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599-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pdf
《GB T 5599-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599-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625.2.1 川军孟牛马温抨击注I:.:必w:-;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59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Rai I w ay vehicles-S peci fication for evaluati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accredi tation test 1985一门-25发布国家标准局批准1986-09-01实施1 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Rai lw ay vehicles _;_S peci fication for evaluation the dynamic
2、 performance and accredi tation test UDC 625.2 .001 GB 5599-85 1. 1 本规范适用于准轨铁路客货车辆(不包括长大、重载特种车辆)在线路上运行动力学性能的试验鉴定。其它轨距车辆以及研究车辆动态特性的试验项目,可参照本规范的规定组织试验。1. 2 本规范包括试验条件、评定指标、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四部分。负贡试验鉴定单位须依此进行试验,并依试验结果对所鉴定的车辆作出动力学性能的评定。1. 3 夕Ij入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的内容有:车辆运行半稳性(旅客乘座的舒适性或运送货物的完整性),车辆j车行稳定性安全性),车辆转向架主要部件
3、的动强度。除此以外,使用或生产部门若需增加其它试验剧E1(如振型测定等),可与试验鉴定单位另行商定。2 试验条件2. 1 试验车辆2. 1. 1 新造车出r.须经5000-8000km的运用考验后,方可提交试验鉴定。2. 1. 2 车辆生产需向试验鉴定单位提出试验车辆及转向架的总组装图、主要尺寸和有关特性参数。2. 1. 3 试验前试验鉴定单位需会同生产丁对试验车辆进行检查,确认其技术状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标准、规悍的规定。2. 1. 4 试验鉴定车辆客车(坐车、卧车、餐车)为空车,货车为空车和重车。2. 1. 5 试验车辆载重2. 1. 5.1 货车载重,一般取标记载重,并按均布载荷
4、装载。对于无盖货车应考虑、雨雪增载的影响,取标记载重的1.15倍。对于需考虑集中载重的货车,按设计任务阳或建议tS确定。2. 1. 5.2 行李车、邮政车及其它专用客车的载重按设计任务扫或建议书确定。2. 1. 6 试验鉴定车辆不应连挂在机车后部或试验列车尾部。2. 1. 7 车辆试验鉴定时,应有代表性的比较车,其技术状态应不低于丁修标准并符合以上2.1.1款和2.1.3-2.1.6款的规定。2.2 试验线路2.2. 1 试验车辆应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的I级线路或E级线路七进行试验。2.2.2 试验鉴定报告须载明试验线路的主要技术特征及维护保养状态。其中包括钢轨型式、钢轨长度、轨枕类型、每
5、公里轨枕数、道床种类、维护保养状态等等。2.2.3 如系非定点测试,为确保试验车辆的数据采集具有足够的数量和代表性,试验线路的长度应不少于50kmo2.2.4 试验应分别在直线、曲线、道岔l豆段进行。试验车辆通过曲线地段的曲线半径应在3O-800m. 国家标准局1985-11 -25发布1986 -09一01实施GB 5599-85 之间取值,试验车辆通过车站侧线道岔的最小号数为12号单开道岔。2.3 试验速度2.3.1 试验车辆在试验时的最高速度应较该车辆的设计构造速度高10km/h。自最高速度以下,分若干速度级,各速度级差为10_. 20km/h。2.3.2 试验车辆在曲线上进行试验时,按
6、该曲线允许的最高速度通过取决于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度)。试验时若无该曲线允许通过的最高速度资料,可按下式计算:V max /h;ffR(1) 式中:V max一一曲线允许通过的最高速度,km/h J R一一曲线半径,m; h一一-外轨越高度;mm;ho一一允许最大未被平衡的超高度(取75mm)。2.3.3 试验车辆通过车站侧线道岔应按该道岔允许的最高速度通过。3 评定指标3. 1 本规范所列各项评定指标系用于客货车的试验鉴定。各种技术状态的试验车辆其动力学性能都应不低于本规范所列评定指标中的合格等级。3.2 运行平稳性3.2. 1 客车运行平稳性(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分别按平稳性指标和平均最大振动
7、加速度评定。3.2. 1. 1 客车运行平稳性指标按以F公式计算。/ .20Hz 斗F (/) = 1 26Hz 向.撮动F (/) =0.8/2 F (/) = 650/1 2 F (j) = 1 3.2. 1. 2 依半稳性指本jU/确定客车运行半稳性的等级安Ij于表2。表中垂直和横向乎稳性采取相同的评定等级。) 、GB 5599-85 表2客车运行乎稳性等级平稳性等级评定中稳性指标W 1级优P1的条件下,是否会因一侧车轮减载过大而导致脱轨。试验时,车辆应在通过9号单开道岔以及低速度通过小半径曲线的条件下测定(横向力为零或接近于零)。!J.p 3.3.3.1 试验鉴定车辆其轮重减载率一一应
8、符合以下条件:P 第一限度第二限度:式中:I1P一一轮重减载量,kN; I1 P 一-又0.65. .二(7 ) P I1 P 一丁0.5的应力循环(循环特性r 0.5 (r +RH p r, . -(35) 12d2d2t t I p = P2 (d1 + d2) - P dl (d1 -d2 )RH P n 2 - _ -一-+ ? st? . (36) &2d2d2u 式中:P st、PSt2一一1、2位车轮静载荷,kN; R一一车轮滚动圆半径,m础。4.6 测力轮对或转向架构架(或侧架)静校正其垂直力、横向力的载荷一应变图线的非线性误差不应大于3%。4. 7 各种传感器的技术要求车辆动
9、力试验所使用的加速度,位移、力、应力等各种传感器应符合本条所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4.7. 1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静态、动态特性各项指标均应在室温为18-25C,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条件F测试。4.7. 1. 1 自振频率用于车体振动加速度测量,推荐使用下限频率从零开始低频性能较好的惯性应变武力日速度传感器。所选用加速度传感器的自振频率应为测量频率上限的5-10倍。4.7. 1. 2 幅值非线性误差在量程范围内的幅值非线性误差应小于2%。4.7. 1. 3 灵敏度应有适宜的灵敏度,其分辩率应达0.005g,并与所配用的二次仪表相适应,使在加速度测试范围内,传感器输出为二次仪表满
10、量程的30% - 50 %。4.7. 1. 4 横向效应加速度传感器在承受垂直于主轴方向(测试方向)的振动时所获得的灵敏度为横向灵敏度。横向效应为横向灵敏度和轴向灵敏度的比率,其值应小f,5%。4.7. 1. 5 稳定性在环境温度不变的条件f,加速度传感器零点飘移每小时不应超过其满量程的0.1%。在环境温度变化10C时,传感器的零点飘移每小时不应超过其满量程的1%。传感器的灵敏度变化每小时不应超过1%。4.7. 1. 6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使在较宽的频域内传感器的灵敏度保持线性,其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也保持线性,兼具较好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传感器的阻尼比(相对阻尼系数)应为0.6
11、-0.7。16 GB 5599-85 4.7.2 位移传感器各种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应满足弹簧动挠度的测量。其非线性误差应小于2%。在使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挠度计)时,因测量桥路和传动系统所造成的失真度应小于5%。4.7.3 力传感器(测力计非线性误差不应大于0.3%。4.7.4 应变电测的一般要求动力试验中,应变电测用于力、应力、加速度、位移等各项参量的测量,应变片及其组成的测量电桥应符合以下要求。a. 组成测量电桥的各桥臂,应选用同一批量生产灵敏系数相同的应变片。其电阻值应在直流电桥上测量、选配。同一测量电桥各桥臂间应变片电阻值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0.1%。b. 应变片经粘贴、干燥后,应使用1
12、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应变片的引线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Q。绝缘电阻小于100MQ时,不宜使用自c. 应变片的防潮涂封须确保试验期间应变片的绝缘性能,d. 用于力、应力测量电桥中的温度补偿片应粘贴在与试件材料相同的补偿块上。补偿块粘贴在.工作片近处,使与工作片有相同的温度环境条件Fe. 应变片与测量仪表的连接导线应捆国、防止动力试验中因车辆振动而引起线间分布电容的变化。4.8 对低通滤波器的要求8. 输入端应兼有高、低阻输入阻抗,输出端应可输出电流或电压,以适应不同类型信号放大、调制仪器的要求和记录仪器的要求gb. 应有多挡截止频率(/0),满足不同频率的测试要求gc. 通带波动l应
13、小于0.25dB,d. 在210时,衰减应大于18dB,e. 预热30min后,仪器的零点飘移每小时不超过满量程的士1% ,灵敏度变化每小时不超过i: 0.5%。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5. 1 列入本规范各评定指标振动参量(力、应力、加速度、位移)的测试数据均按电算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若沿用非电算方法,也应比照电算方法的基本要求(频谱分析除外进行处理。5.2 应用电算处理试验数据,需遵循以下各款所规定的基本方法。5.2. 1 试验数据的筛选试验数据电算处理前,应进行筛选,以排除因传感器失灵、二次仪表工作不正常、信号丢失等原因而出现的异常信号。5.2.2 各振动参量实际物理量的换算车辆动力试验中各
14、振动参量(力、应力、加速度、位移的测试数据单位通常为毫安(mA)或毫伏(mV),电算中,应将这些数据单位换算为实际物理量。其换算方法如下式所示。N (t) -Zm y (t ) . = K 07 ;.,- 7 - ul . (37) c - Zo 式中:y (t)一一测试数据的实际物理量pY (/)一一测试数据的电斗斗C一一标定的电平(电平/标定); K一一比例系数(实际物理量/标定), z。一一标定零线g17 GB 5599-85 Zm一一测量零线。5.2.3 零线的处理测量过程中,因环境条件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测试系统易产生零线飘移,电算时应修正05.2.3.1 直线区段的测试数据,利用均
15、值法修正,即:式中:Ym一一测试数据的均值FUir一一修正前的测试数据,Yi一一修正后的测试数据pN一一-采样后的离散数据点数。Ym =毛主y. ( JV i= 1 Yi = Yi - Ym . (39) 5.2. 3.2 曲线区段的测试数据,若未经高通滤波器涛、波,可利用二次回归曲线法修正。测试数据经A/D转换得到:Y. = Y (t i). (40) (i二1、2N)用最小二乘法求得二次回归曲线Y=t 2 + bt + c(41) 则经修正后的测试数据为:Yi二Y/一(ati 2 + bt i + C )(42) 式中:a、b、c为系数。修正前、后的录波波形图如图15a、15b所示。y;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599 1985 铁道 车辆 动力学 性能 评定 试验 鉴定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