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pdf
《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pdf(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CS 13100C 52 缮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 94892008代替GB 19489 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812-26发布Laboratorie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iosafety2009-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111前言引言l 范围2术语和定义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5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6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61 BSI。一1实验室62 BSL一2实验室63 BSL 3实验室64 BSI,4实验室65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7管理要求71组
2、织和管理72管理责任73个人责任74安全管理体系文件75文件控制76安全计划一77安全检查78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79纠正措施710预防措施711持续改进712内部审核713管理评审71 4实验室人员管理715实验室材料管理716实验室活动管理71 7实验室内务管理718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719废物处置720危险材料运输721应急措施722消防安全723事故报告目 次GB 1 94892008,:o000000m地心地坞坫MMMM博均珀珀加扪趴组趴GB 194892008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围护结构严密性检测和排风HEPA过滤器检漏方法指南附录B(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工作行
3、为指南附录C(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生物危险物质溢洒处理指南参考文献23262932刖 吾GB 19489-2008本标准的第3110、631j、63104、63105、6514和6519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本标准代替GB 19489 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标准与GB l 9489 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标准要素的划分进行了调整明确区分了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2004年版的第6章至第20章,本版的第5章至第7章);删除了2004年版的部分术语和定义(2004年版的22、23、28和2】1);修订了2004年版的部分术语和定义(2004年版的2】、24、26、27、
4、29、210、212、213、21 4和21 5);增加r新的术语和定义(本版的22、28、29、211、212、214、21 7、218和219);删除了危害程度分级(2004年版的第3章);一修订和增加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要求(2004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3章);修订了对实验室设计原则、设施和设备的部分要求(2004年版的第6章、第7章和93节,本版的第5章和第6章);增加了对实验室设施自控系统的要求(本版的638);增加了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本版的655);增加了对管理的要求(本版的74、75、78、79、710、711、712和7】3);删除了部分与GB 1 97
5、8l 2005医学实验室 安全要求重复的内容(2004年版的第3章、第12章、第13章、第1 4章、第l 5章和第1 7章);一一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权问题,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权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天津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
6、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桂兰、吕京、武桂珍、吴东来、王继伟、王宏伟、钱军、祁建城、何兆伟、鹿建春、薄清如、王健伟、陆兵、魏强、侯艳梅、关云涛、沈纹。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B 194892004。CB 19489-2008引 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的绝不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会给人群、动物或植物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所从事活动的风险及应在风险已控制在可接受的状态下从
7、事相关的活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识但不应过分依赖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绝大多数生物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和疏于管理。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出版r第三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世界标准化组织于2006年启动了对ISO 1 5】90一-20034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的修订程序。一些重要的国际专业组织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新的文件。我国于2004年11月1 2日发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应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经过近5年的实践,国内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的需求及相应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新的共识。为适
8、应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促进发展,有必要修订GB 1 9489 2004。范围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 9489-2008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气溶胶 aerosols悬浮于气体介质中
9、的粒径一般为0001 pm100 p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22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23气锁airlock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24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25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26缓冲间buffer room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
10、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27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28危险hazard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GB 19489200829危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10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通常以03“m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211事件incide
11、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212实验室laboratory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213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214实验室防护区laboratory containment area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215材料安全数据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详细提供某材料的危险性和使
12、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技术通报。216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217风险risk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218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219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31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311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
13、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 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2GB 1 94892008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b)适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c) 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f) 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
14、力等;g)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h)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i) 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j) 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k) 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1)确定可接受的风险;m)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n)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o)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p) 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q) 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r)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312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
15、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313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314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315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316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7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318 当发生事
16、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9 当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3110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时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3111 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3112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3113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3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
17、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3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3GB 1 9489200834 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准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3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室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列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4实验室生
18、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41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a)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b)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c)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d)
19、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42 以BSL一1、BSL 2、BSL 3、BSl。4(bio saety level,BSI,)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43 以ABSLl、ABSI。一2、ABSl,3、ABSL 4(animal bio safety level,ABSI,)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44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441 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2可有
20、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3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44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45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5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51 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52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53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相
21、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54实验室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55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56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57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58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59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5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GB 1
22、 9489-2008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511 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512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513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514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515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516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
23、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517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518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剖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519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6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61 BSL-1实验室611 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612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613在实验室13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614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489 2008 实验室 生物 安全 通用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