失败,重复应适当布置在不同田块或同一田块不同位置。小区大小要能为准确鉴定提供足够的植株。
20、播种方式可采取条播,具有足够的行、株距离,以便所要鉴定的性状能充分发育。一般建议牧草行长约15m,行距为3045cm。为减少移栽和间苗可能引起的误差,应调整播量,使试验区和对照区植株数大约相等。必要时可采取间苗或补苗办法。当通过考查单株就能区别两个或更多的品种时,则应采用穴播。可在实验室或温室将种子分开播种,而获得单株。当植株己长到适当大小时,即移栽到田间小区。如条件适宜种子可直接播在小区,以后可通过间苗使其成单株状态。各植株的间距至少达60cm。同时应栽种标准样品的单株以作对比。株数多少取决于重复次数和所用的统计处理。不同品种植株需经过全生育期才能充分表现出差异,因此,鉴定工作应延续到整个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930.7 2001 牧草 种子 检验 规程 品种 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