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 T 10014-2014 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技术规范.pdf
《NB T 10014-2014 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 T 10014-2014 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技术规范.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t ICS 75.020 E 12 备案号:46512-2014 N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 / T 10014 - 2014 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ulti-rate injectionlfaUoff weU test in coalbed 2014-06-29发布2014-11-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NB/T 10014 - 2014 目次前言.11 I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试井设计.4 试井施工.45 测试资料解释.66 安全与环保.7附录A(资料性附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设计报告的内容及格式.8附
2、录B(资料性附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现场施工总结报告的内容及格式.12附录c(资料性附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资料解释成果报告的内容及格式.15附录D(资料性附录)相关表格.四参考文献.23NB I T 10014 - 2014 刚自本标准按照GB厅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z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煤层气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培
3、华、刘曰武、胡爱梅、吴仕贵、徐建平、何丽萍、李忠百、牛丛丛。Il NB/T 10014 - 2014 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包括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的设计、施工、测试资料解释及安全与环保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钻井过程中、完井后、排采生产初期的试井测试。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多级流量注入multirate injection 由不少于3个注入阶段组成的注入方式。每个注入阶段流量恒定,其流量是由小到大逐渐递增的,但最大流量不应大于微破注入流量的90%。2.2 微敲试验m
4、icro-fracture test 一种在小型压裂技术基础上,错合煤储层特点确定煤层破裂压力及其煤层破裂时地面最大注入量的测试方法。2.3 2.4 微破注入压力maxiumi时ectionpressure in micro-fracture 在微破试验中使煤层破裂所达到的地面最大注入压力,对应于煤层破裂所需要的最小地层压力。微破注入流量maxium injection rate in micro-fracture 在微破试验中使媒层破裂所达到的地面最大注入流量。3 试井设计3.1 试井目的根据煤层气开发要求确定试井目的,主要内容如下:a) 获取测试层原始地层压力:b) 评价井的完善程度,计算
5、井的表皮系数、井筒储集系数:c) 确定探测范围内煤层参数,包括煤层渗透率、边界距离和原地应力等。3.2 设计侬据依据勘探开发区内测试井的钻井资料和相邻井试井资料,确定合适的测试时间、注入流量、最大注入压力等,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对已经过微破试验的煤层气井,依据微破试验资料进行试井设计。3.3 设计内容3.3.1 基础资料收集测试井的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参见表D.1。3.3.2 方案选择针对测试目的及现场的具体条件选择实施方案,选择方案时应考虑:a) 在资料比较缺少的新区,注入/压降测试前,应进行微破试验,为确定地面最大注入压力和最大NB / T 10014 - 2014 注入量提供可靠依据:b
6、) 如果需要测试原地应力,应安排在注入/压降测试结束后进行:c) 多级流量注入/压降测试应优先考虑使用地面直读方式进行测试。3.3.3 设计基本参数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设计所用基本参数参见表D.23.3.4 参数计算3.3.4.1 计算原则以微破试验获得的微破注入流量qmax和微破注入压力Pmax为基础,结合煤层特征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综合压缩系数以及煤层深度等进行参数计算。3.3.4.2 测试时间a) 总注入时间z应保证探测半径不小于10m,且应长于井筒储集效应结束时间。计算如式(1)所示:t呵=(70.36Cti2)/ K 、,且,、式中:tinj一-一总注入时间,h; 一一煤层孔隙
7、度,1; -一注入流体薪度,mPa. S; q一一总的压缩系数,1/岛1Pa;罚一一探测半径,m; K一一煤层渗透率,mD。井筒储集效应结束时间ztwb = (2.239 3CeO.14S) / (Kh) (2) 式中zt呻一一井筒储集效应结束时间,h; C一一井筒储集系数,m3lMPa; S一一表皮系数,1; h一一煤层有效厚度,m。b) 分段注入时间:由注入级数确定,分段注入时间是总注入时间与分段数之比。c) 关井压降时间:应不短于总注入时间的2倍3倍。3.3.4.3 地面最大注入压力地面最大注入压力设计以不压破煤层为前提。如果已进行微破试验,则以微破注入压力Pmax为基础,按式(3)计算
8、zP叫=0.8Pmax (3) 式中zPinj一一地面最大注入压力,MPa; PmI1X一一微破注入压力,MPa。如果未进行微破试验,则以煤层破裂压力Pb为基础,按式(4)计算:Pinj = 0.8(Pb - Ph) Ph =gH /1000 (4) 式中zPb一一煤层破裂压力,MPa; 2 NB/T 10014 - 2014 Ph一一静液柱压力,MPa; p一一注入流体密度,g/cm3; g一一重力加速度,mls2; H一一煤层中部深度,m。3.3.4.4 注入流量注入流量计算如式(5)所示z式中zqinj一一注入流量,m3/d; Pi一一煤层原始压力,MPa; o.471Kh(p,呵-pJ
9、1啕(8.085KL B110庭一一一.旦+0.87S1 . l -伽C儿jB一一注入流体的体积系数,m3/m3; 凡一一井筒半径,mo (5) 分级注入流量确定z起始注入段的注入流量一般取微破注入流量的10%;最后注入段的注入流量一般取微破注入流量的90%。1 1 1 3 9 多级注入流量注入/压降测试的流量系列一般为-Q_町、-Q_町、-Q_町、-Q、-Q_0 10 .- 4 U血2.山旷10. 3.3.5 数据采集设计3.3.5.1 地面流量表数据采样编程地面流量表数据采样要求如下za) 各注入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IOs取点,lmi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1
10、伽回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6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5min取点:b) 压降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10s取点,lmi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IOmi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6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5min取点。3.3.5.2 地面压力表数据采样编程地面压力表数据采样要求如下:a) 各注入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10s取点,lmi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10mi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6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5min取点:b) 压降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10s取点,lmi
11、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10mi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6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5min取点。3.3.5.3 井下压力计数据采样编程井下压力计数据采样要求如下:a) 各注入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s取点,lmi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10s取点,10mi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60s取点:b) 压降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s取点,lmi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10s取点,10mi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60s取点:c) 原地应力
12、测试的各个开关井阶段l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s取点,lmin之后、10min之内时间记录间隔10s取点,10min之后、lh之内时间记录间隔30s取点,lh之后晚期时间记录间隔不大于60s取点。3.3.6 设计成果3.3.6.1 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设计成果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设计成果格式参见表D.303 NB I T 10014 - 2014 3.3.6.2 原地应力测试设计成果原地应力测试设计成果格式参见表D.4。3.4 试井设备、仪表技术要求3.4.1 压力计测试应选用电子压力计,录取测试资料所使用压力计不少于2支,具体要求如下:压力量程:根据地区情况预测测试层破裂压力,选择使用的
13、压力量程不大于压力预测值的1.5倍。温度量程:一25.C+125.C。压力分辨率:达到O.OOOlMPa。精度:达到满量程的0.025%。温度分辨率:达到O.OI.C。数据记录点:达到60000组。压力计性能参见表D.5。3.4.2 关井工具注入/压降测试应使用专门配备的井下关井阀,实现井底关井。3.4.3 封隔器与工具管串组合3.4.3.1 封隔器选择膨胀式封隔器,膨吃系数1.01.5,工作压差不小于20MPa。封隔器坐封位置应涡以|、与求:a) 应选择岩性好、jh、1I1硬及井径规则的井段,最好能靠近煤层顶板:b) 供坐封的良好井段小小r2m;c) 跨隔测试时的跨隔距离不大于50m。3.4
14、.3.2 工具管串组合包括筛管、封隔器、压力计托筒(至少2支电子压力计)、关井工具、油管、井口注水三通、防喷管等主要设备。3.4.4 泵注设备注入泵:排量稳定的三缸或二缸以上的柱塞泵,额定压力不小于20MPa,额定排量OLlmin200Llmin。动力设备:最大功率大小与注入泵相匹配,连续:c作时间不少于30h。流量表:记录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1.0%。压力表:记录精度不低于满量程的0.25%。辅助设备:注水三通、高压管汇、压力安全阀、回流阀,耐压不小于35MPa。工作温度为一250C+80C。泵注系统性能参见表D.6。3.4.5 井口防晴系统系统总承耐压:35MPa。工作温度:一25.C+80
15、.C3.4.6 其他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打印机、试井解释软件。3.5 试井设计报告试井设计最终成果为试井设计报告,试井设计报告的内容及格式参见附录A。4 试井施工4.1 施工准备4.1.1 资料收集应收集以下资料:4 NB/T 10014 - 2014 a) 井的资料:井号、井别、坐标、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完钻层位、井身结构等。b) 煤层数据z煤层层号、厚度、结构、倾角,煤层顶及底板的岩性、深度和厚度等。c) 钻井液资料:类型、密度、霜度、含砂量、pH值等。d) 测井资料:井径、井深、井斜等。4.1.2 JIJ试准备应做好以下测试准备工作:a) 通井循环,确保测试管柱起下畅通无阻。裸眼井测试
16、要求井底干净,测试煤层完全裸露。b) 试井设备检查、保养。c) 准备足够的注入水或10%KCl水溶液。d) 封隔器试压,给压10MPa,稳压15min为合格:卸压,观察解封情况。e) 按设计要求对地面流量表、压力表和井下压力计数据采样编程。4.2 施工步骤4.2.1 测试管桂下井确认下井压力计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接电装入压力计托筒后,随测试管柱下井:管柱下入过程中要求操作平稳,遇阻则上提管柱,排除遇阻情况后方可继续下入:下入速度不大于30mlmin,按设计要求下入压力计至预定测点位置。油管连接丝扣涂抹丝扣油脂井拧紧防止渗漏。管柱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下入管柱的长度,确认无误,并填写表D工4.2.2
17、 安装和连接地面设备、装置安装井口设备(注水三通、防喷器等),连接注水管汇:检测地面记录装置。4.2.3 测试管柱试压井下关井,进行测试管柱试压,试压压力应大于实际的地面最大注入压力,稳压20min为合格。若发现泄漏,需查明原因后重新试压。4.2.4 顶替压井液井下开井,自泊管正注清水(必要时使用10%KCl水溶液),将井筒中的泥浆顶替到封隔器坐封位置以上2m。4.2.5 封隔器坐封根据封隔器的型号及坐封形式,选择合适的坐封参数,进行封隔器坐封:检验封隔器坐封情况,确认封隔器坐封良好。4.2.6 平衡压力注入前关井2h4h,平衡井筒与地层的压力,然后开井准备注入。4.2.7 微破试验试验过程是
18、注入泵的注入量逐渐增大,注入过程中监测注入压力和注入流量的变化。当注入压力达到某一峰值然后开始下降,说明煤层被压裂。这时维持注水0.5min1.0min,停止注入并关井2h弛,使用电子压力计记录注入和关井过程的压力变化。按表D.8记录原始数据,记录间隔不大于5min。注入过程中要求注入流量波动不超过10%,井口压力控制在所设计的地面压力以下。4.2.8 多级流量注入/压降测试4.2.8.1 多级流量注入测试依据设计的压力、流量及时间,选择清水(必要时使用10%KCl水溶液)进行注入:各阶段注入流量依次递增:注入过程中要求注入流量波动不超过10%,井口压力控制在所设计的地面最大压力值以下,如果井
19、口压力提前到达所设计的地面最大压力值,则应提前关井,结束注入阶段:按表D.9记录地面压力表原始测试数据。4.2.8.2 关井压降测试采用井下关井方式结束注入过程,同时关闭井口阀门,观察井口压力的变化,检验井下关井工具情5 NB I T 10014 - 2014 况,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力降落测试。4.2.9 原地应力测试按试井设计方案进行原地应力测试。4.2.10 封隔器解封、上提测试管柱按封隔器的解封方法解封,反循环泥浆(或清水)3仇回n.确认封隔器胶筒完全恢复后,上提测试管柱。当存储式压力计起出地面后,立即回放数据,按要求备份压力、温度数据,按表D.10记录井下压力计原始数据。4.3 数据整
20、理及现场测试施工报告4.3.1 数据整理现场原始记录包括下井管柱、现场原始数据和测试工作记录。压力计采集的全部原始数据资料均要以电子文件形式进行备份,并注明井号、测试层位、测试日期、压力计编号、检定日期、施工单位等。4.3.2 现场数据检验对录取的数据进行检验,经检验数据合格后备份。4.3.3 现场测试施工报告现场测试施工报告的内容及格式参见附录B。5 测试资料解释5.1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a) 测试煤层气井的大地坐标、地理位置等:b) 煤层气井的基本数据:c) 测试煤层数据。5.2 测试概况测试概况包括:a) 测试方式、工作制度、测试时间和测试过程:b) 测试过程的地面数据:流量、压力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B 10014 2014 煤层 气井 多级 流量 注入 压降试井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