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43.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 复用和信道编码.pdf
《YD T 1843.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 复用和信道编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843.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 复用和信道编码.pdf(6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 07099M 37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2G 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 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2GHz 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HSUPA Physical Layer Technical RequirementsPart 3: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3GPP R7 TS 25222 v790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TDD),NEQ)
2、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前言II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i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l4复用、信道编码和交织34I概要342通用传输信道编码复用34 3层1控制编码2644 HSDSCH的编码3445 HSSCCH的编码、复用4046 HSSICH的编码4347 E-DCH的编码4648 EUCCH的编码4949 EAGCH的编码51410 EHICH的ACKNACK的编码55日U 置YDT 1843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分为6个部分:一第1部分:
3、总则一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一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一第4部分:扩频和调制一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一第6部分:物理层测量本部分是YDT 18432009(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认)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的第3部分,对应于3GPP TS25222一复用和信道编码(版本v79O)。本部分与3GPPTS2522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为删除了HCRTDD相关的内容。YDr 1843-2009(2GI-Izr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是2GHz TDSCDMA数字蜂
4、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YDr 1843-2009(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一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一第4部分:扩频和调制一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一第6部分:物理层测量2)YDff 1845-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3)YDT 1846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
5、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一第1部分:MAC协议一第2部分:RLC协议4)YD,rr 1847-2009(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层1一第3部分:信令传输一第4部分:NBAP信令YD厂r 1 8433-2009一第5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第6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第7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第8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第9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5)YDT 1848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
6、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测试方法6)YDT 1849-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7)YDT 1850-20092GI-I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电信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暮科
7、技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可、邢艳萍、许芳丽、徐菲、李文字、王浩然、沈东栋、黄河、芮华、王梅、李静、段红光、申敏、张元、郝丹丹、师延山、吕玲IIIYD厂r 1 8433-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1范围本部分规定T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1:3物理层的复用、信道编码、交织和物理信道映射等。本部分适用于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
8、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8432-2009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YDT 1845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YDfrl84612009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
9、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1部分:MAC协议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及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31术语和定义TrCH号TrCH号标识了一个层I(L1)上的传输信道(TrCH)。层3(L3)的传输信道标识号(TrCH ID)对应于层1(L1)的TrCH号。传输信道号和TrCH ID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TrCH 1对应于具有最小TrCHm的TrCH,TrCH 2对应于具有次小TrCH ID的TrCH,依此类推。32符号钉表示从正无穷方向趋向于z的整数,即x嗣z,则需要对传输模块级连后的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分段后的码块具有相同的长度。TrCH i分段后得到的码块数目用G来表示。如果
10、输入的进行分段的比特数xf不是cf的整数倍,则在第一个码块的前面增加填充比特。如果选择使用Turbo编码而且墨K,则用虚拟比特Yt=Oorl,k=置+1,五+2,XC填充。这些虚拟比特在执行完行内和行间置换之后,需要从方形矩阵输出中删减掉。423232行内和行间置换输入比特写入RxC的方形矩阵中后,按照如下的步骤(1)一(6)执行行内和行间置换:(1)从423231节的表3中选择一个原根,表中所有原根都列在质数P的右侧。10Y L)l 18433-2009(2)按如下方法构造用于行内置换的基序列(。O)庠帆。一:):s(J)=(PJ(,一1)modpJ=1,2,q,-2),且5(o)=1。(3
11、)指定qo=1为序列(吼)km一,R_lee瞄g一个质整数,序列(吼)km,R_1)其他质整数确定方法为:对于每个i=1,2,R一1,qi是满足gcd(qi,p-1)=1,qi6,且qiq(i-11的最小质整数。这里gcd代表最大公约数。(4)置换序列(qi)k叭,。】,得到序列()。(。t1,。,使得强O=qi,i=O,1,R一1,其中(r(i)。fo,。-11是行间置换模式,定义为表3所示的4种模式中的一种,具体模式选择依赖于输入比特数B表3 Turbo码内交织器的行间置换模式输入比特数 矩阵行数 行间置换模式量 R (40胃159) 5 “,3,2,1,0(160K200)or(481K
12、530) 10 (2281K2480)or(3161K3210) 20 置=any other value 20 (5)执行第i行的行内置换:if(C=p)thenUf(J)=40ri)mod(pI),J=o川I一,(p-z),and u舡一1)=0,其中U倒是第i行的第J个需要置换的比特的原始位置。endifif(C=P+1)thenUf(,)=s(jxri)mod(p一1),J=o,1,(p-2)。u如一1)=O,anduXp)=p,其中嘶)是第i行的第J个需要置换的比特的原始位置,且if(K=RXo then交换URJp)和J(0)endifendifif(C=p-1)thenUf(J)
13、=s(J。_)mod(p1)一1,J-0,1,(p-2),其中u删是第i行的第J个需要置换的比特的原始位置。endif(6)按照模式(r(f)ko,月_1)执行方形矩阵的行间置换,其中Hf)是第f个置换行的原始行位置。423233有删减的方形矩阵比特输出行内和行间置换执行后,置换后的方形矩阵比特以Yt表示:YD厂r 1 8433-2009YI y(R+1)y(2R+1)y(c一1)R+1)Y2 y(R+2) Y(2R+2) y(c一1)R十2)YR Y 2R Y 3R Y CxR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是从RxC方形矩阵中按照一列一列的顺序依次读出的比特序列,该矩阵已经过行内和行间置换,比特
14、序列开始于0行0列的Y,终止于R一1行c一1列的y。删减操作是删减在行内和行间置换前填补到矩阵输入中的所有虚拟比特,即对应于Yk,kK的比特Yt需要从输出中删减掉。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比特记为J1,一2,zE,其中l对应删减后具有最小指针k的比特Y“x2对应删减后具有次小指针k的比特Yt,以此类推。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比特数为置,删减的比特总数为:RxCL置。4233编码后码块的级连每个码块进行信道编码之后,如果cf大于l,编码后的各块将被串行级连,使得具有最小指针r的码块首先从信道编码模块中输出,否则信道编码模块正常输出编码后的码块。比特输出记为q1,cf2,Cf3,C*,其中i
15、是TrCH号,最=cf yf。输出比特满足如下关系式:C*=Yn女 k=1,2,:yfCm。Yf2,(一H) 女=Yt+l,H+2,一j2 yfC*=Yf3(女一2H) k=2 yf+1,2Yi+Z“j3 yfc*=Yi,G,(I一(c一1)耳) k=(G-1)Yi+l,(C:1)耳+2,;C如果没有码块输入进行信道编码(cf=0),则信道编码也没有输出,即置=0。424无线帧长度均衡无线帧长度均衡是通过填补输入比特序列,保证填补后的输出能够如426节所描述的那样分成具有相同长度的R个数据段。无线帧长度均衡的输入比特序列用cflCf2,C,CB来表示,其中i为TrCH号,置为比特数。输出比特序
16、列表示为til2,t”,tiz,其中露为比特数。输出比特序列可由下式得到:“=ok=1毋且“=0,1),k=日+1乃,如果蜀胄(oJl,c1_1执行矩阵的列间置换,其中Plcl是第J个置换列的初始列位置。列置换后的比特记作y:Yi,1 Yi,(RI+1) Yi,(2XRI+I) Yi,(cl-1)RI+I)Yi2 Yl,(RI+2) Yi(2xRl+2) Yi,(c1一I)xRI+2)Yi,RI Yi,(2xRl) Yi(3XRD 一Yi,(clxRi)5)从列间置换后的R1XCl的矩阵中逐列读出块交织器的输出比特序列Yf”YfYf,3,Yi,(c1)(R1)。比特Yi,l对应O行0列的元素,
17、Yi,(RMl)对应尺11行C1一l列的输出。表4第一次交织的列间置换模式列间置换模式T11 列数c15ms4,10ms 1 20ms 2 40ms 4 80ms 8 a可用于PRACH4251 第一次交织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第一次交织的输入比特记为ti,l ti,2 t嵋,t t,其中i是TrCH号,正是比特数。因而,。=t且墨=正。第一次交织输出比特记作d,di,2 d拍,d喁,且有di,k=Yi,k。426无线帧分段当传输时间间隔大于10ms时,输入比特序列将分段并映射到连续的R个无线帧上。无线帧尺寸均衡之后,可以保证输入比特序列长度为R的整数倍。输入比特序列表示为Xil,Xi2,Xi”
18、,Xix,其中i为TrCH号,墨为比特数。每个1输出的一个比特序列表示为Yf,1,Yf,q2,Yi3,Yf,m*,其中m为当前TTI中的无线帧号,墨为TrCHi的每个无线帧的比特数。输出序列定义如下:Yi时2 Xi,(_-lKH,ni2l一,k2l耳其中H=(墨I最)为每段的比特数。第n,段映射到发射时间间隔的第n;个无线帧。输入到无线帧分段的比特序列表示为dil d12,df3,dn,其中i为TrCH号,n为比特数。因此,z=dik且Xi=正。13YD厂r 1 8433-2009对应于无线帧nt的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岛l,岛2,et3,其中i为TrCH号,f为比特数,因此,ef,t=Yft且f
19、=yf。427速率匹配速率匹配是指传输信道上的比特被重发或者打孔。高层给每一个传输信道配置一个速率匹配特性。这个特性是半静态并且只能通过高层信令来改变。当计算重发或打孔的比特数时,需要使用速率匹配特性。一个传输信道中的比特数在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可以发生变化。当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比特数发生改变时,比特将被重发,以确保在TrCH复用后总的比特率与所分配的物理信道的总的信道比特率是相同的。如果一个CCTrCH内的所有TrCH都没有输入比特进行速率匹配,则这一CCTrCH内所有TrCH的速率匹配也没有比特输出。427节及其下面小节中所使用的符号:f在TrCHi速率匹配之前一个无线帧的比特数,其传
20、输格式组合为ANI,:如果为正,则代表TrCHi中每一个无线帧重发的比特数,其传输格式组合为J。如果为负,则代表TrCH i中每一个无线帧打孔的比特数,其传输格式组合为J。m以:TrCH 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特性。由高层发信令通知。砚:打孔限制。该数值限制了为了最小化物理信道数所能够使用的打孔总数。由高层发信令通知。允许的打孔数目用表示,数值等于(1一PL)100。d,:一个无线帧中CCTrCH可用的比特总数,其传输格式组合为J。P:当前帧中使用的物理信道数目。:CCTrCH中分配的最大的物理信道数目。以:物理信道P中的数据比特数,P=1P。,:CCTrCH中的TrCH数。历:中间计算变量。R:
21、TrCH f的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无线帧数。nf:在TrCHi的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无线帧号(O0,需要使用4271i节中的参数。如果要执行打孔,则需要使用下面的参数。指针b用于指示系统比特(6=1),第一奇偶校验比特(6=2),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6=3)。当b=2时,n=2当b=3时,a=1岍救斜:笔如果b=2或b=3时,计算为0,则对相应的奇偶校验比特流不需要执行下列步骤和4273节的速率匹配算法。x,=L,j3J,q=山AANfI Ji“q2)for r=0toFi116S(3r+b-1)mod剐=rmod 2;endforelseifq是偶数thenq7=q-gcd(q,Ff)E,其中gcd
22、(q,FO代表g和E的最大公约数YD厂r 1 8433-2009注:不是整数,而是l,8的倍数。else矿=qendifforx=0toR一1r=lxXqImodR;S(3r+b-1)modFi=I吲l divFi;endforendif对于每个无线帧,它的速率匹配模式可通过427-3节中的算法计算得到,其中:墨同上,eini=(axSP1耳(n0】IMl+墨)mod(axXi),if eini=0 then eini=axXi岛k=axXi岛,=axlANI4272速率匹配的比特分离和收集Turbo编码的TrCH的系统比特不需要打孔,其他比特可以打孔。速率匹配模块的输入比特序列中的系统比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843.3 2009 GHz TD SCDMA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高速 上行 分组 接入 HSUPA Uu 接口 物理层 技术 要求 部分 信道编码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7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