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06-2007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
《GB 50406-2007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406-2007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8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4062007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iron and steel industry20071023发布 200712一01实施辜华芰民金和三国萎质:监暑检萎检萎总盏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 504062007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E1期:2 o 0 7年1 2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北 京甜O0旷ymnU肿-呈一_吾wned订盯岬啪_昌r_苦,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3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06 2007,白2007年l 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01、403、615、621l、67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m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3124号)的要求,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共分7章和一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1总则
3、;2术语;3基本原则;4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5设计文件的环保内容要求6环境保护设计;7环境保护设施划分和附录A钢铁工业各生产工序的环境保护设施内容。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有关意见反馈给中冶京诚_T程技术有限公司环境工程技术所(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4号,邮政编码:100053,Email:qiguoqillcericornon3,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
4、公司(原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按章节顺序排列)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1巾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主要起草人:祁国琴杨晓东刘志鹏颜学宏王冬李丽蔡承事占沈晓林李少岩叶冰庞宏钮心洁胡明甫昌梦华陈惠民朱慧玲胡政波周玉莲范凯武剑黄丽华吴运广李友琥励文珠励哉拱目 次J 总 贝02术 语3基本原
5、则4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5设计文件的环保内容要求6环境保护设计61采矿62选矿63原料场6,4球圃、烧结-65焦化。66炼铁-67炼钢、连铸。68轧钢(热轧、冷轧)、金属制品 -69冶金石灰、轻烧白云石、耐火材料610铁台金611炭素612公用、辅助设施61 3伞厂集中性环保设施7环境保护设施划分-附录A钢铁工业各生产丁序的环境保护设施内容A1采矿、选矿A 2原料场A 3球团、烧结A4焦化(1)(2)(4)(6)(8)(1 2)(1 2)(】3)(1 5)(1 5)(1 6)f1 9)(21)(2 2)(2 4)(2 5)(2 6)(2 7)(3 0)(3 2)(3 3)(3 3)(3 3)(3
6、 4)(3 4)1A5炼铁A 6烁钢、连铸A7轧钢、金属制品A 8冶金石灰、轻烧内云石、耐火材料A 9铁合金A10炭素A】1公用、辅助设施 AI 2夸厂集中性环保设施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一2(3 5)(3 6)(3 7)(3 7)(3 7)(3 8)(3 8、(4 0)(41)(4 3)1 总 则101 为提高钢铁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水平,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有关工业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节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本规范。1o2 本规范适用于钢铁工业的
7、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103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必须坚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原则,保护优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治理应立足于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相结合。环保设计应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减少环境风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o4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高炉一次除尘primary dedusting of blast furnace主要治理出铁口、铁沟、渣沟、撇渣器、摆动流槽、铁水罐等部位产生的烟尘。它是对这些产尘点在严格密闭加罩的基础上,将其烟气通过局
8、部抽风捕集并进行净化。202高炉二次除尘secondary dedusting of blast furnace主要治理开、堵铁口时从出铁口骤然冲出的大量烟尘。设置二次除尘时,出铁场必须采用封闭式外围结构,以防场内出现横向气流干扰,确保二次除尘的效果。203电炉一次除尘primary dedusting of electrical furnace治理电炉在熔化、脱碳等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尘粒。204电炉二次除尘secondary dedusting of electrical furnace治理电炉装料和出钢等过程中排放逸散的烟气中的尘粒。205转炉二次除尘secondary dedustin
9、g of converter治理转炉出钢、加料及出渣时产生的烟气以及清理转炉炉体、渣罐等产生的烟气中的尘粒及扬尘还包括冶炼时由炉口、集烟系统泄漏的烟气中的尘粒等。206粉尘dust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矿石、物料的开采、破碎、筛分、堆放、转运或其他机械处理而产生的直径介于1lOOgm之间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或灰尘。207干法熄焦 coke dry quenching(CDQ)利用惰性气体在密闭的系统中冷却炽热焦炭的工艺。208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lne(TRT)2利用高炉炉顶煤气的压力能,经透平膨胀做功来驱动发电机发电。209循环用水
10、utilization of recycled water指在确定的生产系统中将使用过的水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重新用于同一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方式。2010串级用水cascade utilization of water指根据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各车间或者在不同范围内对用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将水按水质要求由高到低依序串级使用的用水方式。201l直接冷却水direct cooling water指冷却水与被冷却设备或介质直接接触的冷却用水。2012水重复利用率recycle rate of water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2013恶臭effluvium一切能
11、刺激人体嗅觉器官引起人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2014绿化用地率greening rate反映企业厂区绿化土地面积情况的指标,它是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厂区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3基本原则301钢铁生产的工艺设计应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原则,必须贯彻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应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材料和燃料;应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无污染或少污染以及不用水或少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302应贯彻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应坚持“以新带老”、“总量控制”和“三同时”的原则,淘汰污染严重的
12、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对污染影响较大的有关老污染源的防治设施应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303对丁艺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和二次能源(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可燃气体、余热、余压等),应按照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原则,采用有效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l工厂供热应采用集中方式。2应采用先进成熟的烟气、粉尘净化治理技术,宜采用干法净化技术替代湿法净化。3按照分级、分质供用水原则,采用清污分流、循环用水、串级用水等技术,提高各_r=序生产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取水量和外排废水量。在各1=序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或串级使用的前提条件下,可建设全厂总排水处理设施,对处理后的
13、废水作为工业补充水回用。废水处理应根据其水质和水量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对产生含有毒有害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废水,其生产区域及输送此类废水的沟渠、管道,必须采取防止渗漏、腐蚀的措施。44固体废物(含废液)必须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予以回收利用;并应选用利用量大、能就地使用、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方案,为其设置配套的运输、处理、加工和综合利用设施。304贮存、运输、使用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等有关规定。305钢铁工业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宜选用低噪声的生产工艺和设
14、备,并应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噪声和振动超过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应根据噪声和振动的性质,分别采取隔声、消声、吸声、减振、阻尼等措施或综合控制措施。306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因子)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污染物(因子)排放标准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无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则应符合国家或该地区环保部门确认的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其污染物的最终排放浓度和年排放量应符合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审批意见的要求。对引进项目,其设备、装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4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401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不得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
15、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402在厂址选择中,应将环境保护列为重要的建厂条件之一。应全面地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应根据拟选厂址周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城乡发展规划、水土保持、工农业布局、自然保护区等状况,以及大气、水体、土壤等基本环境要素的质量背景资料,提出多方案厂址选择,并进行选址综合分析比较和论证,最终选择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的最佳厂址方案。403建设项目专用铁路、公路的选线。应减轻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o404向大气环境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16、不应建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的河谷、盆地、静风频率大的地区。405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的建设项II应布置在生活居住区常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与生活居住区保持有关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的建设项目,除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外,其废水排放口的位置还必须符合水源保护的有关要求。根据废渣的物理、化学性质,选定废渣的堆放场地,必须采取防止对环境敏感区污染的措施。406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在满足工艺生产流程合理、物料运输顺畅等条件下,应将污染危害大的设施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远离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区域。对其他有污6染影响的设施位置的确定,应减少其相互间的影响和
17、污染物的叠加。因技术问题暂缓建设的环保设施,应预留其位置。407建设项目的行政管理设施和生活设施,应布置在靠近生活居住区的一侧,并作为建设项目的非扩建端。408绿化漫计应根据项目性质和具体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设计。绿化布置应结合总平面布置和生产要求,发挥绿化在卫生防护、改善厂区环境和小气候的作用。建设项目的绿化用地率应符合当地有关绿化规划的要求。老企业的改建、扩建工程应有相应的绿化用地。绿化用地率应按项目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应在合理用地的情况下提高绿化防护效能。5设计文件的环保内容要求501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建设项目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必须有相应的环保内容,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计
18、基本原则和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的环保要求。502规划设计文件的环保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规划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即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及其环境质量状况描述。2规划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类污染的宏观控制及最终排污状况、排污去向的说明。3规划项目对区域环境影响的宏观分析。503项目建议书的环保内容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和建设地区的环境状况等有关资料,简要说明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其主要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概况。2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简要分析。3当地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意见和要求。4存在的重要环保问题
19、和对其采取的措施和意见。504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中的环境保护篇(章)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主要依据。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3项目概况,主要生产工艺流程。4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5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案。6绿化建设。R7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机构。8环保设施投资估算。9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或环境影响评价情况简介。505项目申请报告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其主要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设计依据应根据地方环境功能区划分,说明项目应执行的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或级别,以及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级别。2建厂地区环境特征和环境质量现状应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条件
20、状况,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和环境质量状况。3工程位置及项目概况应说明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拟建1二程周围邻近的情况;说明【程的组成、规模、主要设施及设计分工等情况。4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应说明设计中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技术(节能、降耗)等。5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应简要说明各主要生产工序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噪声治理措施)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措施,绿化建设,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机构设置等。6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应估算拟建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7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应简述拟建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情
21、况及废气、废水、声污染防治方案,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案并说明其对环境的影响。8项目投产后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应简要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对大气、水体、声、生态环境的影响。9环境影响评述应分别说明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气,水、日声),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容量情况,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情况,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卫生防护距离等。lo环境保护投资估算。506初步设计中的环境保护篇(章)其主要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依据应包括初步设计所依据的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环保法规、标准;环保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意见;设计分工及有关协议等。2工程概况应包括厂址、建设性质(新建、扩建和改建
22、)、生产规模、主要车问组成、主要生产设施、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消耗情况。3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应说明设计中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技术(节能、降耗)等。4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和预期效果应包括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的主要污染源及其主要污染物,设计对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内容;经治理后污染物排人环境的数量和浓度(强度),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全厂(车间)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吨产品的排水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数量,治理效果达标情况。5绿化建设应包括绿化设计原则,绿化用地率。6新建项目的环境监测应包括环境监测站设计方案和环境与污染源监测制度、采样点布置(
23、环境和污染源)监测项目等。对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监测应说明环境监测任务承担机构,有无新增监测项目及监测仪器、设备等。7环保管理机构。8环保设施投资应根据工程投资概算和本规范附录A,按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的治理和综合利用,以及环境监测、绿化等统计各部分环保设旌投资及环保设施投资总额占工程静态投资的百分比。1n9环境评价审批意见设计落实情况。507施工图设计中各专业必须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及其环境保护专篇(章)所确定的各项环保措施、环保指标和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如主要环保措施较初步设计有重大更改时,除必须满足环保指标、要求外,还应征得项目审批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设计。6环境保护设计61采 矿611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406 2007 钢铁工业 环境保护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