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4677-2002 印制板测试方法.pdf
《GB T 4677-2002 印制板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4677-2002 印制板测试方法.pdf(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1. 180 L 30 E 11: 、G/T 4677 2002 eqv IEC 60326-2: 1990 Test methods of printed boards 2002-11-25发布2003-04-01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GB/T 4677-2002 目次前言. . . . . . . . . I 1 范围. . . 2 引用标准. . l 3 目的 . . . . . . 1 4 概述. . . . . 2 5 一般检验. . . . 2 6 电气测试. . 2 7 机械试验11 8 其他试验. 15 9 环境试验. 31 附录A(标准的附录
2、)试验方法索引. . . 44 附录B(提示的附录镀覆孔的放气试验(非破坏性). . . 48 GB/T 4677一2002前主E习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326-2: 1990,GB/T4825. 2-1984,GB/T7613. 2-1987印制板表面耐电压试验方法和GB/T7613.3-1987印制板金属化孔耐电流试验方法的修订。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将原系列标准进行了统一分类.如将原GB/T 4677. 1编在本标准中的6.4. 1电气试验中,将原GB/T4677. 4编在了本标准的7.1中,将原GB/T 4677. 23编在8.4其他试验中等.另外,在标准中还增加了原标准中
3、所没有的技术内容,如在8.3.2显微ll切中增加了对试样的不适用的测量范围和对试样研磨抛光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要素以及规定的细目等几个部分.本标准与IEC60326-2的主要技术差异在于2增加了印制板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印制板表面离子污染测试方法和对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所规定的内容以及附录A中的镀覆孔可焊性示意图等.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15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汤燕闽、楼亚芬、江借、石磊、张春婷。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印制板测试方法Test met
4、hods of printed boards 范围GB/T 4677-2002 eqv IEC 60326-2 ,1990 代替GB/T4677.1-4677.23-1988 GB/T 4825.1-4825.2-1984 GB/T 7613. 1-7613. 3一1987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程序及其分类适用于印制板,但与印制板的制造方法无关.本标准所包括的试验方法见附录A.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3 GB/T 1360-1998 印制电路网格体系
5、(idtIEC 97 ,1991) GB/T 2036-1994 印制电路术语(neqIEC 194 ,1988) 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z总则(idtIEC 68-1 , 1988) GB/T 3131-2001 锡铅纤料(neqISO 9453 ,1990) GB/T 4588. 1-1996 无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板分规范。dtIEC/PQC 89 :1 990) GB/T 4588. 2-1996 有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极分规范(idtIEC/PQC 90 , 1990) GB/T 4588. 3-2002 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eqvIEC 326-3
6、, 1991) GB/T 4588. 4一1996多层印制板分规范(idtIEC/PQC 91 , 1990) GB/T 4721 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宿层压板通用规则(neqIEC 249 , 1985-1988) GB/T 4722一1992印制电路用覆铜馅层压板试验方法(neqIEC 249-1 , 1982) GB/T 5169.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试验和导则(idt IEC 695-2-1/1 ,1994) GB/T 5169.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idt IEC 695-2-2 :1 99 1) SJ 20604一199
7、6挠性和刚挠印制板总规范第2部分g试验方法第2篇2针焰试验SJ/Z 900 1. 5-1987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各种试验试验CK稳态湿热SJIZ 900 1. 10一1987基本环堤试验规程第2部分2各种试验试验Z1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SJ/Z 900 1. 31-1987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z各种试验SJ/Z 9033-1987 印制饭第一部分g规范制定者通用指南ISO标准3448(975),工业级液体润滑剂一ISO粘度等级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印制板特性、性能和尺寸评定用的标准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家质量监窑检验检疫总局2002-11-25批准23-04-0
8、1实施l G/T 4677-2002 4 概述4. 1 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验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g温度:150C-35C, 相对湿度:45%-75% , 气压:86 kPa-l06 kPa。在报告中应说明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当供需双方对测试结果存在争议时,试验应在SJ/Z900 1. 10中仲裁条件之一的条件下进行.4.2 试样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使用成品板.对于特定的测试,要使用附连测试板.为了使试样能代表成品板,附连测试板可以包含在成品板的在制板上,或者采用与成品板相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生产的单独的综合测试板.生产单独的综合测试板时,它们要均匀分布在具有相
9、当数量的产品中,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综合评定.5 -阪检验5. 1 试验1:目检日检是在放大或不放大情况下,检查印制板的标识、外观、加工质量、表面涂层、图形等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5. 1. 1 试验laz放大3倍用约3倍线性放大镜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日检。5. 1. 2 试验lb:放大10倍当有规定时,用约10倍线性放大镜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目检。5. 1. 3 试验lc:放大250倍当有规定时,用约250倍显微镜进行检验。一般要求显微剖切。5.2 试验2: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指借助测量工具和测量装置测量印制板的实际尺寸是否符合有关规范.5. 2. 1 测量工具和装置应具有与被测尺寸和公差
10、相适应的精确性和易读性.外形检验应使用精度不小于0.02mm的游标卡尺或其他适用量具g厚度测量应使用精度不小于0.01rnrn的千分尺或其他适用量具,孔位、孔径、环宽、导线宽度和间距的检验应使用精度不小于0.01mm的E具,5.2.2 试验2a2光学方法当有规定时,诸如孔和导线边缘缺陷的尺寸测量,应使用具有测量十字线的能够读出0.025mm的光学仪器.5.2.3 当有规定时,诸如印制板的翘曲度测量,应按照测试方法和(或)详细规范的规定使用量规进行测量.6 电气测试6. 1 试验3:电阻6. 1. 1 试验3az导线电阻6. 1. 1. 1 目的确定导线的电阻.6.1.1.2试样L GB/T 4
11、677-2002 应对规定的导线进行测量.被测导线应尽可能长和窄.6. 1. 1. 3 方法应选择位于不同位置的两根导线,使用合适的方法测量其电阻.测量误差应不大于5%,并应保持足够小的电流,以避免导线明显发热.当ff在争议时,应使用四端法。6. 1.1. 4 规定的细目a)衍测导线;b)也阪值30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 1. 2 试验3bt互连电阻6. 1. 2.1 日的确定印制板的互连电阻.6. 1. 2. 2 试样成品板、附连测试板或综合测试板的规定部分.6. 1. 2. 3 方法应使用四揣法或等效方法测量两个规定孔之间的电阻.测量电流应不超过0.1A.所有测量误差应小于5%。
12、两个典型的连接方法见图1、图2.连接方法A按图1在规定的孔内烨上引线.连接方法B按图2用两对接触针连接.注z可以使用试验缸中叙述的测试探针(见图3).E连电阻测试世岳的连接电压线央电班结束引线与孔之间的距离不重要图I, 引线3 L一一G/T 4677-2002 电流测量的接触针电压测量的桂舶针图28 A D -卡-盘圃憧层D -L-A-一绝缘衬套,B 绝缘的压缩弹簧,C 试验用与孔径相适应的不锈钢探针,D一一印制板图3用于耐电流试验的试验探针6. 1. 2. 4 规定的细日a)待测的孔和互连部分gb)连接方法,。最大电阻值,d)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 1. 3试验3c:镀覆孔电阻的变
13、化热循环6.1.3.1 目的4 当孔承受热循环时,应持续监测电阻,以确定可能发生的镀覆孔的电阻值的增加.电阻值的增加表明了电镀层的质量.C C C C _j G/T 4677-2002 6. 1. 3. 2 试佯具有一系列相连的镀覆孔的合适印制板.当同意使用GB/T4588. 2或GB/T4588. 4中规定的附连测试板时,应在测试图形D上进行试验.测试板是好不应电镀铅锡.如果已经饭了,在测试前应用化学方法除去铅锡.但应小心操作避免铜锚的任何损伤.注z退铅锡稽液的成分及含量为自330 mL60 % HNO, (密度1.36 g/cm飞20C)I 3 mL40%氟砌股(密度1.32 g/cm3
14、,20 C), 670 mL去离于水.注意z在使用退铅锡榕被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危害健康-6. 1. 3. 3 方法采用四端法,在(100士5)mA的恒定测试电流下测量一系列相连镀覆孔的电阻(或相应的电压降).测试期间应连续不断地监测电阻.试样应与记录仪器相连接,例如通过合适的板边连接器来实现.热循环是通过交替使用两个独立的流体浴槽实现的2a) 9. 2. 1试验19a规定的室温浴槽,保持其温度在(25土2)C;为了确保在25C有效冷却,洛糟应装有一种低粘度液体,b) 9. 2. 1试验19a规定的热浴稽,保持其温度在260吁C.试样应垂直没人流体一定深度,使连接区(例如板边连接器)
15、离开液面约30mmo浸人热流体中时,为了改善热传递,试样应轻轻地移动(与它的表团平行的水平方向浸泡结束后从25C浴糟中取出,在下一次没泡前应除去试样上的残留液体。试样应交替浸泡在25C和260C浴槽中。在从260C浴槽转人25C浴槽时应迅速而无耽搁.应以浸入25C浴梢作为循环的开始和结束。总的循环次数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在屯阻读数稳定之前试样应一直浸在25C浴槽中,试样没人260C浴槽中的时间应为(20+1) s.如果印制板基材不同,有关规范可以规定或经供需方同意的不同的浸泡次数.在坐标图上绘制浸泡次数(与时间表对应)与电阻值(或相应的电压降)曲线.从图表记录仪得到的图表与图4相类似.)lv
16、 最后-次漫25(:d e 最后一段漫入260C第一段漫25(:gEMr 第一次坦人260(:J J 一一一_-一一-c 初始电阻时间程1)(散c、d、e分别对应于6.1.3.4中的c)、d)、d图4热循环浸泡次数与电阻值曲线6. 1. 3.4 规定的细日a)待测试样pb) 260C时浸泡次数,5 GB/T 4677-2002 。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浸入25C浴槽之间所测电阻允许增加值的最大百分比,d)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浸入260C浴槽之间所测电阻的允许增加的段大百分; d任何一次浸入260C浴梢之间所i!tl电阻的允许最大百分比$f)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2 试验4:电气完善性电气完
17、善性应当建立在两个试验方法的基础上z试验4a:也路的绝缘性和试验4b:电路的连通性.这两个试验可以用同一个试样在做完一个后接着做另一个。通常先做电路连通性试验(试验4b).除使用自动测试设备外,使用公共电流值作为极限条件(即作为电路绝缘条件和电路连通条件的界线).一样能够简化这种合并的测量.这些测试并不能代替目检(试验1a) 6.2. 1 试验4a:电路绝缘性6.2. 1. 1 目的根据有关规范(即照相底版、用户要求、计算机辅助数据等验证印制板上指定导电图形之间没有短路现象.6.2.1.2 试样成品印制极任意层之间或之上的全部或规定部分的导电图形。6.2. 1. 3 方法用合适的方法将导电图形
18、上比较接近而不相连接的指定点连接在测试源上,例如,用测试探针接触规定的导线或焊盘.剩下不用测试的电路,可以连接在一起或按组相连或分别依次测试。适用时,可以使用多重排列的测试探针(例如针床、集成电路或混合电路图形探针等).对于印制板的插头,可使用合适的板边连接器或测试探针。在测试过程中,导电图形上应施加规定的测试电压,如果存在短路则会有电流。测试屯压w.应有监控供电电流的手段,在试验中应能限制电流值在电路的载流置之内,以避免过热。对于短路的快捷评定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显示器。例如指示灯或测量仪器或通过也路将电流转换成自动测试设备的评定信号。复杂的短路评定是在测量误差不超过100%时,监控电流应能确定
19、分离导电图形之间电路绝缘性极限要求的最小电阻值。规定点之间不应有短路。评定时,分离导线之间通过电流确定的电阻值应保持在1Mn以上或符合用户的详细规范的规定.6.2.1.4 规定的细目a)测试电压gb)当不是1Mn时,允许的最小电阻gc)待测试的导电图形部分,d)最大允许电流,e)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2.2 试验4b:电路连通性6.2.2. 1 目的验证印制板导电图形上规定连接点的电连遇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即照相底版、ffl户要求、计算机辅助数据等) 6.2.2.2 试样成品印制板任意层之间或之上的全部或规定部分的导电图形.6.2.2.3 方法导电图形上的规定点应通过适当的方式连接到测
20、试电路上。例如用测试探针接触规定的导线或焊6 GB/T 4677-2002 盘。适当的地方可以使用多重排列的电路测试探针.有印制插头的地方可以使用合适的板边连接器或测试探针.每个单独连接的、依次穿过外部易受影响的电路连接点的导电图形例如焊盘、板边连接器、触点)和指定的外部连接点,应施加规定的电压或通过规定的电流.电路连通性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显示器来快速评定。例如指示灯或测量仪器或者通过电路将电流转换成自动测试设备的信号。复杂的电路连通性评定是在测量误差不超过100%时,每条电路监测的总电流应能确定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阻缸,该阻值应不大于电路连通性极限要求的最大值.测试过程中,设备的最大电流应限制
21、在电路的载流量之内.每个电路的规定点之间应是电连通的。对于复杂设备,当电路中任意点间通过的电流表明电阻值小于50或符合用户详细规范的规定值时,就认为是电连通的.6.2.2.4 规定的细目a)测试电压gb)当不是50时,最大允许电阻30待测试的导电图形部分;d)最大允许电流;e)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3 试验5:耐屯流6. 3. 1 试验5az镀覆孔的耐屯流6. 3. 1. 1 日的评定镀覆孔电镀层承受规定试验电流的能力.6.3. 1. 2 试样成品板的镀覆孔或目检怀疑有问题的孔。6. 3. 1. 3 方法按表1中的电流值通过镀覆孔30s的时间,并持续监测。表1镀覆孔的试验电流于L在/
22、mm 。.6 0.8 1. 0 1. 3 1. 6 2. 0 用合适的交流或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流。试验电流/A8 9 11 14 16 20 电流由合适的测试探针施加,见图3.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保证良好的电接触,大约lN的力为合适-6.3. 1. 4 规定的细日a)待测试的孔;b)最终测量和要求;。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3.2 试验5bz导线耐电流6.3.2.1 日的7 GB/T 4677-2002 评定导线以及导线与镀覆孔连接处承受规定电流的能力.6.3.2.2 试样成品板、附连测试板或综合测试板的规定部分。6.3.2.3 方法规定时间内用规定的直流或交流电流通过导线,并持续监测电
23、流.根据GB/T4588.3的规定选择电流大小.测试中应保持良好的电接触。6.3.2.4 规定的细日a)待测试导线,包括连接点$b)电流值和持续时间,c)最终测量和要求,d)与本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差异.6.4 试验6,绝缘电阻6. 4. 1 试验6az表层绝缘电阻6.4. 1. 1 日的确定印制板表面或层压前多层板任一层的导电图形的规定部分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能说明生产中使用的材料和工艺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GB/T 4721中规定覆金属街基材的绝缘电阻与本试验规定的绝缘电阻之间的关系,在GB/T 4588. 3中进行了说明。6.4.1.2试样成品板或多层板层压前任一层上任意两个规定点之间的导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4677 2002 印制板 测试 方法
