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335-2003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pdf
《GB 19335-2003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9335-2003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 040. 20 C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335-2003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Blood flow products for single use-General specification 2003-10-20发布2004-04-01实施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GB 19335-2003 前言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主要参考了ISO1135-4,1998(医用输血器具第4部分s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和有关产品的国际标准。本标准是在YY0311-1998(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代替YY 0311-1998。本标准的
2、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都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潘华先、骆红字、王昕、吴平、孙光字。GB 19335-2003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的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血路以及与其连为一体的附属管路,包括液路和压力监测管路等组成的产品(以下简称血路勺。产品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优先于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62(所有部分)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GB/T 14233. 1-199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z化学分析方法GB/T 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GB 15593 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 1581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T 16886. 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
4、与试验YY/T 0313 医用高分子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3 要求3.1 材料与血液直接或间接接触管路所用聚氯乙烯材料应符合GB15593规定的要求。3.2 物理性能3.2.1 密合性血路各端封口,浸入20C30C的水中,通入高于大气压力50kPa或制造商标称的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的气压,持续2min,J1i.元泄漏迹象。注有特殊要求的血路(如需承受负压),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3.2.2 连接牢固度血路各连接处(不包括保护套)应能承受15N的静态轴向拉力,持续15s不得断裂和脱落。3. 2: 3 保护套血路各出入口的保护套应牢固且能保持内部无菌,并便于拆除。3.2.4 微粒含量血路应在最
5、小微粒污染条件下生产。按附录A或其他等效方法测定粒子时,其每平方厘米内表面积上的15m25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1.00个,大于25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0.50个。3.2.5 注射件血路上若有注射件,按附录B检验时,泄漏不应超过一滴。3.2.6 色标当血路分动脉血路和静脉血路时,在管路端部100mm内应有明显的颜色标识.动脉血路宜用红色g静脉血路宜用蓝色。GB 19335-2003 3.2.7 6%鲁尔圆锥接头血路之间6%鲁尔圆锥接头应符合GB/T1962的要求。3.2.8 血液过滤同血路上的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网的网孔应均匀,有效过滤面积应不少于10cm2按附录C检验时,其滤除率不应小于80%。3.
6、2.9 开关3.2.9.1 血路的开关应优先选用非接触式的管夹或流量调节器。其使用性能应可靠。3.2.9.2 接触血液的血路转换开关(如单阀三通开关、两阀四通开关、三阀五通开关等)上应有明确的开关状态指示。其使用性能应可靠。3.2.10 空气过滤器血路上如有进气管路则应有能防止外界微生物和尘埃进入血路的空气过滤器。按附录D检验时,空气过滤器对空气中的0.5m以上微粒的滤除率应不少于90%。3.2.11 外观血路上的软管应塑化均匀,无扭结,其透明度应能保证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发现血路中的气泡。3.3 化学性能按附录E制备的检验液应符合3.3.1至3.3.6的要求。3.3.1 色泽用正常视力或矫正
7、视力观察检验液时,检验液应元色透明。3.3.2 还原物质按GB/T14233. 1-1998中5.2.2检验时,检验液与空白液所消耗的高锺酸拥溶液c(KMnO,)= 0.002 mol/LJ的体积之差不超过2.0mL 3.3.3 金属离子按GB/T14233.1-1998中5.9.1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AAS)进行检验时,检验液中顿、铭、铜、铅、锡的总含量应不超过1g/mL.铺的含量应不超过0.1g/mL按GB/T14233.1-1998中5.6检验时,检验液所呈现的颜色不得超过质量浓度p(Pb2+)= 1g/mL的标准对照液。3.3.4 酸碱度按GB/T14233. 1-1998中5.4
8、.1检验时,检验液与同批空白液作对照.pH值之差不得超过1.50 3.3.5 蒸发残渣按GB/T14233.1-1998中5.5检验时.50mL检验液中,不挥发物总重量不得超过2mg。3.3.6 紫外眼光度按GB/T14233. 1一1998中5.7检验时,检验液在250nm320 nm范围内的吸光度应不大于0.103.4 环氧Z烧残留量按附录F方法进行检查时,血路上环氧乙炕残留量应符合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要求。3.5 生物性能3.5.1 总则血路应按GB/T16886. 1进行生物学评价,血路不应释放出任何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的物质。3.5.2 无蕾单包装内的血路应经过一个确认过的灭茵过程。注1,适
9、宜的灭菌方法见参考文献。注2,GB/T14233.2规定了元菌试验方法,但该方法不宜用于出厂检验。GB 19335-2003 3.5.3 热原应用适当的试验来评价血路的致热原性,结果应表明血路无热原。GB/T14233. 2给出了热原试验方法。3.5.4 细菌内毒素血路产品应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控制细菌内毒素含量,GB/T14233. 2给出了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3.5.5 溶血按GB/T14233. 2试验时,血路溶血率应不超过5%。4 包装、标志血路的包装、标志应符合YY/T0313的要求。GB 19335-2003 A.l 原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微粒含量试验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冲洗血路内腔液
10、体通道表面,收集通道表面冲洗液中的粒子,并对其计数来评价这种污染。A.2 试验仪器A.2.1 专用微粒计数器2有搅拌系统,一次取样量为100mL.可同时对15m25m和大于25m的微粒计数。A.2.2 冲洗液2符合微粒计数器要求,新经0.45m的微孔滤膜过滤。A.3 步骤注.试验应避免环境污染。A.3.1 制备洗脱液用冲洗液以每平方厘米内表面积1mL的比例冲洗血路内表面。其方法应设计成,所有直接或间接与血液或血液成分接触的管路内每单位面积上都能流过相同体积的冲洗液(如果血路上有容器状部件,则该段血路应相应增加该部件容积的冲洗液)。流出液收集到一洁净的容器内即得洗脱液。A. 3. 2 微粒检验取
11、洗脱液200mL于微粒计数器的取样杯中,用粒子计数器对100mL洗脱液中的微粒进行计数。A.4 结果的表示计数器汁数值除以100即为微粒含量,单位为个每毫升。用空白校正。GB 19335-200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注射件自密封性试踵方法使注射件水平、不受力放置,向血路中充入水,避免夹杂气泡,通入高于大气压强20kPa (200 mbar)的压力,用符合GB15811外径为0.6mm的注射针头穿刺注射件的穿刺区域,如l入15s后拨出注射针并迅速使穿刺处干燥。观察1min内有无泄漏。注E如果有其他设计型式的注射件,则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穿剌注射件进行试验.GB 19335-2003 附
12、录C(规范性附景)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器效率试验方法C.1 原理使一定体积的已过滤的贮备血液流过供试过滤器和标准过滤器,比较两种过滤器滤除物的质量。注z如果能证明过滤材料的孔径符合标准过滤器(第C.2章的要求,可免于进行滤除率试验.C.2 标准过滤器标准过滤器应用聚酷胶6-6单丝编织而成,单丝直径为100m:l:10m.单经单纬,孔径为200m士20m.1 进液管$2 滤斗33一标准过滤网64 过滤网固定装置P5 滤斗出口处20滴/mL的滴管。圈C.1标准过滤器组件C.3 步骤准备抗凝的同种ABO血型人体全血,贮存不少于2周,从其容器中通过一孔径为2250m粗过滤网注入4L的容器中,使血液充分混
13、匀。让容器中的血液在重力作用下,使过滤材料各流过800mL.使过滤器上多余的血液流尽,在60.C士2.C的烘箱内和0.65kPa(6. 5 mbar)的压力下,使过滤材料干燥至基本恒重。C.3.1 方法A(用于过滤材料)从标准过滤材料和供试过滤材料上各剪取两个直径为40mm的圆形材料,试验时将每片过滤材料固定到能使过滤材料的全部表面都被血液覆盖的试验装置上。C. 3. 2 方法B(用于过滤器组件)GB 19335-2003 标准过滤器组件应有一底端封口、面积为32c旷的标准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应装在一底部有出口的塑料过滤斗之中,滤斗的出口是一每20滴蒸馆水为1mL的标准滴管,进液管伸人到滤斗中。
14、图C.1示出了适用的标准过滤器组件。试验步骤同第C.3章。注:方法A和方法B任选。C.4 结果表示供试滤器(材)相对于标准滤器(材)滤除固体物质的质量由式(C.l)给出2式中z主!.旦旦x100% mRl-mRO mTh 血液通过前供试过滤器(材)的质量,单位为克(g); mTl 血液通过后供试过滤器(材)的质量,单位为克(g); mRO 血液通过前标准过滤器(材)的质量,单位为克(g); mRl 血液通过后标准过滤器(材)的质量,单位为克(g)。( C.1 ) GB 19335一2003附录D(规范性附录)空气过滤器滤除率试验方法D.1 试验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g采样管长度为1m,采样次数为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335 2003 一次性 使用 血路 产品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