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931-1999 瓶级聚酯切片.pdf
《GB T 17931-1999 瓶级聚酯切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931-1999 瓶级聚酯切片.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7931-1999 前主口本标准王要参考意大利SINCO公司引进装置合同和国内外瓶级切片生产产品质量水平而制定。卫生指标达到GB13114-1991t,80 s. c)试样的测定z将5g左右的样品用液氮冷却10mn,取出经粉碎机粉碎过筛后20目的样品作为试验用样晶。准确称取(0.1250土0.0001)g样品放入100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25mL苯盼-四氯乙统溶剂,在(lOO120rc的条件下加热搅拌15min,若试样没完全溶解,继续加热到30min,其间10 min观察一次,溶样时间控制在45min内,若超过此时间,则需重新称样溶解。试样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将试样溶液经不锈钢
2、丝网过滤后,充入乌氏粘度计,在(25士0.05)c的恒温水浴中放置20min. 227 GB/T 17931-1999 然后测定其流出时间,重复三次,相互间的差值小于0.2s.取三次流出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溶液的流出时间t 6.2. .2. 5 结果计算a)由相对粘度亨r计算特性粘度亨: ) qd t-h 。.2S(亨,-1十31n几)F 亨= .,. 0 1-1 .7. .L r .r/ =一. ., . . . . ( 4 ) z 式中zt一溶液的流出时间,S;to一一溶剂的流出时间,5; c一一溶液的浓度.g/mL,轧一相对粘度;平特性粘度.dL/g;F一-由机查得的校正因子,见附录
3、B;m一-样品的质量.mg。b)由增比粘度亨SP计算特性粘度亨: v1 + 4KH市SP- 1 亨= - Ao17 .( 5 ) 甲sp=1Jr-1(6 ) 式中:K归-Huggins常数,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甲SP-一增比粘度。测定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6.2.2 乙醒含量的测定6.2.2.1 顶空进样法(A法6.2.2. ,. , 原理将粉碎后的样品在150C条件下加热90min,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释放出来的乙M含量。6.2.2. .2 试剂a)乙窿99%(色谱纯); b)氮气:99.999%。6. 2. 2. ,. 3 装置a)气相色谱仪z
4、带FlD检测器;b)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gd顶空进样器pd)色谱柱:不锈钢填充柱se)固定相:PorapakQ 80/100目30带铝质盖的顶空进样器;g)硅化聚四氟乙烯垫;h)封盖器3i)标准筛:孔径。.5 mmO. 6 mm(20目30目); j)粉碎机;k)液氮生物容器。6.2.2.1.4 试验步骤a)推荐的气相色谱仪操作条件z柱温:150(:;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200C。228 GB/T 17931一1999b)求校正因子g将99%的乙隆用去氧蒸馆水配成约1mg/mL的水溶液,并标定其浓度,见附录D,将上述乙酵水溶液用去氧水进一步稀释成浓度等距的五个标样,在顶空进样器
5、和气相色谱仪上测定其相应的峰面积,求出校正因子。式中:RF 校正因子;M盯D己知标样的质量,g;SSTD 已知标样对应的峰面积。RF=毕E-STD . ( 7 ) c)样品的测定:将所要测定的样品置于液氮中冷却约10rnin,然后用粉碎机在液氮中将样品粉碎,粉碎时间不超过30S,用(0.5-0.6)mm筛网过筛,取(0.5-0.6)mm的颗粒作试样。用氮气吹扫顶空瓶后,迅速称入约500mg(精确至0.1mg)的样品,用封盖器将事先用硅化聚四氟乙烯垫片垫好的盖子盖在顶空瓶上,将盛有试样的顶空进样器的炉体内,加热到150C,并恒温90min。6.2.2.1.5 结果的计算式中zAA 乙醒含量,X
6、10-6; S一-样品的峰面积gM样晶样品质量,g。6. 2. 2. 2 裂解法(B法6. 2. 2. 2. 1 原理RF X S锺凰X10 AA = _.-:F锢m样品. ( 8 ) 用热分解装置将瓶级聚酶切片中含有的乙醒分离出来,用气相色谱仪通过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最佳测试条件达到定量测定的目的。6.2.2.2.2 试剂a)乙醒:99%(色谱纯hb)氮气:99.999%。6.2.2.2.3 装置a)热分解装置;b)气相色谱仪与热分解装置连接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记录仪或积分仪; d)色谱柱z不锈钢填充柱(3.2mmX 2100 mm) , e)微量注射器:10L,f)移液管:2mL、5m
7、L , g)棕色容量瓶:1000mL , h)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为O.1 mg , O固定相:porapak-Q60/80日,80/100目,GDX-10280/100目。6.2.2.2.4 试验步骤a)绘制标准曲线g用移液管向事先用氮气吹扫过的容量瓶中迅速加入适量的乙醒标准溶液,乙醉标准溶液的制备及分析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然后用蒸馆水(使用前通氮气除氧)稀释成浓度等距的五个标样,并摇匀,转入事先用氮气吹扫过的50mL的容量瓶中,倒满不能留有空间,放入冰箱中备用。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2L上述溶液放入裂解装置的铅舟中,推入分解管入口冷却段,转动旋塞阀,用氮气置换管中的空气5min,再把钳舟
8、推到加热段,在阀关闭状态下,150C下加热10min,然后打开阀将加热管内气体导入气相色谱仪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以乙醒含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应使样品的乙重重含量落在其中部。229 GB/T 17931一1999b)试样的测定:称取10mg左右(准确至0.0001g)剪碎的样品,放入裂解装置的铅舟中,推入分解管入口冷却段,转动旋塞阀,用氮气吹5min,置换管中的空气,再把锢舟推到加热段,在阀关闭的状态下,于150C下加热10mi口,然后打开阀将加热管内的气体导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6.2.2.2.5 结果计算AA=号式中:AA乙醒含量.1
9、0-6;W,-按标准曲线求出的乙醒含量,g;W 试样量,g,测定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按GB/T8170规定修约!1IJ小数点后位。6.2.3 色相的测定按GB/T14190-1993中3.5规定。6.2.4 二甘醇含量的测定按GB/T14190-1993中3.12规定。6.2.5 端竣基含量的测定6.2.5.1 原理( 9 ) 样品在邻甲酣兰氯甲:院混合溶剂中回流浴解,冷却后用氢氧化仰-乙醇标准满定溶液在电位滴定仪上测定样品中端援基的含量。6.2.5.2 试剂a)邻甲酸2分析纯,需经蒸馆提纯(一周内使用) b)三氯甲皖z分析纯,c)乙醇或苯甲醇z分析纯(苯甲醇需经蒸馆提纯) d)草酸z分析
10、纯;e)氢氧化fJj1,分析纯。6.2.5.3 仪器a)自动电位滴定仪:包括滴定架、玻璃电极和甘苯电极sb)加热板.可恒温调节gc)磨口三角烧瓶,300mL , d)回流冷凝管=六球以上se)气体洗瓶;。干燥塔(装高干燥:1ft),g)粉碎机;h)标准筛,20目、刮目$i)磁力搅拌器;j)五通联接头的滴定装置(两个用于电极,两个用于氮气出、入,一个接滴定管hu分析天平z最小分度值0:1 mgo 6.2.5.4 测试步骤6.2.5.4.1 氢氧化饵-乙醇或苯甲醇)标准滴定溶液(约0.05mol/口的配制和标定a)准确称取2.85g氮氧化饵溶于1000mL乙醇或苯甲醇中.b)精确称取(2030)m
11、g草酸(准确至0.1mg),加入50mL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馆水,溶解后进行电位滴定。230 GB/T 17931 1999 m F=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0 ) V X c X 63.04 或F7:n -一一式中:m草酸的质量,mg;V一一消耗氢氧化饵-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 氢氧化饵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O. 05 mol/L , ( 11 ) 63. 04 与1.00 mL氢氧化饵-乙醇标准滴定溶液c(KOH)=1.000 mol/LJ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草酸的质量;F一一以草酸标定氢氧化饵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因子。6.2. 5. 4. 2 样品测试称取(0.50. 6) mm粒径
12、的样品(1土O.1) g(精确至O.000 1 g).倒入300mL磨口三角瓶中,准确加入50mL邻甲盼三氯甲统混合溶液(7 3质量比),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沸腾温度下回流1h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将溶解好的溶液定量地转移到滴定装置中,玻璃电极和甘隶电极依次用水、乙醇、三氯甲烧冲洗后浸入溶液中,开启磁力搅拌器,并通入经干燥塔干燥过的氮气5min后,用。.05mol/L的氢氧化饵-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自动电位滴定仪将自动记录滴定曲线,滴定曲线的拐点为滴定的等当点。使用过的电极依次用兰氯甲烧、乙醇、水冲洗后备用。同样条件下做空白试验。6.2.5.5 结果计算X(V样V,)X c X F CO
13、H - m 式中zX囚)H端竣基含量.mol/t,V样一一滴定样品时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一一空白试验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c 氢氧化御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量浓度.0.05mol/L, F 以草酸标定氢氧化饵-乙醇溶液的因子;m一一样品的质量.g。平行样的相对误差5%。、6.2.6熔点的测定6. 2. 6. 1 偏光显微镜法(A法,等效采用IS03146) 6.2.6.1.1 原理( 12 ) 用偏光显微镜测定瓶级聚酶切片的熔点。在控制的速率下对置于显微镜的起偏镜和检偏镜之间的试样进行加热,测定瓶级聚酣切片丧失其光学各向异性(由双折射消失得知)时的温度,以之作为熔点。6.
14、2.6.2 材料熔点标准物z试剂级,惠:217.0C,锡:231.9C,二氯化锡:247.0C,盼歌:261.8Co6.2.6.1.3 装置a)偏光显微镜g物镜目镜注50倍,带有内装检偏器的偏光凸透镜,放大倍率(X50X100),b)超薄切片机g薄片厚度20m,c)熔点测定装置z带温控装置,室温300C.最小分度值。.1 C , d)玻璃载玻片:76mmX26 mmX1 mm , e)盖玻片:18mmX18 mm。6.2.6.1.4 试验步骤a)温度指示的校正231 GB/T 17931-1999 1 )根据测试样品的熔点选择一种最接近样品熔点值的熔点标准物进行温度指示的校正。2)放适量的熔点
15、标准物子玻璃载片上,用盖玻片压紧晶粒,使其互相接触,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是一个单层。3)将装有熔点标准物的玻璃载片放在加热台上,以2.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4)在显微镜下观察,当晶粒引起的光效应消失时的温度即为该熔点标准物的熔点。5)根据熔点标准物的熔点值和测试的实际熔点值之差计算出温度指示的校正值kz式中K温度校正值,OC ; T,一一熔点标准物实测值,C ; T2 熔点标准物标准值.C。b)试样测定K = T , - T2 ( 13 ) 1)用超薄切片机将试样切成一片厚为20m的薄片,再用剪刀取约0.5mm2的样品(或将试样去除表皮,切取约23mg的小粒)放在玻璃载片上,用盖玻片压紧。2)
16、将玻璃载片放在加热台上,调整好光路,快速升温至180.C.然后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40.C以后,再以2.C/min升温速率升温,观察初熔,记下读数(精确至O.1 .C)。3)试样达到初熔温度后,再快速升温至280.C.使其在此温度下保持3min,然后冷至室温,再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40.C后,以2.C/min升温速率升温,观察晶粒引起的光效应消失时的温度,记为T(精确至O.I.C)。6.2.6.1.5 结果计算TMP=T+K 式中:TMP一样品的熔点,C ; T 样品测定出的熔点,C ; k 温度校正值.-C。6.2.6.1.6 允差同一样品测定两次的平行样误差
17、应小于).O.C。6.2.6.2 热分析法(B法,等效采用I503146) 6.2.6.2.1 原理. ( 14 ) 在一个适用的DTA或D5C仪器上,按控制的速率加热一个瓶级聚酶切片试样和一个适宜的参照材料。由记录下来的DTA或D5C曲线确定与熔化性能有关的一个或几个特征点。6.2.6.2.2 材料熔点标准物g锢、锡。6.2.6.2.3 装置差热分析仪或示差扫描量热仪。6.2.6.2.4 试验步骤a)温度指示的校正1)称取5.0mg的锢放在铝质样品盘里盖上盖子,放在前面的样品平台上,用空的盖上盖子的样品盘作为参比,放在后面的样品平台上.以30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10.C/min的升温
18、速率将温度从130.C程序升温至175.C.并记录下这个过程,重复上述步骤,计算二次实测温度的平均值,设为T,0输入T,值和锢的熔点标准值,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校正。2)用锡来代替锢,重复上述步骤,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从210-C程序升温至255.C 并记录下这个过程,重复上述步骤,计算二次实测温度的平均值,设为T2/输入T2值和锡的熔点标准值,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校正。b)试样熔点的测定232 GB/T 17931-1999 1)粉碎样品,以低于60目为好,称取小于5.0mg的试样放在铝质样品盘里,盖上盖子,放在前面的样品平台上。2)以30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以10C/min的
19、升温速率升温至280C(或高于试样熔点30C) .保温10min,然后以10C/min的速率冷却至结晶峰以下50C.再以10C/min速率重新升温至280C.记录加热曲线。6.2.6.2.5 结果计算从曲线上读取试样的熔点值,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按GB/T8170修约到整数位。6.2.7 粉屑的测定按GB/T14190-1993中3.8规定。6.2.8 水分的测定按GB/T14190-1993中3.7规定。6.2.9 结晶度的测定6. 2. 9. 1 密度法6. 2. 9. 1. 1 原理在装有密度梯度溶液的玻璃管中,根据切片粒子在密度梯度溶液的不同位置,测定出切片的结晶度。6.2.9.1.2
20、 试剂a)正庚烧z分析纯,的四氯化碳g分析纯。6.2.9.1.3 装置a)结晶度测定仪;b)密度梯度管z高度700mm左右,直径(7080)mm; c)标准密度小球z测量范围(1.3401. 400) g/cm的不同的五只小球sd)毛细管漏斗z内径。.5mm左右,长度大于700mm; e)磁力搅拌器。6. 2. 9. 1. 4 试验步骤a)密度梯度溶液的配制:A法和B法任选一种。llA法(间歇法)按表2要求配制200mL不同组分的溶液,经充分搅匀后,用毛细管漏斗按组分顺序慢慢地往密度梯度管内加入,待全部加完后,用毛细管漏斗在溶液中横向轻轻搅拌数次,注意不能破坏溶液密度梯度的分布。表2各组分配比
21、加入组分顺序大约密度.g/cm3四氯化碳体积.mL正庚烧体积.mL第一组分1.330 140.7 59. 3 第二组分1.340 142.9 57. 1 第二组分1.350 145.1 54.9 第四组分1.360 147.3 52. 7 第五组分1. 370 148.5 50.5 第六组分1.380 151. 7 48.3 第七组分1.390 153.9 46. 1 第八组分1.400 156. 1 43.9 第九组分1.410 158.3 41. 7 第十组分1.420 160.5 39.5 233 G/T 17931-1999 2) B法(连续法)在一只2L的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正庚;境和四
22、氯化碳,配制成密度为1.330 g/c旷的溶液,将此溶液加入到一只连有毛细管的三角瓶中,在另一只两升的三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四氯化碳(密度为1.595g/cm),把它和上述连有毛细管的三角瓶用乳胶管连接(见图1),并使两瓶溶液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先打开高密度溶液瓶处的控制开关,再打开低密度溶液瓶处的控制开关,使混合溶液沿毛细管漏斗缓慢流入到密度梯度管中。1. 595 图1连续法配密度梯度液示意图准确配制一管密度梯度液的时间为24ho b)往密度梯度管中放入五只标准密度小球,以小球的密度值作为纵坐标,小球所处的高度值为横坐标,绘制密度(g/cm)高度(mm)标准曲线,每次测试前,重新校准和制作标准
23、曲线。c)样品分析:将切片投入到密度梯度管的溶液中,放切片时要尽量轻缓,以免破坏溶液的梯度。待切片位置不再变化时读取样品聚集最多处的高度(mm),根据高度在密度-高度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的密度。每个样品测定一次,每次测试330粒切片。6.2.9.1.5结果的计算y = 813 X (D样品一1.332) 式中2Y一一试样的结晶度,%; DII 根据切片的高度由密度高度曲线查得的密度,g/cm, 813 常数,cm3/g:; 1. 332一-无定型(结晶度为零)时聚酶切片的密度,g/cmse测定结果汁算到小数点后一位,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位。6.2.9.2 密度天平法见附录E.6.2.10
24、 灰分的测定按GB/T14190-1993中3.10规定。7 检验规则7. 1 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1. 1 型式检验 ( 15 ) 5. 2中的卫生指标及表1中的结晶度为型式检验项目,仅在新装置投运、原材料及重大工艺更改、大修开停车时进行检验。7.1.2 出厂检验(或交收检验表1中的乙自主、工甘醇、灰分为定期检验项目,其余为出厂检验项目,每批产品都必须进行逐项检验。7.2 分批规则7.2. 1 每批产品必须是原料、辅助原料、工艺条件和产品规格相同。7.2.2 大型自动化连续生产线的产品批号可按生产线序号、生产或包装日期等分批。23.1 , GB/T 17931 1999 7.2.3 中、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931 1999 聚酯切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